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攤主口述:有人三小時賣貨近400元,也有人一天只賺10元

2020-12-17 騰訊網

一場全民擺攤的浪潮正在湧起,身邊的每個人似乎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出攤了?現實中的擺攤境況如何?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金璵璠 蘇琦 黎明 趙磊 孟亞娜 周繼鳳 魏佳 黃麗梅

編輯 | 魏佳

最近幾天,「擺攤」話題火了,國內多座城市裡的人們在打開手機、登上網絡的時候,互相問候的話語成了「今天,你擺攤了嗎?」,從朋友圈到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一致,「擺攤賣什麼最掙錢」,「第一次擺攤,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精明的老闆蹭起了地攤經濟的熱度,擺攤招聘或傳授擺攤秘訣;地攤經濟也燃至資本市場,A股零售百貨板塊、車企迎來一波行情;在微博上搜索「擺攤」,就能關聯到十多個話題,一場全民擺攤的浪潮正在湧起,包括成都、合肥、濟南、鄭州、長春、石家莊、青島、宜昌、陝西等27地已經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上海也將於6月6日啟動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時間將一直持續到6月30日。

身邊的每個人似乎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出攤了?現實中的擺攤境況如何?那些帶著希望進入的人是否有機會自救,或是擁有新的體驗?燃財經採訪到了八位近期加入或者計劃加入到「全民擺攤」的人,在此之前,他們是商家、自由職業者、大學生、企業員工、媒體人、藝術家、創業者,以下是他們的口述。

-自救篇-

出攤三小時賣貨378元,拍了條抖音播放量800萬

白靜 | 河南鄭州 31歲 商家

我剛擺攤兩三天,還是個新手。

我一直有這個心思,最近看到鼓勵擺地攤的消息,就出攤了。我賣的是艾草製品,和其他人不一樣,沒有什麼額外的成本,國內很多艾製品都是在我老家南陽生產的,我家也有廠子在生產。

我家樓下那條街,晚上六點以後可以出攤,不收費用,我就拿了兩個箱子、一個摺疊桌椅,東西直接放在汽車後備箱,隨時隨地走到哪擺到哪。第一天就賣了近400元,這在鄭州這座城市裡,收入算是不錯了

擺攤,是很講究細節的。比如很多賣家把東西鋪在地上,但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彎下腰去看的,最好還是應該把貨品擺在人路過時,視線可以直接看清的高度。再比如,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硬擠特別熱鬧的網紅街道,生意不一定好。

地攤現場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我攤位旁邊的阿姨說,「你這個東西到哪賣都可以,沒有人跟你競爭。」因為南陽的艾製品,一直都是批發給電商,發到廣州、義烏等地做出口,或者流向艾灸館等,基本不會出現在地攤上。

再加上我平時比較愛玩抖音,流量只有小几千,擺攤的第一天我拍了段視頻,沒想到三天時間播放量就近800萬了,粉絲也漲了好幾千。第二天我去擺攤的時候,還開了直播。

受訪者抖音流量對比

這其實是一個拓展C端用戶的好機會,再通過微信交易,還能產生口碑和回購,比傳統線下的一次性交易好很多。一個小夥子看到我在抖音的直播後,發現跟我在同一個城市,立馬開車來我攤上交流經驗;另外一個門面房的老闆也想加入擺攤,來問我能不能提供貨源。

抖音號的粉絲一下子漲了起來,加我微信好友的陌生人也多了,但目前我們只有夫妻二人,擺攤和抖音號無法兼顧,這兩天忙下來,我的正常起居,睡覺、吃飯都已經嚴重受到影響了,暫時還沒精力建立自己的粉絲群。

直播賣貨不行了,就擺攤賣耳飾

李倩 | 北京 36歲 商家

我出來工作已經10年了,過去在工地、飯店、商場做過,前陣子在快手上做了幾個月的主播,都是給別人打工。我自己也嘗試過在快手直播賣貨,折騰了一個月,連交的500元保證金都沒回本。

兩個月前,我追隨老公從哈爾濱來到北京。以前都是我們挑工作,這份不行就換一份,現在因為疫情,變成工作挑我們

以前我也擺過兩回攤,但總是被城管攆,到處跑,就沒再擺。最近聽說擺攤火了,我就進了些耳飾,拿到各個地鐵口附近、人流量多的地方試試。但現在不敢投入太多成本,只是拿一些低成本的貨先賣賣看。我一般是傍晚6點左右開始擺,考慮到交通問題,晚上9點左右就得收攤回家了。

