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致命貓科動物:狩獵成功率是獅子的三倍多,卻難逃人類威脅

2020-12-22 王大野的貓

文/王大野的貓

提到非洲的貓科動物,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非洲獅。它們看起來兇猛又威嚴,極具王者風範。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貓科動物,它們的長相軟萌可愛,成年後的平均體重也只有1.6公斤。但是,它們卻是了不起的「天生獵手」,捕獵成功率高達60%,是獅子的三倍有餘。

它們便是黑足貓。

01黑足貓的外形特點

黑足貓屬於貓亞科裡的貓屬,因足底有黑色的標記得名。

它們的長相看起來和普通的家貓並沒有什麼分別,外形十分軟萌,眼睛和頭部較大,渾身都散發著呆萌可愛的氣息。

同時,成年黑足貓的體重只有1.3-1.9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既然如此,黑足貓又何來非洲最致命的貓科動物一說呢?

這個「最致命」是相對於它捕殺獵物的成功率而言,千萬不要以為是對所有的動物都最致命。

02黑足貓是天生獵手

之所以說黑足貓是最致命的天生的獵手,是因為它們一晚上能捕捉10-14隻老鼠,平均每50分鐘就能捕獲一隻,捕獵成功率達到了60%,是獅子的三倍多。

有調查發現,黑足貓之所以捕獵成功率那麼高,是因為它們採取「跟蹤突襲」的方式來對付獵物。這個方法相比傳統的「伏擊」方式,可以說是更勝一籌,真是太聰明了。

不過,為啥黑足貓一直在捕獵呢?

因為它們太容易餓了。

有研究表明,黑足貓的新陳代謝比其他動物快,需要大量進食以補充能量。一隻黑足貓每晚要進食的食物,約佔體重的1/6。此外,它們也會把吃不完的食物儲存起來。

黑足貓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一隻黑足貓一年能吃掉3000多隻老鼠。它們偶爾也會捕食一些鳥類和爬行動物,但只佔能量補給的很小一部分。

有的黑足貓被觀察到能咬死小的跳羚。但總體來說,由於它們的體型很小,所以對體型較大的食草動物並不會構成威脅。

03黑足貓的生活習性

黑足貓的生活環境並沒有很好,和很多野生貓咪一樣,它們生活在人跡罕至的荒漠或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

由於白天陽光照射時間較長,溫度很高,它們會躲在其他動物的洞穴中。等到晚上的時候,它們才出來捕獵。

雖然黑足貓捕獵的時候很兇猛,但其實它們性格很內向。它們很多時候都會儘量躲藏,當受到威脅的時候才會露出兇猛的一面來保護自己。

04黑足貓被列為易危動物

悲哀的是,即便黑足貓的生存環境離人類很遠,卻依然躲不過人類的威脅。

黑足貓的數量本身就很稀少,卻依然被人類拿來當毒殺獰貓的誘餌。加上很多肉食動物也捕殺黑足貓為食,使得黑足貓的數量在逐年減少。

有監測數據顯示:

1998-1999年間,Benfontein地區黑足貓的密度為0.17隻每平方千米;

2005-2014年間,Benfontein地區黑足貓的密度為0.08隻每平方千米;

2009-2014年間,Nuwejaarsfontein地區黑足貓的密度為0.06隻每平方千米

目前,南非和波札那已對黑足貓採取保護措施,CITES也將其列入易危動物。但黑足貓的保護依然是一個漫長又艱辛的過程。

如此聰明軟萌的小可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保護它們呢?

想看更多

一組貓咪「偽裝」圖片: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些鏟屎官天天找貓了!

一組可愛的貓咪插畫:竟然比原圖還好看!

