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 書法名家相約「楷聖」故裡共品翰墨芬芳

2021-01-11 長沙新聞網

  (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

  (與會嘉賓及領導共同為書法展揭幕。)

  星辰在線10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群賢雅集,翰墨飄香。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歷屆中國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等60位書法名家作品在望城雷鋒大劇院展出,部分書法家代表和特邀嘉賓齊聚望城參加活動,並為展覽揭幕。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歐陽斌出席開幕式。

  (「楷聖故裡喜相逢」詩歌朗誦。)

  (書法名作在開幕式上進行首展,將望城可觸可見的文化記憶與時代情懷融為一體。)

  (不少人前來參觀。)

  據介紹,歐陽詢於公元557年出生在望城,在書法上成就斐然,位列初唐四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首,後人尊稱其為「楷聖」,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作品存世。

  伴隨著清脆悅耳、餘音嫋嫋的音樂,「楷聖故裡喜相逢」詩歌朗誦拉開了活動序幕。生動傳神的朗誦配以中書協書法巨擘們遒美健秀的書法作品巨幕展示,立刻吸引了全場的目光。60幅書法名作在開幕式上進行首展,將望城可觸可見的文化記憶與時代情懷融為一體,草書、行書、隸書、楷書等書法作品的亮相,為書法愛好者們提供了一次豐富的文化大餐。

  (28日下午,書法家和特邀嘉賓受邀遊覽書堂古鎮。)

  (歐陽閣。)

  (閣前展示的書法作品。)

  28日下午,書法家和特邀嘉賓受邀遊覽書堂古鎮和銅官古街,感受「江南」水鄉濃鬱的鄉愁與深厚的文化沉澱,並在銅官街「泥人劉」工作室開展書陶畫陶活動。

  (在歐陽閣前,這種讓人練習書法的設置真是別具匠心。)

  作為一代書法大家歐陽詢的故裡——望城書堂山不僅風景秀美,人文氛圍更是濃鬱,傳統書法藝術在這裡得以有效傳承和延續。書法家們首先參觀了歐陽閣和歐陽詢紀念館。歐陽閣為後人紀念歐陽詢父子所建,內藏有《九成宮醴泉銘》、《千字文》等碑刻。歐陽詢紀念館內文物眾多,館內有「洗筆泉」拓印,洗筆泉乃歐陽詢回家鄉所刻印,而拓印是當地一位鄉賢曾敬儀先生1963年前往所制。

  (隨後,嘉賓們來到銅官街參觀。)

  (「千年陶都」銅官蘊藏著無數的工匠技藝。)

  隨後,嘉賓們來到銅官街參觀。「千年陶都」銅官蘊藏著無數的工匠技藝。千百代泥匠陶工在這裡繁衍生息,歷經口授心傳、精耕細作,長沙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得以傳承至今。嘉賓們饒有興致地遊覽了銅官街,並對陶瓷技藝讚不絕口,還紛紛拍照留戀。不知不覺間,大家來到了泥人劉陶藝館。其主人翁劉坤庭是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繼承發揚了長沙窯銅官陶瓷技藝,再現了唐代釉下彩風格和雕塑藝術,成為銅官一絕。

  (書法家們將在陶胚上開展書法創作。)

  (體驗陶瓷藝術與書法藝術雙重結合的美妙。以上圖未註明均由 星辰全媒體記者 柳佳路/攝。)

  在這裡,陶藝大師劉坤庭向書法家們詳細介紹了銅官陶瓷製作工藝及特點,並精心準備了陶坯,書法家們將在陶胚上開展書法創作,體驗陶瓷藝術與書法藝術雙重結合的美妙。屆時,望城區還將對書法家們留下墨寶的陶胚進行燒制,它們必將成為精美絕倫的陶藝精品。

