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祁王和林家的下場:其實換成哪個皇帝都好不到哪裡

2020-12-14 悠悠我心2468

第一次看電視劇《琅琊榜》時,可能被胡歌,王凱,靳東的帥氣所迷惑(偷笑),覺得林殊很可憐,林家很冤,梁帝很可惡。可只要再看一遍,就會發現,不管換成哪個皇帝,像祁王這樣得臣心,林家這樣手握兵權的外戚重臣,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裡。

每個不是靠繼承得來皇位的皇子要不就是足夠心狠手辣,要不就是有很好的人脈或者曾經對朋友真心相待,得朋友全力擁戴。梁帝顯然是後者。曾經的他有林燮和言侯這樣一文一武的真心朋友,如果不是他們,非嫡非長的梁帝不可能成為皇帝。

可成了皇帝的梁帝先是娶了林燮的妹妹林樂瑤,為什麼,可能有一部分是愛,更重要的原因是言侯愛林樂瑤,梁帝不能讓朝堂上最厲害的文臣和武將聯姻,他要分開他們。單純的友誼關係是無法跟姻親相比的。

是的,梁帝登基之後就開始忌憚林家和言家。說起來寒心,可哪個皇帝不是呢。年羹堯為雍正的登基和平定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到最後還不是被賜死,家破人亡。

或許有年羹堯飛揚跋扈,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忘記了君臣尊卑的關係,可祁王的死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當然祁王沒有飛揚跋扈,沒有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可他的賢名,在朝堂一呼百應,一件事情,梁帝和祁王的意見不一致,贊同祁王的倒是多過皇帝的。這是他梁帝的江山嗎,這分明是祁王的江山。別說身為一個皇上,就是身為一個家長,自己的意見處處不如兒子的,想必也會不舒服吧。

林殊說祁王有什麼意見都是當面和梁帝對峙,這樣的光明磊落在梁帝眼裡竟成了忤逆。這也只能說所站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站在林殊的位置,祁王那是光明磊落,不陰奉陽違,可站在梁帝的位置,就是故意給他難堪,不把他放在眼裡。那是梁帝的朝堂,朝臣們卻大多附和祁王的意見,怎能不讓梁帝害怕。他才中年,不是病入膏肓,他才坐到那個位置多少年,兒子的舉動,朝臣的表現,無不在告訴他,那個位置快不屬於他了。

天家只有君臣,沒有父子。無論曾經多麼單純善良的一個人,只要登上那個位置,首先要學的就是冷酷無情。誰敢覬覦那個位置,都是他的仇人,朝臣不行,父子也不行。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那是先人最幾千年封建帝王的總結。為什麼皇子拜見皇上的自稱是「兒臣」是的,你是他的兒子,更是他的臣子,兒子要聽父親的話,臣子更要聽君主的話。是祁王忘記了自己身份,忘記了掩蓋自己的鋒芒,才招來了殺身之禍。

同樣的道理也用在林家和赤焰軍身上,林家雖然沒有造反之心,卻有足夠造反的資本。年羹堯雖然目中無人了些,但他也絕沒有造反之心。可皇帝不會這麼想,你的權勢對他造成了威脅,他就得想法除掉。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作為一個皇帝,他每天除了操心天下之事,最最關心的就是誰在肖想他的位置。誰對他造成了威脅。

你說你沒有造反之心,他能信嗎,作為皇帝,他只相信自己想的。他不能等著你真的造反了再去挽回,那就遲了。所以只要你有那個能力,就是危險分子,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當然,赤焰軍的事最直接的加害者是謝玉和夏江,事後梁帝可能也是知道有隱情的,可他選擇了睜隻眼閉隻眼,不去查,任由流言蜚語污衊林家。畢竟這是他的心頭大患,有人幫他除掉,他樂得坐享其成。就算後來他不願意重翻舊案,為林家伸冤,不過是因為他不想把自己的卑鄙和冷血展現在眾人面前,那會讓天下人恥笑他的忘恩負義。林家輔助他登基,卻遭到他這樣的對待,換任何人,都會覺得心寒吧。

