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4集 炎帝神農氏

2020-12-21 騰訊網

關於炎帝神農氏是指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學界爭議很大,從兩漢以後,官家正史,多將其稱作同一人,筆者也將其作為同一人來講述,當然,關於中國遠古時期的人物,古籍中多把他們描述的亦人亦神,而且多半把一個族系或者幾代人的貢獻、事跡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描述。我們讀史,要做到心中有數。

神農氏姜姓,名石年,又稱赤帝或烈山氏,以火德王,故又稱作炎帝,是上古時代三皇之一。其父名少典,其母名安登,據說:一日,安登遊華陽,受神龍感應,於姜水河畔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好學勤問,為人和善,他一生為百姓做了許多善事。

那時候的人們以捕獵為生,在炎帝時期,人口迅速增長,獵物越來越難以維持人們的需求,許多人因營養不良生病甚至餓死,炎帝決定尋求食源、藥源,以拯救百姓。他親自試嘗,選取可供食用、藥用的植物和動物,並記錄下來,教給人們。

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他教人們選育稻穀、種植五穀,教人們製作農具;當時人們的生活用品十分貧乏,炎帝神農氏又教人們製作陶器、瓶、壺等器皿;人們當時只能用樹葉等東西蔽體禦寒,神農便發明了紡線錘,教人們利用植物纖維紡紗織布,開啟了「耕而食、織而衣」的時代。

隨著農業的興盛,人們手裡的勞動成果有了剩餘。這時候,神農氏又設立了集市,方便大家換取所需之物,於是華夏最早的貿易活動出現了。

神農是中國的農業之神,也是醫藥之神。為了識別各種藥草的性質,神農翻山越嶺,採嘗草藥,經常中毒,傳說有一次,他一天就中了十二次毒。一次,神農在嘗試了一種叫做斷腸草的植物後,無藥可解,遺憾離世。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爭奪天下,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之間曾發生過多次戰爭,炎帝最後失敗,被流放到南方楚地。黃帝最終一統天下,考慮到炎帝曾經深得民心,眾望所歸,黃帝就將炎帝召回身旁,協助自己輔政,並合併炎帝神農氏部落,後世稱炎黃部落。華夏子孫也被稱作炎黃子孫。