  28日晚,望城區委、區政府為與會嘉賓和文藝愛好者精心奉上大型雜技表演《芙蓉國裡》,表演者的精湛技藝令在場嘉賓和觀眾嘖嘖稱讚。

相關焦點

  • 劉認民:書堂山·楷聖故裡
    書堂山·楷聖故裡 作者:劉認民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章草、草書、飛白,八體筆走龍蛇,美不勝收。筆法、筆勢、筆意、神韻寫起來談何容易。
  • 雷鋒故裡厲害在哪?外地商戶感染新冠,無人照顧的孩子30分鐘內有了...
    書堂山是「楷聖」歐陽詢的故居。認識方塊字的中國人都知道,歷史上有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排在第一位的「歐」,就是唐代歐陽詢,長沙望城人。1460多年前,歐陽詢在書堂山下的鎮南將軍府生活了十二年,洗墨習字,一代楷聖就此起步。
  • 楷聖故裡再現「曲水流觴」 當代文人文撼書堂
    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宣布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
  • 書堂山懷古:大唐「楷聖」歐陽詢為何魂歸於此?
    上天似乎是有意給這個蒙難的家族,留下了一顆生命的種,同時也給中國書法留下了一粒美好的種。 年幼的歐陽詢死裡難生,被他父親的生前好友江總帶至都城建業(今南京),收於膝下。兩年後,皇后駕崩,大赦天下。歐陽詢如一片孤獨的葉子,「苟全性命於亂世」。死神吞沒了他所有的血緣人倫,所有的相依為命。
  • 【名家視野】徐德倫書法:大手筆,大意境!
    多年來,作品在 「四聖杯」、「炎黃杯」、「中華魂」、「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等全國書畫作品大賽、大展等活動中,獲金獎五次,銀獎三次,其他獎項若干次。作品被編入「巍巍中華書畫大典」、「翰墨頌偉人」、「獻禮十八大——中華魂全國詩書畫精品集萃」、「炎黃杯國際詩書畫印藝術精品」、「中國草書選集」、「中國行書選集」、「中國書畫名家代表作年鑑(2012)」、「收藏天地」、「第三屆全國中老年書畫創作交流研討會獲獎作品選集」等二十餘種辭書。
  • 「平正」和「險絕」怎樣在書法創作中融合?歐陽詢用了三種方法!
    歐陽詢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又與顏真卿、柳公權、趙松雪並稱「楷書四大家」。在創作上,歐陽詢留下了《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慍彥博碑》《黃甫誕碑》等"翰墨之冠",在書論上他留下了《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經典技法。
  • 論林則徐與歐陽詢《皇甫君碑》的淵源
    幾方碑石,銘刻著林則徐、歐陽詢、皇甫誕這三個不同朝代的人的名字,這全然是偶合嗎?要弄清這個問題,還得對這三個人做一點考查。林則徐,福建侯官人,以嚴禁鴉片、堅決抵抗外國侵略而聞名於世。他不僅是傑出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維新運動的先驅者。他在為政之餘,還嗜好書法,並且頗有造詣。
  • 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而歐陽詢在這群「神仙」之中,算是一位拔尖的人物,畢竟他可以被人們譽為「唐代書法第一人」的風流人物。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有位朋友江總,也是位朝廷高官,他十分喜歡歐陽詢,偷偷將他藏於家中,撫育他成長。江總覺得歐陽詢孺子可教,便督促他學習經史書法。後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才逃過一劫。陳滅亡,隋朝統一天下,歐陽詢來到北方,在朝廷任太常博士。太常博士是個掌管禮儀的官職,這使歐陽詢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北方的文化,也促成了他在書法藝術上有進一步有的成就。
  • 歐陽詢《化度寺碑》:險勁瘦硬,自成一家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省長沙市)人。南朝陳大司空歐陽頠之孫。父歐陽紇,仕陳,為廣州刺史,以謀反被誅。時歐陽詢年幼,被其父摯友尚書令江總收養。歐陽詢雖容貌甚寢陋,但聰悟絕倫,博覽經史。仕隋為太常博士,被李淵引為賓客。李淵登基後,累遷給事中。武德七年(624年),詔與裴矩、陳叔達撰《藝文類聚》一百卷。貞觀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
  • 著名書法家——李國謙成立中國藝術名家工作室
    2020年7月,鑑於李國謙在書法藝術方面做出的貢獻以及取得的成就,經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批准,成立中國藝術名家——李國謙工作室。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成立於1992年,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是國家一級社團。
