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摩託再次發力玩樂型、差異化市場,用200復古和300拉力兩款車打頭陣,從戰略上講,是非常明智的,因為兩個自帶流量的車型相對來說更容易贏得關注,而相比復古,拉力車的吸引力則更大,這篇就來說說拉力車DY300-XF的試駕感受。
外觀造型上,該車繼承了大運天鏨200的設計語言,整體造型休閒,定位是一款偏向鋪裝路面的長途休旅車。
車身長寬高為2047*780*1321mm,軸距1335mm,最小離地間隙150mm,車身尺寸與一般250級拉力車基本相當,但僅1335mm的軸距卻比同級車型要小,理論上講,它的靈活性和通過性會更好一些。
座高780mm,表現如上圖所示(三箱空置),身高170cm、體重60kg者在沒有穿騎行靴的前提下,可雙腳掌著地,若後期載人加裝備後,座高還會降一些,駕駛難度進一步拉低。
與該車的定位一樣,它的駕駛姿勢也偏休閒,上半身自然直立,雙腿與車身的貼合度較好,通過我們之前的雲南長測檢驗,它的舒適度是很不錯的,適合長時間騎行。
出廠配備的前擋風不可調節,它的角度設計是合理的,但風擋的面積較小,所以提供的風阻效果比較一般,若後期有較長距離的摩旅計劃,建議對前擋風進行改裝。
動力方面,該車搭載的是大運勁航300發動機,該發動機與本田的CBR300R為同平臺機型,實際排量286cc,水冷四氣門DOHC,最大功率19.5kw/8000rpm,最大扭矩27.3N.m/6500rpm,匹配德爾福電噴系統。
網友對這顆發動機有兩個吐槽點,一是交強險費用,因為實際排量為286cc,超過了250cc,每年的交強險費用為400元左右,而250cc及以下車型為120元左右,每年會多花300元不到。算下來其實還好,也就幾包煙兩箱油的差距,如果你要真喜歡它,我覺得都不是問題。
二是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扭矩值問題,最大19.5kw功率和27.3N.m扭矩,相比目前主流的250機型差距不是太大,有必要捨近求遠嗎?為了方面參考,我找了目前市面上幾款主流的250-300cc之間的發動機來對比,注意:均為水冷、單缸、四氣門、DOHC類型的發動機。
通過對你上表你可以發現,大運勁航300發動機的實際排量比其他幾款250cc機型多了37cc左右,最大功率數並沒有隨之增加,與其他幾款車型基本相當,但是,勁航300最大功率對應的輸出轉速卻是最低的。在最大扭矩值上,勁航300的排量優勢得以體現出來,最大27.3N.m扭矩是幾款機器中最大的,同樣,它對應的輸出轉速也是最低的,只有6500rpm。
市面上還有一款與大運勁航300類似的發動機;是無極的300,實際排量292cc,比勁航300稍大,但帳面數據卻還要小一些,對應的輸出轉速也要高一些。
相對較低的轉速,就能獲得相當或更大的動力輸出,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車輛的駕駛難度,提升操控性能,這樣的動力輸出對於長途摩旅,尤其是在比較惡劣的路面行駛是極好的。
日常騎行,這顆發動機的表現符合預期,動力輸出偏向中低轉速,起步輕鬆,對油門離合的匹配精準度要求不高,配合它休閒的駕駛姿勢,即便是新手也能迅速適應。發動機的震動控制較好,因為因為多數情況下你不用刻意拉高轉速,5000rpm左右就有較好的動力輸出。
前雙盤雙活塞標配博世雙通道ABS,這樣的制動規格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博世ABS的功效和工作時的舒適度都很不錯,對得起一線品牌的地位。
下面是兩個試駕中發現的不足之處:
後腳踏與邊箱的距離太近,導致後乘客的雙腿不好放,影響舒適性,這個問題廠家已經在著手整改中。
制動拉杆踏板為圓柱狀,且表面的防滑紋理較淺,在遇上溼滑或濘泥路面,腳踏容易踩滑。
目前大運這兩款車我們已經完成雲南長測,了解更多車況信息,敬請關注牛摩網後面的長測總結。
小結:大運DY300-XF的的動力輸出偏中低轉速,震動控制較好,頓挫感不強,油門迅速,配合780mm的低座高,降低了長途休旅車的門檻,是一款平易近人的長途休旅車。如果最終的售價也「平易近人」的話,應該會有較好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