受訪者擺的攤 燃財經 / 攝

現在擺攤的人太多了,多數是像我這樣的心態,先拿點小貨賣著,賣得好就賣,不行就再去找工作。就拿賣耳飾來說,幾百米的距離內,好幾家都在賣這個。平常挨著擺攤的也會相互問,「你今天賣出去沒啊」,情況都不太好。

收入方面,在快手上賣還要3元運費,再去掉人工費和平臺佣金,一件商品的利潤不到1元;現在擺攤沒有運費成本,一件進價5.8元的貨能賣12元,但出單量少,有時候一天一單也沒有,平均算下來,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去掉所有成本也就賺10元左右

我沒必要再往裡投入成本了,如果持續半個月都沒有起色,也就不打算繼續了,現在白天也開始留意找著工作。

擺攤賺錢只有一個秘訣——勤快

李南 | 河南焦作 29歲 影視自由職業

我在擺攤之前,是想開個服裝店的,但家人建議我先試試水,所以就在我們縣城開始練攤。

我跟我媳婦帶著一個八個月大的寶寶一起擺攤,一般都是我媳婦在賣,我負責帶孩子、當職業奶爸。早上去菜市場擺,晚上到廣場附近擺,這兩個地點都自帶流量。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我們賣的是十塊二十塊左右的童裝,五月初就開始擺攤了,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和我們競爭,一天大概能賺一兩百,也有賺三百的時候。但最近擺攤的人越來越多,原來我們這隻有六七個攤主,現在漲到了幾十個,我們賺得自然也就少多了。

就這一個月的擺攤經驗來看,我們發現,賺錢的最大秘密就在於持之以恆,一個「勤」字就已經打敗一多半競爭對手。因為你在練攤過程中,每一個客戶都會給你回饋,當回饋多了,你就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弄了,所以不能懶下來,得天天練。

當然,擺攤也是需要學習的。我最近也在網上看一些直播帶貨的視頻,還現場考察了義烏的直播村

就目前來看,擺攤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我現在是想在正業之外搞個副業,主要是為了給孩子多掙點奶粉錢。

-體驗篇-

帶著孩子賣玩具,擺攤像是做實驗

JQ | 37歲 北京 企業研發

我是個技術宅,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去擺攤,但這兩天我收拾房間時發現孩子的閒置物品太多,扔了可惜,放著沒用,我就跟他商量:要不咱倆去擺攤吧,體驗一下熱門潮流。孩子聽完熱情很高,我倆就行動起來,但這件事沒有想像中容易。

首先是選品。我讓孩子自己挑選物品,幾小時過去了,他一件都沒挑出來,因為每一件他都捨不得。我只好給他做思想工作,我問他:一個玩具,別人出價10元你不賣,出價100元你願意賣嗎?他說願意。我就跟他說,所以你在乎的不是這個物品,而是價格。在我的勸說下,他終於選出三件玩具和十幾本書。

緊接著是定價,我們基本是打三折,兒童雜誌3元一本,海洋生物、鳥類王國等書籍5元一本,玩具從10元到50元不等。為了顯得正式,我特意把店鋪名、收款碼、價格列印了出來,還想了一句「開業優惠,可以議價」的廣告語招攬顧客。

當天晚上7點,我們正式出攤了。我們選擇了小區最熱鬧的街心花園入口處的長椅。果然,剛擺出攤,就有很多小朋友拉著大人來圍觀、詢價。這時我就退到一旁,讓孩子當老闆、全權賣貨。孩子覺得挺新鮮,一次次給小朋友演示玩具的玩法、介紹書的內容,演示玩具手槍時,子彈飛出去很遠,孩子跑來跑去也沒說辛苦。不過,涉及到砍價的時候,大人還是會來問我,我會讓他們直接問「老闆」。

守攤也不容易,花園蚊子多,我們帶了花露水,還是被咬了N多包。我還給孩子帶了Kindle,讓他踏實待在原地,別賣著賣著東西就跑去跟小朋友玩了。

我們第一次出攤擺了一個多小時,賣出一個玩具、一本書,一共20多塊錢。其實錢不是目的,平時我很喜歡帶孩子做一些實驗,比如3D列印、編程遊戲,擺攤就像是我們的另一次實驗。當然了,做實驗要不斷調整參數,事後我們做了總結,小朋友對聲光電的玩具更感興趣,書不太好賣,所以第二次出攤我們改變了定價策略,變成賣玩具送書。

