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像主題人物
Hemingway
海明威
#
他的人生
【邵丹 作品】
喝最烈的酒/
釣最大的魚/
娶最美的妞/
參加兩次世界大戰/
獲諾貝爾獎/
被摧毀卻不會被打敗的男人
這般人生,屬於海明威。
【雨佳 作品】
窮困且拖家帶口的年輕作家/
失敗的間諜/
帶著老婆和情人同居/
病痛纏身/
抑鬱症自殺
這些境遇,也屬於海明威。
【鄭路 作品】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1899.7.21~1961.7.2)
美國作家、記者,英語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其人生之精彩,堪比好萊塢大片。
不止寫作,去非洲狩獵、去西班牙鬥牛、打仗打架、喝酒談情……這些血性刺激的經歷,海明威都沒錯過。
【HUI 作品】
海明威是現代文學巨匠。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小說作家之中,他的作品常常被人們和與他同時代的福克納和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相提並論。
【趙曙合 作品】
海明威的四大小說,
《太陽照常升起》(1926年),
《永別了,武器》(1929),
《喪鐘為誰而鳴》(1940),
《老人與海》(1952年),
加上他出色的短篇小說故事,對現代小說的貢獻遠遠超過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的小說,可以和福克納相比肩。
【李雙 作品】
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一句「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鼓舞了世上無數人。這本書也讓海明威獲得了1953年的普立茲獎和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陳輝國 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場領略感受戰爭的熱切願望,加入美國紅十字。
海明威投身義大利戰場。一天夜裡,他被炸成重傷,中的炮彈片和機槍彈頭多達230餘塊。他共做了13次手術,換上了一塊白金做的膝蓋骨。
【方文林 作品】
#
他的作品
文字雋永。
海明威去世59年後的今天,他的文學生命依然旺盛,滋養著無數人的心靈。
【大叔漫畫 作品】
海明威以堅持使用簡短、具體而直接的平鋪直敘的文體和完全由對話構成的場景為主要特點的寫作風格,使他的小說和短篇故事具有一種獨特的、能夠立即被確認是作者本人所寫的特徵。
【胡旻 作品】
由於他寫作的風格以及他個人生活的風格,人們傾向於把他當作一群美國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這些作家的作品反映了美國人所特有的一種寓於行動中的精神,即勇敢、直率以及堅定的獨立精神。
【大強 作品】
他本人是一個曾經參加一戰的負過重傷的老兵、一名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戰士,同時還是一位熱愛戶外活動、有著諸多人生追求的「硬漢」,這樣的背景加深了他和他作品之間的這種聯繫。
【杜萌 作品】
能在身心病痛和社會壓力之下寫出好作品,離不開海明威出色的語言駕馭能力。他能夠用最簡單的詞彙表達最複雜的內容,毫無矯揉造作。那些藏在文字之外的震撼,則留給讀者自行回味,他本人絕不多言。
【高子媛 作品】
海明威的作品是一個艱苦的挑選的結果,作品中每個單詞都承擔確定的敘事任務。
【任意 作品】
語言上的精雕細琢,反過來在作品中心人物的思想和經歷上體現出來,不論這些人物是單純的講述者,或是逐步揭示情節的焦點角色。
【小4漫畫 作品】
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在作品中的必然表現就是,作品的全部意義並不僅僅局限於推動情節發展:作品背後總是有一個聯繫和邏輯性的世界,作品中包含的每個細節(甚至是省略的細節)背後都有潛在的原因。
#
他的生命
談海明威,也不得不談他的死。
關於海明威的自殺,很多人覺得不解:這樣一個以「文學硬漢」聞名於世的老人,為何戰勝不了自己?
【一寸蟲 作品】
海明威的痛苦是慢性疾病,這可能在他寫作第一本小說的時候便已體現出來。
【喜啤士 作品】
「冰山寫作」讓他的創作速度一直相當緩慢,每天都在苦海中尋找恰當的字詞,然後精疲力竭地寫下幾百個字。據他的妻子瑪麗回憶,海明威從來沒有在一天寫出超過一千個詞。
【謝利明 作品】
《老人與海》結尾他修改了39遍才滿意。年輕力壯的時候,這種體力活兒算不了什麼。他還富有激情,從打獵、性、創傷、戰爭、非洲旅行那裡獲取了素材,寫出的句子天然地具有硬漢風格。
【付偉藝 作品】
【範超波 作品】
但在巔峰期過後,延續這種風格變得艱難。尤其是在《喪鐘為誰而鳴》之後,海明威幾乎再也沒寫出過像樣的新作品。
【在水一方 作品】
【胡塗 作品】
【臧強 作品】
語言能力的退化讓海明威的痛苦更加劇烈。這是所有作家的詛咒。
【王昕 作品】
【大令漫畫 作品】
【侯穎剛 作品】
他患上了健忘症和重度抑鬱症,再加上長期酗酒讓他不得不忍受肝腎疾病的侵擾。
【漫畫君 作品】
【顧岡 作品】
1960年,海明威入院治療,同時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他目前的狀態是,連給甘迺迪總統的演講詞寫幾行句子都做不到。
【黃澤斌 作品】
【郭新民 作品】
【蔡衛東 作品】
他嘗試自殺,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終於1961年7月2日清晨,
房屋的門口傳來一聲巨響。
這一次,他終於扣動扳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