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行奴化教育 濟南學生被教向天皇照片敬禮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佔了咱的城,還要用奴化教育奪走民族魂

  濟南學生被教向天皇照片敬禮

  在濟南藝術學校(前身為濟南正誼中學),收藏有幾本日偽時期的書籍,其中既有當時的小學教科書,又有供日本研究中國經濟文化的德國著作。通過這些書籍可看出,為了達到完全佔領中國、奴化中國人的目的,日本人在教育方面下足了工夫。而以鞠思敏為代表的濟南知識分子們,一直在進行戰鬥,並最終讓日偽的奴化教育化為了泡影。

  奴化教育從娃娃抓起 大力推崇「天皇」

  「從老師那裡聽聞了很多事,了解了天皇陛下的偉大,擁有天皇陛下的日本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這是出版於昭和十六年(即公元1941年)的一本名為《好孩子》的圖文書中的一句話。

  濟南藝術學校圖書館館長何東明向記者介紹,從該書尾頁標示的印刷機構「共同印刷株式會社」可以看出,「這應該是日本本土出版的小學教科書,但後來卻被拿來供中國的小學生使用。」

  該書著作權歸屬「日本文部省」,發行者為「日本書籍株式會社」,定價「六十錢」,薄薄的一小冊子共分為二十章56頁,內容包括日本的地理、風土人情、家庭倫理等,採取了文字配彩色圖片的形式,文字採取片假名形式,字跡清晰且間距較大,適合小孩子的閱讀習慣。

  該書最為突出的一點,是對「天皇」的重視和推崇。書中,對於天皇的讚揚比比可見。

  該書第二章「最敬禮」中說,「今天是天皇的生日,大家整齊列隊,開始了儀式,對著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的照片敬了禮,國歌響起,校長宣讀了教育敕語,讓我們肅然起敬。」

  第十七章「天皇陛下」中則有,「擁有天皇陛下的日本國民真的很幸福,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對天皇效忠,我們也必須對天皇效忠。」

  「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就是一本用來給小孩子『洗腦』的教科書。」何東明說,小孩子心智單純,如果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皇民化」思想,長大後對日本的認同感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對於戰爭的讚美,比如第十章「說給士兵聽的話」中便有「當日丸旗(日本國旗)佔領了陣地時,請揮舞著這個高唱萬歲。士兵們,請保重身體,我們每個月1日會去神社參拜。」

  而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士兵們,請看看我們畫的圖寫的字。也給支那的孩子們看看」,顯然這與當時日本正在進行的侵華戰爭密不可分。

  這種對戰爭的美化,不僅是當時的日本政府欺騙本國國民的手段,同時也成為欺騙受害國國民的一種手段。

  學校教學日語先行 為增加中國學生對日認同感

  除了對小學生直接的「皇民化」教育,日本人還試圖以「語言」為媒介,不遺餘力地對中國師生進行各種「日語教學」及「親日化」培訓。

  在濟南藝術學校保存的一部講授如何學習日語的《最新日本語教授法精義》(下簡稱《精義》)中,序言有這樣幾句話:「要讓他們(支那人)理解日本人,就要更好地學習日語。」「為了確立大東亞共榮圈,應當普及以日語為基礎的教育。」

  在《精義》序言中,還對其以往的「教學效果」進行了總結:「在日語教學方面,應當參考過去我們在臺灣、朝鮮、滿洲國獲得的一些經驗,對支那大陸(即中國大陸)進行新的重點研究……」

  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而語言則是文化之根本。日本人認為,對於中國人來說,學好日語,最重要的是增加其對日本的認同感。

  此外,在這本以「日語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書中,第一章是著重介紹「東亞新秩序」與日語的關係,強調了日語在日軍確立所謂「東亞新秩序」中的作用,第二章才轉入一般的語言學敘述中。

  山東學者鍾春翔曾撰文指出,殖民地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對宗主國語文的重視,而日偽推行的日語教學,與正常的外語教學有本質不同,「大力推行日語教學的目的是為日本侵華戰爭服務的。」

  從歷史經濟到心理精神 日本軍官全面系統研究中國文化

  事實上,侵華前後,日本人對於中國的經濟、地理、歷史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

  濟南藝術學校珍藏有一本名為《支那經濟心理的研究》(下簡稱《研究》)的日文書。其旨在研究中國的傳統經濟和地理、歷史文化的關係,原著並非日本人,而是一名德國學者,譯者則是日本學者內田直作。

  「這本書應該屬於一個叫『臼井未吉』的日本人。」濟南藝術學校圖書館館長何東明說,在該校校史記錄的日偽時期的教師名冊裡,還有臼井未吉的名字。

  據介紹,臼井當時除了擔任該校軍事教官外,還身兼督學和培訓該校教師的職責,「可以說,他是當時日本軍方安插在學校的一顆釘子。」何東明表示。

  這本看起來與「侵略」或「奴化教育」並不沾邊的書,聲稱完全繼承了原著者威廉布魯姆所具有的「同情和理解中國人精神」的思想,但在當時日軍全面侵華的年代,《研究》一書卻成了日本侵略者研究中國、為侵略服務的工具。