相關焦點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當此之時,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諫而殺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一說傳八世五百二十歲,一說傳七十世。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九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數千名來自炎陵縣社會各界的炎黃子孫們,滿懷崇敬的心情,齊聚湖南炎帝陵景區,在此舉行了莊嚴神聖的「庚子年重陽炎陵縣社會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禮」,共同祭祀和緬懷中華民族偉大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
  • 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炎帝神農氏。」到軒轅黃帝興起時,神農氏共傳了九代炎帝,即神農、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氂、帝哀、帝克,末代炎帝為榆罔,與黃帝、蚩尤處於同一時代。——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見威王》這三條記錄講的是同一件事,即神農氏討伐斧燧氏,這應該是有史料記載的華夏的第一場戰爭。斧、遂是位於山東境內的兩個氏族,其中,補氏善於製造石斧和陶器,而遂氏善於控火。兩個氏族相互依存,關係非常密切,對外統稱為斧燧氏,是當時能夠與神農氏相抗衡的大型氏族聯盟。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炎帝 神農氏①炎帝出身來歷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牛首人身」是少典之子,炎帝之妻聽訞譯文:《山海經》中記載聽訞與炎帝生了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了術器、后土(人格化),后土生了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生生不息。開創了炎帝神農氏一脈。《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 印跡|高平炎帝陵:傳承五千年文明火種
    上下五千年,輝煌三晉史歷史在歲月的沉澱下給山西留下神聖印跡作為神農炎帝故裡高平擁有著最為密集的神農炎帝文化密碼祈福典禮現場 瑨君 攝(版權圖片專供)本屆活動以廣東廣州、山西高平、河南洛陽作為活動地點,以聚焦追尋中華文明起源,弘揚華夏始祖炎帝的精神為主線,結合傳承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偉大精神,探討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樹立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加強兩岸青年的民族認同和情感交流。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
    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生活——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莉 陳奕樊當古老的炎帝神農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碰撞,會綻放出怎樣的火花?當一脈相承的兩岸文化匯流入海,會拍打出怎樣的浪花?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近日在長沙落下帷幕。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山海經》——神農氏
    傳說當時有丹雀銜九穗禾飛過炎帝頭頂,正好掉落了幾顆,炎帝將這幾顆稻穀拾起來,在合適的季節種在田中,等禾苗成熟後又將其分給百姓,並教他們耕種的方法,從此人間有了農耕,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於是人們便稱炎帝為「神農」。
  • 炎帝神農的傳說
    他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農業生產, 又曾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 從而使人類步入了健康生存發展的軌跡, 這位地皇炎帝神農氏,用他的一生促進了人類文明發展。
  • 炎帝的豪華身份:世襲上古大族神農氏,黃帝、蚩尤都曾是他的子民
    當先民的需求由簡單的「生存」,向幸福「生活」轉變時,第一批部落淘汰浪潮來襲了。這時神農氏的首領,已經不知道傳了多少代了,「炎帝」也早成了部落首領的尊稱。此時,神農氏任職的首領,在研究植物方面天賦異稟。「炎帝」利用草藥,給神農氏周邊的先民治病。無數的小部落,或出於感恩、或迫於生存的需要,紛紛加入了「炎帝」的神農氏。到後來,「炎帝」和草藥的名聲越傳越遠,加入神農氏的部落越來越多。人口過多問題出現時,能在同等面積土地上,養活更多人的穀物,成了神農氏另一大支柱。
  • 上古史之:神農氏和炎帝關係的探究
    按照字面意思很明顯,后稷是上天派下來播種五穀的神靈,也就是最早的神農。神農氏雕像從伏羲(帝俊)到神農(炎帝),你會發現這些神靈的功能有很大的重複性,區別只是名字不同。西邊的古羌人體系也開闢過來,他們只學會了火的控制,所以稱為炎帝。兩者的融合就是氏和帝的統一,這兩個字是東西兩大部族的典型區別,也是最明顯的證據。
  • 炎帝神農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功績(上)
    鄧天驥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文明初創時期的代表性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脈所在,靈魂所在。中國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國家,中國農耕歷史之悠久、技術之精細、文化之燦爛、影響之深遠,舉世無雙。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根據周代史官記錄的家譜《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代的《淮南子》也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之弊。」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複評結果出爐
    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徵集作品複評工作順利完成。本屆大賽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薈萃行業精英,以設計創新助力本土品牌發展,串聯產業鏈條,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文創體系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 炎帝部落首領,炎帝(神農)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啟動,面向全球華人徵集作品
    星辰在線6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譚芳 陸新桐)  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為了弘揚炎帝文化、凝聚民族認同、打造炎帝神農文化品牌,6月I6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市通程大酒店舉行。
  • 神農、炎帝、黃帝、蚩尤辨析,保你釐清四者的關係
    比如神農氏神話的誕生,就是反應了農業在當時社會經濟中地位的提升。自此,有稱三皇為燧人氏、伏羲、神農;也有稱三皇為伏羲、女媧、神農。所有擅長農業的氏族都可以稱作神農氏。從事醫藥工作的世家也可以稱作神農氏炎帝、黃帝、蚩尤是人神,是半神半人的存在。他們有自己的圖騰。已經從事農業的炎帝和蚩尤部落的圖騰應當與火有關。此火既指刀耕火種之火,也指大火星之火。而大火星即心宿二屬於西方文化天蠍座的心臟,在古中國二十四星宿中屬於東方青龍。
  • 是蚩尤造成,又是神農氏蚩尤不服
    △阪泉之戰(畫像)炎帝的化身,源於羌族,力量型級別傳說炎帝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對於炎帝而已,其實,還有另三種稱法,即是:「赤帝或烈山氏」,而我們更為熟悉的就是「神農氏」,即是第三種說法。根據傳說的言傳,炎帝和黃帝是同為一母,其名為女登,也就是有嬌氏女,生出的炎帝外貌與蚩尤相似。
  • 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他的形象究竟是牛頭還是黑臉?
    五千年對於宏大的宇宙來講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可是對於人類來講就是一個漫長的演化發展過程,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從茹毛飲血到信息化時代經歷了無數的血與淚,追根溯源,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或許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能記得炎帝、黃帝的功績,關於炎黃的故事甚至夾雜了無數的神話傳說,讓之變得撲朔迷離。可是無論怎樣,我們總會時刻牢記著我們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