潯陽江上聽琵琶

2020-12-15 人民網


  一  蒼藍的天底下,一艘華麗的遊輪犁開層層波浪,像碩大無比的大魚之脊,風起浪動中,優哉遊哉地在潯陽江上遨遊,我與一座城市的故事即將在這條船上展開。

我站在「潯陽江號」遊輪的甲板上,倚欄遠眺,但見江水浩淼,潮平兩岸闊;又見大橋飛架,長虹臥波。

潯陽是水墨畫,是仕女圖,沿襲吳越餘韻,濡染湘楚風度,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遙想那水運年代,這152公裡的潯陽江,水岸碼頭肩挨肩,背擦背,聯絡貫通,車船輻輳,「三大茶市,四大米市」,有多少智慧、決心,還有溫情在這裡上演。在這座城市古老符號的背後,是現代的流光溢彩。九江水運正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契機,壓茬推進九江沿江開放開發。他們的目光很遠:立足江西全省、服務長江中上遊區域、對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輻射長江經濟帶的區域航運中心。

乘坐「潯陽江號」遊輪,四周風景,好比在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岸畔傲然屹立著的鎖江樓寶塔,很快成為身後的一抹淡淡疏影。這鎖江樓和鎖江樓寶塔,乃是明代九江郡守吳秀向民間募捐,匯集高師名匠,歷時18年方才修築完工。

船行江上,我連做三夢,一夢遊塔。眼下這江天鎖鑰樓,高三層,與配閣、亭軒自成一體,當門懸掛的是一副對聯:「百荻波光當岸繞,黃梅山色過江來」。高聳的回龍塔為石雕磚結構,六面錐狀,極為堅固。上下共有7層,高達35米,每層簷口,為石刻鬥拱,塔內壁畫有小型空龕及遠眺拱門,有梯可上塔頂望遠。樓塔的翹角簷邊都懸有銅質風鈴,江風拂過,悅耳動聽,直將汲汲漫漫的滄桑一點點滲透進你的心疙瘩。沿梯盤上,登臨塔頂,極目環顧。南瞰遠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西視潯城,一行歸雁一堤柳,此心安處是吾鄉;仰觀蒼穹,萬千候鳥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俯瞰大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不住地感嘆:大江東流,端的一帶江山如畫!

夢遊之際,江上忽然狂風大起,瓢潑大雨傾盆而下,我在煙雨迷濛中,一頭闖進一處亭臺。抬眼望去,只見亭子上懸掛一面匾額,顏體榜書「琵琶亭」三個大字。這時辰,惟有細雨從樓閣的翹角滴下,雨珠打在地面的小泥窪裡,濺起一朵朵水花。我漫步遊廊之上,只見四下裡,楓葉荻花,點點漁火,一番水鄉景象。那岸邊上的蓼花葦葉,池內的翠荇秋荷,搖搖落落。正自感秋寂寥之時,忽聽得江畔傳來琵琶聲,先是忒愣愣地彈了一段過門,接著有一女子慢聲細氣,頓開嬌喉:「小女子本名叫花退紅,梨園裡拜名師獨秀一枝……不合呵,嫁與那茶商吳名世全無主張。三春裡,吳名世往浮梁買茶抵搪;只留下,小女子守空房江州彷徨……」

這段曲子,真唱得一字一咽,聲淚俱下。趁步向前,看那娘子,蔥綠綠的散腳褲兒,配著桃紅襖兒,身材纖細,腰肢嫋娜,越發顯得楚楚可憐。再環視周遭,這娘子正對面還坐著一位年約四十五六的中年男子,邊上尚有一位年近半百的賓朋。那中年男子身穿圓領窄袖青衫官服,腰系草金鉤,正雙目炯炯地專心聽曲。一曲方歇,只聽他開口講道:「在下名喚白居易,現任江州司馬,今晚潯陽江頭送客,聽娘子彈得一手好琵琶,故而邀你船上相見。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那娘子聽了,向兩位官人道過萬福,呆呆地站立了許久,又正襟危坐地轉緊琴軸,撥動琴弦,悽悽切切地彈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招惹得在座之人俱掩面哭泣,我站在燈影裡,恰巧看見白居易的淚水一滴又一滴地往下流,溼透了青衫的衣襟!

聽著聽著,白居易終究按捺不住心中的憂戚,起身吟哦道:「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我在一旁聆聽《琵琶行》,兀自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正是我在江上二夢琵琶行。

潯陽江上,我做起了第三個夢。在夢裡,我又去石鐘山會了一會蘇東坡。一路上,但見大江漸漸變得寬闊,江面上三五成群的江豚正在上遊下躥。這小精靈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噴水,突然有一隻躍出水面,緊跟著又有一隻、兩隻騰空而起,落入水中時便直立遊動著,身子的三分之二皆露出水面,可愛有趣。再往前,便是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湖口。從地理概念上講,這裡便是長江中遊、下遊的分界點,我親眼看到了左邊渾濁的長江和右邊澄清的鄱陽湖,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水界線。再往前看,兩座山峰橫亙在眼前,山雖不高,但極為險峻,山勢伸向江面,仿佛要扼住長江和鄱陽湖的咽喉,頗有一夫當關萬船莫過的架勢。此情此景,頓叫我理解了什麼是「江湖鎖鑰」。

