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認民,男,祖籍山東萊州,曾在華菱湘鋼工作,熱愛文學,先後創作長篇小說《鋼廠人家》三部曲,《彼岸花》《陳家那些事》。有短篇小說《金獎》、散文《哦,梅溪湖》等作品在網絡寫作平臺上發表。
書堂山·楷聖故裡
作者:劉認民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章草、草書、飛白,八體筆走龍蛇,美不勝收。筆法、筆勢、筆意、神韻寫起來談何容易。千百年來,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一眾書法大家的境界無人能及,更不要說超越。
都說學習書法是最好的養生,抱著平和的心態,修身養性的想法,閒來閱讀書法方面的書籍,看看書法展覽,再拿起毛筆蘸著墨汁寫上幾個大字。
入門先從臨帖開始,臨楷書範本《九成宮醴泉銘》。此帖為唐代楷體碑刻,魏徵撰文,歐陽詢七十五歲時正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之事。讀此碑書法端麗肅穆,神氣充腴,結構謹嚴,筆圓體方,寓險絕於平正之中。堪稱人書俱老,爐火純青。
那一日在商場裡閒逛,旅行社的宣傳資料架上擺放著長沙旅遊指南的小冊子,隨意翻開看來,有湘江古鎮書堂山景點介紹。歐陽詢生於此山,長於此山,安息於此山,距今已經過去了1500年。唐朝時書堂山屬潭州臨湘管轄,現位於長沙北,望城區銅官街道書堂山村,距長沙市區中心約二十公裡。書堂山海拔196.2米,面積1.85平方公裡。傳說此山形酷似筆架,原稱為「筆架山」,後改為「書堂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堂山是楷聖故裡,這樣的名山竟然不知道,只怪自己太孤陋寡聞。應該去朝拜,沾沾楷聖的仙氣,讓毛筆大字也能寫得好看一點。
宜早不宜遲,趁著這冬日裡的好天氣跑上一趟。開車走西二環,過三汊礬大橋,沿湘江北去,過京陽路,轉上書堂大道。不遠處有一組書軸筆筒雕塑,臥放的書軸寫有千字文,筆筒中插有數支毛筆,立起的書軸上有「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字樣。歐陽詢本家,當代書法名家歐陽中石先生所書。
書堂山歷史古老,煥發新春是這幾年的事,望城區政府聚焦「翰墨書堂,國學小鎮」的定位,以國學文化為內涵,田園生態為特色,打造「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時間還早,小鎮上清清爽爽,來往行人不多,一片安寧。路面還算寬敞,平平整整,乾乾淨淨。房屋建築以灰色和土黃色及棕色為主,有那麼點古色古香。小鎮的十字路口有小廣場,百年古樟依然生機勃勃,兩枚巨大的銅錢站立迎接賓客。銅錢上「開元通寶」四個大字,篆隸之間,莊重大方且秀麗挺拔。本以為是讓遊人撫摸,有個錢財好運。其實不是,之所以立兩枚銅錢在這裡,因為最初的「開元通寶」四個字為歐陽詢書寫,開創了我國錢幣史上名人書寫錢幣文的歷史。我們知道,開元通寶貨幣在我國錢幣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宣告了中國幣制正式脫離了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通寶幣製成為之後的制幣標準。
仿唐代建築的「書香門」高大,門樓有楹聯:染翰時空千載猶傳歐字帖;溯源尋故裡一園盡攬大唐風。對仗工整,淋漓大氣。穿過門樓,走上書香街坡道,石板和青磚鋪成。道路兩邊高高低低的院落,有現代的「中國作家書畫院書堂山分院」,有百年歷史的鄉村中學「歐陽詢書法學校」,有鎮政府辦公機構,還有醫院衛生所……。民居私宅院落為多,有做著飯店超市生意,有書法繪畫工作室,還有銀藝和陶藝的店鋪……。邊走邊東瞧西望,欣賞道路兩邊黃、棕、青灰色牆體上的藝術作品,有雕塑、石刻、繪畫、書法……。此街真不錯,書卷氣十足,藝術氛圍濃厚。
路邊有石碑、駿馬和人物雕塑,原來是「駐馬觀碑」典故。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可以見證歐陽詢學習毅力執著,方有日後成就。
