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認民:書堂山·楷聖故裡

2021-01-11 騰訊網

作者簡介

劉認民,男,祖籍山東萊州,曾在華菱湘鋼工作,熱愛文學,先後創作長篇小說《鋼廠人家》三部曲,《彼岸花》《陳家那些事》。有短篇小說《金獎》、散文《哦,梅溪湖》等作品在網絡寫作平臺上發表。

書堂山·楷聖故裡

作者:劉認民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章草、草書、飛白,八體筆走龍蛇,美不勝收。筆法、筆勢、筆意、神韻寫起來談何容易。千百年來,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一眾書法大家的境界無人能及,更不要說超越。

都說學習書法是最好的養生,抱著平和的心態,修身養性的想法,閒來閱讀書法方面的書籍,看看書法展覽,再拿起毛筆蘸著墨汁寫上幾個大字。

入門先從臨帖開始,臨楷書範本《九成宮醴泉銘》。此帖為唐代楷體碑刻,魏徵撰文,歐陽詢七十五歲時正書,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之事。讀此碑書法端麗肅穆,神氣充腴,結構謹嚴,筆圓體方,寓險絕於平正之中。堪稱人書俱老,爐火純青。

那一日在商場裡閒逛,旅行社的宣傳資料架上擺放著長沙旅遊指南的小冊子,隨意翻開看來,有湘江古鎮書堂山景點介紹。歐陽詢生於此山,長於此山,安息於此山,距今已經過去了1500年。唐朝時書堂山屬潭州臨湘管轄,現位於長沙北,望城區銅官街道書堂山村,距長沙市區中心約二十公裡。書堂山海拔196.2米,面積1.85平方公裡。傳說此山形酷似筆架,原稱為「筆架山」,後改為「書堂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堂山是楷聖故裡,這樣的名山竟然不知道,只怪自己太孤陋寡聞。應該去朝拜,沾沾楷聖的仙氣,讓毛筆大字也能寫得好看一點。

宜早不宜遲,趁著這冬日裡的好天氣跑上一趟。開車走西二環,過三汊礬大橋,沿湘江北去,過京陽路,轉上書堂大道。不遠處有一組書軸筆筒雕塑,臥放的書軸寫有千字文,筆筒中插有數支毛筆,立起的書軸上有「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字樣。歐陽詢本家,當代書法名家歐陽中石先生所書。

書堂山歷史古老,煥發新春是這幾年的事,望城區政府聚焦「翰墨書堂,國學小鎮」的定位,以國學文化為內涵,田園生態為特色,打造「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時間還早,小鎮上清清爽爽,來往行人不多,一片安寧。路面還算寬敞,平平整整,乾乾淨淨。房屋建築以灰色和土黃色及棕色為主,有那麼點古色古香。小鎮的十字路口有小廣場,百年古樟依然生機勃勃,兩枚巨大的銅錢站立迎接賓客。銅錢上「開元通寶」四個大字,篆隸之間,莊重大方且秀麗挺拔。本以為是讓遊人撫摸,有個錢財好運。其實不是,之所以立兩枚銅錢在這裡,因為最初的「開元通寶」四個字為歐陽詢書寫,開創了我國錢幣史上名人書寫錢幣文的歷史。我們知道,開元通寶貨幣在我國錢幣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宣告了中國幣制正式脫離了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通寶幣製成為之後的制幣標準。

仿唐代建築的「書香門」高大,門樓有楹聯:染翰時空千載猶傳歐字帖;溯源尋故裡一園盡攬大唐風。對仗工整,淋漓大氣。穿過門樓,走上書香街坡道,石板和青磚鋪成。道路兩邊高高低低的院落,有現代的「中國作家書畫院書堂山分院」,有百年歷史的鄉村中學「歐陽詢書法學校」,有鎮政府辦公機構,還有醫院衛生所……。民居私宅院落為多,有做著飯店超市生意,有書法繪畫工作室,還有銀藝和陶藝的店鋪……。邊走邊東瞧西望,欣賞道路兩邊黃、棕、青灰色牆體上的藝術作品,有雕塑、石刻、繪畫、書法……。此街真不錯,書卷氣十足,藝術氛圍濃厚。

