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唐露 攝
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講座。唐露 攝
當代書法美術作品展。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2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謝添)「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描述的場景,一千多年後的我們誦讀此文時仍心馳神往。而在今天的長沙望城,文人雅集的盛會再次上演。
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宣布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中國作家協會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中央外辦原副主任、駐瑞典王國原大使呂鳳鼎,省政協原副主席、省文聯原主席譚仲池,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譚談,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組委會主任白描,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大型舞蹈表演《盛世大唐》帶領大家穿越千年,感受濃鬱的盛唐文化氣息。活動貫穿書法美術作品展、王蒙文化講座、燒制「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收藏壺、「情系書堂山」文人書畫家創作交流筆會及片區考察等系列活動,盡顯文人風採,不僅向社會傳遞傳統書法的博大精深,更為湖湘文化增添一抹瑰色。
「從走向古代絲綢之路的銅官窯文化,到歐陽詢書法文化,到影響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雷鋒精神文化,充分證明望城是一塊沉積著厚重文化,也成長著現代文化的厚土。」譚仲池表示,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的舉辦,必將進一步弘揚和壯大傳統文化,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白描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首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的成功舉辦,產生了「緣起楷聖、文撼書堂」的文化意義,相信通過第二屆活動,當代著名作家、文人書法家的創作激情勢必被銅官窯的窯火點燃,創作靈感被屈原、賈誼、杜甫、歐陽詢的詩文激發。
「望城深厚的文化積澱,賦予了我們打造文化高地的強大自信。」劉擁兵表示,為積極響應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號召,進一步擦亮「楷聖故裡」書堂山這張文化名片,時隔四年,「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活動再次回歸。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嘉賓活動期間多走走、多看看,在感受藝術之美的同時,盡情領略望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為望城文化事業發展把脈開方,為望城文藝繁榮添磚加瓦,共同將「楷聖故裡」書堂山打造成為展示湖湘文化的新窗口、中國「文人書法」的大本營。
開幕式結束後,王蒙作主題為《文字、文學與文化》的講座,深入剖析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並就文化發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現場800多名觀眾認真聆聽、思辨提問,講座不僅讓大家領略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文化自信。
本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活動由中國藝術報、《藝術品》雜誌社、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長沙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望城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長沙市作家協會、市書法家協會、望城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廣體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望城銅官街道辦事處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