這幾天,我身邊很多人在議論地攤經濟,有人說這只是一陣風,我更希望它變成一個長久的事。我曾經去過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仍保留著地攤、市集這種原始形態,從中能感受到一個城市的活力和生機。這樣的煙火氣應該更多一些,我也打算持續把攤擺下去。

自媒體人擺攤賣電子菸,半天賣了80元

陳谷龍 | 北京 55歲 蒸汽範總編輯

我是一個電子菸行業的自媒體人。上周末,我去北京的大柳樹市場擺地攤,賣了一下午電子菸。

之前我知道大柳樹市場有一些人已經在賣電子菸,當地的攤主說,不用辦什麼執照,直接鋪開賣就行,於是我就聯合廠家去擺攤了,相當於是變相地推。

我賣的是一次性小煙,定價是30元一支,50元兩支,不限品牌。價格比專賣店渠道便宜,因為專賣店成本高,而且廠商有價格管制。實際過程中,討價還價後的成交價是40元兩支,因為我的目的主要是推廣和了解市場,對價格就沒有太在意。

剛開始擺攤,完全沒人搭理你。後來我就跟路過的人介紹,開始有人停下來,有人有嘗試的欲望,基本上大概介紹下就可以成交了。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當天賣的效果不是很好,一下午只賣了80元。可能是市場人群結構的問題,當時我們旁邊還有大老爺拿出那種加菸葉的捲菸,因為市場有賣菸葉的。但我還是覺得,電子菸針對年輕人是一個誤區,它應該針對傳統菸民去做推廣普及,而不是去找年輕用戶。

去年11月網上禁菸令出臺後,對電子菸的銷售影響很大,廠商的庫存壓力也大,我就一直在電子菸圈子裡呼籲,大家以擺攤的方式賣電子菸。只不過,現在正好趕上了這波風潮。

大柳樹市場對電子菸擺攤是有限制的,後來我接到通知,大柳樹市場禁止銷售的商品,就包括電子菸。基層管理人員不管你是什麼理由,只要有電子菸三個字,就會卡一下,我也問過一些其他的二手市場,明令不讓擺攤賣電子菸。市場管理人員發現後,會先提醒你收起來,如果不聽就會沒收,贖回來要交500元左右的罰金。

這次我去擺攤的出發點,是因為我覺得大眾對一個新產品的體驗和測評都帶有主觀成分,需要去觸達一部分C端用戶,得到一個更全面的評價,所以我這屬於以媒體的身份在做一個實驗,同時也希望能夠找到一些銷售途徑,幫廠商去做推廣。

一個月擺攤七次,一次最多賺200塊

林風曉 | 河北保定 21歲 在校大學生

我是四月底開始在當地的夜市擺攤的,到現在總共擺了7次,多的時候一天能賺200塊,少的時候只有十幾塊錢。

當地夜市擺攤情況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我家裡是做小生意的,從小就跟著爸媽一起擺攤做生意,但這是我第一次獨自擺攤,從選品到找貨源、售賣都是自己操作。

在擺攤前,我先去做了市場調查,發現公園裡年輕人和家長、孩子最多,所以鎖定了夜市和公園兩個地點。商品是從淘寶1688上買的,成本非常低,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入了400塊成本。

第一天在夜市擺攤的攤位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擺攤之前,我準備過一些吆喝詞,也試過自己錄製「地攤風」的廣告語,用音箱放出來,但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夜市賣的東西單價很低,大家不會過度關注廣告詞。

我基本上是晚飯過後,騎著電車就去擺攤了,每次大概出攤兩個小時。但因為基本還是中老年人居多,我的網紅小玩具、耳機、數據線、頭繩、小夜燈等更適合年輕人的東西,效果就不太好。

我覺得擺地攤一點都不丟人,朋友們都知道我在擺地攤,有些還會來照顧我生意,但第一天還是有點難為情,為了緩解尷尬,我先自己在旁邊玩了一會,別人看到我玩,也就圍了過來。但第一天最後只賣了六七十塊錢,對我打擊還是挺大的。