路邊有石碑、駿馬和人物雕塑,原來是「駐馬觀碑」典故。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可以見證歐陽詢學習毅力執著,方有日後成就。

前行數百米來到書堂山,山門高高在上,仰望歐陽詢所書「書堂山」神韻大字,終於來到楷聖腳下。拾階而上,售票窗口前詢問。答曰:書堂山過去不收門票,重修改造耗資巨大,收門票今年正式實行。

泛起五味雜陳,感謝國家對老年人的關照,感嘆歲月悄悄流淌,不知不覺到了參觀景區或展覽場館享受優惠政策的年紀。

向前走,三層歐陽閣出現在眼前,盛唐遺風,莊重典雅。閣前多張書寫石案,陰刻文字供遊人臨摹,此為玉案攤書一景。閣前有九成宮醴泉銘碑刻,不是真跡,仿製品而已。資料說歐陽詢存世的碑刻有多塊,不知在何方,不能一睹為快。歐陽閣一層祭祀歐陽詢,二層祭祀歐陽通,三層為觀景臺。此閣為後人紀念歐陽詢父子所建,現今的閣峙為近年重修。歐陽閣的匾額和楹聯為湘籍名家李鐸先生所書:玉座息歐陽萬卷書香傳宇宙;名山傳藏太子千秋堂構鎮乾坤。概括評價,恰到好處。站在閣中歐陽詢手持書卷的瘦削身形石雕像前沉思,千百年來,有傳說歐陽詢身形醜陋,多受嘲笑。今日看來,歐陽詢身後不朽的高大豐碑聳立,那些相貌之事不值一提。我注視的目光是敬重,是景仰。

歐陽詢紀念館前有楹聯:天道即書道;人正則藝正。看來這是學習書法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紀念館不大,很新,很漂亮。歐陽詢存世墨跡有《仲尼夢奠帖》《卜商帖》等等,那樣的珍品在這裡沒有看到。展品中有歐陽詢高仿墨跡,有出土青瓷器物,有開元通寶錢範……。文字介紹的內容不少,時間很充裕,細細觀看,了解歐陽詢的生平事跡,還想知道學習書法是否有捷徑可走。

介紹說:歐陽詢(557-641),字信本,又字少信。出身豪門,世代均為朝廷高官顯貴。南陳鎮南將軍歐陽頠之孫,廣州刺史歐陽紇之子,陳高宗太建元年,歐陽紇因與朝廷產生衝突,被朝廷派兵徵討,兵敗被誅,滿門抄斬,家口籍沒。幸運的是,年僅十二歲的歐陽詢被父親摯友尚書令江總冒死救走,為歐陽家保留下唯一血脈。江總教其讀書,歐陽詢天資聰慧,勤奮博通經史典籍,篤學專精書法藝術。後主陳叔通登基,大赦天下,歐陽詢得以江總舉薦,進入仕途,繼封為五禮學士。陳亡,入隋。隋文帝封歐陽詢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淵與歐陽詢私交甚好,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重用歐陽詢,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後太宗李世民封其為太子率更令。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有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少年的歐陽詢是不幸的,苦難中不屈不撓,貴人相助終成大器,非常人也。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其楷書有秦篆的頎長、漢隸的穩健放逸、魏碑的方整險勁,點畫精確,結構嚴謹,有其「一畫不可移」的境界。後世稱為「歐體」,書家公認為古今天下第一。書法之外,歐陽詢的文學造詣很深,「尤精三史」。奉旨領修《藝文類聚》一百卷,將唐以前的一千四百餘種古籍分門別類摘錄彙編,這部歷史巨著至今仍具有古典文學研究的非凡價值。

歐陽詢有四個兒子,前三子不顯,四子歐陽通有所作為,武則天時為相。歐陽通亦是著名書法家,幾與其父齊名,有「大小歐陽」之說。歐陽通因反對立武承嗣為太子,得罪武氏諸人,以大逆不道問罪被殺害,中宗神龍初年得以平反昭雪。

依歐陽詢世家算來,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是其嫡系。歐陽修時為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因改革問題與既得利益者產生矛盾,受牽連被貶。