縱觀全劇,祁王的死跟梁帝的猜忌脫不了關係,甚至也是他下旨將祁王關進大牢的。可赤焰軍的事,梁帝只是知道有隱情,卻不去查,裝糊塗,視而不見。讓林家和赤焰軍蒙冤十幾年。但從他將穆霓凰許配給林殊,要知道穆王府的權勢也是不容小覷的,可以知道之前的梁帝雖有所堤防,但還沒有太過忌憚林家。是祁王的威望越來越大,赤焰軍越來越強,祁王的娘親又是林燮的親妹妹,娘舅大於天,比起越來越年長的好友,想必林燮更願意輔助很得人心的外甥,才引起了梁帝的滅絕之心。

現代專制的家長,孩子不聽話,都恨不得斷絕關係,更何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社會。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別人威脅他的地位,辦不了事他覺得你沒本事,太能辦事他又覺得你太有本事,威脅到了他。所謂伴君如伴虎,既要讓他相信你,又讓他感覺你對他沒有威脅,談何容易。

祁王林家和梁帝都沒有錯,錯的是對方的立場不同,考慮的問題不同,卻不知不覺中越了界。如果你不是那個說話有絕對權威的人,還是不要讓自己太過出眾,畢竟一不小心影響了別人的利益,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或者滅頂之災。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作為皇帝,梁王除赤焰軍、殺祁王,真的錯了嗎
    《琅琊榜》是這些年來最優秀的古裝劇之一,這部劇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偶爾沒事的時候,還喜歡找出來看一看,這部片子是圍繞一件12年前的慘案而展開的,當年梅嶺,大梁最精銳的部隊——赤焰軍,因為被奸人陷害,同時也因為皇帝的猜忌,被污衊為叛軍,全數被殲滅,包括在朝中的太子——祁王,只剩下當時的少帥
  • 《琅琊榜》:祁王的死,有自己的原因
    看完《琅琊榜》,我們知道,其實就是因為一件案子。林殊化身梅長蘇,重返金陵,主要是為了替七萬赤焰軍,為了自己的父君,為了祁王沉冤得雪。而且還要一一收拾那些幸災樂禍的始作俑者:太子、譽王、謝玉、夏江……還有逼迫梁帝重審重判,還那些冤死的忠魂一個清白。
  • 《琅琊榜》祁王為何從梁帝最喜歡的兒子,淪為階下囚,最終被賜死
    要說《琅琊榜》,整體情節都是圍繞一個源頭來開展的,那就是當年的梅嶺慘案。七萬赤焰軍被所謂的援軍屠殺在梅嶺雪間,林家被封,祁王下獄,被賜毒酒。種種的一切皆因何而起?為何這個大梁備受恩寵的皇長子,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甚至被曾經最喜歡自己的父皇賜毒酒呢?
  • 電視劇《琅琊榜》,我也曾,無比溫柔的愛過你
    首先關於林燮坐擁兵權是否錯了,我認為,劇中的背景是四國強敵,並不是太平的大一統時期,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軍隊來保衛一國平安,林家作為帥府掌強有力的軍隊並不是錯誤。問題在於,這個強有力的軍隊能否為皇家所用。這一點,林家認為是的,而梁帝認為不是。所以在林家的視角,他們是無辜的,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反。
  • 《琅琊榜》中,梅長蘇最敬佩的祁王,在歷史上是怎樣的?
    #相信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人,自始至終都只是出現在其他演員的臺詞中,卻從來沒有在正劇中出現過,但這個人卻是推動整個故事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就是梅長蘇最敬佩的祁王殿下。在《琅琊榜》中,祁王是一個很優秀的太子,他有多優秀呢,先不說他對梅長蘇以及靖王有多深的影響,他的優秀,是很多大臣有目共睹的,所以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擁戴。但也正因為如此,讓一向猜忌心很重的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心存嫌隙,認為自己的兒子太過優秀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因為梁弟的猜忌,所以夏江和謝玉的陰謀才會得逞。
