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聖故裡再現「曲水流觴」 當代文人文撼書堂

2020-12-19 紅網

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唐露 攝

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講座。唐露 攝

當代書法美術作品展。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2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謝添)「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描述的場景,一千多年後的我們誦讀此文時仍心馳神往。而在今天的長沙望城,文人雅集的盛會再次上演。

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宣布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中國作家協會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中央外辦原副主任、駐瑞典王國原大使呂鳳鼎,省政協原副主席、省文聯原主席譚仲池,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譚談,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組委會主任白描,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大型舞蹈表演《盛世大唐》帶領大家穿越千年,感受濃鬱的盛唐文化氣息。活動貫穿書法美術作品展、王蒙文化講座、燒制「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收藏壺、「情系書堂山」文人書畫家創作交流筆會及片區考察等系列活動,盡顯文人風採,不僅向社會傳遞傳統書法的博大精深,更為湖湘文化增添一抹瑰色。

「從走向古代絲綢之路的銅官窯文化,到歐陽詢書法文化,到影響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雷鋒精神文化,充分證明望城是一塊沉積著厚重文化,也成長著現代文化的厚土。」譚仲池表示,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的舉辦,必將進一步弘揚和壯大傳統文化,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白描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首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的成功舉辦,產生了「緣起楷聖、文撼書堂」的文化意義,相信通過第二屆活動,當代著名作家、文人書法家的創作激情勢必被銅官窯的窯火點燃,創作靈感被屈原、賈誼、杜甫、歐陽詢的詩文激發。

「望城深厚的文化積澱,賦予了我們打造文化高地的強大自信。」劉擁兵表示,為積極響應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號召,進一步擦亮「楷聖故裡」書堂山這張文化名片,時隔四年,「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活動再次回歸。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嘉賓活動期間多走走、多看看,在感受藝術之美的同時,盡情領略望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為望城文化事業發展把脈開方,為望城文藝繁榮添磚加瓦,共同將「楷聖故裡」書堂山打造成為展示湖湘文化的新窗口、中國「文人書法」的大本營。

開幕式結束後,王蒙作主題為《文字、文學與文化》的講座,深入剖析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並就文化發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現場800多名觀眾認真聆聽、思辨提問,講座不僅讓大家領略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文化自信。

本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活動由中國藝術報、《藝術品》雜誌社、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長沙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望城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長沙市作家協會、市書法家協會、望城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廣體局、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望城銅官街道辦事處聯合承辦。

