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肉夾饃和冰峰這三樣陝西美食,被冠以「三秦套餐」。如今,冰峰這一在西安無人不曉的套餐精髓,打算在A股上市。
1
冰峰控股權由西安糖酒集團掌握 其持有西安百事可樂20%的股權
據陝西證監局近日公布的《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申請報告》,冰峰飲料與華創證券籤訂了《輔導協議》,聘請後者為冰峰首發上市輔導機構。
冰峰此次IPO進程,選擇的上市地點是深交所中小板。根據上市輔導及申報工作安排,冰峰飲料計劃在今年5月完成證監局輔導驗收,5月31日前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材料。
現階段,冰峰飲料股權集中度較高。西安市糖酒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西安糖酒集團」)持有冰峰99%的股權,系公司控股股東,而冰峰另外1%的股權由西安久悅酒業有限公司(簡稱「久悅酒業」)持有。穿透股權來看,久悅酒業又是西安糖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作為冰峰的控股股東,西安糖酒集團是西安市重點企業,實際控制人是公司董事長張軍。而在西安糖酒集團直接持股最多的,則是PE大佬林勁峰旗下的盈信國富。
目前,西安糖酒集團全資控股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1家合資企業,對外投資參控股徽酒集團等10餘家企業。其中,西安糖酒集團參股的1家合資企業是西安百事飲料公司。據天眼查顯示,西安糖酒集團持有西安百事20%的股權。
2
冰峰汽水在西安已有70年歷史
冰峰的歷史,可追溯到1948年,當時原準備赴新疆建汽水廠的生產設備,因大雪留在西安,並於1951年,在西安東大街馬廠子建成全市第一家汽水廠——西北汽水廠。
1953年,西北汽水廠併入西安食品廠,成了廠裡六大車間之一。當時生產出的汽水就叫「汽水」,一直到50年代末期,汽水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冰峰」。
20世紀80年代,冰峰銷量突破千萬,每天在西門外的南小巷西安食品廠門口,等著接貨的個體商販排到巷子口。全員倒班維持四條生產線24小時連軸轉,仍供不應求。
不少城市曾有堪稱「家鄉特供」的汽水品牌,一如北冰洋、山海關、漢口二廠、亞洲沙士、珍珍、正廣和、八王寺等,組成了早年國人的汽水概念。
然而1994年飲料市場出現「水淹七軍」事件後,「雙樂」在國內併購了數個地方汽水品牌。冰峰一度亦面臨挑戰。但依靠強大的經銷網絡和西安消費者認可,冰峰很快贏回了市場。有市調顯示,冰峰在西安市場的佔有率超過80%。
2019年底,西安市商務局公示了第一批「西安老字號」名單,擁有「冰峰」品牌的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此次啟動IPO進程的冰峰主體。
3
可口百事「兩樂」地毯式收購,國產飲料遭遇「水淹七軍」
1994年發生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國內地毯式的收購事件,如今看來依然驚心動魄。
在20世紀80年代,與國產飲料品牌群雄並起同時發生的是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的世界知名飲料廠商紛紛搶灘中國市場。這些國外飲料巨頭無論是在營銷模式、管理理念還是品牌形象等方面等給中國飲料行業帶來巨大而持久的衝擊。
面對外來競爭者挑戰,其實從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國產飲料的日子就開始有些舉步維艱了。
在1993年和1994年,中國輕工總會分別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公司籤署了共同發展飲料合作備忘錄,並在備忘錄中要求「兩樂」建立灌裝廠的同時,必須生產至少30%的國產品牌飲料,同時指定八大廠分別與外資合作,以退為進,分散突圍。
於是,八大飲料廠中,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花落可口可樂,天府可樂、廣州亞洲汽水、北京北冰洋投入百事可樂門下,上海正廣和陰差陽錯因為股權問題躲過「合資化」的結局,武漢大橋賣給其他外資品牌。