  • 《琅琊榜》:扳倒祁王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寫《琅琊榜》的文無數,從回答,到圖文,從劇情,到人物,從主要角色,到次要角色,都寫了不少。 可小兮唯獨沒有寫在這部劇中,僅有2個截然不同的鏡頭的角色——祁王蕭景禹。
  • 重溫《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重溫《琅琊榜》才發現,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是太監高湛和紀王,我們不妨慢慢分析下,這兩人在全局中起到的作用,推動劇情,甚至間接地主導了林燮一案重審。或許,這兩個人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第一是高湛:高湛是梁王身邊的太監,他聰明隱忍,懂得識大體,屢次三番襄助靖王靜妃,雖然看上去像一尊彌勒佛一樣,陪伴在梁王身邊打哈哈,和稀泥,實則每次都能左右皇帝的想法,這種影響力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譬如,當譽王和夏江聯手逼靖王的時候,梁王已經震怒,結果高湛此時說「您答應過靜妃娘娘不要動怒」,這時候梁王才把滔天怒火隱藏起來,
  • 《琅琊榜》大梁皇帝:王的猜忌造成赤焰奇冤,成就這個復仇故事
    《琅琊榜》中大梁皇帝蕭選是一個多疑,易猜忌,精通制衡之術又涼薄狠毒之人。劇中沒有詳細描述他在登上帝位之前和赤焰軍主帥林燮、言侯之間的兄弟情誼,我們從劇中無從得知他是登上帝位以後變成這樣一個人,還是一直如此,只是林燮、言侯被蒙蔽了雙眼。
  • 琅琊榜:難怪祁王遺腹子庭生能苟活下來,你看紀王偷偷做了啥?
    導語:琅琊榜中,處處都是悲劇,尤其是庭生,原本應該是金尊玉貴的祁王之子,結果卻在那場叛亂中,苟活了下來,淪為掖幽庭的奴僕,吃盡了苦頭,一些閹人也敢動輒對他大打出手,小小年紀被打得遍體鱗傷,幸虧被靖王所救。
  • 三刷《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不知是否對高湛和紀王還有印象的,兩人在劇中的戲份不多,每次的出場也都給人唯唯諾諾,牆往那倒就往那靠的感覺,但小編因為太喜歡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琅琊榜》的劇情在小編腦裡無數次上演,卻發現太監總管高湛和梁帝的弟弟紀王才是最大的贏家,兩人的智慧與主角梅長蘇有過之無不及
  • 琅琊榜:赤焰軍為什麼會被祁王和林燮牽連?原來他們早就成為了林燮...
    林家父子,因為功高震主被猜忌,最後被殺,這是沒說的。那那些底層的軍士,為什麼也要一起,為林家父子陪葬呢?要知道,赤焰軍七萬人,可能有的人,連林燮面都沒有見過。為什麼也要一起遭受無妄之災呢?歷史上,林燮這樣下場的將軍,數不勝數。可從沒株連手下的,就是嶽飛,也只有兒子嶽雲受到了牽連。其他後代都能保全,下屬就更不用說了。那為什麼七萬赤焰軍,非得陪著林燮一起死呢?
  • 《琅琊榜》三位皇子的落敗:祁王可惜、譽王無奈,唯獨太子還不賴
    首先,咱們要聊的第一位皇子就是祁王蕭景禹!蕭景禹作為當時最受寵的皇子,基本上就是皇帝內定的接班人了。只可惜,就是這種得天獨厚的待遇,讓蕭景禹這位天之驕子,變得愈加高傲自信、有恃無恐。蕭景禹一出生便是所有皇子中最耀眼的一個,內有父皇母后的寵愛,外有舅舅的權勢。
  • 《琅琊榜》的4個遺腹子,同命不同運,也難道蕭元啟會黑化了
    1、長林王蕭庭生看過第一部《琅琊榜》的人都知道,長林王蕭庭生的真實身份是祁王蕭景禹的遺腹子,當年祁王被汙造反,被賜死,是當時的紀王爺救下了庭生,還讓庭生冒名頂替了掖幽庭小奴婢的身份,這才算是把庭生給救了下來。靖王得知庭生的身份後一直十分照顧他,最後,由蘇哥哥精心設計將庭生救了出來,一直養在靖王府中,最後,靖王收庭生為義子,將他養在身邊。