  這本書末尾還提供了「支那研究」的系列叢書,內容包括中國的地理、貨幣、水運、精神心理等,其中在「精神構造研究」這一書名的旁邊,閱讀者還畫了一個圓圈,其意是要繼續對中國人的精神心理等進行閱讀、學習。

  「這可以看出當時日本人對中國的研究多麼的深刻和全面。」何東明說,為了入侵中國,日本的一個軍官都可以下如此的工夫,可以想見「他們做了多少準備」。

  「相對於侵略者所使用的武力,其對中國透徹的研究顯得更為可怕。」何東明認為。

  「山東蔡元培」 為國保淨土

  對此,在文化教育領域,以鞠思敏,綦際霖為代表的濟南當地知識分子的反抗從未停歇。

  鞠思敏為正誼中學的創辦者之一,綦際霖則繼其之後該校最重要的校長之一。據正誼中學校史記載,濟南淪陷後,日偽為籠絡人心,多次威逼利誘有「山東的蔡元培」之稱的鞠思敏擔任偽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但都被鞠思敏嚴詞拒絕。

  鞠思敏拒絕在偽政府任職,同時在千方百計地恢復正誼中學,其目的就在於,一方面是為了學校不被漢奸學校吞沒,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陣地上,為國家保存一片淨土。

  「能對奴化教育抵抗一分,就是報國一分,能抵抗十分,就是報國十分。」這就是他二人的信條。同時,他們在抵抗奴化教育時,也顯得謹慎而機智。

  濟南本地文史研究者魏敬群曾介紹,綦際霖等在講日本歷史的時候,「會非常詳細講他們怎麼受了中國的影響才擺脫野蠻進入文明」,這樣只用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就能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但能宣傳我國歷史,還讓日本人抓不住把柄。既抵制了奴化教育,還保護了自己,「是一種非常好的策略。」

  而當日偽強迫學校老師講授奴化教育內容時,他們則採取「指出來源,照本念經,念完就算,不加發揮」來予以回擊,不做證明反駁,但也絕不正面發揮,「讓人一聽就明白這一套胡說八道是日寇漢奸的心意。」

  「這些愛國師生的種種有力抵抗,最終讓日偽的奴化教育化為泡影。」山東大學教授徐暢說。

  (感謝林方圓女士對本文提供的日語翻譯支持)

