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面對農村包圍城市的形勢和媒體零星討論股份制試點問題,股份制在城市展開試點已是迫在眉睫。一批敢於先吃螃蟹的企業站出來發股票了。
圖註:紅磚股票樣張,紅磚股票制定的還本辦法具有債券性質。(胡頌華提供)
20世紀80年代初,撫順紅磚一廠只有一條生產線,年產量800萬塊紅磚已不能滿足市場2300萬塊的需求量。每天到撫順紅磚一廠拉磚的人和車排起長龍。而擴大生產能力,需資金1800萬元。如何籌資呢?此時中國人民銀行撫順市分行撫順辦事處負責信貸計劃的胡頌華同志向市建委、市人行報告,要求發180萬元股票來解決。當時也有人認為發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是出風頭。但是撫順市政府、市建委覺得此法較好,建議為紅磚二廠一起再代發100萬元股票。
圖註:李幛喆2001年採訪發行紅磚股票的當事人胡頌華(崔少華攝影)
1979年12月20日和12月27日,撫順市政府韓秘書長兩次召集有關人員開會研究發股票之事。電瓷廠秦曉峰領導當場表示購40萬股。與會人員也表示同意,會上原則達成購股260萬股。
1980年1月1日紅磚股票正式發行。1月28日有200多家企業認購,280萬元股票認購一空,大功告成。新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股票問世了。
紅磚股票發行後,紅磚廠不到1年就擴大了生產線,產量翻了一番。因為當時還怕上級責怪,不讓搞股份制企業。所以,撫順銀行後來通過新增的利潤、稅金的形式,買回來原來的股票,收回了股本金,變成國有資產獨家經營了。
圖註:當年的撫順紅磚廠(李幛喆攝影)
2001年6月11日,我去撫順市採訪了發股票的當事人:中國人民銀行撫順市分行撫順辦事處信貸計劃科科長胡頌華、中國人民銀行撫順市分行辦公室主任劉志軍、紅磚廠副廠長周連賀(巧遇)。
胡頌華回憶說,當時冒了很大風險,有人指責我們出風頭,搞資本主義,也經過2次反覆。我們的張繼生副行長很支持我們,親自和我們一起去市政府請示,也召集有關部門開了很多次會議,研究紅磚股票發行事宜。
劉志軍回憶說,紅磚股票的發行歷史資料,我們撫順市銀行原來存檔了,結果1996年銀行搬家,沒有注意,這些資料當廢紙賣了。劉志軍現在是後悔莫及。
我在採訪中,正巧碰到紅磚廠副廠長周連賀從廠子出來,原來計劃中沒有採訪他的計劃,他的突然出現,讓我驚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採訪全不費工夫啊。我趕緊採訪他。周連賀回憶說,因為紅磚在當時非常緊缺,我們找到銀行籌集資金,最後決定發股票。我當時也不懂什麼是股票,反正有錢就行。不到1年,我們就擴大了生產線。不到3年,我們就把股票的集資額返還了銀行。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紅磚廠的經濟效益下滑,其股票也未能上市。胡頌華、劉志軍、周連賀他們也感到非常遺憾。
圖註:胡頌華回憶股票發行情況(崔少華攝影)
圖註:副廠長周連賀回憶股票發行情況(崔少華攝影)
圖註:劉志軍(右)在紅磚現場回憶(崔少華攝影)
圖註:發行紅磚股票的當事人題詞(李幛喆攝影)
圖註:2001年胡頌華接受李幛喆採訪後題詞:從紅磚股票的發行,看到股份制的未來
圖註:2001年周連賀接受李幛喆採訪後題詞:紅磚股票為企業帶來效益,也為國家帶來效益
圖註:2001年劉志軍接受李幛喆採訪後題詞:紅磚股票創造了歷史
完,2020年11月13日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