相關焦點

  • 非洲最小貓科動物,捕食成功率達60%,每年吃掉3000隻老鼠!
    在BBC紀錄片《Big Cats》裡,將非洲最小貓科動物黑足貓形容為「非洲最致命(the deadliest)」的貓,而且在《YouTube》分享的視頻裡將黑足貓稱為「殺傷力最強的貓」。你要是說最萌、最可愛什麼之類的都可以,把什麼「最致命」、「殺傷力最強」的詞套在一個只有巴掌大小的貓科動物身上,是認真的嗎?而且看它那萌樣,也看不出它到底致命在哪裡呀。難道黑足貓真的有那麼兇?非洲最小的貓科動物—又小又萌的黑足貓!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貓科動物中,實力頂尖的兩位:老虎和獅子。不要說什麼老虎和獅子捕獵成功率也不高,還沒有一些小型食肉動物捕獵率高。你要看人家捕的是什麼,人家去追斑馬、長頸鹿、野豬、狍子這樣的,中大型食草動物。這些動物站起來比它們還高。捕獵成功率最高的黑足貓,那麼小一隻,成年後也就跟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家貓差不多。
  • 世界上10種最兇猛的貓科動物排行,4種豹子上榜,獅子只能排第三
    這種說法並不客觀,根據科學家們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他們發現大多數的大型貓科動物並不會主動去吃人。吃人的貓科動物都是不正常的,要麼是養成了吃人習慣,要麼是無力捕殺野豬和鹿只能選擇攻擊人類。主動攻擊人類的貓科動物不到1%。即使是這樣,大型貓科動物也是非常兇猛而危險的。
  • 它是最萌致命動物,連獅子狩獵都輸它
    別看它小小的,臉只有巴掌大,它是來自非洲的最萌貓科動物,它們就是黑足貓,貓如其名,它們有黑黑的爪子,平均體長是36-52公分,體重平均3.2斤,比家養的寵物貓輕很多,算是非常小的貓科動物了。畢竟體型很小,黑足貓的獵物主要是一些小型動物,像鳥類、老鼠、爬行動物都是它的菜,就連蜘蛛也吃,最厲害的是,黑足貓狩獵的精準度可高達60%,是獅子的三倍哦。真沒想到,它們看起來呆萌可愛,卻是個致命的狩獵高手!
  • 同為貓科動物,老虎獅子雖然兇猛,但捕捉到的獵物還沒有它多!
    在自然界眾多生物科類中,貓科動物可謂是最特別的種類之一。這類動物中存在著「森林之王」老虎和草原之王「獅子」這樣的兇狠角色,同樣存在著家貓這樣溫順的角色。但無論是野生貓科動物還是家養貓科動物,它們都一直保持著貓科動物的典型特徵——敏捷性和攻擊性。
  • 一組熟睡的小奶貓圖片:這或許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吧?
    軟萌的小奶貓應該就是這世上最單純美好的存在吧。圖源網絡,侵刪想看更多非洲最致命貓科動物:狩獵成功率是獅子的三倍多,卻難逃人類威脅
  • 為什麼獅子這種貓科動物,成年之後身上的斑點會消失?
    人們常說老虎身上有斑紋,而獅子身上比較「光滑」,沒有什麼斑點或者斑紋,類似的貓科動物還有美洲獅、細腰貓等。其實這句話也並不是那麼準確,無論是獅子還是美洲獅,當它們還是小獅子的時候,身上其實也長滿了斑點,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身上的斑點逐漸淡化消失了。
  • 黑足貓緣何能成為貓科動物裡的「殺手之王」?
    在整個現代貓科動物裡面,老虎獅子等大貓並不是最高超的,以狩獵成功率來衡量的話,貓科中的冠軍是一種叫黑足貓的極小型「萌獸」。黑足貓狩獵成功率高達60%,問鼎貓科之最在貓科動物裡,實力最強的兩種動物獅子和老虎,是大自然裡優秀的獵手,但實際上它們的狩獵成功率並不高,由於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
  • 非洲大批獅子感染「貓科愛滋病」,卻很少發病的原因找到了
    而它們並不是唯一一個感染貓科愛滋病的種群,在非洲大地上,許多獅子的種群都陸續被發現感染貓科愛滋病的個體,只是很少有個體會發病。 ,而是主要依靠貓科動物之間的打鬥,以及含有病毒的唾液舔舐傷口傳播,目前該研究還無法得知獅子是否可以通過母嬰將該病毒傳播給幼崽。
  • 地球上24種最致命的動物排名
    被動物致命攻擊的情景令人生畏,但是你知道哪些物種最有可能殺死人類最多嗎?本文根據《國家地理》和蓋茨基金會的數據,全面列出了每年殺死最多人類的24種生物,全球範圍內。註:任何可能引起不適或恐慌的照片都不上傳。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貓科動物總是更勝一籌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獅子、老虎等貓科動物總要比灰狼、狐狸等犬科動物更厲害。在一些科普讀物中,首先介紹的是獅子、老虎、獵豹,之後才會介紹狼、狐狸、野狗。可自然界裡的實際情況是,犬科動物的數量要比貓科動物更多,分布也更廣。那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誰更厲害?
