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記者 薛宏莉
每年五月都是北方森林防火的重要時段,山裡人把它稱為「紅五月」。這時,也是森林防火瞭望員最忙碌的時段之一:坐在二十多米高的瞭望塔上,一天環視、匯報上百遍,寂寞而枯燥……所以,這一行裡,很少能找到年輕人。
沾河林業局施業區坐落著23座瞭望塔,王洪娟是塔上唯一的「80後」。10年前,她換下了最愛的花裙子,穿上迷彩服、膠皮雨靴,隨丈夫走進大山,在萬頃森林間灑下了自己的「青春味道」,這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糾結了一周她「撇下」兒子陪丈夫進深山
從2010年進山守塔的那天起,王洪娟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年春秋兩季上山前,都會買一大瓶防曬霜帶著。在山上,每天清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也都是照著巴掌大的鏡子洗完臉擦上一點兒防曬霜,然後再登上二十四米高的瞭望塔,開始瞭望工作或替換一會兒早已在塔上的丈夫。
沾河林業局,有兩處「國家級重點火險區」,森林防火任務異常艱巨。王洪娟和丈夫王福印值守的茂嵐瞭望塔,離居民生活的林場不是最遠的,但因瞭望面積大,工作任務更重。每天早晨天剛亮,夫妻倆就換班登塔開始瞭望了,十幾分鐘環視一下四周,每半個小時通信匯報一次情況,就連吃飯,都是在塔上完成的。
塔下,二十來平方米的彩鋼房是夫妻倆「森林裡的家」。每年3-6月、9-11月是森林防火期,他倆守塔,都在這裡生活。上山初期,火險等級不高時,夫妻倆回塔下睡覺。有時,王福印見王洪娟擦防曬霜,會調侃道:「這山裡,除了我都沒人看你,還臭美啥?」王洪娟總是笑著瞪他一眼說:「那我也不想被曬黑,等下山時讓別人看著顯老。」
是呀,沒有哪個女人不愛美。當年,王洪娟30歲,最喜歡穿漂亮的裙子。可聽說丈夫要上山當瞭望員,她思來想去一周,還是決定「撇下」11歲的兒子,換上肥大的迷彩服、笨重的膠皮雨靴,和丈夫一起進了山。「山上的條件苦,沒有路,沒有水,不通電。任務重時,忙起來,連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王洪娟說,丈夫身體不好,有腰傷,她實在不放心他一個人來。可是,當時,11歲的兒子也的確讓她犯了難。公婆說從居住的林場下山,到林業局幫她照顧孩子。但她和丈夫是再組家庭,公婆雖對孩子一直很好,可畢竟沒和孩子真正一起生活過,她怕孩子小不懂事氣到公婆,或引出不必要的麻煩。後來,事實證明,這些都是多慮。
連毛毛蟲都怕的她
曾在山路上與野豬「擦肩而過」
山上的生活艱苦而寂寞。每個瞭望塔和有居民生活的林場都有一段距離,所以塔的四周幾乎是「人跡罕至」。上山,沒有道路,只能穿林海。春天雪還沒完全融化,上面是一層「冰蓋兒」,一腳下去雪都沒膝了;四五月份,雪化了,「路」泥濘不堪,又是一走一「出溜」。米、面、油、菜等只能運到最近的山路邊,然後再一點點兒扛上去。山上沒有飲用水,要靠人用塑料桶從最近的林場肩挑背扛;以前沒有電,只能用蠟燭;至於手機,用王洪娟的話說,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行動電話移動打」,喊破了喉嚨,那端都聽不到你說啥。要不是通訊設備中不時詢問著火險瞭望情況,那可真是「與世隔絕」呀!
最初,王洪娟和丈夫王福印守在沾河林業局「南部」的烏斯孟溼地瞭望塔,2015年被調到了「北部」的茂嵐瞭望塔。「一開始真的很不適應。山裡靜得一隻鳥在林子裡蹦躂幾下,都聽得十分清楚。在瞭望塔上一坐一天,困了我就到外面吹吹風;悶了只能玩一會手機裡的俄羅斯方塊。」這幾年,山上有了網,可以通過手機看「山外」,也能隨時和家人聯絡了,王洪娟覺得很滿足。
在很多人眼裡,王洪娟是一個溫柔、樸實的女人。以前,她膽子很小,最害怕毛毛蟲。一到秋天,毛毛蟲「大量上市」,常常從枝葉上掉落,她走在林間總是時刻保持警惕,而現在,這都不是事兒了。有一年守塔,她抽空出去購買給養,走在半路上,就聽到不遠處的樹林裡有「哼哼」的聲音,順聲一看,竟然是一頭野豬,王洪娟嚇得腿都軟了,不敢跑也不敢叫,她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偷偷蹲在一棵大樹下,呼吸都不敢太快。就這樣等了十多分鐘,野豬終於離開了。「它應該是沒有發現我」,至今提起這件事,王洪娟仍心有餘悸。這之後,只要走山路,她就拿上一根棍子給自己壯膽……其實,她知道,要是真遇到危險,這個一點兒作用都不起。
深山守望10年
只為「他守護綠我守護愛」
對於王洪娟來說,最難的是2013年之後,公公因車禍留下偏癱後遺症,這邊老人需要定期照顧,那邊孩子需要有人託管,而他們夫妻倆在每個防火期還要準時上山守塔……
「好在難關都過去了,老人有我婆婆照顧,孩子也長大了,可以自己打工掙錢了。」王洪娟說得輕描淡寫。
這幾年,林區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年輕人利用山林優勢,通過手機直播平臺賺錢。王洪娟的親友勸他倆,別老是扎在大山裡了,王福印有電焊的手藝,在周邊幹點兒別的也能賺到錢,還不用這樣辛苦。但是,王福印和王洪娟都置之不理。王洪娟只是說:「只要他在塔上一天,我就一直陪著他」。
這是對大山怎樣的特殊感情,會讓他們甘願守著十年的艱苦和寂寞生活呢?
原來,在當瞭望員之前,王福印是森林防火隊員,從業十幾年,參與過森林滅火,知道山火的危險性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王福印說,尤其是當了瞭望員之後,在塔上瞭望,看著自己守護的大森林,從初春的灰,到夏日的綠,到秋天的黃,會覺得很美好,會覺得守好它是一種責任。
而王洪娟的眼裡,只有丈夫,「他和我在一起之前,沒結過婚。這些年,我也沒給他生一個孩子。而他對我,一如既往地好,就連我兒子都說,沒得到過的父愛、祖輩的疼愛,在他家這裡都彌補了。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他。」用王洪娟的話說,為啥守著這大山裡的瞭望塔?其實就是「他守護綠,我守護愛。」
【記者手記】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沾河林業局轄區75萬公頃,其中有21.6萬公頃是森林溼地,一到秋天就變成了最難防火的塔頭地。防火期,防雷火也是重要一項。而這裡,連續十年無火災發生,這和每一個瞭望員的堅守與付出,都是分不開的。他們,不只是森林的「眼睛」,更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