看歐陽詢世家概況介紹,不乏傑出人物,但命運不那麼順利。不能不說封建王朝歷史上的官場爭鬥天昏地暗,在猜疑、陷害、讒言的旋渦中全身而退難,保全性命不易。

陽光普照,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與楷聖對話了。能有百多個孩子,身著統一的紅棉衣格外燦爛,一個個小嘴吱吱呀呀地說個不停,問個不停。小小年紀來此接受書法藝術氛圍的薰陶,這是幸事,願孩子們愛傳統文化,愛書法藝術。

歐陽閣後有「父子亭」,拳拳父子情,歐陽詢手把手教四子歐陽通學習書法的雕塑真實生動。歐陽通日後有成,與父親特別喜愛,親自教授有一定關係。

從歐陽閣東面上山,清風陣陣,流水潺潺,來到一泓泉水處。據說這明淨之水永不枯竭,山下稻田得此水灌溉,稻香異常。不遠處有水塘,「稻香亭」在水一方,青山綠水與紅棉衣相映,孩子們在亭子裡又蹦又跳。此處有雙楓夾道,丹楓似火的季節過了,欣賞待來年。檜柏連株尚在,針狀葉與鱗狀葉糾纏在一起,青翠濃鬱,難得的景致。

書山路門前開始攀登,麻石臺階路左拐右彎,沿途有木欄杆可扶。陽光雖好,但不是遊覽的季節,沒幾個人上山朝拜,我緩慢走在不寬的臺階路上觀風賞景倒也悠閒自在。

沿途見逢君亭、揮毫亭、洗筆亭,走近欣賞楹聯和匾額,都是現代名家撰寫。沿途見許多方正花崗巖石塊立在路邊,每個石塊都刻有字,分別為忠、孝、仁、義、禮、智、信、廉、勇,這可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做人做事的準則。沿途見許多紅色的祈福布帶飄蕩,願望是真實的,保全家平安,學業有成,金榜題名。「洗筆泉池」在山路的邊上,長約三尺,寬約兩尺,當年歐陽詢和歐陽通習字洗筆之處。「洗筆泉池」四字摩崖石刻相傳為歐陽詢親書,雖有所損壞,但「洗筆泉」三字仍清晰可見。在這裡停留幾分鐘,洗洗手,擦擦臉,感受清澈泉水的涼意,看能不能激起寫出漂亮大字的悟性。

書堂山雖不高,可太陽當頭,登山難免燥熱,脫下毛衣拎在手上。太子圍圩到了,此處是書堂山極頂,歐陽詢奉敕歸葬之地。綠樹蒼蒼之中,一丘黃土為墓廬,前有香爐,後有銅像,還有刻著「九成宮醴泉銘」文字的巨大石碑十餘塊圍繞。安葬於此風景秀麗之處,是因為歐老先生功德昭著。佇立在太子圍圩前,雙手合十,虔誠朝拜,中華文化傳承必將銘記於你,國人學習書法藝術或寫寫大字也必將銘記於你。

下臺階,往西南方向參觀「讀書臺」,門前柱上楹聯曰:人間好字自流芳是池水多情瘀心戀洗先生筆,世上名山皆有主倘書堂一醉快意如吟岱嶽風。現代人寫的楹聯,水平不亞於古人。木質小屋內有文人墨客題詠,抒發情懷。讀書臺前有觀景平臺,走過去瞧瞧,極目瞭望層疊山巒,水霧蒙蒙,中國畫仙境的味道。

下山了,遠遠聽見孩子們的叫嚷,走近看看,老師給孩子們發麵包和香蕉,看來他們要在這裡吃午餐了。出書堂山文化園,再次走在書香街上,商家開門迎客了,有商戶把特色農產品擺在街邊,等候遊人前來挑選。

莫名的感覺湧了上來,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確實好,但美中不足是真正的古遺蹟和古遺物太少,楷聖當年活動的厚重歷史感覺不多。小鎮周邊還有許多景點,應該是近幾年開發建設或提質改造或重修而成,似乎意義不大,不必去遊覽了。

