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大北京」戰略:5年投入研發200億 10年目標100萬輛

2020-11-2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北汽集團「大北京」戰略:5年投入研發200億,10年目標100萬輛

   1月6日,北汽集團在2019經營業績媒體溝通會上,發布以「北京」和「BEIJING」為核心的「大北京」品牌戰略。這是繼去年北京越野車獨立、北汽重整自主板塊之後,北汽對自主業務的又一次梳理。

  2019年4月16日,在上海國際車展,北汽集團發布了打造「中國越野車第一品牌」的北京品牌理念;2019年10月15日,北汽集團又宣布將此前的燃油車自主業務和北汽新能源,整合為「BEIJING」品牌;2019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北京」品牌和「BEIJING」品牌同臺亮相。

  「堅持『大北京』品牌戰略,是我們傳承歷史、持續創新的主動作為,是面向未來、換道超車的核心舉措。」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

  「大北京」品牌戰略,由「北京」和「BEIJING」組成。「北京」品牌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越野車品牌,「BEIJING」品牌的主要發力點是新能源。據了解,「大北京」品牌的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50萬輛,2030年達到100萬輛。

  據北京越野總經理王璋介紹,北京越野將堅持「縱向做強、橫向做寬、特種車做新」的產品發展策略。2020年,北京越野將發布9款新車。在電動化技術方面,北京越野將堅持混合動力發展路線,總體規劃、分布實施。

  王璋稱,北京越野將成為北汽集團的特色增長極,未來十年目標達到年產銷30萬輛的規模。

  「BEIJING品牌最硬核的競爭力,就是純電動。做電動車這個事情,我們是專業的,我們是全面的。」北汽集團技術產品與質量管理部部長李森表示,BEIJING品牌的立足點就是純電動。

  李森表示,現在電動車的價格大概是1.53倍,但隨著電池成本的下降,產品成本會此消彼長,兩種產品的成本會在2025年出現拐點。高度智能網聯化的電動車,是BEIJING品牌未來的機會。

  據李森介紹,BEIJING品牌將分階段三步走。

  第一步,面向「一個BEIJING」整合,去年和2020年,對BEIJING品牌開始進行改進升級。

  第二步,SUV+1代,進攻SUV市場。北汽自主乘用車業務中,SUV的銷量佔比低於其他自主品牌,李森稱,北汽要推出新一代的SUV產品提振銷量。此外,在產品矩陣方面,BEIJING品牌低端的3系和高端的9系將主打純電動,而在5系和7系,則是通過一個統一的平臺,實現油、電、換電的兼容。

  據了解,BEIJING品牌還將進一步進行車電分離商業模式的探索。計劃到2022年,3系、5系、7系、9系,可以實現全面換電。

  第三步,高度智能網聯化的電動車。即通過智能網聯技術的迭代,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BEIJING品牌的目標是,到2025年銷量突破40萬輛。其中,純電產品佔比超過70%。」李森說。

  徐和誼表示,「大北京」品牌戰略,北汽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核心主線,是北汽持續發揮「高、新、特」戰略的關鍵載體作用。北京集團將全集團優質資源,推進「大北京」品牌戰略。

  據徐和誼介紹,「大北京」品牌戰略重點是:強化關鍵技術突破,打造「大北京」硬核;專注產品完善升級,釋放「大北京」效能;加快模式創新推廣,拓展「大北京」邊界。

  北汽集團將提供全方位支撐。未來5年,投入研發超200億;加大與戴姆勒、華為、麥格納等企業的開放合作。同時,推進產品品質向上和體系創新。

  2019年,北汽集團整車產銷226萬輛,位於中國汽車行業第四位,全年營業收入達到5012.3億元,成為首個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的北京市屬國有企業

  不過,從結構上來看,北汽集團的銷量、營收、利潤主要支撐來自於合資板塊,但北汽集團的自主板塊較為疲軟。

  多年來,北汽集團對於做強自主業務有著強烈的決心。不過,曾經取得短暫輝煌的北汽紳寶,未能得到良性發展,銷量節節敗退,最終只能退出歷史舞臺。北汽新能源雖然走在市場前面,此前多年蟬聯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但2019年受補貼退坡影響,目前也面臨著一定困境。寄予厚望的高端品牌ARCFOX將在今年上市新車,但需要面臨特斯拉以及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激烈競爭。

