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激活40萬平方米歷史文化街區

2021-01-08 騰訊網

與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一路之隔,是青島老建築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依託郵輪母港區的建設,市北區徵收街區打造歷史文化記憶示範片區,作為產業先期承接載體,充分藉助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賦能市北的大勢,實現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

據悉,市北區將根據「統一規劃布局、明確門檻標準、分期分區導入」的原則,充分發揮歷史街區的產業承載作用,科學、持續、有序導入優質產業招商項目,用新產業激活老城區,使其成為推動青島市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以及北方城市老城區轉型涅槃的新樣板和新標杆。

集聚工業設計產業

四方路打造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市北區歷史文化記憶示範片區分為四方路、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黃臺路、三江路、無棣路、長山路7個片區,有保護建築565處、文保建築28處,集中了市北區95%以上的歷史文化資源,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

四方路歷史街區在市北區部分位於中山路、滄口路、聊城路、禹城路和四方路圍合區域,是目前青島市裡院建築最為集中的街區。佔地面積約8.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共有風貌保護建築106棟,其中裡院街坊22個、89個樓院。

為恢復老街區活力,市北區規劃在四方路街區集聚工業設計產業,依託深圳工業設計協會等優質資源,集聚一批時尚創意設計、原創中國元素設計、獨立設計師工作室等業態企業,為核心區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新思維和新活力。此外,建設一批青年公寓、活力社區吸引青年人才入駐創業,適度配套餐飲、書店、酒吧、劇場、民宿等業態,改造和提升基本生活設施、補足公用設施。

四方路歷史街區目前進展較快。青島最大的裡院建築廣興裡,正聚焦工業設計產業,引入行業領軍企業,將變身為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中心聚焦產品設計、數字設計、品牌設計、服務設計、城市家具設計等領域,包括Fablab Qingdao、設計思維實驗室、CMF創新實驗室、國際工業設計展等公共服務平臺,已有 7 家機構確認入駐。目前,該區域工程已完成百分之八十,正在進行建築內裝和內院鋪裝工作,計劃將在「五一」期間開園。

聚集新金融產業

館陶路打造產業金融示範區

館陶路歷史街區位於陵縣路、市場一路、萊州路圍合區域,初建於1899年,佔地面積約17.3萬平方米這裡是中山路繁華的延伸,最多時有8個國家的五六十個企業駐紮在此,現為國務院批覆的青島城市風 貌保護區之一,是德國風情街所在地。街區以公共建築為主,現存11處文物保護建築和風貌保護建築75 處,街區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

作為青島市的金融發展原點與主城核心區,館陶路擁有良好的金融產業基礎,更有能力在新金融發展方面起到引領帶頭作用。以現有館陶路34號為依託,市北計劃打造一個新金融產業園,按照國際金融商務區、基金運作區、資本運營區、金融研究培訓區、金融生活服務區、供應鏈金融集中區、金融與科技分布融合區的有機共生,將館陶路34號新金融產業園建設成為核心區的新金融交流中心、創新中心,具備新金融創新示範、運營模式示範和功能協同示範作用的產業金融示範區。

與此同時,南端依託館陶路1號的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項目,構建「五加一」(中國天使聯合會山東分會、創投風投中心、資本市場綜合服務中心、春光裡產業工場:智能+新經濟孵化器、智能新經濟產業基金、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青島運營總部)的創投生態鏈,形成完整的、立體化的創投服務生態閉環。依託館陶路3號的洪泰山海會,形成「募、投、管、退」全生態服務與運營體系和獨特賽道(產業)創投優勢,打造吸引年青人集聚的創新創業創意創投新地標。北端重點建設館陶路34號新金融產業園,形成南北呼應氛圍,整條街生態發展,進而輻射周邊武定路、上海路一帶,打造成生態圈。

精準引入產業項目

圍繞主題盤活資源

結合七大街區現狀條件、歷史文脈、協同融合等因素,瞄準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等產業方向,市北區將點穴式引入重點產業項目,引領街區圍繞主題盤活資源。

