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神話破解,袁珂:它們反映了古代的一個社會現象

2020-12-05 神棍姐啃史

談到神話,可能不少人都會對其嗤之以鼻,因為在現代人的觀念中,神話故事是相當虛無縹緲的,並不具備任何的真實性。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在現代人看來並不靠譜的神話,其實在專家的眼中,卻是反映古代社會狀態的活教材。至於神話究竟會反映哪些古代社會狀況?我們還是要聽聽專家的看法。

眾所周知,世界任何一個文明都擁有自己的神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都曾有自己頗為豐富的神話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國外神話相比於國內神話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神話體系十分明確,每一位神話人物,都有著自己精準的定位,無論是職能還是從屬關係,也都沒有太大的出入。可是反觀中國神話卻完全不同,中國神話雖然在時間軸上前後分明,但是相互之間的聯繫極少,甚至每一個神話都是相對獨立的。

我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我國神話領域中,最著名的神明有以下幾位,包括開天闢地的盤古、捏泥造人的女媧、射下太陽的后羿、端坐天庭的玉帝等等。關於他們的事跡,想必不少讀者都能倒背如流,但如若談到幾位大神之間的關係,估計沒有人能夠答對。為何?正是因為他們之間並不存在關係,相反,每一位神明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此時一個問題接踵而至,我國的神話體系為何如此紛繁複雜?難道是古人並未形成統一的神話觀念?亦或是在漫長的傳承之中,神話失去了其本來的面目?談到這裡,我們就有必要說一說古代奇書《山海經》。《山海經》是我國現今大多數所存神話的源頭,女媧、后羿、羲和、夸父、精衛等,都是這部書中的神話人物。不過有趣的是,在整部《山海經》之中,神話所佔的比例很小,並且這些神話人物出場率也不高,相當於書中山川地貌描寫字數的20%左右。

對於這一有趣的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會不以為意,但是我國著名神話學者袁珂卻提出,《山海經》中神話人物出場率較低的現象,正是由於當時人類社會生活情況造成的。眾所周知,在遠古時期,人類一直保持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社會制度,當時的人們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誰,只知道自己的母親,因此而言,兒童的安全感便降低了不少。

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古代,無論是自然條件的惡劣還是人類的惡性爭鬥,都有可能令人類幼童因此而喪命。久而久之,人類便開始期待自己能夠如野獸一般,擁有強大的力量去對抗自然與敵人,保全自己與族人的生命與財產。正是這一點,註定了圖騰文化的誕生,人們信仰與崇拜圖騰,並祈求圖騰能帶給自己力量與勇氣。

從某種角度來說,圖騰崇拜是一種迷信行為,但也正是這種行為,卻無形中拉近了部落成員之間的距離,令他們同仇敵愾的精神力得到了結合,繼而形成一股股強大的力量。圖騰崇拜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動物崇拜,諸如崇拜龍、虎、獅、熊等,另一種則是植物崇拜,如樹、花、草等,它們無一不寄託著民族的殷切希望。

袁珂老先生認為,圖騰崇拜是神話傳說形成的基礎,它開啟了人類想像的大門,並因此形成了多部落、多圖騰、多神話的趨勢,而正是這些不同的崇拜文化,最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我們多元的華夏文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國神話系統的表面散亂複雜,其實是古代社會大融合的主要體現特徵,在5000年的發展歷史中,神話故事也各自趨於成熟,直至最後,才演變成我們現今所看到的神話模樣。

