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女,工程師,1976年12月出生。從2011年起進入荊州市賽瑞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彼時賽瑞能源是一家新成立的企業,而她也是一個從手機行業的產品設計轉到石油行業產品設計的一名新手。為了能儘快適應工作,她勤奮刻苦,求學上進,短短一年時間就從跨行過來的新手,快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石油人。憑藉其清晰嚴密的邏輯思維、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以及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創立了產品設計標準、完善和規範了工作流程,規劃了清晰的技術人才培養發展路徑。
十年奮鬥 不負韶華她從2012年起出任賽瑞能源工程部負責人,帶領技術團隊成員已經獲得了17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科技成果,4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其中「可回收式一趟管柱壓裂酸化完井工藝及其工具」獲得第八屆荊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良好的設計研發成果推動公司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創新方法示範企業、荊州市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促進公司獲得石油行業最具權威的美國石油協會頒發的API Q1質量管理體系證書和API 11D1產品會標證書。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在取得多項成績的同時,她十分注重本人及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能力提升,持續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吸收新知識,獲取新能量。組織團隊成員學習TRIZ創新方法來打破設計人員的慣性思維,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激發技術人員的創新性。通過持續學習,她本人獲得了國家創新方法二級工程師,一級培訓師證書。同時她也十分重視與高校院所的科研合作,推動公司與長江大學形成產學研的戰略性校企合作,成立了「專家工作站」,她個人和整個技術團隊持續學習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斷吸收新知識,將理論知識水平不斷刷新,以研發出更高技術水平的新產品。
日常工作中,她在自己勤學上進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年輕後備力量的培養。無私奉獻,不吝於與同事分享任何的經驗和心得,不計較個人得失。給予年輕人技能以及發展方向上的指導,為他們創造鍛鍊成長的機會。在她的帶動下,技術團隊團結協作,士氣高昂,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障礙,收穫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精耕細作 厚積薄發作為公司的技術負責人,她嚴謹自律,精益求精,不放過圖紙中的每一個尺寸分析、每一次材料選擇。不畏艱險,困難和艱苦的工作總是身先士卒,迎難而上。她與團隊成員艱苦奮鬥,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分析研究,無數次的計算模擬、試驗測試和分析改進,終於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成系列的「水平井裸眼多段壓裂系統」,產品順利應用成功,成為國內首家能提供成套管柱的公司,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取代了國外的產品,大幅度的降低了油氣井開採開發的成本。此套產品經過多年不斷的改進升級,時至今日仍是裸眼井改造壓裂的主流工藝。她帶領團隊成員研發出的高溫高壓氣密封用的井下封隔器,在集結了多年井下工具設計開發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嚴密的結構設計計算、充分的模擬分析,並經過關鍵部位的多次測試及多輪方案改進,最終成功通過驗收測試。該套產品是首套用於氣體密封的,溫度超過170℃,壓力達到105MPa國內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封隔器。
她主導開發的產品遠銷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行業中的國際巨頭同臺競爭,向國外石油公司輸出和展示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因產品的先進性與創新性,她受邀到國外公司,向客戶培訓我們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嚴密的分析計算、完善的操作指導、深入淺出的演示培訓,使接觸到的國外技術人員認可中國設計,中國製造。在與國際大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她不斷學習對方的技術和管理,總結對方的優勢長處,反省自身不足,取長補短,將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管理水平引用到日常工作中,技術工作做得更細緻嚴謹,技術標準也在持續進行系列化和更新升級。
王瓊仍然在求實探索的路上,不滿足於她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積極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標準,拓寬產品認證生產的範圍,提高產品的技術標準和驗收標準,細化各項工作規範,使公司始終保持技術先進性和思想先進性。
【來源:沙市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