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作為皇帝,梁王除赤焰軍、殺祁王,真的錯了嗎

2020-12-14 大醉狂俠

《琅琊榜》是這些年來最優秀的古裝劇之一,這部劇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偶爾沒事的時候,還喜歡找出來看一看,這部片子是圍繞一件12年前的慘案而展開的,當年梅嶺,大梁最精銳的部隊——赤焰軍,因為被奸人陷害,同時也因為皇帝的猜忌,被污衊為叛軍,全數被殲滅,包括在朝中的太子——祁王,只剩下當時的少帥,主人公林殊尚存人間,也就是胡歌扮演的梅長蘇,12年後,他化身江湖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到帝都金陵,為當年的事情翻案,替自己的父親、兄長和七萬赤焰軍忠魂昭雪。

當然,最後是成功了,成功平反,相應的人受到懲罰,皇上親自下昭認錯,算是皆大歡喜,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也覺得這個梁王猜忌心太重,因為自己的猜忌,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支持自己登上皇位的結拜兄弟,以及消滅了國家最精銳的部隊。

前陣子我又看了一遍,突然覺得,如果站在皇帝,站在當時梁王的角度來看的話,似乎他做的並沒有錯,為什麼呢?今天我來跟大家說說我的想法。

很多人知道,皇帝登上皇位之後,最忌諱的有兩件事,一是怕人爭奪皇位,像他的兄弟,兒子等;而是怕下面的大臣功高震主,不聽管束。而這兩點,在劇中,恰恰都存在於梁王的面前,使他不得不這樣做。

一、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一旦當上皇上,無論是自己的兄弟還是兒子,首先他們是君臣,然後才是親屬,這是萬萬不能顛倒的,歷史上也好,還是我們看電視劇也好,為了皇位,兄弟手足相殘,父子相殺的情況數不勝數,並不是琅琊榜中才有的。

好,讓我們看看梁王和當時的太子,也就是祁王的情況,劇中雖然祁王只是在眾人回憶中露過那麼一兩面,但是從眾人的說法中,不難了解,當時的祁王已經很有威望了,作為太子,當時的他協助梁王處理政事,很多大臣支持祁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很多時候,大臣像皇上奏本的時候,都會說,已經跟祁王商議好了,這讓當時高高在上的梁王很是惱火,太子,畢竟不是皇上,只是協助處理朝政,但是卻大有越俎代庖的架勢,這是公開挑戰皇上的權威啊,再加上本身梁王就是個好猜忌的人,這種情況下,梁王對太子起殺心是必然的結果。

二、赤焰軍作為大梁最精銳的部隊,雖然只有7萬人,但是戰力卻非常厲害,主帥林燮,是梁王的結義兄弟,當年梁王能當上皇帝,坐穩皇位,多虧了林燮和他的赤焰軍的支持,梁王開始是非常感激林燮的,但是慢慢的就變成忌憚了,因為林燮的功勞太大了,又手握重兵,而且因為跟祁王母親是兄妹的關係,林燮對祁王也是推崇備至,甚至大有支持祁王的態勢,而他跟梁王是結拜兄弟,又是他扶持的梁王,行伍之人,大大咧咧,難免有時候對梁王就少了應有的尊重和分寸,梁王即使嘴上不說,時間長了心裡肯定是不痛快,加上他知道林燮是支持祁王的,這顆猜忌的心就會化成心頭的一顆刺,時刻讓他寢食難安,所以後來發生的事情幾乎就是意料之中了。

三、祁王被抓之後,眾大臣求情,加速了他的死亡,從劇中來看,梁王雖然猜忌心重,但是絕非冷血之人,通過他對譽王謀反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但是,祁王被抓之後,朝廷很多大臣紛紛為他求情,這時候在梁王眼裡看到的,心裡想到的,不是他們為祁王求情,而是祁王的影響力已經如此之大了,這就導致了他對祁王還存留的父子之情,被濃濃的忌憚所代替,所以才導致了他刺死祁王,殺光了替祁王求情的大臣。

其實,從劇中看,以祁王和林燮的人品,幾乎是不可能謀反的,而梁王作為他們的父親,兄弟,應該是深深知道他們的為人的,但是為什麼還非除掉他們不可呢?劇中尚書沈追說出了主要原因:當時不是因為他們要造反,而是因為只要他們想,就能做得到。