【參考資料:《中國神話通論》《山海經》】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看神話故事,卻不知怎麼選書?名作家袁珂的名作力推給您
    於是,當孩子們不聽話,或者吵著聽故事的時候,古代神話故事必定是首選。可講來講去,卻發現自己講的內容要不不生動,要麼內容空洞。為了能夠讓孩子們能夠學到原汁原味的神話故事,我開始了了選書之路。選來選去,袁珂老師編著的《中國古代神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麼,袁珂是誰呢?
  • 是神話,還是一段丟失的時代?《山海經》中的秘密,還在等待破解
    《山海經》因為其內容的奇幻,遠超常人對於自然的認知,所以自古以來都飽受爭議。司馬遷在編撰史記時,因為《山海經》中的內容太過天馬行空,因而不敢將此書作為參考資料。《山海經》內容包括了一系列古代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 從《山海經》看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其實細心觀察,自古以來,好像我們中國的遠古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等為人們所崇敬的、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神話傳說中人物其形象大抵都為「人獸蛇身」。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會不由生出疑問,為何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或是「神人」現象都以「人面蛇身」來代表呢,為何多以選擇「蛇身」而非「人首馬身」或是其他動物的身呢,難不成與日本大和民族那樣存在有「蛇信仰」。但顯然是不可能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民族代表,民族圖騰便是龍了。因此,我認為選擇蛇身也許就是與蛇和龍那極其相似的形體有關。
  • 《山海經》的出現,究竟意味著什麼?袁珂學者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諸如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盤古開天地、后羿射日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神話之中,所有的主角幾乎都沒有太多的關聯,但相互之間又不存在著明顯的衝突。有很多讀者都會有一個疑問,即古代繁多而又離奇的神話,究竟從何而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國大多數神話的源頭,都來自於一本古代奇書——《山海經》。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有人問為什麼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沒人去整理是沒人整理,而是實在是無法整理,或直說實在整理不出一個公認的體系……中國神話更多的是一個個單獨的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單獨拿出來可以,但很難湊成體系,這不是因為沒有體系,而是因為體系太雜,太亂了。
  • 《山海經》中的一個失落的異世界,神話可能不僅僅是傳說
    最早《山海經》中就提出,在人類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仔細看《山海經》這本書,就會發現它所記載的其實就是一個異世界,就像穿越流小說裡面寫的那樣,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中沒有我們的科學,但是卻有著怪力亂神等等。
  • 山海經: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山海經》可以說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本書,它可以用奇葩兩個字來形容,為什麼說它可以算得上中國古代一本非常奇葩的書呢,因為沒有誰敢說真正看懂了山海經。有一部分人說這是一本佔卜之書,講的是與鬼怪通靈,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本地理書,講的是中國古代的山河地理,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又說它是「古之巫書」,講述的是遠古神話故事。在眾多說辭中,你最贊同哪一種呢?
  • 研究《山海經》的四大流派
    茅盾、袁珂等人都從這觀點看待《山海經》,如茅盾表示:「所謂『神話』者,原來是初民的知識的積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觀,宗教思想,道德標準,民族歷史最初的傳說,並對於自然界的認識等等。」,反對把《山海經》當作實用地理書和小說看待。並著有《中國神話研究ABC》(1929)一書,運用當時歐美人類學派的神話理論對山海經中的神話進行開創性研究。
  • 《山海經》中的「奇山」,距中原16670裡,後被證實是金字塔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山海經作為我國上古第一奇書,一直備受爭議。對於其中記載的事物也是一直都有爭論,《山海經》是我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 用動物世界的方式打開「山海經」—《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
    電影《長城》中的饕餮形象《山海經》記載的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而完備的幻想世界,袁珂先生曾說,「吾國古籍,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雖然歷代學者都承認《山海經》為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多方面的資料,但也有人認為認為其中記錄的怪獸和神鬼是怪誕不經、無法被證實的。然而正是這份荒誕不經為我們打開了想像之門,讓這個神話世界充滿了奇思妙想,生動而鮮活。
  • 《山海經》中的一個失落的異世界,專家:神話可能不僅僅是傳說
    最早《山海經》中就提出,在人類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仔細看《山海經》這本書,就會發現它所記載的其實就是一個異世界,就像穿越流小說裡面寫的那樣,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中沒有我們的科學,但是卻有著怪力亂神等等。
  • 山海經不是虛構的?它們的出現,或證實神話傳說不是假的!
    古代的神話傳說大部分來自《山海經》,說起《山海經》,大家都會想到山海經中的兇猛怪獸,很多人認為《山海經》是後人撰寫的,實際上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知道山海經的作者是誰,所以大家都默認為山海經中的傳說全都是假的,可是隨著近幾年來科學的發展,竟然意外發現《山海經》中的故事有可能不是編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 《山海經》是神話傳說,還是上古真實世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而周圍是海洋,但板塊在不斷移動,因此地球也出現了今天的七大洲,而據計算,在2.5億年後,地球將迎來只有一個大陸的時代。《山海經》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奇事的古籍。作者不詳,但只能推斷為戰國末期至漢初楚國或巴蜀人所作。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古老的奇書,內容有些荒誕。人們普遍認為這本書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而且不會只有一位作者。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什麼是神話?神話是遠古時代的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中國神話,是我國上古時期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
  • 《山海經》丨九尾狐、吉量、獨角獸的背後,反映出古人的圖騰崇拜
    《山海經》丨九尾狐、吉量、獨角獸的背後,反映出古人的圖騰崇拜山海經《山海經》編成書是在戰國初年至西漢初年這段這段時期內,書中主要收集上古時期故事神話和怪異集志等。其中保存了大量關於圖騰崇拜的神靈傳說,人們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上古時期人們群體信仰的圖騰。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其中的秘密讓紀曉嵐欲銷毀,如今破解
    在魯迅的筆下,也提到過山海經,說她的長媽媽就給他買過一本,讓他終生難忘。那麼《山海經》到底是神話,還是真實世界?其實裡面的內容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山海經》有很多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裡面的內容主要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不少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 《山海經》中隱藏的失落文明世界,專家:神話可能不僅僅是傳說
    在這些消失的文明中,出現過恐龍時代這樣以非智慧生物統治地球的文明,那是否還出現過如人類文明一樣或比人類文明還要高級的其他文明呢?《山海經》歷來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司馬遷直言其內容荒誕,不敢以為參考;魯迅先生也認為其是「方士之書」。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上古神話傳說,其中的眾多奇珍異獸也被認為是古人腦洞大開而作。
  • 為什麼《山海經》中很多人面鳥身?其實大有來頭
    而現代學者考據認為,《山海經》成書年代,距離司馬遷不過幾十年——即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認定:司馬遷和《山海經》最後一批編輯者,所處於的時代具備趨同性。而近代學者魯迅則認為《山海經》是楚國巫師編撰的鬼神之書。總之,古往今來,都有人將《山海經》視為一部奇書。如果從神話史觀角度來看待《山海經》,則會得出一個新穎的結論:那就是《山海經》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理想和追求。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山海經》這本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書籍,被後人歸為帶有神話色彩的地理書籍。該書中涵蓋內容廣泛,主要有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內容。《山海經》據說原本是有圖的,但在魏晉時期這本圖畫書冊《山海圖經》失傳,《山海經》全書共十八卷,講述山經的佔五卷,海經有八卷,大荒經四卷,而海內經僅一卷。
  • 《山海經》中的異獸到底是不是虛構的?為何現代社會有相似的原型
    著名的司馬遷在評價一書中都曾直言:「不敢對此進行置評」想必對於山海經這本書,外界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些人對於山海經完全是不相信的,認為它沒有真實性可言,也有人對這本書深信不疑,認為裡面記載的內容就是上古時期存在的再加之山海經的原文十分生澀難懂,在研究的時候就耗費了就很長時間,但是現在也有很多山海經中的神獸已經被證實,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