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暗含什麼忌諱?還真有些講究

2020-12-14 我是媽媽

中國人萬事講究一個「吉利」,結婚要找個黃道吉日,生子最好也是黃道吉日,有的家庭甚至為了讓孩子趕在一個黃道吉日,不惜讓孩子早產。

老人流傳下來有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時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孩子最好不好午時出生,而男孩子最好不要趕在子時出生。午時是指白天11點到12點59之間這段時間,而子時則是指凌晨23點到24點59分這段時間。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種說法是從陰陽的角度來說的,古人認為女子為陰,陰陽相剋,午時為陽,所以女孩子不能午時出生,同樣的,男子為陽,子時為陰,陰陽相剋,男子最好不要子時出生。

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古代醫術不發達,很多時候人們在疾病面前都是束手無策,只能祈禱假象的「上天」期待自己和家人有個好運道,能夠平安一生。

懷孕分娩本來就是十分兇險的事情,在醫術不發達的時候,很多產婦都不能倖免,所以分娩成了一道「鬼門關」,人們就寄希望於各種假象的對象,比如「各路神仙」,也會創造出一套可以解釋這一切的學說,所以封建迷信就此成型。

別說是古代了,就是科學如此發達的現代,人們的觀念已經很前衛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遠比以前的人們透徹了,卻依然信奉這樣的說法,在古代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什麼時候出生才是真的幸運?

其實,孩子出生跟子時或者午時沒有關係,不可能因為出生的時刻影響一生的運道,一個人的生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何度過這一生,跟這個人的經歷和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而不是簡單「出生時刻」決定的。

不過,孩子出生的時刻確實會對這個家庭,對孩子本身有一定的影響,以下幾個時候出生的孩子,才算是真的幸運。

1、另一半有時間陪伴

孕婦到了晚期身體已經很沉重,行動非常不方便了,需要有人照顧,到了預產期前後,出現規律宮縮需要住院的時候,另一半有時間陪伴,可以和媽媽一起見證孩子的到來,這個時候對產婦來說,是幸運的。

2、家裡有足夠的人手

懷孕分娩是很需要人照顧的,產婦分娩之後一段時間內身體十分虛弱,而新生兒又需要一個人時時刻刻守在身邊照顧,如果產婦身邊沒有親人照顧,情況會十分糟糕。

3、趕上好天氣

新生兒出生的時候趕上好季節好天氣,不管是對產婦還是對新生兒來說,都是幸運的。

懷孕分娩最好不要趕在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新生兒容易起痱子,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對孩子來說,實在是不好過。新生兒屎尿很多,如果趕在寒冷的冬天,同樣很麻煩。

不過現在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時間似乎不再是一個關鍵點,對於一些冬天沒有暖氣的中部偏南的地區,冬天還是受罪。

理論上,不同的時間出生,對家人的影響是不同的,有的人為了讓孩子出生在一個好的日子,甚至不惜讓讓孩子早產,這樣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如果能夠讓寶寶足月,最好讓寶寶足月分娩,如果能夠順產,最好選擇順產,而不是剖腹產,先不從寶寶身上出發,單是從產婦身上出發,順產對產婦的傷害要遠遠小於剖腹產對產婦的傷害。

