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旗艦跑鞋大盤點,它們算不算「良駒」?

2020-12-12 跑步吧

1990年,體操王子李寧創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體育品牌,在之後國家經濟飛躍的30年間,李寧公司也保持著良好發展,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國產運動品牌之一,在國民的運動生活領域佔有著重要地位,甚至出現在國家的多個重要時刻。

在李寧運動產品線中,跑步裝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司很早就進行了布局,而跑鞋在其中自然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在跑鞋的命名上可謂是別具匠心,大多借用了古代名馬的名字,不僅多了文化內涵,還寓意著跑鞋所帶來的速度感。

下面我們就為廣大跑者們來盤點李寧的旗艦跑鞋,看看它到底性能如何?你有穿過它嗎?覺得它腳感如何呢?

1、飛電

價格:2099元

重量:177g(US9碼)

所用科技:李寧輕彈科技、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全掌異構碳纖維板、MONO紗材料

適用人群:精英跑者、裝備黨

適用場景:比賽

所屬系列:競速系

飛電是李寧公司推出的最具革命性的一款競速跑鞋,它率先應用了多個李寧所研發的黑科技,在經過13次的迭代完善,最終成型了即輕盈又高效回彈,可為跑者提供澎湃助推力的跑鞋,這也是李寧進軍高端跑鞋市場的亮劍行動。

飛電的上市令廣大跑者眼前一亮,它中底使用了創新性的PEBAX材料所製成的(bèng)科技、鞋底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鞋面輕量透氣MONO紗材料,再加上中底內置了象徵著速度感全掌異構碳板,而單只鞋子卻只重177g,堪稱競速鞋的完美組合。

不過飛電雖然性能表現優秀,能為頂尖的精英跑者創造佳績,但是卻適合所有人。此外飛電因使用了頂級技術和材料,導致出現了2099元的超高定價,這也令一些國粉們還不太理解,所以在市售上表現不夠出色,但這絕不影響它成為年度人氣跑鞋,可以說,飛電也為國產跑鞋樹立了新的高度。

2、天馬

價格:1299元

重量:152g(US9碼)

所用科技:李寧輕彈科技、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Spring Drive硬質Pebax支撐骨架、賈卡面料

適用人群:精英跑者、進階跑者、裝備黨

適合場景:比賽、訓練

所屬系列:競速系

天馬和飛電是同時上市推出的,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但他們最大的不同是,天馬並沒有碳板加持,不過它以輕量化為切入點,把輕彈科技發揮到了極致,大幅降低了鞋身重量,極大提升跑步效率,一樣可以滿足跑者競速的需要。

天馬在定價上要便宜些,售價為1299元,價格也是比肩各大品牌的頂級跑鞋。天馬在中足部位使用的是Spring Drive硬質Pebax支撐骨架,讓科技更能凸顯本質還原最純粹的輕彈腳感。

鞋面使用由賈卡和一體織,這樣的組合減少運動狀態下的不必要摩擦,並呈現強韌與透氣並肩的特性。鞋底採用GCU全天候止滑耐磨科技,配合多重菱形外底紋路設計,讓跑者在踏地時更有力量。

3、追風

價格:999元

重量:196g(US9碼)

所用科技:雲LITE緩震中底、DRIVE FOAM發泡高彈材料、碳纖維板

適用人群:精英跑者、進階跑者、裝備黨

適用場景:比賽、訓練

所屬系列:競速系

在碳板概念剛剛進入公眾視野時,李寧率先發布了搭載碳板的追風跑鞋,這也是首款國產的碳板跑鞋,堆砌了李寧當時所有高端科技和材料,追風區別於傳統競速鞋簡單的輕量化,做到了既輕量而在緩震和回彈上出色表現。

追風中底緩震採用的是雲Lite和DriveFoam的組合,通過鞋底中足的鏤空,可以看到一塊碳纖維板嵌入在中足部分,凸顯了碳板具有良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而中底和碳板的結合提升了跑步時的支撐性和力傳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追風並非採用全掌碳板,但也夠比拼各大品牌的頂級競速跑鞋。

在鞋面追風採用是彈性紗線結合杜邦CORDURA面料編織而成的一體鞋面,織襪套設計讓包裹感緊實,中足兩側和腳背區域增加的大孔徑提升了透氣性。而999元的價格在國產鞋裡是格外醒目,這也是李寧提升品牌定位的首次試水。

4、赤兔

價格:399元

重量:269g(US9碼)

所用科技:LIGHT FOAM減震科技、賈卡材料

適用人群:精英跑者、進階跑者

適用場景:訓練、比賽

所屬系列:競速系

赤兔,又是一匹名馬,但是它與上述「三匹」不同,它走的是大眾親民路線,399元的價格,做到了輕質、緩震和耐磨,適合於大多數的業餘跑者,可滿足日常訓練和比賽需求。目前,赤兔已經迭代到了第四代,定位為輕質競速訓練鞋。

