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這個村製作的30釐米微型龍舟,遠銷海內外

2020-12-19 大洋網

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上漖村龍舟製作的歷史已經有140多年了,廣東不少村都在這裡訂製新龍。在龍舟文化熱帶動下,一種用於展示與觀賞的微型龍舟製作也熱了起來,成為廣州龍舟文化的生動載體。10年前,上漖村手工匠人盧志棠開始製作「小龍舟」,至今已打造了約兩千條小龍舟,這些微型龍舟遠銷海外,闖出了一片大市場。

12月2日,廣州日報記者來到洛浦街龍舟特色小鎮,在一處工作室裡見到了盧志棠,他正在忙著製作龍舟模型,「越來越多人喜歡收藏小龍舟工藝品,現在我手頭上還有很多訂單等著交貨呢!」 盧志棠高興地說。盧志棠介紹說,龍舟模型分為「傳統龍」「標準龍」和「藝術龍」。除了龍舟,還有鳳艇模型,這些模型船身長度短至30釐米,長則可達3米,選用的木材有坤甸木、柚木、酸枝、黃花梨木。「別看它們尺寸小,但五臟俱全,與大龍舟製作的繁瑣工序相比,也相差無幾。」盧志棠說,微型龍舟製作包括了龍頭、龍尾、龍舟主體、配件幾個部分,全部是他手工打造,「一錘一刀雕刻出來的」。盧志棠的龍舟船身還有一大特點是由原木雕出,不用木板拼接,因此船身不會因時間久遠而開裂。為了生動展示龍舟文化,他還嘗試雕刻「扒仔」安裝在小龍舟上。記者看到,一艘2米長的龍舟模型上一共有48個龍舟人,有「扒仔」、艄公老漢以及擊鼓者,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我們上漖村是龍舟製作之鄉,龍船廠馳名省港澳,不僅壟斷珠三角地區龍舟製作,訂單遠至湖南、浙江、港澳乃至東南亞。」 盧志棠說,

目前,龍舟模型的客戶主要為廣東各村、海外華僑以及用於文化展示的一些企業。盧志棠表示,龍舟模型製作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比如龍舟模型配件包括了船槳、羅傘、銅鑼、彩旗等。盧志棠和妻子為了做好龍舟模型配件,還分頭學習作畫、書法、刺繡等方面的知識,讓龍舟模型每一個細節儘量生動起來。「小小龍舟模型,便於展示和收藏,也集中體現了我們的廣州龍舟文化,是很好的傳承載體。」 盧志棠表示,自己將堅持匠心,用心去打造更多龍舟模型精品,將廣州龍舟文化守護好、傳承好。據了解,番禺洛浦街上漖村是歷史悠久的手工製作船隻和維修基地,據說最早可追溯至清代。近年來,隨著傳統水運行業的式微,船廠已不生產其他船隻,而專門從事龍船製作。上漖龍舟廠馳名省港澳,不僅壟斷珠三角地區龍舟製作,訂單遠至湖南、浙江、港澳乃至東南亞。如今,上漖有龍船廠數家,集中分布於三支香水道上漖湧沿岸,均為臨水而建。鼎盛時期,龍船廠一度超過30家,年產龍船約50艘。