總結了經驗和不足,第二天我帶上我的藍牙耳機和裝備,結果也就賣了30塊,第三天,我換到公園,沒想到生意很好,賣了100多塊。擺攤這個事情,還是挺隨緣的

第三天在公園的攤位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藝術篇-

擺攤不僅是自救,也是一個大眾藝術的實驗

殷先生 | 北京 35歲 WhenArt那時畫室創始人

擺攤的想法一天前才有,第二天(6月5日)晚上,我們精挑細選的51幅畫作就擺在了雙井地鐵站外面的空地上。這地方離我們畫室近,人流量大,被我們提前佔上,毫不誇張,我們是北京最好的畫室,也是北京第一家擺地攤的畫室。

擺攤賣畫,是為了自救,畫室好幾個月沒開業了,真的撐不住了。我們作為培訓機構,營業要靠流水,不然很難運轉,從春節前放假到現在,每個月虧20多萬,總共賠進去120萬,支出根本填補不上,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市場開銷都是錢,疫情一來,收入完全斷了。

5月19日左右,我們才正式恢復營業,只有一個成人校區,兩個兒童校區還關著,營業時間也縮短了一些,沒什麼人來,大家都剛剛復工,還有學生會有一些安全上的顧慮,沒有新客源。我們現在擺攤,買一幅畫送兩節體驗課,也是為了做點宣傳,真靠賣畫肯定是維持不下去的。

我們從2015年開始做,是北京第一家成人畫室,模式、課程體系、市場架構、薪資結構、教學管理甚至畫室裝修風格都是首創的,但是連我們都出來擺攤,何況其他。前幾天有人給我打電話,也是開畫室的,說撐不下去,要整體賣給我,說實話,白給我都沒辦法要,自顧不暇,北京整個藝術培訓行業大概倒閉了三分之二

擺攤算是個新嘗試,這些畫都是我們的同學創作的,甚至來幫忙賣畫的都是學生,這些年下來大家都有了感情。如果以後同學們願意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場,我們就獨立設置一個項目,長期做下去,如果政策允許,我們肯定繼續做,不會放棄任何市場機會。

路人正在圍觀畫作 燃財經 / 攝

藝術向來都是高高在上受人仰望的,但當你把這些畫放在地上,就是一種新的現象,不單是研究學術,也不是展現技術,而是社會學層面的集中展現。經濟不景氣,藝術就會被拿出來,滿足人的心理需要,慰藉人的情感,我們把畫作拿出來,看會不會被普通人認可,這些年我們也在探索藝術平民化,這是一個很長久的事情。

擺了一晚上,賣出了11幅作品,其實當藝術接了地氣,作品反而比藏在藝術館裡更有分量

我是個擺攤專家,想在北京街頭收集人們的生命畫像

曉寧 | 27歲 北京 全球創作分享平臺VIVA畫出生命創始人

當看到鋪天蓋地的「地攤」消息時,我打算在北京做一場VIVA項目。

項目的靈感來源於一次旅行。2017年,我還在美國舊金山讀書時,姥爺去世了,那是我身邊第一次有親人離開,一時沒辦法接受。直到在電影《COCO(尋夢環遊記)》中,我看到了關於死亡最好的安慰。我真的很詫異、很驚喜,也很好奇是怎樣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墨西哥人式豁達的生命哲學。

在兩個月後的墨西哥之旅中,我去一家博物館參觀了他們國寶級的畫家弗裡達·卡洛(Frida Kahlo)的畫展,便被她的畫作震撼了。她的一生支離破碎,卻在畫中把痛苦轉化為愛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畫畫成了她與生命連接的方式,在去世八天前創作了這幅《Viva la Vida(生命萬歲)》。

《Viva la Vida(生命萬歲)》 來源 / 受訪者

我突發奇想,臨時決定做一個關於生命的小實驗,地點就選在博物館門口。那是我第一次擺攤,地上鋪著臨時採購的畫筆和白紙,邀請每一個眼神好奇的路人通過畫畫的形式回答一個問題:你的生命是什麼?讓他們描繪出對生命的理解。那天坐了3個小時,收集到了70幅畫。

曉寧在墨西哥城街頭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博物館門口的「畫家」們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在美國舊金山,我遇到一個外國人,他的作品裡有三樣東西,一個煎蛋、一個廚師帽、一杯水,我開玩笑問他,「你是吃貨嗎?」他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我聽。