相關焦點

  • ...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 侯志明、伍立楊、牛放三位四川作家作品...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湖南望城雷鋒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表達對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懷念。
  • 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 書法名家相約「楷聖」故裡共品翰墨芬芳
    (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歷屆中國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等60位書法名家作品在望城雷鋒大劇院展出,部分書法家代表和特邀嘉賓齊聚望城參加活動,並為展覽揭幕。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歐陽斌出席開幕式。
  • 曲水流觴,令人沉思的詩意設計之美!
    古人也熱愛寄情於山水,用自己的方式親近自然,就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人們曲水流觴,觥籌交錯,把酒言歡的場景。曲線運用在搭配設計上不僅時尚,還富有柔軟、優美的特質,比直線更具有魅力和生命力。自然、圓潤的曲線,能表達柔和、豐滿、充滿人情味的情感,同時也有強烈的活動感和流動感。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設計師如何把「曲水流觴」這個詞詮釋得淋漓盡致的!
  • 劉認民:書堂山·楷聖故裡
    書堂山·楷聖故裡 作者:劉認民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章草、草書、飛白,八體筆走龍蛇,美不勝收。筆法、筆勢、筆意、神韻寫起來談何容易。
  • 「曲水流觴 文人雅集」水落坡專場直播順利開播!
    賢主嘉賓,言笑晏晏,遊目騁懷,興致而發,魏晉文人雅集的灑脫風度常常令今人嚮往。為促進古城文化復興,以非遺民俗文化藝術交流為目的,把歷下區文化底蘊厚重深遠及文化資源豐富多彩的獨特優勢彰顯好、利用好,12月6日—15日,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舉辦「曲水流觴文人雅集」系列活動。
  • 古人的雅趣——曲水流觴
    流觴,古民俗,夏曆的三月上巳日人們舉行祓禊(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所著《夜航船》:蘭亭流觴曲水,不始於蘭亭。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詩曰:「羽觴隨波」。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流波'。」後來發展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
  • 上巳節:煙花三月,曲水流觴,生活可樂
    清 郎世寧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冊·三月桃月》(局部)清 郎世寧 清院本《十二月令圖冊·三月桃月》(局部)後來,三月三臨水浮卵變成了「曲水流觴」。後來每逢上巳日,正好也是唐代新科進士放榜後的日子,及第的新人來到曲江,按照前人「曲水流觴」的習俗,臨水飲酒,賞春作詩,稱為"曲江流飲"。
  • 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曲水流觴文旅品牌
    據了解,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以非遺項目為紐帶,積極推動以「共享融合」為核心理念的「曲水流觴」文旅品牌融合發展計劃,促進文化和旅遊的融合,帶動古城歷史街區旅遊業的發展。百花洲歷史街區是濟南古城片區內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總佔地面積25.7公頃,有鞠思敏、辛鑄九、丁寶楨、路大荒等近現代名人故居,濟南詩派、曲山藝海、濼源書院、曲水流觴等歷史人文活動均匯聚於此。
  • 「曲水流觴」裡盡享新文創「盛宴」
    12月5日至7日,坪山區將在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第一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NEOC),以「品物匠心——新文創的現在與未來」為主題,面向國際,聚焦國內新文創發展,專注人文本色、時尚設計、匠心造物、本體衍生,會聚國內國際新文創產品產業生態鏈各要素,搭建人文為核、品質引領,集博覽交易、創投孵化、前瞻探討、藝術嘉會為一體的新型綜合文創展會平臺,將通過全景展演新文創的打開方式
  • 曲水流觴飛花令,歌舞划拳擲骰子
    這種是他們文人在餐桌上經常玩的。這種遊戲的歷史悠久,最開始是在儒家文化的禮教演變過來的。其實它的誕生朝代是在周朝,這種一種可以表達熱情好客的特別好的方式。在那個年代這種遊戲是宴會上最常玩的一種。這種飛花令小遊戲對那些文人雅士來說就是最合適的,所以在餐桌上能夠玩得起這個遊戲的賓客大多是比較有文化的文人之間的遊戲。還有一種遊戲叫曲水流觴,很多人一聽名字都很耳熟,其實這個遊戲跟如今小朋友玩的丟手絹一樣。不過玩法有些不同。
  • 曲水流觴遊樂文化發祥地——重慶開州
    中國古代民俗曲水流觴的故事已經流傳數千年,這個典故最早是民間拔除災禍的巫文化活動,後來演變成中國最早的情人節活動,後來又成為文人墨客飲酒賦詩的娛樂活動。曲水流觴典故在開州的文化遺存是盛山十二景中的流杯渠。在歷史史籍記載中,除了浙江紹興東晉時的蘭亭序文化事件之外,那就只有唐代開州盛山流杯渠文化符號最早了,我曾多次呼籲要利用好這個歷史典故。
  • 芝蘭旅拍:重溫1600年前,41位文人雅士曲水流觴之盛會
    ——《蘭亭集序》蘭亭景區,雖有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為之背書,相對紹興其他著名景點,比如魯迅故裡,大禹陵、會稽山,遊人還是稀少得多。作為著名的書法文化之地,來這裡旅拍,自然要穿上民族風的傳統服裝啦。
  • 雷鋒故裡厲害在哪?外地商戶感染新冠,無人照顧的孩子30分鐘內有了...
    文/譚錦屏書堂山這幾日,全國知名作家、書法家正在望城聚集,以「書堂山」的名義。書堂山,長沙望城一座正在出圈的小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堂山是「楷聖」歐陽詢的故居。作為楷聖的家鄉,望城近幾年致力於擦亮「楷聖故裡」這個金字招牌,為中國書法文化傳薪播火。望城重修書堂山,建設了歐陽閣、歐陽詢紀念館……還準備建歐陽詢書法院。其中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望城正在組織復刻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
  • 賞荷消夏、曲水流觴……五龍潭曾是風光無限的文人俱樂部
    自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慶元年(1796),以著名學者、文人桂馥為首的眾多文人雅士,在五龍潭建潭西精舍、鑿七十三泉並開展各種遊宴活動,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參與活動的名士、藝術家在百人以上,這是濟南歷史上名士與名泉、藝術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一次規模空前的文化盛會。
  • 清末,涵江這裡曲水流觴,宴集唱酬
    涵江文會與孔廟 古時的文人雅士,或致仕返鄉的朝廷命官,都喜結詩社,曲水流觴,宴集唱酬。莆田的文人、官員也有這個傳統,諸如明代的「梁溪勝會」「東山詩社」「五老會」等等。
  • 以「曲水流觴」分享詩詞文化 茅臺向世界展示中國酒文化魅力
    11月12日,由貴州茅臺集團、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共同主辦的「曲水流觴」詩歌故事分享會在貴州省遵義市茅臺鎮舉辦。分享會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人墨客在這裡品酒論詩、交流學習。其中,由元業創作的《茅臺酒,曲水流觴中千年可觸的有溫時光》獲得了詩歌組第一名,由公孫千裡創作的《一瓶見證愛心傳遞的茅臺酒》贏得了故事組第一名,由驢背詩人創作的《飲酒二十首並序》獲得了古體詩的第一名。活動現場,獲獎選手親口朗誦獲獎詩歌,葉延濱、龐培、谷未黃等知名詩人進行點評,讓現場觀眾進一步感受並體驗詩酒文化。
  • 這間大隱隱於市的「文人書齋」為何這麼特別?
    白沙、瓦片、植物、竹墊,這是王羲之筆下的「曲水流觴」場景,流連於「曲水流觴」,驚嘆於「倉廩殷實」;時而「焚香品茗」,時而「潛心閱讀」……這不是在描寫古代讀書人的生活,而是在位於繁華地段內的書房沉浸式體驗的感受。
  • 稻香曲水流觴文化源遠流長 稻香湖酒店搭臺助力非遺公益展演
    近日,非遺公益展演在稻香湖景酒店亮相,本次活動以「稻香曲水流觴文化綿遠流長」為主題,是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家國情千帆共舞中關村萬眾歡歌」系列活動之一。
  • 他的《曲水流觴》讓老外迷上王羲之 看葉國輝如何用交響樂解讀中國...
    圖說:葉國輝《晚秋——葉國輝與倫敦交響樂團》唱片 官方圖聽了他的《曲水流觴》,有外國樂迷愛上中國文化,並在晚宴上為寫出《蘭亭序》的王羲之乾杯;有感於《京劇印象》,外國作曲家們紛紛加入他主導的「聽見中國」項目,並譜出了風味各異的《空城計》;在上海音樂學院任作曲系主任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