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鄭立中會見前來參加「2011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的臺灣嘉賓並講話。(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10月13日晚,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會見了前來參加「2011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的臺灣嘉賓,並發表講話。以下是講話全文:
尊敬的邱煊堂理事長、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國務院臺辦,歡迎邱煊堂理事長、劉政鴻縣長、楊朝祥先生、葉宏燈先生、陳福財前理事長、謝啟大女士及各位臺灣朋友。歡迎你們率領和隨同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島內60餘家宮廟的執事人員和信眾代表來到炎陵,參加「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
去年在這裡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開啟了兩岸神農信仰的正式交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信眾前來炎陵祭祀,成為兩岸繼媽祖、關帝、保生大帝、開漳聖王等民間信仰交流領域中的又一亮點。
博大精深的炎帝神農文化是幾千年華夏文明的源頭,其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下為公的奉獻精神,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財富,更是激勵炎黃子孫開拓創新、和諧共融的文明之光。四百年前,廣東一帶的墾民背著神農大帝的牌位到臺灣開墾,最大的動力源泉就是始終相信擁有神農大帝的庇護。我們理解並尊重懷有這種樸實信念的廣大臺灣信眾,也歡迎並願意為大家的祭祀拜謁活動創造條件。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共祭兩岸始祖,同承神農文化」,兩岸炎黃子孫之間本就有著隔不斷的親緣和情義。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1990年成立,去年和今年連續兩次組織信眾回炎陵祭祀拜謁,都真實反映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的客觀事實,生動體現了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擁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鄉情,這一事實永遠不可能改變。在座諸位和協進會參與和推動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大好事。
兩岸交流最重要的根基和動力來源於民眾。在座各位在臺灣信眾中有著廣泛影響,希望通過定期舉辦祭祀交流活動,在提升炎帝陵在島內的影響力和認同感,豐富和拓展炎帝神農文化內涵的同時,也能不斷滿足更多信眾回大陸祭祀拜謁的心願,帶動更多的臺灣信眾參與兩岸交流,促使兩岸民眾相互了解更為深入,感情更加融洽。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共同的事業。希望兩岸社會各界會同廣大信眾繼續努力,為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和改善發展的良好勢頭,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取得新進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再一次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衷心祝願大家在湘期間生活愉快,遂心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