  文/片 本報記者 劉志浩 張泰來

相關焦點

  • 日本在臺灣瘋狂植入大和文化,進行奴化教育,狼子野心人盡皆知!
    1896年,日本人已經在全臺灣設立了16所日語講習所,分教所18所,專門招募臺灣子弟入學;1898年,日本駐臺灣總督府頒布《公學校令》,將各地的日語講習所統一改名為「公學校」,普及日語的殖民教育開始發酵,之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
  • 蚌埠某老師組織學生「下跪教育」,看似感恩,實為走偏的奴化教育
    今天安徽蚌埠一小學老師和學生互相跪拜,進行孝道教育的視頻,引發了很大爭議。趙老師說他接到了一位學生家長的電話,稱孩子在家不聽話。於是第二天他就在大課間對學生進行了這種方式的感恩教育。這位老師表示,剛開始讓學生跪下來的時候,學生有些遲疑,甚至有個別學生出現了牴觸的情緒。但是經過老師的耐心解釋之後,孩子們才逐漸接受,並完成了老師和學生面對面學習跪拜父母的視頻。
  • 成功被日本奴化的國家,至今還把日語當母語,國旗也與日本相差無幾
    提起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想必很多人都會回答是日本,當年中日戰爭持續多年,兩個國家可以說都受到了一定的傷害,不好還好最終和平解決,中國也沒有被日本侵佔成功,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然而有一個國家卻很可憐,它是唯一一個被日本奴化成功的國家,甚至把日語當作自己國家的母語,可見當年的創傷有多大。
  • 受到日本侵略後,徹底被「奴化」的國家,人民說日語尊日本為母國
    我們都知道,受到侵略時領土丟失不可怕,可怕的被敵人給同化掉,因為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國家離淪陷就不遠了,曾經在戰爭時期,日本就奉行這樣的侵略理念,總是想方設法的將當地人給奴化,二戰前夕的「朝鮮」就是一個例子,日本入侵之後,國王帶頭投降,然後徹底的臣服,二戰爆發之後其全方位的支援日本,成為最大的幫兇之一。
  • 推行「立本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原標題:推行「立本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近日,茂名晚報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在2020年茂名市初中學校教學
  • 濟南二中利用藝體課程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為進一步提升濟南二中心理育人工作質量,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舉辦2020年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節的通知》(魯教思函〔2020〕6 號)要求,濟南二中政教處結合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和高一、高二學生復學後的各種心理狀態,聯合音樂組、美術組、體育組制定了疫情復學特色系列課程,用「三個一」,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韻律陶冶情趣。
  • 此小國被多次買賣,最後成日本唯一奴化的國家,把日語當母語
    日本作為彈丸之國,國內資源十分匱乏。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發展起來。認識到自己不足之後,日本加快了對外殖民侵略的步伐,每到一處不僅是燒殺搶掠,更是為了侵佔領土,奴化當地人。但是想奴化他人怎麼會那麼容易,勢必會遭遇強烈的抵抗。
  • 學生偷學漢語,漢奸溫世珍怒不可遏:校園內只能學日語,抓起來!
    按道理,他應該為北洋政府效勞,可惜因為崇日、媚日,溫世珍很快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溫世珍在擔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專員的時候,就已經淪為了漢奸,他與日本人相勾結,損害北洋政府的利益。不過,由於溫世珍會一口流利的日語,再加上他與日本軍方高層多有聯繫,所以北洋歷屆政府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撤換他。
  • 安徽一小學老師對學生進行跪拜式孝道教育,網友:流於形式
    12月17日,安徽蚌埠一小學的趙老師對學生進行跪拜式的孝道教育。原因在於他接到一家長的電話,家長說孩子在家不聽話,所以這位老師利用大課間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不太接受,那麼經過老師的解釋,學生才和老師面對面跪拜父母。
  • 萊蕪高新區全面推行「濟南健康易通行」
    現在我們在手機上安裝了『濟南健康易通行』,用手機掃描一下出入人員的身份證,體溫正常即可進入,整個過程不過幾秒鐘,而且使用這個系統完全不需要接觸,更讓人放心。」3月2日,汶陽花園疫情防控檢查點值班人員對記者說。
  • 濟南教育部門將對學生開展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教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1日訊(記者 王浩然)11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進行介紹和解讀。濟南市教育局總督學宋豫介紹,濟南市教育部門將全面開展以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編寫了有關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讀本,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有關生活垃圾的知識,學會如何進行生活垃圾分類。
  • 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12月17日,首屆「濟南教育榜樣」選樹活動頒獎盛典隆重舉行,會上對各項榜樣獲獎單位及個人予以表彰。山東省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評「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城市的溫暖底色。2020年,在濟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的戰略目標,濟南市教育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業攻堅,走出了一條「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之路。
  • 新疆借鑑日本經驗推廣學生飲用奶計劃
    日本學生飲用奶的現狀  根據安排,考察團實地考察了東京都多摩市立供餐中心學生營養餐加工配送情況和北海道聖個丘小學學生營養餐與飲用奶推行情況,對日本學生營養餐與飲用奶相關法律法規、管理體系、財政政策、推行效果等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日本是世界上學生營養餐與飲用奶實施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濟南三中市南校區各班進行生命教育主題班會
    舜網訊10月23 號下午,濟南三中南校區各班召開主題班會,進行「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主題教育活動。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濟南三中南校區各級部班主任,根據各級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級部內部資源共享、經驗共鑑,認真製作生命教育課件,分別在班內召開「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主題班會。活動由市南校區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統一組織部署。
  • 濟南全面推行電子健康卡 到醫院就診只需拿手機
    原標題:濟南全面推行電子健康卡 到醫院就診只需拿手機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將全面推行電子健康卡,濟南市兒童醫院電子健康卡就診服務已開通,來院就診只需拿手機即可,持手機上的電子健康卡市民即可實現預約掛號、籤到取票、交費、看診、查看報告單等診療服務。根據濟南市衛健委統一安排部署,健康濟南APP為電子健康卡申領應用平臺,申領後一卡可以在濟南多家醫院使用。
  • 濟南一中舉辦學生英語演講大賽
    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展現2020級學子的風採,12月16日下午,濟南一中課程教學部和高一英語組共同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的英語演講比賽。本次決賽由高一學生申明宇、耿婉茹主持,濟南一中黨委書記、校長逄坤敬,副校長柳寶福,課程教學部主任劉波出席,全體班主任老師、英語組老師們和2020級1000多名學生在決賽現場給選手們加油助威,英語組高級教師房健致開幕詞。
  • 臨沂實驗中學開展「向國旗敬禮,做時代新人」活動
    臨沂實驗中學開展「向國旗敬禮,做時代新人」活動 發布日期:2020年09月27日 瀏覽次數:11為弘揚愛國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學校組織全體學生開展「向國旗敬禮
  • 楓葉教育第一百所學校濟南開學,助推多元特色化教育發展
    據了解,這是楓葉教育集團開辦的第一百所學校,由楓葉教育集團與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合作辦學,將進一步豐富章丘區的教學資源,提升教育國際化程度,形成區域內多元化辦學新格局,為濟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注入新能量。精誠育人,打造精品校園從濟南楓葉雙語學校開始投建到今天正式開學,全體楓葉人展現出了堅定的信念與拼搏精神,用專心和愛心在齊魯大地播撒教育的種子。
  • 中國孩子從小穿鞋襪,日本卻推行「赤足教育」,光不光腳差別很大
    不過,日本的父母卻與中國的父母不同,他們喜歡讓孩子「光著腳走路」,絲毫不怕孩子「受寒」。原因很簡單,日本推行「赤足教育」,認為「赤足」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都有好處。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01中國孩子從小穿鞋襪,日本卻推行「赤足教育」,光不光腳差別很大剛開始,伊伊媽從鄰居口中了解到日本的「赤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