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人一輩子有三大鍋」,你知道「三大鍋」是哪三鍋嗎?

2020-12-12 張蛋家常事

農民對人生的簡單總結,"人一輩子有三大鍋「,概括的是人生從生到死,三個重要節點。

一是出生。嬰兒從呱呱墜地,是一個人生的開始,對於家庭來說,新生命的出生,標誌著家族後繼有人,全家人都沉浸在無比的喜悅當中。按照農村的傳統習俗,要給孩子擺滿月酒席,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親朋好友,都會到場祝福,把招待客人豐富的佳餚,統稱為一大鍋美食。

二是結婚。人生有四喜,其中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結婚是人生大事,農村把孩子結婚當成是長大成人的標誌,當愛情遇到了婚姻,這是兩人新生活的起點,是新生活的開始,是人生中最值得慶祝的大喜事。所以,作為父母,都會傾力為兒女舉辦隆重的婚禮,親戚朋友歡聚一堂,盡享人生的這第二大鍋「美食"。

三是去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生苦短,人生不易,老人為了兒孫,無私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盡,獻出最後一束光。作為兒女,雖然應該厚養薄葬,但是,必竟死人的場面,活人的臉面,也要為老人舉辦必要的葬禮,街坊四鄰,親戚朋友都前來弔唁,吃人生最後的"大鍋菜"。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人有「五不笑」,你知道這「五不笑」是哪五個嗎?
    「五不笑」並不是笑而不語,而是說農村村民聚在一起的時候的說說笑笑。可以理解成為「笑談」,也就是人們在聊天時的談資、話題。也可以理解成「玩笑」,拿人開玩笑。過去農村有一種非常流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三樣事情講不得,三樣東西吃不得。」
  • 今天7月15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三件事不能做,你知道哪三件嗎?
    中元節是什麼節,想必大家都知道,說實在的這其實也不算個節日,因為沒人過這個節,只是借著這一天來祭奠先人。小時候聽奶奶講,進入農曆七月一,逝去的先人們就回家「探親」了,一直到七月十五,這半個月的時間是自由日,過了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它們就要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
  • 專家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專家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看到這個問題後,我覺得有些啞然。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代起,就吃自己壓榨的食用油了。雖然在那個時候,食用油的壓榨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先進,是用土法進行壓榨的,但是來說其加工出來的花生油是純正的,並芳香四鄰。而那時候的人在吃了自己榨的油後,不也很健康嗎!
  • 農村哪一類老人過得最幸福?從村裡一個老人的遭遇談什麼是幸福
    三個閨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是因為誰都想自己拿著老人的退休工資本,老人卻誰都不給,於是就天天鬧矛盾,最終導致三個閨女誰也見老人面。所以,什麼是幸福?有退休工資就是幸福嗎?這個老人幸福嗎?關於農村哪一類老人過得最幸福,黑嫂就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有人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但是,黑嫂老是時不時看到有些言論,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吃了不好,老人吃了不健康啥的。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真的不能吃?這裡面有什麼問題?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所以黑嫂才會說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任何有點常識和腦子的人都會明白,真正的農家自榨油,這樣的油不能吃的話,相信就沒有能吃的東西了。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說有問題呢?是空穴來風嗎?其實並不是,因為有人壞了這個名聲以及有人根本分辨不出什麼是農家自榨油。
  • 農村老人說:「家中出三現、妻離家也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國,俗語是一種耐人尋味的語句,這些語句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有很多特點,不僅語句簡單,朗朗上口,細細品讀還能悟出不少哲理,是值得人們學習的語言,在筆者當地,也流傳著許多言簡意賅的俗語老話,據村裡的老人說,這些語句都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生產經驗,在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也有的是老人們為了方便後人記憶