作為皇帝的梁王,能不忌憚嗎?無論哪個皇帝遇到這種情況,基本都會選擇把這種事情扼殺在萌芽裡吧!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中,赤焰軍被滅完全就是林帥作死,衛崢話中的信息量太大
    琅琊榜中,由林帥執掌的赤焰軍是大梁的一支精兵,而林帥是祁王的舅舅,雙方一直都走得很近,這就不由得讓人猜測,赤焰軍是否會造反?很多觀眾都說赤焰慘案完全起於皇帝的疑心,其實赤焰軍被滅完全就是林帥作死,衛崢獲救後說的這句話信息量太大。
  • 重溫《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重溫《琅琊榜》才發現,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是太監高湛和紀王,我們不妨慢慢分析下,這兩人在全局中起到的作用,推動劇情,甚至間接地主導了林燮一案重審。或許,這兩個人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高湛的生存法則是「與人為善」,不輕易得罪任何人,在祁王勢盛之時,他知道梁帝正當盛年,絕不會容忍長子做大,可是他沒有辦法阻止梁王的殘虐殺戮,只能隱忍蟄伏,太子與譽王相爭之際,他同樣拿不穩主意誰能贏到最後,所以兩不想幫,知道靖王崛起,他能夠一眼就判定,靖王今非昔比將會是下一任皇帝,並且一定會重審赤焰舊案。
  • 《琅琊榜》:祁王的死,有自己的原因
    可以說,赤焰之案的罪魁禍首是梁帝自己。因為在梁帝心目中,主帥林燮的八萬赤焰軍,並不是他的人,而是祁王的人。想起結局裡梁帝和梅長蘇最經典的一次對話。梁帝說林燮擁兵自重,派去的人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出徵在外,林燮總是說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林燮果真如此,那就實在是犯了帝王的大忌諱。
  • 重溫《琅琊榜》才懂:高湛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隱忍16載
    都道梅長蘇在原著中最為隱忍,重溫《琅琊榜》原著才知高湛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隱忍16載!自赤焰大戰以來,高湛作為梁帝最信任的太監,16年來,為人低調,知進退,懂得帝王心思,才能在這深宮之中存活下去,並為當時祁王的好友之一靖王奪得帝位。
  • 《琅琊榜》:覆滅赤焰軍的真正黑手,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
    如果在整部《琅琊榜》中選擇一件事作為一切的開端,那麼12年前的梅嶺血案便是最合適的時間節點,從那一刻起朝堂四分五裂,赤焰軍就此覆滅,林殊遠遁江湖化身梅長蘇。在謝玉口中當年的案子是這樣的:夏江作為當代懸鏡司首尊,十分受梁帝信任,同時夏江為人十分聰慧,他看透到了梁帝對祁王、林燮等人的忌憚和猜忌,更重要的是祁王當年力主將懸鏡司編入大理寺,這樣的政見對夏江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於是夏江藉助了這份猜忌偽造了祁王聯手赤焰軍謀逆的證據。
  • 《琅琊榜》大梁皇帝:王的猜忌造成赤焰奇冤,成就這個復仇故事
    《琅琊榜》中大梁皇帝蕭選是一個多疑,易猜忌,精通制衡之術又涼薄狠毒之人。劇中沒有詳細描述他在登上帝位之前和赤焰軍主帥林燮、言侯之間的兄弟情誼,我們從劇中無從得知他是登上帝位以後變成這樣一個人,還是一直如此,只是林燮、言侯被蒙蔽了雙眼。
  • 《琅琊榜》祁王和林家的下場:其實換成哪個皇帝都好不到哪裡
    第一次看電視劇《琅琊榜》時,可能被胡歌,王凱,靳東的帥氣所迷惑(偷笑),覺得林殊很可憐,林家很冤,梁帝很可惡。可只要再看一遍,就會發現,不管換成哪個皇帝,像祁王這樣得臣心,林家這樣手握兵權的外戚重臣,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裡。
  • 《琅琊榜》中,梅長蘇最敬佩的祁王,在歷史上是怎樣的?
    在《琅琊榜》中,祁王是一個很優秀的太子,他有多優秀呢,先不說他對梅長蘇以及靖王有多深的影響,他的優秀,是很多大臣有目共睹的,所以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擁戴。但也正因為如此,讓一向猜忌心很重的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心存嫌隙,認為自己的兒子太過優秀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因為梁弟的猜忌,所以夏江和謝玉的陰謀才會得逞。
  • 電視劇《琅琊榜》,我也曾,無比溫柔的愛過你
    首先關於林燮坐擁兵權是否錯了,我認為,劇中的背景是四國強敵,並不是太平的大一統時期,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軍隊來保衛一國平安,林家作為帥府掌強有力的軍隊並不是錯誤。問題在於,這個強有力的軍隊能否為皇家所用。這一點,林家認為是的,而梁帝認為不是。所以在林家的視角,他們是無辜的,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反。