  • 最難養的兩種貓科動物:沙丘貓壽命短,獵豹存活率低
    在近100年內,貓科動物的數量下降了很多,造成它們數量銳減的原因有棲息地減少、皮毛交易、路殺、誤殺、報復性獵殺、戰利品狩獵、基因汙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被人類「養」成瀕危動物的,我們一起來看下吧。1.
  • 貓科動物中最袖珍的它,卻戰勝兇猛的獅子,成為最致命的捕獵之王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貓科動物似乎已經被劃分為明顯的兩類,一種是溫順可愛的家貓,另一種就是生活在野外的大型貓科動物,比如老虎和獅子。真正的貓科動物同樣擁有複雜的劃分標準,而老虎和獅子往往由於具備較高的殺傷力,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同為大型貓科,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老虎是獨居?
    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和美洲虎、花豹等都是獨居,獅子卻是群居。群居大貓和獨居大貓社會生活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雄獅聯盟,多是兄弟組合父女關係在兩邊都是最淡的,隨著女兒成年就不復存在了。獅子偶爾能形成父子聯盟,而小雄虎長大和父親只會是競爭對手。
  • 它們是生活在陸地的最強動物,除了人類在自然界幾乎沒有天敵!
    老虎老虎是生活在叢林裡的頂級掠食者,它們除了人類是沒有天敵的,就算是遇到熊這種大型雜食性動物也毫不畏懼,它們是天生的動物殺手,小到蘇門答臘虎、大到西伯利亞虎都是非常兇猛的存在,作為貓科動物,它們有著更加靈活的身體和強大的爆發力,下水、爬樹、跳躍都是它所擅長的本領,鋒利的牙齒和厚實的前掌能夠對獵物造成致命傷害,最兇猛的孟加拉虎進食時,亞洲象都得繞道走。
  • 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種貓科動物嗎?
    獅子 Lion幾乎所有貓科動物都喜歡獨居生活,只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獅子。雖然被稱為「萬獸之王」,但是論單打獨鬥,獅子的戰鬥力在「非洲五霸」中可排不上名,速度比不上花豹,體型比不上野牛,常常會淪為被追著跑的地步。
  • 獵豹是最弱的大型貓科動物?因為這三大缺點,連禿鷲都敢欺負它們
    眾所周知,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它們在追捕獵物的時候,最高時速能達到115公裡/小時,也就是32米/秒,能在3秒多一點的時間裡跑完100米。人類百米最快記錄是牙買加飛人博爾特創造的9秒58,也就是說,巔峰時期的博爾特如果跟獵豹賽跑,獵豹可以讓他先跑50米,最後還能贏他。如此說來,獵豹以速度換取了蠻力。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在同樣的生態系統中,貓科和犬科動物共存的環境裡,總有一個比犬科動物大得多的貓科動物。 除了寵物貓,我們熟悉的老虎、獅子和獵豹都屬於貓科動物,而狗、狼等動物屬於犬科動物(其實鬣狗並不屬於犬科)。 從體型上來看,野生情況下的貓科動物顯然比犬科更大些。
  • 獅子的「類狗」特徵明顯,該不該歸到貓科?
    在以往大多數活體實驗裡,獅子的搏鬥能力要遜色於虎很多,獅子常常撕咬吼叫,而虎更擅長冷靜殺戮。就連雄獅對戰美洲豹,都常常很難佔上風。所以說獅子更適合歸到貓型總科下面,單列一獅科,而不是純粹的貓科下面。動物譜系也非一成不變的,會隨著人的認識而進步。譬如以前都以為人類是各大陸分別起源進化的,後來有了基因測序技術才知道我們都來自非洲大陸。
  • 獅子是犬科動物?明明是正宗貓科,為何獅子被開除「貓籍」?
    獅子是貓科豹屬動物,幾百年來一直都是生物學界的共識。當看到獅子是犬科動物的說法時,確實有些令人奇怪。關於這個話題源於一篇關於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的文章評論,其中很多人認為獅子歸屬於犬科。不僅如此,查詢全網,發現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獅子到底是貓科還是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