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遠遠比那些出生的時刻要要重要得多。

相關焦點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產時間也有忌諱?還要看生產條件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關於「生產」的說法,有些說法屬於「迷信」,但也有些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一些老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真的嗎?婆婆說:「你不會要半夜生吧,人家都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半夜生的寶寶沒有福氣的。」聽完婆婆的話,詩韻心中十分委屈,她又不能決定寶寶什麼時候出生,如果可以她當然也不想大半夜的生孩子。「午時」和「子夜」都是幾點?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還有這個時辰講究?
    現在很多孕媽媽在生產前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傳聞,這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意思是說在中午出生的女寶寶和在半夜出生的男寶寶都是沒有「福氣」的。 有很多孕媽媽擔心自己的寶寶會出生在這兩個時間,所以選擇了剖腹產。這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有何講究?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俗語自然也不例外,除了這句飽含美好寓意的俗語,還有一些俗語是很忌諱的,比如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有何講究呢?現代人將一天分為二十四個小時,但是古人卻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是由兩個小時組成,俗語中的午時就是白天的11點到12點59分,子時則是晚上的23點到凌晨的0點59分。我們從這句俗語能夠看出,古人是不希望孩子在兩個時間段出生的,因為這時候出生的孩子命不好,那到底是怎樣的原因,才讓古人對此時出生的孩子,有著這麼大的偏見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古人對孩子出生到底有何忌諱?而這句俗語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出生有講究?有沒有依據?
    說到俗語,我們經常聽到老人說,俗語什麼的,說了一大串意味深長的話。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傳承下來的精髓。這些精髓涉及到許多的方面。尤其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所有的也是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出生有講究?有沒有依據?說到俗語,很多人認為俗語有一大部分帶有迷信的成分。其實俗語在傳承了幾百、幾千年,有的俗語可以適用於當今社會,有的不適用。我們只能取之精華棄之糟粕。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答案是肯定沒有,但這種說法在民間還很是流行,像誰家添了個女孩,是農曆十五出生的,大家都會紛紛誇讚,這是典型的好命啊!我們單位一男同事,就是初一生。只不過他很懊惱自己的生日。因為他是初一生的不錯。只不過是大年初一,而並非其他月份的初一。每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是忙著過年,誰有時間搭理他的生日?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娃出生有何講究呢?並非是迷信
    但是,如果您想真從這些諺語中受益,必須對它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否則可能會被誤導。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這意味著是女孩最害怕在中午出生,而男孩最害怕在凌晨出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一起來看下老祖宗的解釋:
  • 老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間也有講究?
    老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間也有講究?我國古代十分講究天時,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那時候人們都會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判斷這個人一生的運勢,男女結婚前更是會找人比對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曉曉懷孕後,就和婆婆在孩子出生時辰的問題上鬧了很大的矛盾,當時婆婆堅持要找人看下孩子的性別,然後想花錢給孩子算一個合適的出生時辰。曉曉覺得沒有必要,認為自然生產最好,所以一直不同意,不願意配合婆婆。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一個好的「八字」是什麼?恕小編才疏學淺,無法給出大家準確答案。但在古人眼中,兩種出生時辰卻是不好的。第一種:女怕午時生。中國古代採用的是「十二地支」計時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而古代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民間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古人生娃為何有此忌諱?
    而在古代堪輿學說看來,人出身的生辰八字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之後的命運,尤其對於新生兒來說,古人尤其十分看重他們降生的時機,而民間自古就有「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的諺語,那麼古人生個孩子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忌諱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子夜」和「午時」所指的時間說起了。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老話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有些俗語看似平常,讀起來卻暗含深意,如「家醜不可外揚,流言切莫相信」「雲吃火有雨,火吃雲晴天」;有些俗語如果使用得當,在談話中會讓氣氛變得活躍,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俗語是古代勤勞的人民積累下的精神財富,反映了萬物規律、人生態度,一直被人們傳承至今。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忌諱這兩個時辰?
    在農村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於一體,含義深刻,不知道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了。倘若生下的是個女孩子,人們都害怕是在午時,而生下的就是男孩子,則會擔心在子夜。這句話在現在看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孩子的出生可不是我們可以影響的。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在令人難以解釋的同時,這些俗語在生活中似乎又常常應驗,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被不少人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句俗語是真是假,有科學依據嗎?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個什麼意思。在沒有鐘錶的古代,人們為了表示時間,就把一個晝夜交替,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劃分為十二段,每段稱為一個時辰,折合現在的單位就是兩個小時。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
    從小總會聽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一輩,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時不時蹦出幾句俗語來,比如,男抖窮女抖賤,或者女大三抱金磚之類,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聽而且還挺有教育意義的俗語,還是真很幾分道理的,畢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得來的。那麼,在這些俗語中有沒有關於出生時刻的呢?這裡就有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關於孩子出生時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
    我國古代十分講究天時,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那時候人們都會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判斷這個人一生的運勢,男女結婚前更是會找人比對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等女兒出生後,肖琳時不時聽到婆婆抱怨她當時沒挑個好時辰生,因為女兒是中午生的,婆婆一直念叨:「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肖琳說婆婆這是封建迷信,孩子現在健健康康就已經很好了,以後不要再這樣說了,孩子長大後聽到不好。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那麼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在位的漢武帝,就做過不少的長生不老或者飛仙的夢,還曾想過讓自己招進宮的方士復活自己亡的寵妾。現在看來,這些迷信封建的死刑或許是有些好笑的,但是在那時可是人人都十分信仰。帝王也需要一套這樣的迷信說法來鞏固自己的江山和地位(例如真龍天子之類的),因此, 這也是地位越高的人,越會相信和維護玄學迷信的原因。
  • 老祖宗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有無科學依據?
    但在古代人的思想中,不僅篤信算命,而且還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俗語之一。 第一、女怕午時生 「女怕午時生」的表面意思非常明確,那就是女孩子出生的時間,一定要儘量避開「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