盧志棠調試「小龍舟」

盧志棠工作室收藏了不少自己製作的「小龍舟」

盧志棠製作「小龍舟」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景榮

相關焦點

  • 龍舟模型傳承人直播帶貨 對明年信心滿滿
    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響,從5月21日開始,廣州多地發出通知,明確取消今年端午龍舟的各項活動。由龍舟這項運動衍生出的製造龍船、龍頭、龍尾及龍舟鼓等龍舟產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業者表示,明年番禺區等區有龍舟賽,對於來年,他們充滿信心,「有龍舟賽就能營造熱鬧的龍舟文化氛圍,就能帶動龍舟產業經濟。」
  • 龍舟廟會上的特殊嘉賓:小記者訪龍舟,接棒傳統有創新
    他們在龍舟潮集市上採訪非遺製作,在龍舟文化沙龍中和訪談嘉賓提問互動,在上漖龍舟製作基地實地了解龍船誕生記,在喜臨院酒店參觀老船廠的變遷故事。集市上,上漖龍舟模型和廣式竹木飲食盛具這兩個非遺攤位吸引了小記者們的關注。據了解,上漖村不僅造龍船聲名遠揚,製作龍舟模型也同樣驚喜巧妙。
  • 東莞老農不僅會做電動龍舟模型,還會製作"航母""潛艇"
    這艘特別的龍舟模型是東莞市中堂鎮東向村的老農祥叔製作的。在祥叔家裡,不僅有很多規格不一的龍舟模型,還有航空母艦、潛艇等模型,讓人眼前一亮。祥叔憑著熱烈且執著的龍舟情懷,近年來無師自通製作龍舟模型,努力傳承龍舟傳統文化。製作一個龍舟模型耗時半年祥叔的房子建在東向村的岸邊,記者看到這艘超級龍舟模型擺在岸邊石桌上,吸引村民圍觀。
  • 中堂微記錄3.1米龍舟模型亮相!製作技藝「驚四座」
    日前,中堂鎮舉行非遺傳承人龍舟民俗文化公開課,廣東省非遺項目龍舟製作技藝、省級傳承人馮沛朝分享了龍舟製作的秘訣。南方+拍攝了這堂原汁原味的龍舟民俗文化公開課,讓廣大市民感受這條3.1米龍舟模型是如此驚豔四座的。
  • 村民造一條龍舟耗時1月 用鐵釘6500顆
    靈川縣靈川鎮木馬村,多代都是造船人,在當地有著很高的名望,其技藝代代相傳至今。今年42歲的陽春仁,就是一名普通的造船工。三四月裡,他們與村上的6名親戚,被特邀到秀峰區安慶村造龍舟。這一個月中,他們與木材打交道,吃住行都與龍舟有關。陽春仁介紹說,他們村以陽姓為主,也有少數莫姓,自清朝以來,全村都以造船謀生。
  • 【特寫】17死桂林龍舟傾覆事件的生死三分鐘
    李維貴所在的龍舟,是在中午13時30分前後嘗試衝壩的。2018年4月21日這一天,伴隨著魯家橋上遊客們的歡呼聲和助威聲,34歲的鼓手李維貴以大約每秒兩次的頻率擊鼓,槳手們奮力划槳,使這艘18米長的龍舟由南向北、逆流衝向約50釐米高的滾水壩。衝上橡膠材質的黑色壩體時,船頭激起一米多高的浪花,遊客發出「喔」的驚嘆聲。
  • 頂著個雞頭、馬頭、象頭,還有犀牛頭……你確定這個是龍舟嗎?
    隨著資料佔有量的增多,福州龍舟的歷史傳承概貌漸漸清晰,也愈發理解一條龍舟的誕生與使命。產自方莊的龍舟在第五批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方莊龍舟製造技藝(閩侯縣)」的傳承人方紹晃先生眼中,福州龍舟是全國最漂亮的龍舟。老人家有說這句話的底氣。
  • 廣州市番禺區高質量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長隆旅遊度假區、嶺南文化精粹寶墨園、民俗薈萃沙灣古鎮、山海相連蓮花山,這些知名景區都坐落在廣州市番禺區。2019年,番禺區成功創建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番禺坐擁8個國家級旅遊景區:國家AAAAA級景區——長隆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景區——蓮花山旅遊區、寶墨園、廣東科學中心、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國家AAA級景區——永華藝術館、漁人碼頭多彩小鎮;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蓮花山古採石場、餘蔭山房、南漢二陵、留耕堂;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個——現在的沙灣街道(原名沙灣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
  • 你知道龍舟,可知道珠三角的這種「網紅」五人龍舟嗎?
    而今年,因為疫情、出於安全考慮,許多文化活動取消,龍舟賽事也暫時休賽。 幾個小時後,夕陽的餘暉下,小鎮的大叔們坐上輕巧的五人龍舟,開始了揮汗如雨的日常划龍舟練習。 這是這個位於佛山市順德區的小鎮不尋常和常見的畫面,寧靜而充滿生機,平靜而激情澎湃。
  • 廈門市青少年嘉庚建築紙模型、龍舟模型比賽在集舉行
