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這也是他一生終極追求,後人把這句話刻在他死後的墓碑上。
我們不同於西方人的理性,我們從古自今跟星空就有種天然的親近感,星空在詩人筆下更添了無數的浪漫。
中國人面對同樣璀璨的星空、浩瀚宇宙,雖然我們只是它的一顆星辰,但每次仰望星空時,就會有無數遐想:人生燦若星辰,唯願精彩而已。
1.李白「舉杯邀明月」
往事越千年,此時的李白正在「舉杯邀明月」。李白賜金放還後,身在他鄉,心裡無比惆悵。今天月光如水,「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於是他「花間一壺酒」,但「獨酌無相親」;沒有關係,他馬上找來了月亮、他(李白)和他的影子「對影成三人」。
如此良辰美景,璀璨的星空之下,極具浪漫主義的詩人李白又怎麼會感到孤獨呢?
回想起之前「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何等的豪邁,人生短短幾十年,有如此精彩,又夫復何求呢?
2.蘇軾舉杯望月
500年之後,有人舉杯望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位詞人,被譽為有「將相之才」,可惜宦海浮沉,一貶再貶。
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倔強的蘇軾,透明的紅蘿蔔,也有看透後的通達。
今天中秋節,他「獨在異鄉為異客」也不會壞了心情,照樣「歡飲達旦」,心中想著「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是啊,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彼此有著自己,天涯也是咫尺。同在一個星空下,我們共守一輪明月,又何曾分離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人生海海,時間與空間不是問題,唯願各自活出精彩罷了!
3.烈士奔月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向清冷的廣寒宮卻特別熱鬧。因為這裡今天迎來了兩位重要客人,宮女連忙問月宮有什麼好招待的?
吳剛趕忙捧上月宮特有的桂花酒,一直與月兔為伴寂寞的嫦娥忙問:「今天是什麼好日子,是誰來了?」
「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一打聽得知,原來是革命烈士楊開慧和柳直荀來了。
為了表達對烈士們的敬重,嫦娥連忙展開寬大的袖子招手以示歡迎,而天上神仙都為有這樣的忠魂肅然起敬,紛紛翩翩起舞。
其實,嫦娥在天上一直接關注楊開慧的英雄事跡:1930年,毛主席愛人楊開慧不幸被捕,敵人說只要她在報上發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就可以馬上獲得自由,但遭到了英雄的嚴詞拒絕。
她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最終英勇就義,為中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9歲。烈士最美的年華,獻給了人生最壯麗的革命事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們都是宇宙的一粒塵埃,何其渺小,璀璨星空下,我們能做的是讓自己微弱的光奪目些,人生更精彩而已。
也正如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說:「正因人生如夢,才需真活。人活一世,唯願此生精彩紛呈,方不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