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複評結果出爐

2020-12-18 湖南24小時

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徵集作品複評工作順利完成。本屆大賽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薈萃行業精英,以設計創新助力本土品牌發展,串聯產業鏈條,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文創體系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本屆大賽得到了大陸文創單位、海峽兩岸及海外優秀設計師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參賽作品呈現數量多、覆蓋面廣的特點。大賽共收到來自海內外參賽作品5286件,其中來自臺灣的作品1358件,佔比25.69%;大賽影響力輻射全球,吸引全國32個省區市、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德國等10餘個國家的參賽者投稿,賽事規模和影響力達到一流水平。

聚焦文創,展望轉化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以創新創意大賽為載體,以追根溯源凝聚民族認同為目標,將打造炎帝神農文化IP形象、創意產品開發、助推兩岸文化交流和臺青創業、推進炎陵全域旅遊發展相結合,以期弘揚和傳承炎帝神農文化,塑造炎帝神農文化品牌,進一步推動湘臺經貿文化融合發展。

因此,此次評審工作注重學術觀點和市場觀點的妥善結合,將從參賽作品的主體性、創意性、文化性和市場性等多重角度出發,要求作品立足中華文化,聚焦炎帝神農元素,貼合炎帝文化的主題,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具備商業潛力。

權威專家,嚴格評審

本屆大賽的作品初篩、專家初評、複評工作均採取線上評審模式進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權威人士、企業家等組成評審專家委員會。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何人可,臺灣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醜宛茹,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王健,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汪田明,株洲市炎陵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肖志高,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黃信初,湖南省炎帝陵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朱建軍擔任複評評審。

經歷15天的層層考核,複評結果已經出爐,30件優秀作品入圍複評(不含祭典Logo類),進入最終獎項的角逐,將在本周六(11月21日)迎來最終考驗。

現將複評入圍名單公布如下:

人氣投票,我型我秀

複評期間,大賽特別設置了人氣作品「我型我秀」投票環節,將根據網友群眾的投票數據由高至低排名,取前一百名成為人氣獎獲獎作品(註:人氣作品投票數不計入後續評審得分)。大家可以進入大賽官網瀏覽參賽選手的作品,為支持的選手作品加油打氣。(「我型我秀」投票網址:http://hnwc.voc.com.cn/list.php?cid=71)

11月21日,本屆大賽線下終審將在長沙星城公證處全程監督下完成,專家團隊將進行現場評分。選手可選擇現場參與或線上視訊的方式,通過實物展示、作品簡介PPT的形式參與答辯。終審將確定30件傑出作品(不含祭典Logo類),其中:IP形象類、產品設計類分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三大類共設優勝獎18名。