  • 歐陽詢三十六法之前,王羲之時代的結字原則很簡單
    書法無非就是用筆和結字,趙孟說「用筆千古不易」,豈不是書法要想有新面貌,必須從結字上下功夫?關於結字的方法,古今無數,歐陽詢的《三十六法》基本都是結字方法,張懷瓘也有專門的結字法《論用筆十法》,明朝的李淳總結了更多的結字方法,叫做《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清時又有黃自元總結了《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 王羲之、歐陽詢和顏真卿的用筆,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這個方面!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由於古人自神其技,書法在古代往往成為一門高不可攀的玄學。衛夫人說「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唐代的張旭說:「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也?」這幾句名言可以作為解讀書法的一門鑰匙。「但求其力」,也就是書法中的筆法,其核心就是一種「使用力量」的方法。「用筆之力,不在於力」,也就是說用筆不能用蠻力,而是要用巧力!比如說古代書法大家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等人的用筆之力就各有特點。
  • 紀念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名家書畫展
    ▉華德榮今年是「揚州八怪」中的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紀念,為紀念這兩位八怪先賢,11月29日,由揚州市文物局和揚州晚報主辦,揚州八怪紀念館承辦的「只留清氣滿乾坤——紀念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暨學術研討會」在揚州八怪紀念館隆重開幕。
  • 湖南長沙的銅官,燒陶有2000多年歷史,還是大書法家歐陽詢的故鄉
    為表決心,共鑄銅棺一口,這「銅棺」也就逐漸演變成地名。後來,為圖吉利,人們改「棺」為「官」,「銅官」由此而來。到了北魏年間,沿河而建的銅官老街聚集了陶家千餘戶,陶瓷燒造開始成為老街人最重要的謀生手段。在銅官老街的旁邊,有一座書堂山。這裡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出生地。
  • 黃自元楷書寫《朱子家訓》,把歐陽詢學成這樣,實屬難得
    歐陽詢的楷書,很多人喜歡,也有很多初學者取法學習。只不過,歐體雖好,但難度也不小。別說我們這些愛好者了,就是縱觀整個書法史,真正把歐體楷書寫出名堂的也並不多。別的不說,就說咱們熟悉的田英章老師吧,在當今書壇也算是學習歐楷的高手了。
  • 海納百川,獨樹一幟——梁正建書法一覽
    梁正建,字暉雄,號樂天,1949年出生於廣東高州市,七歲臨碑習帖,書入顏門,後臨王曦之,趙孟等名家字帖,六十多年臨池走筆,練就了深厚的氣功書法,獨具一格、自成一體、圓潤敦厚、神韻貫通、行雲流水、賞心悅目、有識之士稱之為「富貴字」,為達到氣功書法的最高境界,每天堅持研習。
  • 歐陽詢楷書《皇甫誕碑》,這才是真正的歐體
    始創者自然就是大唐第一書法家,歐陽詢。歐陽詢是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以一手漂亮書法聞名於世,最讓大家熟悉的,應該就是他寫下的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此作講述的是大唐離宮九成宮內,太宗李世民以杖擊地,忽而泉水噴湧,太宗大喜,取名為醴泉,並令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歌頌李世民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德行。
  • 歐陽詢書法中「左豎」及「右豎」的兩種寫法,哪個更準確?
    歐陽詢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在眾多書法家中,歐體屬於那種雅俗共賞,能讓人一眼就覺得好看的字。因此很多人喜歡歐陽詢的字,可是歐體在寫起來會遇上不少問題,比如說歐陽詢書法中的的」「左豎」和「右豎」,到底該如何如何書寫呢?
  • 金牛賀歲 翰墨迎春|顧鳳岐——當代優秀書畫名家作品展
    顧鳳岐先生自幼酷愛詩歌、攝影、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杜凱先生。早年間潛心學習劉炳森千字文,清黃自元楷書,臨習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多寶塔》,王羲之《蘭亭序》。反覆揣摩,臨摹蘇軾、諸遂良、黃庭堅、劉海粟、範曾、李可染、啟功等古代、現代大家的傳世力作,書法創作鼎盛時期得益於全國衛生系統書協副主席陳翰彬先生、著名書法家徐雲飛先生悉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