鞋身中底部分使用了全掌 LIGHTFOAM 泡棉,相比傳統 EVA 材料減少了 30% 的重量,同時能量反饋回彈更提升了 30%。中底的硬質 TPU 可以提升整雙鞋的穩定性,耐磨外底延長跑鞋的使用壽命,為訓練提供保障。賈卡材料製成的鞋面可以有效提高空氣流通,讓雙腳自由呼吸,讓跑步更加的舒適。

5、超輕

價格:539元

重量:229g(US9碼)

所用科技:LIGHT FOAM減震科技、賈卡材料

適用人群:入門跑者

適用場景:訓練、比賽、日常

所屬系列:輕量系

超輕是李寧跑鞋品類的經典系列產品,已經迭代到了第17代,它脫胎於馬拉松競速跑鞋,在近些年,超輕系列一直是馬拉松比賽最多的跑鞋之一,而升級後的超輕17汲取了馬拉松競速跑鞋中輕薄,透氣極簡的特點同時,運用更為時尚的設計,更普適的設計,打造的大眾化時尚慢跑鞋。

超輕17中底繼續採用 light foam緩震科技,回彈表現優異,在中足增加TPU,提供抗扭轉保護;鞋幫才用全新研發的賈卡透氣面料;全掌耐磨輕質橡膠,增加了滑保護,鞋底的李寧LOGO,巧妙設計在需要抓地的區域,提升前掌抓地效果,此外,超輕17的夜光效果彩蛋設計也極具巧妙,整體來看炫酷,時尚感十足。

6、烈駿

價格:699元

重量:283g(US9碼)

所用科技:雲緩震中底、DUAL LOC中底內側雙密度結構

適用人群:入門跑者、大體重跑者

適用場景:訓練、日常

所屬系列:支撐系

李寧烈駿ACE系以運動時尚的設計曾在國際時裝周上大放異彩,引起業界轟動,而它的跑步原始版也是可圈可點的,運用簡潔的色彩搭配,簡約休閒,目前推更新到第四代。

烈駿4代中底採用"經典的李寧雲"減震科技,有效積累減震時的衝擊力,同時,中底內側雙密材料提供足夠支撐從而控制外翻步態,帶給跑者良好的過渡。鞋身一體織網布、搭配熱切工藝結構給予每一步跑動穩定支撐。領口加厚泡棉增強腳踝包裹性,減少扭傷風險。

7、雲系列

價格:499元

重量:303g(US9碼)

所用科技:雲緩震中底、DRIVE FOAM發泡高彈材料

適用人群:入門跑者、大體重跑者

適用場景:訓練、日常

所屬系列:緩衝系

雲緩震科技經過李寧多年的調教升級日趨成熟,作為緩震系的代表,雲系列跑鞋也已升級到了第6代,全掌中底使用的這種高分子材料,有效積累減震時的衝擊力。並形成能量循環體系,同時具備柔軟、輕量的特性,減少運動時的衝擊。在中底內嵌DRIVE FOAM插塊,讓腳感升級。

中底側牆結合參數化雲紋路造型,提升造型豐富度。幫面採用紋路雙層一體織材料,提升鞋面質感。後跟環繞式硬質TPU,穩定雙足。TUFF RB是一種具有高耐磨性能的橡膠材質,比普通的橡膠材質耐磨性能佳,能有效提升鞋底的耐磨性,從而延長鞋的使用壽命。

通過對以上這7款熱門跑鞋的簡單介紹,可以看到李寧對跑步領域的全面細化的布局,為了滿足跑者們的需求,他們也在不斷創新出各種新的跑鞋黑科技,稱得上國產跑鞋領域的頂尖力量,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希望李寧能讓這些「良駒」繼續馳騁,升級迭代出更好的產品,為廣大跑者們服務。