  在汽車產業的大變革和中國汽車市場的調整下,下一個10年,北汽集團能夠實現自主板塊百萬輛的目標嗎?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北汽集團告別「徐和誼時代」 繼任者姜德義的「隅意」和挑戰
    接過徐和誼的接力棒,姜德義能帶領北汽集團跑出什麼樣的速度?值得期待。更需要觀察的是,姜德義的上任將給2020年北汽集團提出的「大北京」品牌戰略的後續實施帶來哪些新氣象?《商學院》記者就相關問題向北汽集團相關負責人的郵箱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但從北汽集團某內部人士那裡,記者得到了一些答案。
  • 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獲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10月30日,2020年第七屆《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辦,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北汽福田董事長張夕勇以「戰略重組 聚焦主業 實現良性增長」創新實踐案例榮獲2020《哈佛商業評論》拉姆
  • 一汽紅旗銷量超20萬輛三年增5倍 徐留平再立目標2022年挑戰60萬輛
    2018年1月8日,中國一汽發布了新紅旗品牌戰略,徐留平定下銷量目標:2020年銷量10萬臺級,2025年30萬臺級,2035年50萬臺級。根據當時公布的戰略,紅旗汽車將在2025年前推出17款全新產品,涵蓋多個細分市場級別,徹底擺脫紅旗「官車、老舊」的固有印象。
  • 硬核出徵北京車展 北汽集團盛裝上陣
    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於2020年9月26日-10月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北汽集團將攜ARCFOX、BEIJING汽車、北京越野、北汽福田、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登陸國展中心E4館,以清晰的品牌架構、升級的全新產品、強大的體系能力,展示北汽聚焦自主品牌、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
  • EV晨報 | 北京計劃2020年推廣新能源車約40萬輛;復星戰略投資捷威...
    原標題:EV晨報 | 北京計劃2020年推廣新能源車約40萬輛;復星戰略投資捷威動力;寶馬Vision iNext概念車亮相1、北京市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北京市政府14日發布關於印發《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通過採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
  • 盤點2020年汽車大佬誇下的海口!
    1-11月機動車交強險上險量中,蔚來、理想和小鵬都超過2萬輛,威馬鞭長莫及。「威馬活過來了嗎?威馬還遠沒有安全上岸。」凜冬下的競賽是殘酷的,2020年10月,完成D輪100億元融資後,沈暉在一封家書中如此感慨。可見,疫情的到來,讓造車新勢力的路更難了,2021年,註定會是一場更激烈的戰爭,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91期:英國將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提前10年
    按10月份的產量水平計算,上海超級工廠Model 3的年產能,就已經超過了27萬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計劃2021年生產55萬輛汽車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計劃2021年生產55萬輛汽車,其中包括30萬輛Model 3和25萬輛Model Y。據悉,該工廠的目標是年產50萬輛汽車。
  • 2020年汽車業務流出約607億 許家印造車"玩大的」
    也堅信能夠實現3-5年銷量100萬輛的宏大目標。 發布會上,恆大汽車也公布了恆大集團在汽車產業的具體投入情況。據介紹,2019年至2021年,恆大集團在新能源汽車板塊計劃投入分別為147億、57億、90億,共計294億元。 不過從下圖可以看到,除去集團投入,恆大汽車用銷售收入和融資收入為汽車產業「輸血」。
  • 北汽新車S12源自吉普2500 預售7-10萬元
    【搜狐購車 新車】上周,記者從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有限」)獲悉,在推出域勝007之後,代號為S12的越野車將在年底上市,這其實是升級換代騎士車型,定位為入門級都市SUV,售價在7萬到10萬之間。
  • 2020年山東重工實現利潤200億,元旦假期發出大幹100天動員令
    1月2日,濰柴集團召開大幹100天領導幹部會議,近5萬名幹部員工通過現場、線上等形式參會。新年伊始,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發出了「大幹100天,實現新跨越」的動員令。
  • 三成股權融資20億 北京越野加速混改?
    日前,據北交所官網顯示,為優化越野車公司資本結構、增強企業活力和計劃實施混改,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至少2至3家戰略投資者,融資金額20億元,用於新產品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而混改完成後,北汽集團將持股70%,仍是公司控股股東,戰略投資者持股30%。