原來,他曾是個單身父親,三年之前走投無路,帶著三歲的兒子來到舊金山,好幾次想了結生命,但每次看到兒子都告訴自己「不能死」,要為了兒子再努力一次。他報名了當地給流浪漢免費開的廚藝培訓班,廢寢忘食地學習,當然也是因為很有天賦,三年之後,當我遇到他時,他已經是舊金山小有名氣的廚師了,正準備開創自己的品牌。

他希望我把他的故事分享出去,告訴更多人,「在困難的時候不要放棄,總會有雲開月明的一天」。我說,「我答應你」。多年之後,因為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我收到了他的信息,「我們萍水相逢,但是非常感謝你關心我,關心我的生命、我的故事,關心食物是如何拯救了我,我遇見你的那一天,會永遠存在在我的心中。」

在那之後,我把收集到的畫作掃描上傳到網站上,一個全球性的藝術項目「VIVA畫出生命」就誕生了。

後來,我在走過的30多個國家的街頭都擺過攤、請人們畫出生命,從美國到古巴,從到法國到希臘,從新加坡到阿根廷,再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國內也有很多人主動加入,他們在各自的城市,可能是在街邊、教師、公司,邀請身邊的人駐足提筆,花一點時間畫一幅畫,講述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從2018年就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可以在北京街頭收集人們的生命畫像,像我在全球各地曾做過的一樣。因為很多在這個城市漂泊的年輕人對這個城市很有疏離感,並不知道這座城市的社區文化是怎樣的。我現在踩點了三裡屯和幾個地鐵口了,不知道兩年之後,我可以實現這個最初的夢想了嗎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南、JQ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三位攤主自述:我在北京鬼市擺地攤,一天賣貨收入上千
    01「我擺攤十年淘過最貴的物件就賣了兩千塊」李春生 出攤:10年 前職工作:攤主李春生下午出攤開門紅近兩年,生意順了,賣得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五、六千塊。直到2020年出現這災難——疫情讓李春生在家待了近半年,過的是吃老本的日子。他沒有上門生意,也不用朋友圈售貨,出門擺攤才能賺出生活費。「你倒是給個價啊!」李春生衝著一個顧客吼道。
  • 同一種丸碧產品,有人賣80元,有人賣711元,為啥?
    清貨商低價回收後又將產品賣給另一批丸碧代理,於是產生了這樣一種現象:零售價711元的丸碧水活菁萃系列五件套,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只賣80元。 「最低利潤100%」?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丸碧是河南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尚研生物)旗下的護膚品牌。
  • 農村小夥擺地攤賣魔力泡泡球,3小時賺600元,還成功收穫女友一枚
    農村小夥擺地攤賣魔力泡泡球,3小時賺600元,還成功收穫女友一枚很多人說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人通過一些方式賺了很多錢。有辦法賺錢的人感覺很容易,而沒有辦法賺錢的人感覺越來越困難。小陳現在擺地攤一天也能賺400——600元不等,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我上班一天也能掙一兩百塊錢呀,可是你想過沒有,你一天要工作多長時間呢?是工作8小時還是12小時呢?對吧!我擺地攤每天也就擺兩三個小時,僅僅兩三個小時通過擺地攤就能賺到400以上每天,其餘的時間我還可以去做點別的事情賺點錢。小陳在擺攤的同時也會開啟了直播。
  • 抓娃娃機風靡:有人10元抓到5個 有人400元抓2個