  • 重溫《琅琊榜》才懂:高湛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隱忍16載
    都道梅長蘇在原著中最為隱忍,重溫《琅琊榜》原著才知高湛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隱忍16載!自赤焰大戰以來,高湛作為梁帝最信任的太監,16年來,為人低調,知進退,懂得帝王心思,才能在這深宮之中存活下去,並為當時祁王的好友之一靖王奪得帝位。
  • 《琅琊榜2》林溪與蕭平旌:彌補林燮與靜妃、林殊與霓凰的遺憾
    《琅琊榜2》中林溪與蕭平旌的愛情故事有點曲折漫長,好在憑實力單身的蕭平旌終於抱得美人歸,從出生就註定是要等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情長跑,彌補了林燮與靜妃、林殊與霓凰郡主的遺憾。《琅琊榜》第一部對霓凰與林殊的感情線做了變動把聶鐸砍掉,其實在看小說的時候就希望把霓凰還給林殊,憑什麼霓凰和聶鐸在一起,林殊連個愛的人都沒有。霓凰與林殊是太皇太后賜婚,而林溪與蕭平旌是指腹為婚,他們的開始都是由上一輩指定。
  • 紀王保守住的一個秘密,成為《琅琊榜》第二部的起點
    多疑的梁帝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都殘忍至極,而紀王在他面前還能夠得到梁帝的特別關照,不得不說他還是有幾分手段。別看紀王不起眼,在幾個關鍵時刻,他的決定也影響了局勢的發展。紀王這個閒散的逍遙王爺又是如何做到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暗中做許多事情呢?
  • 秦玉馬劇評:琅琊榜之林燮林殊的宿命和蕭平旌的僥倖
    一代賢王祁王蕭景禹是梁帝的嫡出長子,最優秀的皇子,如果不出意外,他也就是未來的太子乃至皇帝。林殊摯友靖王蕭景琰,是祁王之後第二優秀的皇子,靖王之母靜嬪系林燮所救醫女,暗戀林燮多年,也早已對其心許終生。林燮摯友言闕言侯爺,才可壓眾臣膽可鎮暴君,更乃朝堂砥柱。
  • 《琅琊榜》:不到結局,你就不知道紀王有多聰明
    @時差感娛樂 想說,《琅琊榜》直到尾聲,才看出來紀王不是一個心思簡單的閒散王爺。第一點,紀王對這朝堂中的局勢看的很清楚。梅長蘇之前在明面上一直是譽王的人,但紀王一見梅長蘇便說:這天下都是他的,那這個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自然也是他的了。連言侯都是梅長蘇親自點明他才恍然大悟的,而紀王很輕易地就猜出了靖王最近志得意滿的背後種種都是梅長蘇的手筆。
  • 《琅琊榜》夏江想害的只是祁王,赤焰軍是被牽連才蒙受不白之冤?
    《琅琊榜》裡的反派真是讓人恨得牙痒痒,為了爭權奪位做的傷天害理之事實在令人唾棄。祁王那么正直忠義的皇子還有七萬赤焰軍忠魂最終全都毀於夏江、謝玉這樣的卑鄙無恥小人之手,不禁令人唏噓!如果不是因為夏江的一己之私加害祁王,赤焰軍也不會受牽連蒙受不白之冤。為什麼這樣說呢?夏江因為聽到祁王有意撤掉懸鏡司的言論,所以才心懷忌憚想要對付祁王。祁王的生母是梁帝寵愛的宸妃,宸妃的娘家是林大將軍府,也是祁王最堅強的後盾。夏江想要對付祁王不被反咬一口,就只能把林家拉下水,而林家的背後是威名赫赫的赤焰軍。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蕭元啟謀逆的真正原因,與墨緇候濮陽纓無關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蕭元啟看起來是一個前後反差很大的角色。最初讓人感覺比較好,作為閒適的皇族侯爺,在遇到危害國家利益的事情面前,他知道自己平時養尊處優,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出力,而不是逃避危險,一味地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