前行數百米來到書堂山,山門高高在上,仰望歐陽詢所書「書堂山」神韻大字,終於來到楷聖腳下。拾階而上,售票窗口前詢問。答曰:書堂山過去不收門票,重修改造耗資巨大,收門票今年正式實行。
泛起五味雜陳,感謝國家對老年人的關照,感嘆歲月悄悄流淌,不知不覺到了參觀景區或展覽場館享受優惠政策的年紀。
向前走,三層歐陽閣出現在眼前,盛唐遺風,莊重典雅。閣前多張書寫石案,陰刻文字供遊人臨摹,此為玉案攤書一景。閣前有九成宮醴泉銘碑刻,不是真跡,仿製品而已。資料說歐陽詢存世的碑刻有多塊,不知在何方,不能一睹為快。歐陽閣一層祭祀歐陽詢,二層祭祀歐陽通,三層為觀景臺。此閣為後人紀念歐陽詢父子所建,現今的閣峙為近年重修。歐陽閣的匾額和楹聯為湘籍名家李鐸先生所書:玉座息歐陽萬卷書香傳宇宙;名山傳藏太子千秋堂構鎮乾坤。概括評價,恰到好處。站在閣中歐陽詢手持書卷的瘦削身形石雕像前沉思,千百年來,有傳說歐陽詢身形醜陋,多受嘲笑。今日看來,歐陽詢身後不朽的高大豐碑聳立,那些相貌之事不值一提。我注視的目光是敬重,是景仰。
歐陽詢紀念館前有楹聯:天道即書道;人正則藝正。看來這是學習書法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紀念館不大,很新,很漂亮。歐陽詢存世墨跡有《仲尼夢奠帖》《卜商帖》等等,那樣的珍品在這裡沒有看到。展品中有歐陽詢高仿墨跡,有出土青瓷器物,有開元通寶錢範……。文字介紹的內容不少,時間很充裕,細細觀看,了解歐陽詢的生平事跡,還想知道學習書法是否有捷徑可走。
介紹說:歐陽詢(557-641),字信本,又字少信。出身豪門,世代均為朝廷高官顯貴。南陳鎮南將軍歐陽頠之孫,廣州刺史歐陽紇之子,陳高宗太建元年,歐陽紇因與朝廷產生衝突,被朝廷派兵徵討,兵敗被誅,滿門抄斬,家口籍沒。幸運的是,年僅十二歲的歐陽詢被父親摯友尚書令江總冒死救走,為歐陽家保留下唯一血脈。江總教其讀書,歐陽詢天資聰慧,勤奮博通經史典籍,篤學專精書法藝術。後主陳叔通登基,大赦天下,歐陽詢得以江總舉薦,進入仕途,繼封為五禮學士。陳亡,入隋。隋文帝封歐陽詢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淵與歐陽詢私交甚好,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重用歐陽詢,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後太宗李世民封其為太子率更令。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有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少年的歐陽詢是不幸的,苦難中不屈不撓,貴人相助終成大器,非常人也。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其楷書有秦篆的頎長、漢隸的穩健放逸、魏碑的方整險勁,點畫精確,結構嚴謹,有其「一畫不可移」的境界。後世稱為「歐體」,書家公認為古今天下第一。書法之外,歐陽詢的文學造詣很深,「尤精三史」。奉旨領修《藝文類聚》一百卷,將唐以前的一千四百餘種古籍分門別類摘錄彙編,這部歷史巨著至今仍具有古典文學研究的非凡價值。
歐陽詢有四個兒子,前三子不顯,四子歐陽通有所作為,武則天時為相。歐陽通亦是著名書法家,幾與其父齊名,有「大小歐陽」之說。歐陽通因反對立武承嗣為太子,得罪武氏諸人,以大逆不道問罪被殺害,中宗神龍初年得以平反昭雪。
依歐陽詢世家算來,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是其嫡系。歐陽修時為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因改革問題與既得利益者產生矛盾,受牽連被貶。
看歐陽詢世家概況介紹,不乏傑出人物,但命運不那麼順利。不能不說封建王朝歷史上的官場爭鬥天昏地暗,在猜疑、陷害、讒言的旋渦中全身而退難,保全性命不易。
