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書法在日本奉為「國寶」,在中國被譽為「一代書宗」!

2020-12-22 墨品風雅

明朝在歷史上存在了267年,這其中出現過無數的書法大家,比如說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等人,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素有「一代書宗」之稱的姜立綱。這個稱號並非是國人給予,而是當時的日本國人推崇的。

姜立綱或許在國內地位不高,名氣不如董其昌、文徵明那麼大,但是在日本確實「神」一樣的人物,他的字曾被懸掛於日本國門匾額之上,被當做「國寶」供奉。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日本京都從公元794年起一直公元1868年一直都是日本的國都,文化歷史悠久,被譽為「千年古都」。日本京都可以說是日本文化的起源,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地,京都的建築、庭院、繪畫、書法,文化傳統都有我們中國的文化縮影。

到現在,在日本京都的大街小巷店面的招牌上,還能看到中國書法家書寫的漢字。在日本的町幕府時代(1336年-1573年),日本仿照明朝建築格局,準備在國門之上懸掛一匾牌。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只是匾牌之字由誰來題寫,一時之間難倒眾人,最後有人提議前往中國尋找合適的寫書人。當時的明朝書法大家眾多,要數姜立綱名氣最大,書法之名享譽全國,欣然為日本題寫匾額,自此之後,姜立綱被授予了「一代書宗」的稱號,後來日本人每每提到此事,都會感激地表示「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姜立綱是何人也?自幼便是一位「神童」般的人物,據說他7歲便被翰林院錄取,相當於現在7歲被「保送」清華。

姜立綱,字廷憲,號東溪,瑞安梅頭鎮東溪村人,明朝書法家,以善書聞名天下,清代著名的《三希堂法帖》都收錄過他的墨跡。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據《萬姓統譜》記載,「姜立綱初學黃蒙,繼法鍾繇、王羲之,後自成一家」。

尤善楷書,其字渾厚嚴謹,方正大氣,似有千鈞之力,在天順、成化、弘治時期,頗有名聲。當時的人非常推崇姜立綱的書法,能夠得到他的書法紙張片段,皆會爭相效仿、臨習。

《圖繪寶鑑》中記載:人得篇紙,爭以為法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的確,姜立綱的書法造詣高超,放在今天也十分適用。姜立綱的書法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說:《李太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吟易詩》、《七言律詩》、《楷書東名冊》等等。

其中姜立綱筆下的《楷書東名冊》,自問世以來便被後世視為楷書入門的最佳首先,影響後世500年。為何?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第一,此書冊用筆勁健方正,結體緊密,筆墨厚重,頗有柳公權書法的風骨,卻有不拘泥於柳公權,融入了更多的個人特色。