相關焦點

  • 李寧絕影、匹克UP30、喬丹飛影對比測試!中國品牌碳板跑鞋都來了
    2020年已過去大半,國外品牌在碳板跑鞋的競賽中已經交出第一輪答卷,我們在兩月前的碳板大合集中已經做了具體評測,反觀今年國內品牌李寧絕影,匹克UP30,中國喬丹飛影這三款已正式上市
  • 三雙頂級馬拉松跑鞋,李寧四雷有待接受考驗!
    而且最近國際和國內的各大鞋履品牌也推出了一系列馬拉松跑鞋,加之先前已經被穿出來的幾雙,現在馬拉松跑鞋市場的競爭可謂異常強烈!這兩年馬拉松賽事井噴式出現,把跑鞋也帶的超火!3、李寧飛電競速跑鞋雖然本座一度吐槽實在是太貴了,但講道理李寧真的算是國內最頂尖的馬拉松跑鞋,沒有之一!李寧這波操作受到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但是畢竟也是收穫了褒獎的,並非是完全一邊倒的批評。
  • 李寧絕影跑鞋發布,五大黑科技加身,耐克和阿迪都坐不住了!
    無論是在跑鞋領域、球鞋領域還是跨界,李寧都有涉獵,而且還推出過很多出色的產品,比如超輕跑鞋系列、天馬系列、韋德之道球鞋系列和戰戟等,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李寧絕影跑鞋!其實從看到鞋子那一瞬間我就覺得很驚豔,可能很多人覺得絕影是在模仿耐克的zoom,但其實不然,因為這雙跑鞋對標的就是耐克的NEXT%和阿迪的UB。
  • 國產跑鞋中的「四大天王」,高顏值高科技,耐克阿迪也要靠邊站!
    而在21世紀,又湧現了一批新型運動品牌,比如李寧、安踏和特步等,而真正崛起的也只有李寧安踏了。其實雖然國產品牌近幾年崛起很快,但綜合實力和耐克阿迪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那麼在跑鞋領域國產品牌到底如何呢?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國產跑鞋中的「四大天王」,都是高顏值高科技,絲毫不遜色於耐克阿迪!
  • 目前最值得入手的3款旗艦跑鞋,頂級腳感也有性價比,跑步黨首選
    而對於專業跑者或者跑馬精英來說,正確的跑步姿勢只是基礎,一雙出色的跑鞋才是他們追求的,所以今天大表哥就來盤點3款頂級跑鞋,都擁有旗艦級的配置卻也有高性價比,現在入手也不吃虧。亞瑟士NIMBUS 21首先要說的就是亞瑟士的NIMBUS 21,NIMBUS其實是亞瑟士的頂級跑鞋系列,主打的緩震性能。
  • 盤點4款性價比國產跑鞋,全都不超400元,跑步也可以不燒錢
    其實任何一項運動都可以燒錢也可以節儉,像跑步除了衣服、鞋子、跑鞋這三件套,其他配件是可有可無的,而跑鞋的價格也可高可低,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選到適合自己的跑鞋。下面我們就盤點出4款非常經典的國產跑鞋,它們的價格適中,在跑步圈也具有很不錯的口碑,很有可能就是你想要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穿耐克阿迪,卻不願意選擇安踏李寧?
    而且,前兩年我在大街上還是能看到很多人穿安踏和李寧的球鞋、跑鞋的,今年開始就很少能看到了,這為什麼呢?想得出結論,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一個是外因,一個是內因。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boost雖然日漸頹勢,但是市場份額依舊不算小。內因:產品線仍待完善,推陳出新速度慢產品線這個東西說起來很虛,似乎沒什麼作用的樣子,但把它放進市場去,卻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杆。
  • 以飛電2.0 Elite和絕影為例,談談李寧頂級碳板跑鞋的設計思路
    以飛電2.0 Elite和絕影為例,談談李寧在頂級跑鞋上如何使用碳板,這些碳板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全文約6300字,59張圖)先介紹下李寧這兩款跑鞋。去年9月,李寧發布了自己的第一雙碳板競速鞋,售價2099的飛電(更早的追風雖然也有碳板,但只是中足嵌入一小塊碳纖維板,與當下的碳板鞋並非一個理念)。
  • 李寧新品太爆炸! 跑鞋疑搭載黑科技,機能鞋超霸氣,板鞋街頭風
    今天周末,去了家附近的商場,看了看李寧的新品,因為是小店鋪,新品較少,都是一些某寶上可以隨便買到的大貨款,但這些鞋子也讓狗哥看了許久,音速8代、馭帥14代、裂變……李寧的嵐跑鞋
  • 國產跑鞋哪個牌子比較好,李寧男子超輕跑鞋怎麼樣