    作為「嘉庚精神宣傳月」重要活動項目之一,賽事通過比拼建築紙模型製作技藝、設計創意,讓青少年感受嘉庚文化,感悟陳嘉庚愛國情懷,增進對嘉庚精神的理解。來自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五年級的陳晨,年前參觀過集美學村後,對嘉庚建築印象深刻。此次在老師的推薦下,他興致勃勃參加了比賽。「在我看來,中國建築就應該是紅色主色調。」
  •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微型盆景的製作
    微型盆景又稱些子景、掌上盆景或袖珍盆景,是特指盆缽小於手掌範圍,高度一般不足10釐米的微型藝術盆栽(圖1-1)。它是當今國際上盛行的主要藝術盆栽形式,也是我國目前盆景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其小巧玲瓏,造型誇張,線條簡練,適合居室內陳設。更細更小的還有超微型盆景,又稱拇指盆栽或迷你盆景。
  • 98天294場比賽,寧波鄞州這個小鎮村村有隊伍,月月見龍舟
    98天294場比賽,寧波鄞州這個小鎮村村有隊伍,月月見龍舟 周日上午八點半,周日八點半龍舟賽在鄞州雲龍開槳
  • 四川第一「矮人村」,村民平均身高80釐米,專家:你看他們吃的啥
    有些科幻片為了追求一種「強烈反差」的效果,一般都選擇讓這個永遠保持在小孩子身高的角色,作為反派出場,以他如孩子般純真的外表下做一些罪惡的事情。科幻片的劇情再如何「腦洞大開」,有些地方也需要參照原型,這個永遠長不高的角色原型就是侏儒症患者。
  • 樂從南村用水松樹製作的龍舟已經存在三百多年
    那時候,各家各戶的小孩子由家長帶著去河邊洗「龍舟水」,以期達到降暑、消除瘟疫的作用。洗完「龍舟水」,大人還會在小孩子的頭上點硃砂,俗稱紅豬仔,象徵健康。舊時每次舉行龍舟比賽時,都會給村民派發古錢,大家都希望得到古錢,因為據說將古錢送給小孩能保佑小孩子一生健康長壽。於是,划龍舟的習俗就出現了。陳老師還給我們講解龍舟的製造過程。
  • 廣州番禺區將這樣做
    12月18日,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州番禺大嶺村永思堂裡,一場主題為「大嶺村文脈與文創」的品鑑研討會舉行。  古園林裡,齊論大嶺村文脈與文創 永思堂坐落在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為大嶺村陳氏23代傳人陳仲良於清朝道光年間建成的私宅庭園。2011年1月,永思堂被登記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完成了修繕工作,被譽「第二個餘蔭山房」。
  • 雜貨鋪大叔的「國寶」身份:「龍舟說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陳振球唱龍舟時的道具龍舟木雕,這個龍舟木雕跟隨他已有近四十年。    有人想了解龍舟說唱他騎著三輪車拉來幾箱資料    陳振球原名叫陳慶輝,人稱「輝叔」,順德龍潭村人,現在隔壁的大巷村開了一個雜貨店。黃色大貓,門前幫鄰裡代賣的蔬菜、臘腸,屋梁上吊下來的木吉他,這些看似不搭邊的事物正是構成陳振球日常生活的元素。誰也沒有想到,經營著雜貨店的大伯,背後竟隱藏著這樣一個「國寶級」身份———「龍舟說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牛皮做紙 精雕生「畫」,番禺區康園工療站開展皮雕畫培訓
    近日,番禺區康園工療站開展皮雕畫培訓,這也是該工療站開展的第四期培訓。早在2019年,番禺區康園工療站就創新地舉辦了一次皮雕畫培訓,培訓結束後,效果和反響很不錯。2020年,番禺區康園工療站又舉辦了3期皮雕畫培訓,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12月中旬,4期培訓班共有70多人次工療學員參加。
  • 「四月初八鑼鼓嚓,龍舟兜底挖」!中堂35年老龍舟被喚醒
    5月30日清晨,中堂鎮四鄉村86歲村民郭宗庭早早趕到郭氏祠堂對面河畔。這裡將舉行「起龍舟」儀式——把埋在泗湧裡15年的龍舟挖出來。當天來到現場看「起龍舟」的,還有眾多的村民以及攝影愛好者。「四月初八鑼鼓嚓,龍舟兜底挖」。在東莞水鄉,各村都有「起龍舟」習俗,但隨著輕便的杉木龍舟取代沉重的松木龍舟,「起龍舟」儀式淡出民眾視線已經二三十年。此次重溫「起龍舟」儀式,讓更多人體驗水鄉傳統「起龍舟」文化習俗,有利於中堂龍舟文化的保存記錄、宣揚和傳承。
  • 廣州番禺區樓盤小區二手房報價查詢 數據更新到
    ,環比上月升1.15% 廣州番禺區HOT智能公寓二手房報價均價為11002元/平米,環比上月升2.30% 廣州番禺區越秀星匯文瀚二手房報價均價為57556元/平米,環比上月降4.21% 廣州番禺區洛濤北區二手房報價均價為30929元/平米,環比上月升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