天府可樂,合資後生產比例從1994年的100%,到2000年驟降至0.5%,成立12年內年年虧損,負債1.4億元,昔日的國產飲料領軍者,成了重慶特困企業,最終在2006年徹底停產。
北冰洋,在合資之初慷慨地實行了捆綁銷售,一瓶北冰洋搭配一瓶百事可樂出售,幫百事可樂迅速打開了內地市場,但是北冰洋自身的銷量出現了嚴重下滑。
山海關,在合資初期發展還可以,甚至推出了名字充分體現合作精神「津美樂」新品牌,但最終結果依舊是停產。
八王寺,東三省飲料霸主八王寺商標被封存,可口可樂在佔領原有市場後,2003年將空殼公司退還給地方政府。
嶗山可樂,曾經的「中國八大可樂之首」,1997年經營不善停產。武漢大橋,多次轉賣,停產。
正廣和,逃過「合資盛宴」的正廣和在與可口可樂打過曠日持久的商標所有權官司後保住了品牌,但主營業務已經轉為純淨水並與達能集團合作。
在國產飲料品牌紛紛走向末路的同時,「兩樂」藉助現成銷售渠道加快席捲了中國飲料市場的步伐。這就是後最讓業界人士痛心疾首的兩可樂「水淹七軍」之役。
然而,冰峰卻在「兩樂」的圍堵之中,在西安殺出一片天地。
4
冰峰淨利潤率超過農夫山泉
在產品方面,冰峰最知名的當屬賣了60多年的玻璃瓶橙味汽水,它也幫助冰峰在西安飲料市場雄踞多年。自2012年以來,冰峰也相繼推出新產品線,如:灌裝橙味汽水、灌裝酸梅湯、冰峰果果、冰峰茯茶、一氣呵橙、低糖酸梅湯、摩登灌裝等。
冰峰飲料自有兩條玻璃瓶汽水生產線,大線產能2.4萬瓶/小時,小線為1.8萬瓶/小時。易拉罐裝的汽水則採用委託加工,由冰峰提供主要原輔材料和包裝物,委託加工廠商製成產成品,而產成品的所有權屬於冰峰。
銷售模式上,冰峰以經銷為主,通過電商渠道(淘寶、京東等)直銷收入佔比較小。
幾年前一消息稱,每個西安人一年要喝掉12瓶冰峰,雖有爭議,但「忠實」消費的確貢獻了可觀銷售業績。2017至2019年,冰峰飲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1億元、2.84億元和3.0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731萬元、6752萬元和8144萬元。
對比國內已上市的一些飲料企業,冰峰營收規模不算突出,但淨利潤率表現出色。按2019年營收、淨利潤計,冰峰飲料的淨利潤率在這一年達到26.98%。以中信行業分類,A股有5家非乳飲料企業,在2019年除了養元飲品淨利潤率達36.13%為高,冰峰超過其餘4家。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仝鐵漢表示,一家企業的淨利潤率與營業收入、利潤總和、企業所得稅等直接相關。淨利潤率越高,意味著企業盈利能力強、經營效益好、管理水平高。
當然若把賣水生意算進來,去年上市的農夫山泉可謂國內軟飲料屆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在2019年,農夫山泉的淨利潤率為20.6%,冰峰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5
國產汽水將迎來第一股?
冰峰啟動IPO之前,北京地區的老牌汽水北冰洋也試圖奔赴資本市場。
只不過,北冰洋的上市路線是與紅星二鍋頭、義利等兄弟品牌一起,由控股母公司打包注入主板的大豪科技。公開消息顯示,這一借殼計劃目前正處在重組關鍵期。
而在冰峰、北冰洋籌劃上市背後,則是常年來國產汽水上市公司的缺失。
曾獲譽「中國魔水」的健力寶,經歷多年兜兜轉轉,在2018年中信集團介入之後,曾傳出擬以健力寶食品為主體籌備上市,並預計2019年股改。但截至目前,尚無新的消息公布。
一位券商人士認為,註冊制有望進一步向主板和中小板拓展,A股上市門檻隨之降低,這是包括汽水在內的國內企業上市良機。而國產汽水要想提高競爭力,也需要借力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優勢實現規模擴張,加固行業競爭壁壘。
亦有觀點認為,作為一個區域品牌,冰峰在陝西和西安市場佔據優勢地位,若想赤足規模增長、長足發展,勢必要走向全國。所面臨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複雜挑戰。
透過可口、百事等飲料巨頭的成功看,產品、資金、營銷等缺一不可。資本市場,或許也能給冰峰的未來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來源:二三裡資訊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