大賽精彩繼續,大獎究竟花落誰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初審入圍表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
    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生活——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莉 陳奕樊當古老的炎帝神農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碰撞,會綻放出怎樣的火花?當一脈相承的兩岸文化匯流入海,會拍打出怎樣的浪花?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近日在長沙落下帷幕。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啟動,面向全球華人徵集作品
    星辰在線6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譚芳 陸新桐)  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為了弘揚炎帝文化、凝聚民族認同、打造炎帝神農文化品牌,6月I6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市通程大酒店舉行。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長沙舉行
    12月19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長沙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右一),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左一)共同揭曉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結果。成果展現場。紅網時刻12月19日訊(記者 何超)12月19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長沙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共同揭曉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結果。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2020年12月19日 16: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長沙訊 12月19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行。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長舉行 龍明彪出席
    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奕樊)炎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今天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長沙舉行。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副省長何報翔出席頒獎典禮及成果展,並為獲獎作品及選手頒獎。
  • 炎帝神農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功績(上)
    鄧天驥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文明初創時期的代表性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所在,靈魂所在。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中國農耕歷史之悠久、技術之精細、文化之燦爛、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自炎帝「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鹿原陂(今湖南省炎陵縣境內)」起,人們就開始運用多種祭祀方式祭奠炎帝,緬懷炎帝的功德,炎帝神農氏成為先民心目中最尊貴和崇敬的始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炎帝陵在海內外知名度、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
  • 炎帝神農的傳說
    對於上古歷史人物的炎帝神農,史書上沒有太多的資料,僅留下了以下記載: 《易·繫辭下》:「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逸周書》:「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種之;作陶治斤斧,為耒耜徂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與助,百果藏實」。
  • 「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啟動
    4月30日,「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炎帝廣場啟動,宣告5月30日將正式舉辦民間拜祖典禮。第一階段啟動預熱,通過「我把美麗高平寄給您」明信片郵寄、「雲拜祖」APP等活動,吸引海內外炎黃子孫了解炎帝文化、網上拜祖炎帝。第二階段造勢升溫,線上發布資料,利用各類媒體宣傳炎帝文化,提升炎帝故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 鄭立中會見「神農文化祭」臺灣嘉賓的講話(全文)
    10月13日晚,鄭立中會見前來參加「2011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的臺灣嘉賓並講話。(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攝)  10月13日晚,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會見了前來參加「2011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的臺灣嘉賓,並發表講話。以下是講話全文:  尊敬的邱煊堂理事長、各位朋友:   大家好!
  • 傳承炎帝精神,爭做炎帝傳人——龍泉小學開展「炎帝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炎帝精神,爭做炎帝傳人——龍泉小學開展「炎帝文化進校園」活動今年,我市積極建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的教育工程,力爭讓每一位青少年學生都有機會接受炎帝文化的傳承教育。我校積極響應號召,在學校開展「炎帝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每一位龍泉學子都感受到作為炎帝傳人的光榮感與責任感。學習炎帝文化,從閱讀讀本開始。我校將《炎帝文化讀本》發放到了每一間教室,鼓勵同學們閱讀讀本,了解炎帝的故事,體會炎帝的精神。學生們利用閱讀課、午間樂、自習課等時間閱讀讀本,在校園裡形成了熱烈的學習炎帝文化的氛圍。
  • 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 拜祖大典在山西高平隆重舉行
    5月30日上午,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庚子年)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大典在高平炎帝陵隆重舉行。今年拜祖大典以「兩岸同祖共祈福,神農炎帝佑中華」為主題,堅持「線下簡約莊重、線上隆重熱烈、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減、傳承性不變」的原則,推出「雲拜祖」平臺,吸引臺灣同胞和全球華人網上拜祖炎帝。同時開設第二演播室,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魯健與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孟憲實兩位專家就弘揚炎帝文化進行了專題訪談。
  • 吉林省農村創新創業項目創意大賽結果出爐
    日前,由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第四屆吉林省農村創新創業項目創意大賽總決賽,在長春市擺渡中醫藥健康產業園4樓多功能廳舉辦。「東北糧雞循環養殖加工項目」獲得成長組一等獎,「土們嶺山野菜包子水餃項目」獲得初創組一等獎。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4集 炎帝神農氏
    神農氏姜姓,名石年,又稱赤帝或烈山氏,以火德王,故又稱作炎帝,是上古時代三皇之一。其父名少典,其母名安登,據說:一日,安登遊華陽,受神龍感應,於姜水河畔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好學勤問,為人和善,他一生為百姓做了許多善事。
  • 神農炎帝,紡織技術推動者
    這一切都印證了炎帝時代制麻為布的史實。一些神農炎帝的畫像以穿樹葉衣的形象出現,這顯然是不妥的,炎帝創造發明治麻為布,製作衣裳是時代的一大進步。他既是紡織技術的推動者,也是分享時代文明的受益者。高平是炎帝故裡,麻紡、絲織文化也延續至今。
  • 炎帝部落首領,炎帝(神農)
    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有一次炎帝看見一隻紅色的鳥銜著一串像種子的東西,炎帝看見鳥兒把它吐了出來,炎帝拾起來,鳥兒圍住他飛了三圈,又唧唧啾啾地叫了一陣飛走了。
  • 【通知】關於開展2020「敦煌禮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通知
    為了提升敦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實力,促進敦煌文化創意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共青團敦煌市委、敦煌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敦煌市商務局決定舉辦2020「敦煌禮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