    原標題:抓娃娃機如何逆襲月入近萬原本待在電玩城裡的「抓娃娃機」,不斷「佔領」商場、地鐵站等場所。消費者玩一次花費1-2元,卻讓商家每月每臺有了近萬元的收入。經營者田先生告訴記者,一般普通娃娃機會設置成每抓20幣就能抓到一隻娃娃,也有的也會設置為每抓50幣才能抓到一隻娃娃,如果有人連續用50個幣還沒抓到,那有可能就是老闆太貪心了。而有人抓了三五次就成功抓到,那不只是「運氣」好,可能還得要感謝上一個玩家。田先生所說的記者通過機器經銷商也得到證實。華商報記者以購買娃娃機的名義與廣東一家銷售商取得聯繫。
  • 我不是教你賣,只想說真的可以賺
    如果一天賣400塊錢,一個月就是12000,這是很籠統的來算的不作數,但是不妨礙我選擇創業而不上班。一天八個小時上班賺五六千,被吆五喝六辦公室勾心鬥角還要防著裁員,我是幹不來。這就我要擺地攤也不去的原因,哪怕3000一個月我也樂意,它有讓自己賺大錢的潛質。
  • 男子農村廟會上扮孫悟空賣玩具,1元本錢掙出10倍利,日進3000元
    比如這個賣拔絲地瓜的小攤,本來是飯店裡才能見到的,做起來還有點複雜的一道菜,沒想到竟然有人在廟會上擺了出來,現場製作現場賣,生意好的出奇,一天賣2000元很輕鬆。廟會上的一些生意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走量卻非常大,比如這個賣「烏紗帽」的,一個廟會賣100個很輕鬆。近幾年風靡網絡的指尖陀螺也順應潮流走入廟會,攤主一口氣進了150個樣子,不怕你挑不到喜歡的。
  • 電子秤用密碼可改計量標準 八兩秤一天多賺240元
    八兩秤一天多「賺」240元  「賣水果的人用的八兩秤。」田先生說,每周日,他都會去灞橋市場趕集買水果回去。上周日,他買了三斤香蕉,隨意復秤後,發現只有二斤半。  21日下午2時,灞橋市場最東頭,由南向北依次擺著三家水果攤,攤點前人熙熙攘攘。  在最北側的水果攤,女攤主說蘋果6元一斤,那三個蘋果多重?
  • 我們扒了00後的生意經,有人賣娃娃一小時賺500萬-虎嗅網
    於是我深度採訪了三位在從事「新職業」的00後們,他們或許比我們更懂得賺錢的套路。00後新職業一:百萬暴利的飯圈娃媽跟我聊天的第一位,是我的表妹,高二的飯圈女孩,她靠當「飯圈娃媽」,半年賺了3萬。他說最開始做的時候半個小時只能拿到20左右,後來客人評價高就升級到現在半個小時50了,再做久一點分成還能提高。勤快的時候一天能接十幾單,一周進帳3000,還有同事一個月賺兩三萬的,不過那樣比較累,精神上也受不了。所以牛牛現在一天只接一到兩個小時的單子,每周800,就當賺點兒零花錢。
  • 義烏的暴富迷局:有人一夜賺百萬,有人賠了一家餐館
    有主播一不小心打造了爆款,一夜賺了五百萬;有人欠了一身債,來到這裡絕地求生,就拍了幾個段子視頻,就一夜爆紅,坐擁幾百萬粉絲;有人從廠妹到買上路虎,實現了階級躍升……爆炸級別的虹吸效應下,無數人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淘金,渴望著下一個暴富的機會。
  • 螃蟹50元、大海螺45元……青島最「鮮」海貨價格表來了!
    曲先生在松嶺路上經營一家海鮮店,每天下午三點左右,店裡的貨基本上就賣完了,很少有餘量。「我是來拉貨的,要想拿好貨,必須早點到。小區鄰居們都在微信群裡留言訂貨,我來拿貨的時候就能給很多人跑腿,給他們選貨。現在市民口味追求比以前提高了,喜歡買大魚,店裡的小蝦小魚現在不如大魚賣得多,所以我的拿貨價就貴些。
  • 黃聖依否認收10萬隻賣695元,明星帶貨頻「翻車」,快錢不再好賺
    #黃聖依直播帶貨只賣了但是明星始終不是專業帶貨主播,明星們帶貨「翻車」也就不奇怪了。近日,有某直播代運營公司人員向相關媒體「大吐苦水」,抱怨黃聖依收取10萬元坑位費,僅僅賣出去5個杯子,銷售額只有695元。
  • 我們扒了00後的隱秘生意,有人靠賣娃娃1小時賺了500萬...
    (裂開)於是我深度採訪了三位在從事「新職業」的00後們,他們或許比我們更懂得賺錢的套路。他說最開始做的時候半個小時只能拿到20左右,後來客人評價高就升級到現在半個小時50了,再做久一點分成還能提高。勤快的時候一天能接十幾單,一周進帳3000,還有同事一個月賺兩三萬的,不過那樣比較累,精神上也受不了。所以牛牛現在一天只接一到兩個小時的單子,每周800,就當賺點兒零花錢。