據說現在看到的書堂山國學小鎮和歐陽詢文化園只是一期工程規模。二期工程建設的歐陽詢書法研究院、鎮南學府、歐陽碑林項目正在開工籌備中。將來還有三期工程,重點是旅遊度假等服務項目。我在想,書堂山這地方相對偏僻,知道的人不多,來得人也就不多。如果三期工程結束,歐陽詢文化園區名氣大了,文教、文創、文旅、文體、文居功能齊全了,來參觀旅遊的人一定會很多,對書堂山古鎮的文化建設,還有帶動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大有益處,但原生態面貌會改變,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我知道,就社會發展硬道理的理念來說,有得有失,也只能這樣了。

楷聖故裡走了一遭,增長了見識,收穫不小。有點遺憾,沒能找到寫好毛筆大字的捷徑方法,看來還得正經老實沉下心來,一筆一畫臨帖寫,不要投機取巧。

100000+人關注湖南寫作微刊

相關焦點

  • 楷聖故裡再現「曲水流觴」 當代文人文撼書堂
    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唐露 攝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講座。唐露 攝當代書法美術作品展。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式暨「人民藝術家」王蒙主題講座在雷鋒大劇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書畫家、書法理論工作者及嘉賓相聚楷聖故裡,以當代文人的筆墨情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民藝術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宣布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開幕。
  • 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 書法名家相約「楷聖」故裡共品翰墨芬芳
    (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10月28日,紀念歐陽詢誕辰1460周年中國書法名家特邀作品展在「楷聖」故裡長沙市望城區隆重開幕。歷屆中國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等60位書法名家作品在望城雷鋒大劇院展出,部分書法家代表和特邀嘉賓齊聚望城參加活動,並為展覽揭幕。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歐陽斌出席開幕式。
  • 雷鋒故裡厲害在哪?外地商戶感染新冠,無人照顧的孩子30分鐘內有了...
    文/譚錦屏書堂山這幾日,全國知名作家、書法家正在望城聚集,以「書堂山」的名義。書堂山,長沙望城一座正在出圈的小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堂山是「楷聖」歐陽詢的故居。作為楷聖的家鄉,望城近幾年致力於擦亮「楷聖故裡」這個金字招牌,為中國書法文化傳薪播火。望城重修書堂山,建設了歐陽閣、歐陽詢紀念館……還準備建歐陽詢書法院。其中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望城正在組織復刻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
  • 書堂山懷古:大唐「楷聖」歐陽詢為何魂歸於此?
    湖南長沙望城區書堂山「歐陽閣」 原標題:美是生命的法度——書堂山懷古 (一) 一片冷綠的山野,於深冬的瑟縮裡 在這樣一個有雨的冬日,探訪書堂山,更像是在尋找一條歷史的線索,隱約而斑駁。 隋唐乃至南朝,是何其遙遠的人間呢?連想像都難以抵達。除了一座山的命名,除了近在咫尺的湘水,除了冬天的寒意和雨點沙沙的寂寞,有誰能讓我們回到那麼遠、那麼遠的從前?
  • 昭君故裡介紹,昭君故裡在哪裡
    昭君故裡介紹,昭君故裡在哪裡?昭君故裡是全國有名的旅遊勝地。它那濃厚的人文氛圍和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共同形成了天、地、人、文和諧自然渾然天成的人間仙境。昭君故裡簡介王昭君,名嬙,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33)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請行,出嫁匈奴,為民族間的親善和好作出了貢獻。她生長的寶坪村,原名煙墩坪,又名王家灣。
  • 炎帝故裡今何在?
    炎帝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但後又遷徙到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等地,故全國有六處炎帝故裡。陝西寶雞、河南商丘柘城 、湖北隨州、湖南炎陵縣以及會同縣、山西高平均被視為炎帝故裡。其中比較有名的數湖北隨州炎帝故裡。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因出土戰國早期文物——大型成套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譽為「炎帝神農故裡、古樂編鐘之鄉」。隨州夜景隨州因地處南方,飲食主要以大米為主。
  • 宜昌到屈原故裡怎麼坐車
