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一、雞蛋盡享豬年利是
(一)現貨大幅漲跌,均價高於往年
2019年,因為這場罕見的非洲豬瘟,雞蛋又一次刷新了市場的認知。
繼2013年H7N9疫情之後,國內畜禽業較長一段時間內無大規模疫病發生。自2018年8月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之後,非洲豬瘟在國內生豬圈內愈演愈烈,造成生豬存欄大幅縮減,豬價暴漲。豬瘟爆發初期,無人敢吃豬肉,後期又因肉少價高,消費受到抑制,需求大多轉移至禽類、魚類及牛羊肉等。禽類養殖業竭盡全力擴張產能,禽肉、禽蛋均從此次豬瘟中受益,價格一度刷新近年高點。
簡要回顧下今年的雞蛋現貨市場行情:
上半年:1、2月份,春節備貨之後雞蛋展開階梯式下跌,主要產區均價於2月末跌至2.67元/斤,之後開啟震蕩上漲,5月中旬達到上半年高點4.32元/斤,漲幅61.8%。此輪蛋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2018年蛋雞秋季補欄量偏低疊加2019年初蛋價下跌促使老雞超淘,造成3-5月份雞蛋供給偏緊,而需求端對生豬的替代消費增多,故而供需兩方面均對蛋價產生利好,形成淡季不淡的局面。
5月末到6月末,蛋價高位回落,主產區均價跌至3.4元/斤,自前期高點下跌21.3%。此輪下跌主要受需求回落和肉禽暴跌影響,肉禽大跌令大量817種轉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雞蛋的供應壓力。
下半年:7月份之後,受中秋備貨、高溫歇伏以及生豬啟動上漲影響,蛋價也步入了強勢上漲之路。主產區均價最高點與2014年幾乎持平,為5.5元/斤,更在十一過後的需求空窗期,受豬價拉漲影響,創出了年內第二個高峰5.63元/斤,超出了前期雙節備貨高點,實屬前所未有。
11月,市場對過高的豬價產生明顯的牴觸情緒,加上政府對豬市的調控力度逐漸增強,頻頻釋放利空信號,豬價承壓回落,禽類替代性利好開始減弱,雞蛋自身的供應壓力顯現,蛋價不斷下移,主產區均價於11月末跌至4.02元/斤,自前期高點下跌了28.6%。12月以來,受春節備貨影響,蛋價自低位有所上移,但受豬價不振及蛋雞存欄恢復影響,市場情緒較為低落,蛋價上漲幅度有限,近期再度轉弱。
圖1:雞蛋主產區均價(元/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2:雞蛋主銷區均價(元/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3:雞蛋主產區均價季節性走勢(元/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4:雞蛋主銷區均價季節性走勢(元/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二)盤面年度回顧
相對於現貨的跌宕起伏,盤面的節奏相對流暢,全年可分成4個大區間:
(1)春節後-7月中旬:現貨淡季不淡,對豬肉的替代消費增加激發資金看漲情緒,盤面不斷上漲,超過往年同期。雞蛋指數從3477元漲至4641元,漲幅達33.5%。
(2)7月下旬-8月中旬:蛋雞存欄恢復預期加強、現貨下跌以及中秋備貨炒作結束,盤面展開下跌,雞蛋指數於8月13日觸及階段性低點4063元,較前期高點下跌12.5%。
(3)8月下旬-11月初:開學備貨、十一備貨以及生豬大漲,推升蛋價抵達新高,雞蛋指數11月1日收於4770元,較前期低點上漲17.4%。
(4)11月之後,豬價的上漲下跌無時不刻牽動著雞蛋的神經,兩者表現幾乎一致。豬價年前上漲不力,加上蛋雞自身存欄恢復,令雞蛋市場多頭失去信心,一路下跌至今,截至12月23日收盤,指數跌幅達23.1%。
圖5:2019雞蛋指數日線圖
資料來源:文華財經
(三)生豬上漲,雞蛋吃香
罕見的疫情造就了難得一見的行情。
在自身供需缺乏亮點的情況下,今年雞蛋價格的非凡表現主要歸功於生豬的大幅上漲,但有關雞蛋對豬肉的替代卻頗受爭議,因為無論從口感還是食品加工方法來看,雞蛋都難以對豬肉形成替代,而若考慮到食用價值,作為動物蛋白的來源,雞蛋和豬肉又有著本質上的相同。
關於兩者之間的相關度,我們在今年的多次報告中,均有做過較為詳細的分析。選取2011年6月以來的豬肉和雞蛋的周度價格,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就整個長區間來看,豬肉和雞蛋價格幾乎不具備相關性,長周期內相關度僅為0.117,而選取其中8次豬肉明顯上漲的時間區間來看,除了2016年上半年,兩者走勢不一致,其餘7次,均保持著0.7以上的相關。尤其是今年以來,11月之前豬價基本處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而蛋價也以震蕩上漲為主,兩者相關度高達0.847。可以看出,豬肉價格的上漲對蛋價的上漲起到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圖6:豬肉、雞蛋均價走勢(元/公斤)
數據來源:銀河期貨、wind資訊
圖7:相應區間豬肉和雞蛋的均價(元/公斤)