我沿著蹬道拾級向上,沿途看見一座磚紅色重簷建築,門額為「紺園」二字。紺園稍北,是一段盤桓而下的蹬道,正行走間,忽聽山下傳來石頭撞擊的聲響,但見一位峨冠而多髯者,手裡拿著兩塊山石,一邊敲擊,一邊仔細地聆聽。我正感到奇怪,忽聽得大儒嘟嚕著說:「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認為石鐘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風浪撞擊山石發出似鐘鳴的聲響而得名。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曾發現山上有兩塊石頭,敲擊時,南邊的一塊聲音憨厚重濁,北面的一塊清脆響亮,故而認定這便是石鐘山名字的來歷。我敲擊了許多石塊,哪來的石鐘之聲?今晚我當親自泛舟,好好考證一番。」

是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東坡乘著小舟繞山而行。正值夜深人靜時,風浪撞擊著山體的縫隙空洞,發出巨大轟響。蘇東坡側耳諦聽,微蹙的雙眉慢慢舒展開,激動地對身邊的兒子蘇邁說:「你聽出來了嗎?江水擊打洞穴發出的聲音簡直就是周景王的無射鍾和魏絳的歌鐘啊!」蘇邁笑道:「看來父親找到了石鐘山名字的由來了!」

一聲長長的汽笛將我從夢中驚醒,怔忪地向外瞧,遊輪恰巧行駛在石鐘山腳下,我發現石鐘山中間竟是空的,外形極像一口倒扣的巨大石鐘,便突發奇想:這石鐘山名頭的由來,便是因為山的形狀像一口鐘啊!

夢回人遠許多事,千古風流看今朝。今朝夜幕漸漸降臨,潯陽江號遊輪次第亮起了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我沐浴著船上、岸上交相輝映的萬家燈火,不禁有感而發:「古往今來含茹萬象,乘風破浪探大本;東來西往凝眸江右,縱橫捭闔導洪瀾。」

(責編:白帆、連品潔)

