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今天要講的是一個堅韌而又快活的人——海明威。
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學家,曾以一部《老人與海》獲得過普立茲獎(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等殊榮。
最初只是一名非學院派文學青年的海明威,後來融入巴黎文壇,成功地贏得了各種大獎。
他怎麼做到的?真正的海明威許廣平,餘秋雨棄糠妻李紅娶小其16歲,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喜歡戰爭、拳擊的硬漢作家。
從記者的身份轉變為戰士。
曾經高中畢業的海明威,選擇進入美國著名的《堪城星報》做記者。
次年,再一次不顧父親的堅決反對,他最終放棄了記者的工作崗位,前往最危險的地方參軍。同普利茲曾經的選擇一樣,同齡少年也因為一戰的影響而參軍。
去義大利前線的路上,米蘭附近的一個爆炸物倉庫發生爆炸,使他腿上留下了200多個彈片,即便如此,他仍然堅持要把一名義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點。隨後,也因此被義大利政府授予了銀質英勇勳章。
打獵,捕魚,拳擊是生活的嗜好。
海明威是在農村長大的,由於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到大都喜歡那些大男子漢氣息的東西。無論是是在非洲捕獵獅子,還是在墨西哥暖流中遊弋搜尋槍魚,他總是喜歡的不得了。
他甚至把這種被稱為「硬漢」的嗜好帶到社交圈。每一個人,只要是海明威的初識,就會被他帶來一場拳擊,領略海明威強大的人格魅力。
用冷淡而冷淡的筆觸寫小說。
在《喪鐘為誰而鳴》等作品中,他經常提倡「硬漢」精神。在關時刻,海明威感到人終有一死,卻不能死得窩囊,必須保持尊嚴和尊嚴。正如《老人與海》中的主角聖地牙哥所說:你可以盡一切可能將他消滅,但卻無法打敗他。
海明威從安徽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安徽黃梅劇團的寫作。
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三個大文豪同時出現,各自的文風也各不相同。相對於中國老舍的幽默京味兒,日本的川端康成的唯美小資,美國的海明威有兩個特徵:剛硬。
19世紀巴爾扎克、雨果、託爾斯泰等辭藻繁複的文風以簡練的「電報體」結束,演變成後來卡福的極簡主義,對美國文學和20世紀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他是溫柔坦率的渣男
晚年的自傳《流動的聖日》中,他用極富抒情性的語言敘述了與妻子的離別,但事實上卻是移情別戀。
他的朋友、《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菲茨傑拉德曾經開玩笑說:海明威每一部小說,就得換個太太,」海明威自己也說過,戀愛是他寫作的最佳狀態。
而海明威則永遠直面自己的「渣」。
僅僅在海明威的最後一段婚姻裡,他愛上了一個年輕的義大利女子,即使她是一個不離不棄的妻
海明威曾告訴記者:我寫《老人與海》時有敗血症,幾個星期就好了。」我寫給一個女人,她認為我活不長了。我希望她能照顧我
很明顯,「這個女人」不是在日夜照顧她的妻子瑪麗。在海明威看來,這種「渣男」行為正是他繼續創作的動力,所以他不需要對任何女性負責。
因為那時,人們認識到,戰爭使生命消逝了一些,那麼我為什麼不去尋歡作樂,享受現在呢?所以,尋歡作樂之後,內心的空虛和對真實的追求,讓海明威終生堅持著這樣一條生活準則: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
在生活中,他嗜酒如命,見證了30年代的禁酒時期。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他主動將個人經驗寫成了作品。人的生命是最真實的,人的生命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他的生命見證了強者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