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時值鄧演達先生逝世89周年,「鄧演達-鄭立真」故裡文化行活動成功舉辦。多位參與者表示,本次文化行,非常有意義。不但學習到了更多與鄧演達相關的文史知識,而且陶冶了良好的情操。
鄧演達逝世89周年紀念儀式在鄧演達紀念園舉行。惠城區文聯主席胡淑景和惠陽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盧舜輝代表同行者向鄧演達先生敬獻了花籃。盧舜輝在致詞中表示,鄧演達先生是「惠州三傑」之一,他的輝煌業績激勵著我們奮發向前。我們要更多傳承鄧演達先生的精神,為社會建設做出更多努力。
在演達小學,演達小學校長林淑軍、演達中學副校長蘇燦加、鄭立真族親鄭毅華等相關代表在專題分享會上作了主題分享。惠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楊廣鹽詳細介紹了鄧演達在黃埔軍校的重要影響及北伐時期的重要功績。
在惠陽永湖淡塘村,鄭立真族人鄭唯力介紹了鄭立真故居的相關情況。鄭立真故居是一幢客家圍屋,由前圍、堂屋、橫屋、角樓、圍攏等組成的客家圍攏屋。佔地15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據淡塘村委書記鄒計明介紹,鄭立真是鄧演達的妻子。鄭立真家是四房,家族世代經營糖業,更是書香世家,包括鄭立真在內的全部族女均受過教育。鄧演達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有一定醫護技術的鄭立真毅然投身北伐參加救護隊,擔任隊長並帶領救護隊員們衝鋒在前,日夜戰鬥在戰場上,為革命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鄭立真故居年久失修,此前又遭遇盜竊,故居保護現狀堪憂。他呼籲相關部門能予以重視,使鄭立真故居能得到保護,以使革命傳統得以更好傳承。
本次活動,惠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為指導單位,惠集讀書社為承辦單位。
惠集讀書社有關負責人林衛鋒、黃穎、王屹、任旭東,三棟鄉賢鄧曉洪、李彥青等參與活動。
紀 念 辭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冬日霜冷,南國依然青翠,一如演達先生之高風亮節。正值惠州得名千年,先生逝世89周年,惠集讀書社在惠州市社科聯的指導下,邀惠城區文聯、惠陽區社科聯為主辦單位,並聯合演達中學、演達小學、淡塘村委等單位,開展「鄧演達-鄭立真」故裡文化行活動,旨在緬懷鄧先生的革命功績,勉勵後來者勠力前行,傳承先生可貴的革命精神,弘揚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家鄉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先生一生戎馬倥傯,追隨孫中山先生矢志為國家的發展竭盡心力。在北伐期間,更是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先生致力於為百姓謀幸福,其平民思想、親民作風不僅在當時興起了革命熱潮,更為後世模範,啟迪更多後來者,是先生彌足珍貴的精神豐碑。
鄧先生為中國農工黨創始人,農工黨為中國八大民主黨派之一,至今數以萬計的農工黨員在中國大地上,為社會建設、民眾福祉而奮鬥。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廣大農工黨員積極參與各項救護工作,不計艱險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抗疫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鄭立真是鄧先生的妻子,故鄉淡塘村與先生的故鄉鹿頸村僅一河之隔。鄭女士無怨無悔地支持鄧先生的革命工作,北伐期間隨軍擔任救護隊隊長,不顧危險救死扶傷,支持中國革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惠州是鄧先生故鄉,境內演達中學、演達小學、演達大道、演達紀念園等均彰揚先生的家國情懷和卓越貢獻,特別是演達中學、演達小學,此兩所學校是本地莘莘學子學習演達歷史文化的平臺,也為傳承先生精神的重要載體。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鄧演達-鄭立真」故裡文化行,祈以不忘初衷的願景,奔赴更為美好的未來!
鄧先生安好!
(註:本次活動選用照片由妙哥、文露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