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森林大火逼近輻射物儲存區:僅有2公裡
據央視新聞,4月13日,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門透露該國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仍在持續。消息稱,火勢已蔓延至距離儲存高放射性廢料的儲存地點僅有兩公裡的區域。火災4月3日從車諾比禁區的西部開始,並蔓延至附近森林。烏克蘭緊急情況部已向該地區派出數百名消防員,並出動直升機和滅火飛機參與滅火,但火勢依舊不減。由於失火地點位於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火災導致當地輻射量上升。附近地區的輻射強度已經超過正常數值超標16倍,衛星發現,這一地區的大火導致帶著強輻射的煙塵都在快速向周邊地區快速蔓延,包括烏克蘭和俄羅斯其他地區
2020年開年以來,繼澳洲大火、印尼火山、蝗蟲橫掃東非、病毒大爆發、到這一次的車諾比森林大火,地球紀元像是進入了災難元年,人們彷佛一時間開始停下一些功名利祿和生活,天災?還是因為人類自身一些盲目發展而破壞了地球生態平衡,從而導致了這些災難的發生,接下來我們人類真的不要再麻木了,該反思一下與自然之間的正確關係了。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流浪地球》
大火讓我們再一次回到34年前那個恐怖的瞬間
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還是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冷戰還未結束,大人們正常上班,孩子們正常上學,陽光還是明媚的,春風還是溫暖的。
凌晨1點23分45秒,由於領導上級一味的追求突破直接導致反應堆功率急升至33,000兆瓦,這已達到十倍正常功率值。燃料棒開始熔化,蒸汽壓力迅速地增加,導致蒸汽爆炸,反應堆頂部移位並被破壞,冷卻劑管道爆裂並將屋頂炸開一個洞。由於前蘇聯為了減少建設費用,反應堆以單一保護層的方式修建。於是放射性汙染物在主要壓力容器發生蒸汽爆炸破裂之後進入了大氣,氧氣流入並與極端高溫的反應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劑結合—引起了石墨火。火災令放射性物質擴散並汙染更廣的區域。
車諾比4號機組發生爆炸,造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事故。爆炸相當於500顆1945年投到日本廣島和長崎那樣的原子彈,噴出近190噸放射性物質和8噸放射性燃料。大火燒了兩周,700萬人受到輻射,數千人遭受過量輻射,被汙染的土地達數億公頃,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當中更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野外中含有輻射的危險。為了控制核電輻射塵的擴散,當局立刻派人將135,000人撤離家園,其中約有50,000人是居住在車諾比附近的普裡皮亞特鎮居民。到2006年,官方的統計結果是,從事發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車諾比也間接的加速了蘇聯的分解與滅亡。
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立陶宛、芬蘭、丹麥、挪威、瑞典、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瑞士、德國、義大利、愛爾蘭、法國(包含科西嘉)和英國在,最早發生意外的時候,有人認為車諾比的核洩漏是來自瑞典而不是俄國。
隔離區內變成部分野生動物的天堂。雖然動物也飽受輻射之苦,但比起人類對它們的傷害是非常輕微的,所以對它們而言事故的發生反而是好事。在隔離區內的動物比如老鼠已適應了輻射,它們和沒受輻射影響地區的老鼠壽命大約相同。
疫情終將會被戰勝、山火終將被撲滅、蝗蟲終將被消滅。那2020年之後怎麼辦?我們該怎樣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