  • 虞書欣朋友圈內容被賣:有人報價50元,還有人賣明星行程手機號
    事件:虞書欣發文稱朋友圈內容被公然售賣「我太生氣了,居然有人在向我的粉絲賣朋友圈內容。」6月30日凌晨,女團THE9成員虞書欣在微博發文稱,其從出道開始發的朋友圈,每一次都有人洩露,現在竟然被公然售賣。在前不久剛結束的女團選秀類節目《青春有你2》中,虞書欣收穫大量人氣並成功出道。
  • 有人直播賣貨半年掙300萬
    本周《中國人的一天》推出「直播村」系列策劃,今天為你講述遼寧佟二堡的轉型之路。2019年6月,東北小鎮佟二堡,4位女子帶著直播設備箱,從鎮上僅存的幾家皮草商場匆匆走過,身後留下一串清脆的腳步聲,在空蕩的大廳裡迴響。她們是趕場在短視頻平臺上為商家銷售產品,從中賺取差額利潤。如今,社交電商、直播帶貨,不僅改變了小鎮居民的生活和命運,還支撐起這個沒落皮草之都的半壁江山。
  • 明星帶貨又「翻車」?被曝收10萬「坑位費」僅賣貨695元,黃聖依工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今年來,直播帶貨大火,還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場。但近來有關明星直播帶貨「翻車」的消息也經常出現。日前,就有消息稱黃聖依在直播帶貨時收了商家萬元「坑位費」,但只賣出了5個杯子,引發熱議。@黃聖依工作室則於今日就此事發出聲明,予以否認。
  • 老字號東來順賣68元/位自助火鍋,顧客排隊近100米……
    68元一位,牛羊肉隨便吃!」「早上10點就開始排隊,排了差不多100米,商場裡90%的客流都去了它家!」疫情之下,北京餐飲迎來「寒冬」,正當很多餐飲老闆叫苦「沒有顧客」時,百年老字號餐企、北京火鍋代表東來順,卻「突出重圍」,成為整個商場生意最好的店,並靠「68元自助火鍋排隊照」在各大平臺刷屏。但在北京火鍋店人均100左右的市場環境下,賣68/位能掙錢嗎?
  • 10㎡老破小,5元就能住一晚:有人為躲家暴,有人來這兒養老
    這個老闆娘江湖名號「孫二娘」,潑辣且善良,二十多年前,她開了這家「特別」的旅館,每人每天只收取5元的住宿費。(以前是2元,後來漲價了)前天,這家「5元旅店」夾在明星八卦和時事新聞中,衝上了熱搜。性格要強的孫阿姨毅然與老公離婚,在勞動力廣場擺地攤賣貨,一個人撫養孩子長大。單親媽媽的苦辣酸甜,她都嘗過。1996年,孫阿姨租下這間房子,再租出去當宿舍,自己也住這裡,裡裡外外一把手,每天打掃衛生,髒活累活都是自己包攬。
  • 莆田鞋終於讓正品都分不清了,造假30年,有人一天賺400萬
    「我莆田有10家店,曝光一個正常」。店主老闆表示,店鋪的銷量一直很好,通過此次曝光,越來越多的人加他微信詢價購鞋。 「比如一雙鞋子淘寶賣5000塊,我去賣500塊,馬雲還不馬上給我封店啊,微信就挺好」。
  • 地攤紅紅火火,商品只賣1元錢還有利潤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地攤紅紅火火,商品只賣1元錢還有利潤嗎?看完你就明白了。有業內人士表示,人們只看到了價格便宜,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購物者們都有一個扎堆購買東西的心理,看到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湊的習慣,要是那個攤位的人群比較多,大家都會處於好奇心去看一看,有潛在顧客就有消費的可能。
  • 小區快遞紙箱爆滿,夫妻一天收了400斤!一句話讓人心酸
    起早貪黑忙一天一個小區就整理出近 400 斤紙箱"我們的回收價,紙箱子五毛錢一斤。"說話間,魯大哥就載著滿滿一車快遞紙箱回來了。"20 分鐘就能收滿一車"李娟的整理間是一個約 30-40 平的空地,堆滿了回收回來的紙箱、泡沫盒以及其他包裝盒,魯大哥剛收回來的廢品被卸在空地與道路的交界處,李娟的身後是一堆她已經收拾了一天的廢紙箱。垃圾分類、拆箱子、疊好,李娟弄好一個箱子只需要 10 秒,"紙箱一斤能掙 2 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