數據來源:銀河期貨、wind資訊
二、豬瘟肆虐,激發禽類養殖熱情
非洲豬瘟導致生豬存欄大幅縮減,但卻激發了禽類的養殖熱情,受豐厚的利潤驅使,養殖戶大量補欄,種雞場雞苗供不應求。
(一)蛋雞存欄恢復情況
今年以來(除年初暴跌利潤為負之外),蛋雞養殖利潤基本位於近年來的高位水平,良好的利潤極大地提振了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芝華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雛雞月均補欄量為8931萬隻,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其次為2015年,同期月均補欄為7650萬隻。
巨量補欄必然帶來蛋雞存欄的有力恢復。芝華數據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11月在產蛋雞存欄量為11.55億隻,環比減少2.54%,同比增加8.42%;後備雞存欄2.78億隻,環比增加3.29%,同比大幅增加38.61%;全國蛋雞總存欄為14.32億隻,環比減少1.46%,同比增加13.2%。當前蛋雞產能已較去年同期有明顯上升,按照後備雞的情況來看,未來3、4個月,若無疫情影響,產能將維持同比大幅上升的態勢。
圖8:蛋雞養殖利潤(元/羽)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銀河期貨
圖9:育雛雞補欄(萬隻)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銀河期貨
圖10:後備雞存欄(億隻)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銀河期貨
圖11:在產蛋雞存欄(億隻)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銀河期貨
圖12:主產區蛋雞苗價格(元/羽)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13:淘汰量與新增開產(億隻)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對於後期蛋雞存欄趨勢的演變,我們按照目前的存欄情況來進行理論上的推演。
假設條件:
①蛋雞開產期為120天,不考慮青年雞直補,正常淘汰期在550天(1.5年);
②育雛雞補欄量:目前養殖利潤雖已大幅回落,但仍在偏高水平,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尚可。預計2019年12月雛雞補欄在9000萬隻左右。假設明年豬肉帶來的替代利好減弱,蛋價回歸正常水平,缺乏高額利潤刺激,補欄或較一般。全年雛雞補欄月平均量暫按近5年均值來計。
表1:在產蛋雞存欄推演
數據來源:芝華數據、銀河期貨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①理論在產存欄與芝華數據在統存欄有一定差別,主要是受到老雞淘汰量與青年雞直補的影響。雖然市場主流是補欄雛雞、550天左右淘汰老雞,但在盈利水平較好的情況下,老雞會延遲淘汰,部分養殖戶會選擇直補快開產的青年雞;而一旦行情不好,則會提前淘汰老雞、取消訂單、推遲補欄。故而理論在產只能做一個大概的推演。②結合傳統的補欄習慣以及近五年的月均補欄量,我們將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8月的雛雞補欄量做了以上預估(雛雞開產需4個月,故補欄量體現在表1中的新開產一欄),按照此預估,明年在產蛋雞存欄量將在上半年逐步上升,而下半年隨著今年所補的大量蛋雞逐步淘汰,在產蛋雞存欄或將有所下降。
在排除大規模疫病發生的影響因素之外,若明年在產蛋雞實際存欄趨勢與理論相差不大,則雞蛋供給將較今年有明顯上升,或對蛋價構成不利。
(二)肉禽養殖情況
除了蛋雞存欄大幅上升,作為最廉價的肉類蛋白,肉雞養殖也在今年得到蓬勃發展。
圖14:主產區肉雞苗價格(元/羽)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15:主產區白羽肉雞均價(元/公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銀河期貨
圖16:主產區肉雞養殖和市場屠宰盈利走勢(元/羽)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圖17:主產區屠宰場開工率及庫容率變化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
在第五屆全國肉雞綠色養殖提質增效技術交流與培訓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辛翔飛副研究員談到:「2019年白羽肉雞產能處於高位。1-6月祖代累計更新48.8萬套,同比增加92.5%。6月祖代在產存欄79.8萬套,後備存欄54.1萬套。6月父母代在產存欄3457.9萬套,環比增3.8%,同比增15.4%。