  • 獵雲早報:滴滴與北汽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享單車全球用戶規模...
    報告預測,共享單車全球用戶規模將繼續增長,至2019年或達3.06億,海外市場潛力巨大,而亞洲或將成為熱點。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2017年7月,全國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超過1600萬輛,絕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不過,中國多個城市對共享單車劃定總量控制「紅線」。去年起,杭州、福州、鄭州、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北京等十多個城市對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按下了「暫停鍵」。
  • ARCFOX出道即遇「窄門」 北汽新能源板塊贏弱何解
    但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0年9月產銷數據,今年前9月新能源乘用車共銷66.3萬輛,同期乘用車銷量為1337.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佔比僅5%。在這5%中,還有像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這樣已經打出一定知名度的品牌,ARCFOX若想趕超甚至做到引領地位,還有機會嗎?
  • 姜德義首次調研,望北汽新能源提升核心競爭力!
    8月8日,星期六,北汽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德義就任之後首站調研,選擇了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和北京奔馳。根據今年3月公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北京奔馳毛利潤高達422億,平均一輛北京北京奔馳車型單車利潤超過7萬元。當日,恰逢北京奔馳成立十五周年紀念日。姜德義特別對北京奔馳十五年來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和祝賀。與北京奔馳相對的,是北汽新能源的持續虧損。
  • 烽火通信營收300億三年翻兩倍 10年研發投入百億成行業標杆
    2017年,公司總資產458.97億元,實現銷售額360億元、營業收入304.13億元、利潤總額13.3億元,同比2012年分別增長107.8%、125%、136.2%、111.4%,相當於5年再造一個烽火通信。
  • 舍弗勒集團實現2019年預期目標
    【來源:美通社】-2019年集團實現銷售額144億歐元,增長0.1%-集團及三大事業部均實現預期目標-自由現金流較上年顯著增加,達4.73億歐元2019年,舍弗勒集團實現銷售額144億歐元,按固定匯率增長0.1%,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利潤為11.61億歐元,實現自由現金流4.73億歐元,超出調整後的預期目標。2019年,舍弗勒集團汽車主機及售後事業部全年業務分別微幅下滑0.8%及1.1%;工業事業部實現業務增加3.1%。
  • 10分鐘的發布會,北汽卻講了一個長達62年的故事
    5月15日,北京汽車發布了一場十分鐘的發布會,雖言簡意賅,內容卻扣人心弦。發布會上,北汽宣布更換新車標,並發布新廣告語「美好,從BEIJING汽車開駛」,以更簡潔的形象,更包容的胸懷,載著民族汽車工業進一步強盛的希望開駛。
  • 毅德國際與京東開展5年戰略合作;ThoughtWorks中國研發總部落戶...
    2017年8月,創業黑馬提出了第一個上市戰略,把黑馬成熟的雙創生態,複製到全國100個城市,代號「黑馬百城計劃」。短短數月,北京、南京、南昌、成都、瀋陽、鎮江、武昌、烏魯木齊、鄭州等城市已籤約合作,火熱開展中……他們將攜手創業黑馬,把一線城市的視野、經驗、創新、資本、資源和大咖引入地方,加快城市產業升級。點擊了解百城計劃!
  • 大眾汽車集團的電動化之年 150億歐元加碼電動領域投資
    今年5月29日,大眾汽車投資10億歐元,獲得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12月8日,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投資交割完成,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這標誌著大眾汽車集團順利完成對江淮大眾的戰略投資,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同時,全新研發中心也在合肥竣工。未來,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公司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全球的協同效應,逐步提升MEB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力。
  • 是有錢任性還是痴人說夢 恆大新能源2025年實現100萬銷量靠譜嗎?
    像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最近就立下了一個小目標——2025年實現產銷100萬輛 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宏偉目標。真的是有點嚇到寶寶了,2025年實現產銷100萬輛是個什麼概念?縱觀現在的車市,11月我國共售出17.1萬輛新能源汽車,1-11月累計銷量達90.5萬輛,同比大增139.2%,新能源市場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