第二,此帖雖然氣勢雄渾,但是點畫之間的處理非常細緻,筆勢、筆法和結字構造皆清晰明了,適合書法自學。

今將改卷書法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原卷的墨色和字跡,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姜立綱 楷書東銘冊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500多年前的大明書法奇才,他的字被日本人奉為「至寶」!
    在500多年前的大明朝,有一個人引領了當時的書法潮流,不僅在國內聲名遠播,就連日本人都對他十分仰慕。姜立綱提完字之後,日本人很是高興和興奮,每每都說「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他們頗以為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姜立綱的書法能被日本人奉為至寶,他的書法水平在當時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 他被稱為「一代書宗」,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字為其所書,書法真驚豔
    姜立綱《楷書東名冊》其中姜立綱,不僅在當朝頗有名氣,在日本也是聲名遠揚,日本人還稱其為「一代宗師」。包括到現在,去日本旅遊時,說不到你都能看到姜立綱的牌匾字跡。姜立綱《楷書東名冊》於是日本便派使者來中國求字,恰好姜立綱在國內名聲斐然,受邀後欣然為之書寫,自此便贏得了「一代書宗」之稱號。
  • 他被譽「一代書宗」,深得柳公權真傳,日本京都匾額都是他題的字
    其中就有明朝的姜立綱,在歷史的煙雲上,姜立綱名聲不算大,知曉他的人並不多,但他卻影響了整個大明朝的書法走向。姜立綱的書法名聲不僅貫徹明朝,聲名遠揚,連鄰國的日本也是崇拜至極。姜立綱《楷書東銘冊》日本在國內竟然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只好前來中國求字,找的正是姜立綱,姜立綱欣然應允,提交作品後,日本使者直接稱讚姜立綱為「一代書宗」。
  • 「一代書宗」姜立綱,曾為日本題寫國門匾額,一手好字名揚國內外
    1336年,日本進入了幕府時代,定都於日本京都,國家改朝換代,執政者必然要重新規建國都格局,於是當時的日本的執政者便效仿大明國都的格局進行建設,其中需要在國門之上懸掛一匾額以彰顯莊重氣勢。姜立綱《楷書東銘冊》事後,日本執政者讚譽:此乃中國惠我國之寶也。
  • 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大字,乃明朝一代書宗所寫!勁健方剛,大氣磅礴
    倘若有一日你去日本旅遊,你會發現日本很多店鋪都會懸掛牌匾,在這些牌匾上,往往能夠找到我們熟悉的漢字,能夠找到大量中國文化的痕跡。日本京都曾是其國都,而國都大門牌匾上所刻的大字,乃是一位中國人所寫!1388年,日本改朝換代進入室町幕府時代,定都京都,京都格局效仿明朝建築,在國門之上懸掛一匾額,但是匾額上的字卻找不到合適的書家來書寫,當時的日本的執政者喜來想去,決定前往中國求字。
  • 600年前,他的書法名動天下並遠傳日本,中國書法史上卻寂寂無名
    日本國人評價他的書法『此中國惠我至寶也』——這是中國惠及我國的『至寶』啊。但在日本享有如此高地位的中國書法家,卻在我國的書法史上寂寂無名地躺了600餘年。而彼時的京都國門上曾經懸掛一塊題寫日本國名的匾額,它的書寫者卻是來自大明王朝的姜立綱。日本進入室町幕府時代後,執政者重修京都國門,他們希望可以效仿明朝,在國門上懸掛匾額以示莊重,但是國內卻找不到合適的書法家,因為"國門高十三丈"。一直對中國書法推崇有加的日本人派遣使者來到大明,希望能求得姜立綱的書作。
  • 明代書法界的非主流,日本京都國門上的國名匾額出自他手!
    於是就有人提議到中國,尋找能擔此重任的書法家,為此推薦了當時在明朝名滿天下的姜立綱,為日本題寫了國名,中國書法家姜立綱欣然同意,所交付的作品讓他在日本被譽為「一代書宗」。當時的日本人每每誇這幅巨匾說,「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可惜在歷史的變遷中,這塊匾額最終被破壞了。
  • 他是一個中國人,卻被日本譽為「現代書法之父」,真正的書法大師
    越南拼音書法日本是個很擅長學習的國家,從中國唐朝開始,便已經大規模的學習中國文化,就連「日本」兩字,都是以中國皇帝書中的稱呼改來,寓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而提起日本現代書法,不得不提一個中國人書法家,他被日本譽為「日本書道現代化之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現代書法之父」。
  • 他被皇帝奉為「神筆」,在明代書法排第一,草書更是冠絕古今!
    在中國草書史上,有幾個人士需要大書特書的,他們以一己之力,將書法中的草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成為了草書史上繞不過去的經典!我們這篇文章主要講大草。鐸《贈張抱草書詩卷》王鐸有一次給皇帝寫字,技驚四座,被皇帝奉為「神筆」。從此,「神筆」王覺斯的名號便火遍書法史。在明代書法排第一,草書更是冠絕古今!
  • 它也差點滅絕,但被日本人奉為國寶
    但柴犬和中華田園犬真的不一樣,它們被保護得很好,在經歷了差點滅絕的時期和外來犬種的入侵後,日本人醒悟從而建立起相應的保護,並把柴犬奉為國寶。來看看關於柴犬發展的4件大事。1、柴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犬種日本犬類的歷史,可以到追溯公元前7000年歐亞大陸的繩文人,將繩文犬帶到日本開始,考古學家在繩文人居住的遺址中發現了狗的遺骸。
  • 鑑真和尚6次偷渡日本,天皇親自迎接,死後坐化奉為日本「國寶」
    此詩出自《鑑真和尚圓寂一千二百周年紀念》,是鑑真大師的真實寫照,至今還留存在揚州大明寺中,為郭沫若親筆書贈。建鎮東訪為中日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沒有對困難說不。他到日本宣傳法律,受到日本人民的欽佩。」江戶時代的著名詩人松下芭蕉說:「我想為我的老師收集更多的東西,擦乾眼淚。這顯示了他對建鎮深深的愛。