2019年黃羽肉雞在產父母代存欄量依舊保持增加勢頭。父母代4月存欄量突破4000萬套(2014年以來最高值);6月低突破4100萬套略的水平,高出3年平均線11.3%。商品代雛雞6月銷售量4.1億隻,同比增10.8%;1-6月累計銷售23.1億隻,同比增加10.7%。」
農業農村部肉雞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鄭麥青說:「前期低估了養殖者對市場熱度的反應。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出欄肉雞42.0億隻,同比增加15.8%;雞肉產量663.7萬噸,同比增加13.5%。全年雞肉產量預計同比增長12%以上。」鄭麥青表示,今年6月份白羽肉雞出欄量超過4億隻,為近3年最高值,並且自7月份以後月產量可望保持在4億隻左右,預計全年雞肉產量為851萬噸,增加約90萬噸,增幅約為12%。國雞產量也增加明顯,達監測以來同期最高值,估計全年雞肉產量可達567萬噸,增幅超過12%。
按照全年12%的增幅計算,2019年全年白羽肉雞出欄可達44.8億隻,國雞年出欄可達44.46億隻,全年肉雞(包括肉雜雞)出欄量或超100億隻。
溫氏股份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明年肉雞出欄計劃在今年的基礎上有15%-20%的增長。公司估計明年肉雞行業擴產會減緩,增幅在10%-15%,主要是大型養殖場和一些小型的養殖戶增長比較快。
三、目前生豬復產情況及對明年的預估
(一)目前復產情況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400個監測縣能繁母豬存欄2001萬頭,環比增長4%,上月環比增長0.6%;同比下降34.6%,上月同比下降37.9%。生豬存欄19457萬頭,環比增長2%,上月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39.8%,上月同比下降41.4%。生豬存欄同比降幅縮小,環比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升。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已連續兩個月回升。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這兩個重要生產指標雙雙止降回升,表明全國生豬生產整體趨穩向好。
從不同區域看,11月有18個省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比上月多6個;有22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比上月多5個。其中,東北、西北、黃淮海、華東、華南等地區生豬生產恢復較快。11月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規模豬場的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分別為1.9%和6.1%,均比10月擴大1.4個百分點,已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據對重點種豬企業跟蹤監測,11月二元後備母豬銷量環比增長25.9%,同比增長135%。
規模養殖場產能恢復形勢良好,而中小散戶作為我國生豬養殖的傳統中堅力量也一樣不容忽視。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勳先生介紹,我國有2600萬個養豬場戶,其中99%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戶。從豬肉產量上看,中小養殖場戶和生豬規模養殖幾乎平分秋色,是生豬穩產保供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加快中小養殖場戶生產恢復,直接關係到全國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能不能如期完成。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帶動中小養殖場戶發展,鼓勵有意願的農戶穩步擴大養殖規模。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四川綿陽召開了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幫帶中小養殖場戶座談會。溫氏、正邦、雙胞胎、揚翔、鐵騎力士、德康等6家大型龍頭企業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幫帶中小養殖場戶發展的經驗做法。目前,六家企業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託管租賃、入股加盟等方式,幫助帶動中小養殖場戶4萬多戶。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加大對中小養殖場戶的幫扶帶動力度,加快推動恢復產能。