    收到鞋以後,真的超驚訝,這個鞋真的超級輕,手感也很棒~鞋盒的設計也超級走心,極簡的風格加入了中國風的圖騰,並標註上超輕系列的英文標識和第15代標識,原汁原味的保留了自己的設計語言~ 超輕系列從2005年的第1代到我手上2018年的15代,歷時14年,從輕量化,透氣性,鞋體結構,鞋面材料,鞋底材料,設計語言等各個方面一步步改進,基本集成了李寧家比較先進的技術與設計理念,也算是在跑鞋同質化的時代
  • 國產跑鞋最值得買的一個品牌,不是李寧不是安踏,而是它!
    國產跑鞋哪個品牌最值得買?相信很多人會說李寧或者安踏,但是我認為並不是李寧和安踏,而是多威!多威這個牌子,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多大印象,名氣也不大。但是,對於知道多威,然後是穿過多威的人來說,多威就是一種情懷、一種信仰。多威是中國目前民族企業中規模最大、最有特色的體育運動專用鞋生產企業。
  • 閃現2代首發配色曝光,李寧頂級跑鞋絕影來襲…
    前一陣狗哥給大家介紹了幾款國產品牌的新品,有匹克的閃現2代,李寧的絕影跑鞋……最近他們都要上市了,兩個品牌的拳頭產品,還有最近曝光的一些新品,哪些是鍾愛的單品?
  • 上半年最值得入手的跑鞋推薦TOP10,阿迪耐克各進前5(下)
    6th Mizuno(美津濃) Wave Rider 20(平時500多,最近貌似有特惠)根據跑友們的習慣,四大跑鞋之下的「第五大跑鞋」,就是美津濃了。但是近年來因為New balance沒有什麼出色表現,也有一部分把新百倫的位置換成美津濃的聲音。
  • 李寧也秀「肌肉」?科技是噱頭還是嚼頭,竟敢叫板阿迪、耐克
    Nike、Adidas運動品牌界的兩大巨頭,為什麼能如此成功?運動品牌想要做大變強,「做好球鞋」是它紮根在運動市場的關鍵點。眾所周知,耐克的Zoom和阿迪的Boost都是市面上頂級的球鞋科技,至今沒有一個品牌敢跟它們叫板。
  • 極具性價比的4款跑鞋,輕彈緩震,偏偏識貨的人不多
    而要說到跑鞋,除了一些跑步愛好者或者專業跑者外,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其實要想跑好步,前提是要先選好一雙跑鞋。今天大表哥要盤點目前極具性價比的四款跑鞋,都是輕彈緩震,支撐性能也都很不錯,但識貨的人卻不是很多,來看看你識貨嗎?
  • 之前被「看不起」的跑鞋結構緩震,為什麼突然又火了?
    機械減震,也叫結構減震,是目前跑鞋中最流行的兩種減震方式之一。但是到前幾年為止,機械減震一直處於被「遺忘」的邊緣,各大品牌都致力於開發更好的材料減震,唯獨一家美津濃還在這個領域上耕耘。
  • 快上加快,疾速登場:李寧發布新一代碳板競速跑鞋飛電2.0Elite
    持續用產品突破格局是李寧跑步近年來一直秉承的發展主旨,在碳板跑鞋成為主流的今天,經過團隊長期對人體工學的探索與實踐,新一代競速跑鞋李寧飛電2.0於近日發布。「用科技賦能專業產品,打造前沿的專業裝備,為馬拉松運動員們帶來更加的疾速體驗尤為重要,」李寧集團董事長李寧先生表示。
  • 碳板鞋合集之LINING李寧 飛電 國產2099元的碳板跑鞋
    李寧去年推出的飛電在整個行業引起了頗多關注,新材料更是關注的焦點,這半年多以來相信也有不少朋友體驗過這款定價2099的碳板跑鞋的真正實力。全掌可彎折碳板點與國外幾個品牌不同,李寧是少有的採用全掌可彎折碳板的品牌,採用此類碳板意味著整個中底的設計思路就要完全變化,傳導滾動效果與國外品牌會有很大不同,所以當飛電這個鞋子剛出來的時候,作為一個穿過超輕十幾代的消費者而言,給我的震撼是相當之大的,這樣設計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 國產跑鞋加速高端化 千元定價引爭議
    來源:中國商報圖集 國內運動品牌加碼高端跑鞋。近日,安踏宣布和網際網路體育公司咕咚合作推出「大數據」高端跑鞋,李寧則推出了價格超2000元的高端跑鞋飛電系列,但此類跑鞋的價格引發了不少爭議。據悉,安踏「大數據」高端跑鞋的研發基於咕咚平臺1.8億用戶的運動大數據。咕咚創始人、執行長申波對外表示,咕咚利用數據收集技術關注跑者需求,安踏則通過專業產品研發技術解決跑者運動中的實際問題。據悉,安踏將自主研發的吸震科技SMART S.A.M融入跑鞋中,安踏方面稱該材料在落地瞬間可吸收高達70%的運動衝擊力。
  • 當年一度沒落的機械緩震跑鞋,為什麼今年又開始火了?
    這兩種緩震各有千秋,它們側重的方面,和各自所擁有的優勢也互不相同。對於各大跑鞋品牌來說,如何選擇這兩種緩震方式運用到跑鞋產品上,是一個需要抉擇的問題。材料緩震自從boost出現之後,各大品牌都從原來針對跑鞋人體工程學設計的方針中走了出來,開始重視起中底對於跑鞋的性能加成。在boost之前,其實各大品牌都只是在對EVA這種材料進行不同密度、次數的發泡處理。所做的,無非是「減重」、「軟化」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