陽光普照,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與楷聖對話了。能有百多個孩子,身著統一的紅棉衣格外燦爛,一個個小嘴吱吱呀呀地說個不停,問個不停。小小年紀來此接受書法藝術氛圍的薰陶,這是幸事,願孩子們愛傳統文化,愛書法藝術。
歐陽閣後有「父子亭」,拳拳父子情,歐陽詢手把手教四子歐陽通學習書法的雕塑真實生動。歐陽通日後有成,與父親特別喜愛,親自教授有一定關係。
從歐陽閣東面上山,清風陣陣,流水潺潺,來到一泓泉水處。據說這明淨之水永不枯竭,山下稻田得此水灌溉,稻香異常。不遠處有水塘,「稻香亭」在水一方,青山綠水與紅棉衣相映,孩子們在亭子裡又蹦又跳。此處有雙楓夾道,丹楓似火的季節過了,欣賞待來年。檜柏連株尚在,針狀葉與鱗狀葉糾纏在一起,青翠濃鬱,難得的景致。
書山路門前開始攀登,麻石臺階路左拐右彎,沿途有木欄杆可扶。陽光雖好,但不是遊覽的季節,沒幾個人上山朝拜,我緩慢走在不寬的臺階路上觀風賞景倒也悠閒自在。
沿途見逢君亭、揮毫亭、洗筆亭,走近欣賞楹聯和匾額,都是現代名家撰寫。沿途見許多方正花崗巖石塊立在路邊,每個石塊都刻有字,分別為忠、孝、仁、義、禮、智、信、廉、勇,這可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做人做事的準則。沿途見許多紅色的祈福布帶飄蕩,願望是真實的,保全家平安,學業有成,金榜題名。「洗筆泉池」在山路的邊上,長約三尺,寬約兩尺,當年歐陽詢和歐陽通習字洗筆之處。「洗筆泉池」四字摩崖石刻相傳為歐陽詢親書,雖有所損壞,但「洗筆泉」三字仍清晰可見。在這裡停留幾分鐘,洗洗手,擦擦臉,感受清澈泉水的涼意,看能不能激起寫出漂亮大字的悟性。
書堂山雖不高,可太陽當頭,登山難免燥熱,脫下毛衣拎在手上。太子圍圩到了,此處是書堂山極頂,歐陽詢奉敕歸葬之地。綠樹蒼蒼之中,一丘黃土為墓廬,前有香爐,後有銅像,還有刻著「九成宮醴泉銘」文字的巨大石碑十餘塊圍繞。安葬於此風景秀麗之處,是因為歐老先生功德昭著。佇立在太子圍圩前,雙手合十,虔誠朝拜,中華文化傳承必將銘記於你,國人學習書法藝術或寫寫大字也必將銘記於你。
下臺階,往西南方向參觀「讀書臺」,門前柱上楹聯曰:人間好字自流芳是池水多情瘀心戀洗先生筆,世上名山皆有主倘書堂一醉快意如吟岱嶽風。現代人寫的楹聯,水平不亞於古人。木質小屋內有文人墨客題詠,抒發情懷。讀書臺前有觀景平臺,走過去瞧瞧,極目瞭望層疊山巒,水霧蒙蒙,中國畫仙境的味道。
下山了,遠遠聽見孩子們的叫嚷,走近看看,老師給孩子們發麵包和香蕉,看來他們要在這裡吃午餐了。出書堂山文化園,再次走在書香街上,商家開門迎客了,有商戶把特色農產品擺在街邊,等候遊人前來挑選。
莫名的感覺湧了上來,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確實好,但美中不足是真正的古遺蹟和古遺物太少,楷聖當年活動的厚重歷史感覺不多。小鎮周邊還有許多景點,應該是近幾年開發建設或提質改造或重修而成,似乎意義不大,不必去遊覽了。
據說現在看到的書堂山國學小鎮和歐陽詢文化園只是一期工程規模。二期工程建設的歐陽詢書法研究院、鎮南學府、歐陽碑林項目正在開工籌備中。將來還有三期工程,重點是旅遊度假等服務項目。我在想,書堂山這地方相對偏僻,知道的人不多,來得人也就不多。如果三期工程結束,歐陽詢文化園區名氣大了,文教、文創、文旅、文體、文居功能齊全了,來參觀旅遊的人一定會很多,對書堂山古鎮的文化建設,還有帶動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大有益處,但原生態面貌會改變,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我知道,就社會發展硬道理的理念來說,有得有失,也只能這樣了。
楷聖故裡走了一遭,增長了見識,收穫不小。有點遺憾,沒能找到寫好毛筆大字的捷徑方法,看來還得正經老實沉下心來,一筆一畫臨帖寫,不要投機取巧。
100000+人關注湖南寫作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