(二)疫苗研製進展
12月15日,2019中國豬業復產大會上,仇華吉研究員就非洲豬瘟疫苗的研製現狀做了相應介紹:目前為止我國研究疫苗的動態、狀況還僅限於在實驗室研究,官方渠道的疫苗還沒有到達臨床試驗階段(此處不去說市場上的黑苗)。即便是研究進展最快的團隊——哈獸研,也沒有獲得臨床試驗的許可,有些實驗還正在進行中,這是目前的研發現狀。他認為,未來3-5年內疫苗也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因為我們對非洲豬瘟的認知還停留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不夠支撐我們研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疫苗。
在非洲豬瘟疫苗問世之前,加強生物安全防範措施或是提升產能的唯一可行辦法。
(三)明年產能預估
生豬產能恢復並非一日可成,因為生豬生長遵循其固有的自然周期,從母豬懷孕、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大約需要10個月的時間,從目前的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恢復情況來看,預計到明年8月份之後,生豬可供出欄量或將出現有效回升,在此之前,將依然緊張。
雖然國家給出各種有利政策和條件支持生豬復養,但受資金成本和風險防範要求提高影響,目前,補欄復養多見於規模養殖場,部分中小散戶仍持觀望態度。非洲疫苗何時能夠研製出並得到有效實驗,暫無官方定論,但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生物安全防控將進一步升級,以對抗尚未被完全消滅的豬瘟病毒,明年生豬產能想要如期恢復,還需更多努力。
圖18:產區外三元生豬價格(元/公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銀河期貨
圖19:銷區外三元生豬價格(元/公斤)
數據來源:博亞和訊、銀河期貨
圖20:能繁母豬存欄(萬頭)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銀河期貨
圖21:生豬存欄(萬頭)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銀河期貨
四、豬年紅利之後,蛋價將重回自身供需
(一)替代消費預期減弱
2018年8月以來,非洲豬瘟造成我國生豬存欄嚴重受損,按農業農村部最新的數據統計,11月份生豬存欄同比仍有39.8%的降幅。而豬肉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肉類消費品種,佔全部肉類消費的60%左右,如此巨量的蛋白缺口必然需要其他替代來補充,於是,才有了今年禽類產品的集體爆發。肉雞、淘汰雞和雞蛋受替代需求的提振,價格遠超一般年份。
隨著11月份以來,國家對豬肉價格的調控逐漸增強,豬價自40元/公斤的高位回落,禽類跟隨下跌,真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褪去替代消費的華服,雞蛋回歸自身的需求。在宏觀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雞蛋的各類需求並無明顯的增長點,即使目前正是春節備貨時期,各大產銷區的走貨情況也較為一般,不溫不火。
展望明年,雖然生豬產能恢復還需較長一段時間,豬肉市場的缺口仍需其他替代來補,但在經歷了今年的大漲大跌之後,國家的調控機制將更加完善,且生豬和禽類的存欄也將逐步上移,屆時市場將更為理智,替代消費帶來的上漲預期或將大幅降溫。
(二)供給穩步上升
蛋雞存欄正於低位逐步恢復,今年的高蛋價極大地提振了養殖戶的補欄熱情,雞苗供不應求,部分已經排到明年上半年。按照上文我們的推演,明年在產蛋雞存欄將基本位於12億羽以上,同比今年增加1億羽左右。雞齡結構上,因去年全年雛雞補欄量偏低,造成今年老雞偏少,年前大量淘汰之後,雞齡結構整體將趨於年輕化。只要後期不出現嚴重疫情,蛋雞產能將較為充足。
總體來看,在對生豬的替代利好預期減弱的情況下,明年雞蛋價格的重心將主要由自身供需決定,整體表現或將不及今年。盤面上,11月以來,各合約震蕩下跌,累計跌幅巨大,目前尚無止跌跡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前看漲心理遭到打擊後,引發悲觀情緒蔓延,空頭資金趁勢碾壓;另一方面是提前交易明年的供需邏輯。臨近年關,春節備貨一般打壓多頭士氣,短期或延續弱勢,但巨幅下跌之後,受成本支撐,下方空間也在逐漸縮窄,謹慎沽空,等待新的指引出現。
後期重點關注:①現貨下跌情況。若超跌引發大量淘雞,或從供給端帶來支撐。②生豬產能恢復情況。生豬缺口仍在,若產能恢復不及預期,僅靠進口和儲備肉難以平抑市場,勢必造成豬價上漲,從而繼續利好雞蛋。但在蛋雞存欄同比恢復的情況下,上漲高度或將不及今年。③明年重要節日的需求。傳統的重要節日需求仍將會帶來季節性的波動。
銀河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