  • 農村老話常說「三鐵七船一輩子的廚」,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有許多的俗語老話,這是人們生活中的寶貴經驗。對於這些俗語最為熟悉,村裡人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以此來教育孩子。話糙理不糙,雖說有一些俗語並不優美,但勝在通俗好記。讓人們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從而代代相傳的下去。農村老人經常說「三鐵七船一輩子的廚」,學手藝也是有講究的。
  • 老人說:「男人要五大三粗」,你知道「三粗」指的是哪三粗嗎?
    那時候的農村人找對象,去了女方家裡,首先會幹農活,到了地裡之後非常賣力,特別是女方父母在的情況下,再累都會說「不累」。就像機器一樣表現自己。如果農閒時節,那就去山上背柴,男人們往往都是傾盡全力背一大捆柴,還要綁得很整齊,因為女方父母也是通過幹活來觀察男人的,當然男人也知道這一點,於是就非常賣力。往往在女方家幹一天活,回家後都要休息好幾天的。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農村老人說,木匠的工具,有兩樣不能隨意碰,你知道是哪兩樣嗎?
    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傳統的行業容易被人遺忘。幾十年的農村是什麼樣子,可能很多人都還是記憶猶新:那個時候很少人出去打工,很多人都是在農村種地、學手藝。裁縫、泥瓦匠、木匠、篾匠還有理髮等手藝活,都是當時的熱門行業。
  • 農村俗語:人生三碗飯,你自己只能吃一碗,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碩大的鐵鍋,一鍋菜能夠上百人食用,大鍋菜採取時令的蔬菜,豬肉,有的會放一些粉條、豆腐,有的也會放一些當地特產:皮渣,皮渣是粉條和芡粉蒸製而成。吃起來爽滑可口。大鍋菜還別說,唯獨使用大鍋、大火製作出來的,才有那種濃鬱、獨特的味道,自己在家裡製作,哪怕食材是一模一樣,製作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在我們這裡把大鍋菜稱之為:人生三鍋菜。自己自能吃一碗,其他的兩碗是別人替你吃的。
  • 博大精深,農村俗語:「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究竟是哪四個菜呢
    在農村,許多俗語經久流傳,農民們將其當成老人言。農村俗語雖然經過了時代的久遠,有不少已不合時宜,但不可否認,仍有一些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北方農村常說的「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不同路,三十六人不同船」這話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五人三姓不同路,三十六人不同船」這話有什麼道理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的教育也越來越好。以前農民的知識水平都很低,但是他們有自己的智慧。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
  •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人的話不可不聽,在我年少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本事,把農村老人的話當做耳旁風,但是在經歷過一些跟頭的時候才明白農村老人的一些話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有人說農村人有新的「三座大山」,究竟指的是什麼?
    有的人把農民現階段承受的最大的,經濟壓力笑稱為「三座大山」。農村人這三座大山究竟指的是什麼呢?農村人在現階段,一個家庭最難的有三件大事,孩子讀書、結婚和老人養老。這三件事情,是一個農村家庭最大的三件大事,在經濟上是要花費很多的金錢的。因此這三件事給一個家庭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 70歲老人說:人活一輩子,懂得用好這3把「劍」,才不會晚景悽涼
    他嘆息道:孩子啊,人活一輩子,會用到3把「劍」,用好了,人生才會有意義,用不好,難免會晚景悽涼啊。那麼老人所說的三把「劍」,到底是哪3把呢?第1把:木劍。老人說,一個人要想闖蕩江湖,首先就得打好基礎,學好基本功。所以,首先就得拿「木劍」。
  • 2020年是災年嗎?為什麼有老人說「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
    今年是庚子年,有的人說2020年是災難年,因為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庚子年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而恰巧今年剛過年就開始鬧疫情,這多重不好的印象,讓好多人都對今年這個鼠年有陰影,可農村有句老話卻說「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真的是這樣嗎?到底這庚子鼠年是好,還是不好?
  • 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什麼意思?
    前些天回到農村,聽到幾個叔叔輩們說著一句話,「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 我對這句話非常感興趣,也有些不理解,就問一個叔叔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要怎麼理解呢?這個叔叔就告訴我這句話該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