相關焦點

  • 靜聽一千二百多年前潯陽江頭的琵琶聲聲
    重讀《琵琶行》,很為唐朝自信的女性和那種開放的風氣點個讚!此時不遠處卻有兩個中年男子"忽聞水上琵琶聲",便"移船相近邀相見″,女子並不推辭,而是"添酒回燈重開筵″,為素昧平生的兩位客人彈奏——試想若沒有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後來的小腳女人們"大門不出二門不到″一樣,又怎麼會有這場景的出現。
  • 《琵琶行》理解性默寫
    《琵琶行並序》中,寫琵琶女在調弦校音時雖曲調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現琵琶女技藝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果換用詩句表達同樣的意思,我們可以引用《琵琶行並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聽了詩人的話後,所彈曲調一改前風,使得「_______」,後文用「座中泣下誰最多」的疑問,將詩人與他人對比,一句「_______」盡顯其悲傷悽切。
  • 期中乾貨|《琵琶行》理解性默寫匯總
    期中段考臨近,第一次線上考大家會不會感到不知所措呢?可能不知道哪些是重點複習的內容。別擔心,有小編我。高中人教版必修三的《琵琶行》是期中期末考試名句名篇默寫的重點篇目,同時也是高考篇目默寫的常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編老師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琵琶行》理解性默寫經典考題,大家拿來練練手吧。
  • 洪水過後的潯陽江頭
    除了抗洪技術上的日新月異,裝備上的高端精良,救援方面的迅速及時,群眾組織的周密高效,在幾天的採訪過程中,同樣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九江市民心理上的自信心、安全感、信任度,都在提高。我們看到了三角鄉五萬多畝農田被淹、村民們在公路上結網捕魚的場景,也看到了安置點井然有序的群眾生活以及一天建成的廚房;我們看到了因抗洪關係,通往江洲鎮的輪渡暫時還是只能人、車合一,也看到了村民在洪水沒過膝蓋的農田裡抱起據說能超過70斤的大冬瓜,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我們看到了濱江大道上冒著烈日扛起沙袋加固江堤的子弟兵,也看到了傍晚時分納涼散步的市民,以及嬉戲打鬧的孩子們
  • 白居易《琵琶行》裡的琵琶女不簡單,她的德行配得上這篇千古絕唱
    一位落魄文人,一個琵琶女,在這個秋天,這個江邊,沒有身份的差異,只有心心相惜。而且這份相惜與愛情無關,只因大家都是天涯淪落人。要明白這一點,咱們先來看看《琵琶行》中的一段序言:問其人,本長安倡女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也就是說,琵琶女在給白居易等一行人彈曲前,已經說清楚了自己的身世,而白居易正是被她的經歷所打動。琵琶女究竟是何人?
  • 《藝術人生 一節好課》第七期預告 聽傅丹老師談談學習琵琶的那些...
    著名的音樂活動家、琵琶演奏家傅丹老師,將走進演播室,在普天同慶的日子裡為藝術愛好者們奉獻一節精彩的好課——聽傅丹老師說說藝術的人生,聽傅丹老師聊聊關於學習琵琶的那些事兒,也為節日增加一份藝術的氣氛。 為此,小編從演播室彩排現場,特地拍到一些畫面,從畫面上可以看出,傅丹老師為了這節課,也為了假日裡能給藝術愛好者們帶來一場輕鬆愉快的藝術薰陶,一絲不苟的與編導、學生們進行著辛苦的排練。在排練現場的她神採奕奕,絲毫看不出已年過七十高齡,依然精神抖擻,傅丹老師的藝術家的敬業精神讓人欽佩,也更讓我們對節目滿懷期待……
  • 明代大畫家沈周看到禮單上寫著琵琶,其實卻是枇杷,不禁啞然失笑
    沒想到送禮的人可能是不認識字,也可能是太粗心了,居然在禮單上寫著「琵琶」。沈周看到後,不禁啞然失笑,於是給那個客人寫了一封幽默滑稽的回書:「承惠琵琶,開奩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乃知司馬揮淚於江幹,明妃寫怨於塞上,皆為一啖只需耳。嗣後覓之,當於楊柳曉風、梧桐夜雨之際也。」這段話什麼意思呢?
  • 《霧山五行》動漫配上琵琶行,每一幀每一畫,真是絕了
    就連截屏速度也變快了什麼日漫美漫國漫也是槓槓的好就這古墨風除了國漫還有哪個能畫出來這四個大字真滴氣質磅礴好山印在紙上圖再做舊點等我去找個東西複製一下: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 琵琶: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的『意境』、『神韻』和『詩情畫意』,這種獨特的意蘊、神情和表達方式,恰恰是琵琶最具獨特魅力,也最應該堅定地傳承和『講好』中國故事」。走下舞臺,與記者面對面的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言語和姿態中,都透著寧靜與篤定,猶如現場聽她彈奏琵琶時,強大的場域感染力,將跨越千年的中華文化畫卷徐徐打開。
  • 聽了心情愉快的古風小調,《浪人琵琶》上榜,忍不住循環
    曲聽著也很悅心,兩位歌手的聲線也都很悅耳,聽著歌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一幅很詩意的畫面,特別喜歡這首歌,相信大家聽了也一定會心情愉悅的。第二首、《流光記》銀臨的《流光記》聽了心情也莫名的好,弦月幽幽,竹笛輕奏。攬一輪明月,尋一季幽香,把相思婉約在唐詩宋詞中,用歲月做箋,譜一曲不離不棄於字裡行間。
  • 了解中國琵琶的十大名曲
    了解中國琵琶的十大名曲琵琶是中國最有名的樂器之一,而至今也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琵琶十大名曲是什麼?《塞上曲》此曲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對故國家園的思念。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瀏查證,道家中並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昭君出塞》樂曲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
  • 十種不適合學琵琶的人排行榜!沒有上進心、怕難絕對不適合
    導語:琵琶想必是不少朋友比較青睞的樂器,學起來給人的感覺很是優雅,但實話實說難度不小,下面就整理了十種不適合學琵琶的人,一起來了解下吧!一、怕難在十種不適合學琵琶的人中怕難是大忌中的大忌,因為琵琶相對於其它樂器來說難度不小,如果怕難,不想堅持,那絕對是學不好,還會耗費不少精力的。二、不想買樂器不想買樂器那可以說是不適合學習任何一類樂器的,而且琵琶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一類,所以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學習,想要把琵琶學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世間再無琵琶精
    新版琵琶考級教材上,編著者一欄將會被加上黑框。新生代的琴童們將在中國民樂史上,讀到他的簡歷和成就,但再無機會親耳聆聽他教誨。他的琴音,活潑的身影將永遠流連在網絡信息流中,但他超越門派的闖蕩精神,與時代共鳴的創新之魂已經奏完了最後一個小節。
  • 陰陽師琵琶女是誰 琵琶女技能特點詳解
    陰陽師中很多玩家都會說琵琶女,那麼這個琵琶女究竟是誰呢?希望下面這篇陰陽師琵琶女技能特點詳解能幫到大家。
  • 琵琶演奏家文博五弦琵琶精彩演繹經典名曲《春雨》
    如同晶瑩剔透的雨滴,輕盈飄灑,落在池塘中、草地樹葉上,發出令人愉悅的聲響。演奏時應注意右手的力度控制和兩手泛音點的協調。動作手勢要有吟詩般的感覺。第一樂段,輕快的行板。以輕鬆愉快的評彈過門曲調為音樂動機,不斷地加以展開。採用了加花變奏、音區變化模進、離調等手法,使旋律進行的十分優美、清新、流暢。不由使人陶醉在細雨霏霏的江南綠色田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