  • 《琅琊榜》在赤焰案中為什麼雲南穆府沒有被牽連,穆府什麼背景?
    《琅琊榜》中赤焰侯府滿門忠烈,最終卻落得火燒梅嶺的下場。這樁案子,當年牽連眾多,上至祁王,一個本最好的皇位繼承人,死在獄中。宸妃,林燮的妹妹,在宮中自盡身亡。靖王更是因一直追查赤焰一案,而被皇上所不喜,久久駐紮於邊疆。
  • 琅琊榜中,夏江與林燮的工作毫無交集,卻為何非要除了他?
    在梅長蘇的計劃中,他最終的目的,是要讓皇帝下旨重申赤焰舊案,但在此過程中,他要先解決掉兩個人,那就是製造赤焰冤案的謝玉和夏江。在電視劇中,夏江本是懸鏡司的首尊,他直接聽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對於朝廷之事,他無權過問也不該過問。
  • 《琅琊榜》:扳倒祁王的,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寫《琅琊榜》的文無數,從回答,到圖文,從劇情,到人物,從主要角色,到次要角色,都寫了不少。 可小兮唯獨沒有寫在這部劇中,僅有2個截然不同的鏡頭的角色——祁王蕭景禹。
  • 琅琊榜:赤焰軍為什麼會被祁王和林燮牽連?原來他們早就成為了林燮...
    林家父子,因為功高震主被猜忌,最後被殺,這是沒說的。那那些底層的軍士,為什麼也要一起,為林家父子陪葬呢?要知道,赤焰軍七萬人,可能有的人,連林燮面都沒有見過。為什麼也要一起遭受無妄之災呢?歷史上,林燮這樣下場的將軍,數不勝數。可從沒株連手下的,就是嶽飛,也只有兒子嶽雲受到了牽連。其他後代都能保全,下屬就更不用說了。那為什麼七萬赤焰軍,非得陪著林燮一起死呢?
  • 三刷《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不知是否對高湛和紀王還有印象的,兩人在劇中的戲份不多,每次的出場也都給人唯唯諾諾,牆往那倒就往那靠的感覺,但小編因為太喜歡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琅琊榜》的劇情在小編腦裡無數次上演,卻發現太監總管高湛和梁帝的弟弟紀王才是最大的贏家,兩人的智慧與主角梅長蘇有過之無不及
  • 《琅琊榜》梁帝給林殊跪下,是徹底失敗的體現,林殊也無需諒梁帝
    最後,康熙還是要殺韋小寶。這就說明一個問題,皇帝沒有朋友,沒有親情,孤家寡人就在這裡。梁帝為何要給林殊下跪,因為梁帝喪失權力,沒有了權力的梁帝和沒有了毒牙的蟒蛇一樣,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外強中乾,梁帝的行為不過是祈求活命罷了,這時候和林殊談及往事又是多麼的可笑。但可憐嗎,一點都不可憐。
  • 《琅琊榜》:若無梅長蘇,誰最適合登上皇位?為何靖王是下下籤?
    《琅琊榜》作為近年來評分最高的權鬥劇,實在值得反覆觀看。全劇圍繞梅長蘇平反當年冤案展開,若無梅長蘇,各方勢力布局將重新洗牌。01皇帝蕭選他簡直比祁王更可恨!赤焰軍赤焰軍的確幫著他打下江山不假,但實力過強也是真。赤焰軍人才濟濟,戰鬥力極強,皇帝怎麼可能放心?
  • 琅琊榜中細思極恐的細節——最大的陰謀很多人到現在都沒看出來
    來看看:這段是42集裡,譽王的生母——玲瓏公主寫給譽王景桓的遺書。在梁帝登基之後,就對玲瓏公主這支外族軍隊勢力十分忌憚。只要知道叛亂真相的玲瓏公主還活著,梁帝就時時刻刻背負著可能被世人知道他勾結境外反革命武裝勢力實施造反奪權的行為,這是能動搖他執政合法性根基的汙點。所以他不能讓玲瓏公主活在這個世界上。於是他找到了另一個最信任的軍隊勢力——林燮的赤焰軍。
  • 琅琊榜中這個人,還害兄弟、害女人、害兒子,作惡真是不少!
    電視劇《琅琊榜》於2015年大播,故事情節是從大梁皇帝蕭選聽信讒言,親手釀成十二年前的赤焰冤案開始的。於是就有了江左梅郎梅長蘇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而進行的一系列鬥爭的故事。
  • 秦玉馬劇評:琅琊榜之林燮林殊的宿命和蕭平旌的僥倖
    大梁南境的地盤,就是整個封國,雲南穆府家作為南境封國的真正所有者,是大梁國除了皇族外最為顯赫的家族,霓凰郡主的地位甚至要高於普通皇子。林燮之妻林殊之母晉陽長公主,是梁帝蕭選的親妹妹;林燮親妹林樂瑤是梁帝寵妃宸妃,宸妃生子蕭景禹。一代賢王祁王蕭景禹是梁帝的嫡出長子,最優秀的皇子,如果不出意外,他也就是未來的太子乃至皇帝。
  • 《琅琊榜》夏江想害的只是祁王,赤焰軍是被牽連才蒙受不白之冤?
    《琅琊榜》裡的反派真是讓人恨得牙痒痒,為了爭權奪位做的傷天害理之事實在令人唾棄。祁王那么正直忠義的皇子還有七萬赤焰軍忠魂最終全都毀於夏江、謝玉這樣的卑鄙無恥小人之手,不禁令人唏噓!如果不是因為夏江的一己之私加害祁王,赤焰軍也不會受牽連蒙受不白之冤。為什麼這樣說呢?夏江因為聽到祁王有意撤掉懸鏡司的言論,所以才心懷忌憚想要對付祁王。祁王的生母是梁帝寵愛的宸妃,宸妃的娘家是林大將軍府,也是祁王最堅強的後盾。夏江想要對付祁王不被反咬一口,就只能把林家拉下水,而林家的背後是威名赫赫的赤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