  • 中國3000年前青銅器,被專家當成「邪物」,流失日本卻被奉為國寶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今卻成為了日本的國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日本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曾對我國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可以說在我中華大地上,做盡了喪盡天良的事情。 除了對我同胞進行殘酷的殺戮之外,而且還將很多國寶掠奪一空。
  • 曹寶麟被譽為當代米芾,他的書法古風撲面,這才是書法
    在中國現代書壇中,有這樣一位知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法度嚴謹,筆筆精到,功力深厚,可謂是古風撲面,不少網友看了他的書法作品說:「這才是書法,很有看頭。」曹寶麟也被人譽為當代的米芾。其書法作品在全國書法大賽中頻頻獲獎,1982年獲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一等獎,首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獲得特等獎,獲全國第五屆書法展"全國獎", "蘭亭獎"一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最高獎)。出版有《抱甕集》、《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中國書法全集·蔡襄、米芾卷》、《中國書法全集·北宋名家卷》、《曹寶麟書法精選》等。
  • 畫卷記敘日本武士用屁打仗,還被奉為日本國寶
    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文人們都會拿起自己的筆來描寫當時的社會矛盾、動蕩場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或支持,日本的文人也是如此。與我們一般所認知嚴肅的反映變革作品不同,日本有幅國寶級的繪畫相當異類、獵奇。直到我看到一副日本戰鬥連軸畫後,才知道我的想像力實在太狹隘了。上圖人們光著屁股,互對著對方放屁,以屁為武器打仗。甚至騎著馬也對著敵人放起狂風亂屁,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還有把屁滿滿當當地儲藏在藍色袋子裡,把袋口朝著敵人就是一頓猛屁攻擊。這可不是搞笑圖,這可是以其精湛、生動的畫技和敘事,被譽為日本國寶、現由早稻田大學珍藏的連軸畫卷《屁合戰繪卷》。
  • 日本國門匾額,竟是中國這位書法家寫的?這字真是冠絕後世500年
    姜立綱幼承庭訓,自小便站露出不凡的書法天賦,他7歲便被朝廷選為翰林院的秀才。這聽起來匪夷所思,卻有歷史文獻記載:明黃佐《翰林院記·選充秀才》條云:「英宗時,始選奇童及善書法,充本院(翰林院)秀才。天順中有姜立綱,字廷憲,居梅頭裡,七歲以能書,命為翰林院秀才」。
  • 日本文豪的書法!
    中國文人中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是一項基本功夫,其中佼佼者的一封書信、一頁手稿會被人們奉為珍寶。古代的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近現代的胡適、魯迅、郭沫若等等文豪的書法,一般人是難以得到的,如果是被博物館收藏很可能成為鎮館之寶。中國文豪的書法被我們大眾所熟知,那麼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情況如何,他們的文豪會書法嗎,寫得如何呢?
  • 《二謝帖》是王羲之代表作中的精品,但現已經是日本國寶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書法研究的歷代名家都認為此帖的章法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最好範本,粗細,快慢,輕重節奏,筆墨韻味等在章法上是王羲之書法中的經典代表,此帖的價值可想而知。高清放大版局部1 但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現在是日本的國寶,沒辦法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曾交涉過很多次無果,只能享有這電子版本。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國寶回家,迅速刷爆網絡;吸引全國熱議。 有網友就問:為什麼此次中國文物局未出資回購,就能追回流日國寶?為什麼之前要花大價格回購流失海外國寶?中國有多少國寶流失日本?中國政府成功追索多少次?本文將一一道來。
  • 中國的國寶是熊貓,日本的國寶是什麼?原來是它
    熊貓是我們中國的特有珍惜動物,由於它的特殊性和稀有性,所以這種黑白相間的大塊頭,光榮的成為了我們中國的國寶。但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中國的國寶是熊貓,那麼日本的國寶級動物又是什麼呢?其實,日本的這個國寶,目前在日本已經瀕臨滅絕,現存的這些「日本國寶」,其實都來自於我們國家的援助。
  • 他是中國書法家,卻被日本搶去當了書法之神,回國無望
    中日兩國人民雖然文化背景很相似,但是書法審美差異卻很大,中國人認為王羲之是千古以來第一書法家,認為他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書,但是日本人卻並不這樣認為,那麼日本人最喜歡的書法家是誰呢?日本的書法史發展的比較晚,是中國在唐朝的時候,通過空海和尚以及橘逸勢等少數遣唐使傳過去的,到了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禪師將中國的一位書法家的作品帶回了日本,因為這件作品十分符合日本書法家的當時的審美,很快就被當時的書法家「封神」,成為了當時的「最高書法」,他就是張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