    屈原故裡景區,位於宜昌市秭歸縣城內(新縣城)。秭歸縣是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在老秭歸縣城東門外(現在已被淹沒),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裡」四字,是郭沫若的手書。
  • 「白居易故裡」省級文創研學項目又有大動靜了
    12月21日,城關鄉與熊孩子教育集團就「白居易故裡」省級文創研學項目進行了籤約儀式。 「白居易故裡」省級文創研學項目位於城關鄉東郭寺--敬樓片區,項目利用「白居易故裡」及「四敬文化」的文化資源結合鄭州熊孩子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運營管理優勢,共同打造「白居易故裡
  • 魏源故裡盼望展翅高飛
    魏源故裡盼望展翅高飛文/鄒夢最近,虎形山花瑤討僚皈節和鄉村旅遊節可謂是聲名大噪,人山人海,歌舞昇平,好不熱鬧,好不壯觀!筆者雖然沒去現場,但從朋友圈還有隆回本土新聞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悅氣氛。不錯!再想想我們這裡,作為出了「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歷史名人,魏源故裡,也稱歷史文化古鎮,其發展卻落後人家的一半,不禁有些扼腕嘆息!司門前鎮位於隆回縣西北部,是舊時隆回縣衙所在地,也是歷史上隆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稱隆回司,故名司門前,真隆回也。這裡曾誕生和養育了一文一武兩位國人皆知的先賢。
  • 母親節,聊聊我們的母親女媧故裡到底在哪兒
    近年來,名人故裡之爭愈演愈烈,出現了「伏羲東奔西走,皇帝到處安家,女媧遍地開花,諸葛四處顯靈」的怪現象。歷史旅遊文化助推地方經濟發展,是這些故裡之爭的重要「推手」。就女媧故裡而言,比較有名有河北涉縣的"媧皇宮"、山西晉城澤州"媧皇窟"、湖北竹山寶豐鎮"女媧山"、陝西平利"女媧廟"、河南西華的「女媧城」、甘肅秦安的「媧皇故裡」等。
  • 伏生故裡系魏橋鎮冢子村考略
    唯今鄒平魏橋鎮冢子村為伏生故裡說,依漢代伏生之墓和冢子村與諸多史料為依據,經得起考證與推敲。由於伏生故裡爭議由來已久,也由於伏生在濱州傳統文化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此,尋找論證和準確地定位伏生故裡也成了當今濱州文史愛好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 尉遲故裡下木角 天然氧吧風景宜
    朔州市平魯區下木角村是大唐名將、中華門神尉遲恭的故裡。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隋唐時期,尉遲恭就是從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出發,徵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成為唐朝開國名將,被民間敬為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下木角村現在有尉遲故居、尉遲祖墳、雲遊寺遺址、九十九眼井等文化遺存。
  • 「八百壯士故裡農產品進上海」推介會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八百壯士故裡農產品進上海」推介會暨上海市靜安區北站街道辦事處和湖北省通城縣友好交流合作啟動儀式,在四行倉庫舉行。「八百壯士故裡農產品進上海」展銷會同時在四行倉庫紀念館廣場舉辦,通城11家農特產品、文旅企業參展,「本草天香」茶油、石溪彩米、九井峰茶葉、麥市豆乾……通城綠色健康的優質農產品,吸引了大批上海市民前來嘗鮮、購買。
  • 祁縣:羅貫中故裡打造鄉村旅遊樣板
    初冬時節,記者慕名探訪河灣村,整潔乾淨的街道讓人眼前一亮,厚重拙樸的古牆黛瓦相映成趣,色彩斑斕的「文化牆」賞心悅目,湖海園、文峰塔、貫中文化苑、羅家祠堂等旅遊景點處處彰顯羅貫中故裡風採……「河灣村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力圖通過發揮名人效應,結合優美生態環境,打造鄉村旅遊樣板。」
  •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炎帝故裡八重驚喜等您揭曉……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炎帝故裡邀您回「家」過節啦!10月1日—10月3日 ,景區將每天舉行神聖而莊嚴的拜祖儀式,這個國慶中秋快來炎帝故裡感受一次尋根盛典吧!這個假期,炎帝故裡邀請你回「家」過節,帶上父母孩子,在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誕生的地方,傳承炎帝神農精神,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 講述一代針聖的故事《針聖故裡》登陸海外萬家中餐館
    2018-01-08 19: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柳婧 江玥 傅烈青 記者 何雙伶新年伊始,一部「楊繼洲針灸」宣傳片《針聖故裡》現身美國、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等35個國家的235個重要城市,通過中餐廳向當地民眾和華人華僑講述「針聖故裡」衢江區和針灸大師楊繼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