上海路-武定路歷史街區位於陵縣路、寧波路、武定路、上海路、夏津路圍合區域,佔地面積約8.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有歷史保護建築52棟,其中劉子山別墅群較為知名。該街區定位為新貿易產業集聚區,將引進一批企業總部,建設一個國際社區,並配套一批青年公寓。

黃臺路街區位於大連路、貯水山路、黃臺路圍合區域,原為日本僑民聚居地,現存大量日式建築,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 ,有59棟歷史保護建築。三江路街區位於萊蕪二路、齊東路、興安路、合江路圍合區域,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歷史保護建築43棟。街區以別墅建築、集合住宅和筒子樓為主。無棣路街區位於熱河路、無棣一路、無棣二路、武定路和膠寧高架圍合區域,以裡院、別墅為主,佔地約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有歷史保護建築45棟。長山路片區建築分布在小鮑島和鐵山路社區,該片區以筒子樓和裡院建築為主,房屋建築面積約5.4萬平方米,共有保護建築37棟。

街區產業定位方面,計劃在黃臺路街區集聚高端財務管理產業,在三江路街區集聚高端法律服務產業,在無棣路街區集聚高端諮詢服務產業,在長山路街區集聚新航運產業,並根據街區特色建設一批配套業態。

據悉,市北將採取局部修繕、原狀整修及重點修復等技術手段,真實、完整保存並延續建築的歷史信息及全部價值。按照計劃,今年四方路、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將完成10餘萬平方米修整。

(來源:青島日報)

相關焦點

  • 煥發時代光彩丨市北區激活40萬平方米歷史文化街區
    依託郵輪母港區的建設,市北區徵收街區打造歷史文化記憶示範片區,作為產業先期承接載體,充分藉助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賦能市北的大勢,實現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據悉,市北區將根據「統一規劃布局、明確門檻標準、分期分區導入」的原則,充分發揮歷史街區的產業承載作用,科學、持續、有序導入優質產業招商項目,用新產業激活老城區,使其成為推動青島市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以及北方城市老城區轉型涅槃的新樣板和新標杆。
  • 市北區長山路歷史街區將吸引高端航運服務業企業入駐
    2月23日,記者從市北區獲悉,該區將利用長山路作為港口后街的區位優勢,聚焦新航運產業,並以此集聚產業核心要素,發展新消費,培育新功能,實現新定位。同時,長山路歷史街區將深拓航運產業鏈資源、優化航運資源配置,吸引航運交易、航運組織、郵輪服務、人才培養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企業入駐,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 青島市北區這5處老樓將變身人才公寓 效果圖出爐
    島城歷史文化街區匯集了不同時期的特色建築,見證了青島城市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與歷史街區風貌不協調的一般建築。近日,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市北區上海支路12、14、18、20號以及海泊路4號修繕改造的批前公示。記者了解到,這5處老樓規劃打造為人才公寓及相關配套。
  • 攻堅奮進在此時丨對話市北區區長張永國
    本期節目對話市北區區長張永國,聚焦市北區全域打造「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創新舉措。2020年是市北區全域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攻堅突破的關鍵一年。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市北區擁有國際郵輪母港區、35個科技產業園區、17條特色街區等資源要素。
  • 街頭藝人有了「勢力範圍」 青島首批時尚藝術街區名單發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9日訊 青島市首批時尚藝術街區正式確定,包括市南區太平角街區、市北區紡織谷·包浩斯藝術街區等16條時尚藝術街區,這也意味著,青島街頭藝術有了官方確認的發布區域
  • 專家學者齊聚開封 探討用設計賦能歷史文化街區改造
    本次活動由開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封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主題為千年開封,御巷雙龍,旨在通過本次競賽去提升開封的創新人才聚集密度,通過群體智慧讓更前沿的場景規劃和設計理念注入雙龍巷,讓雙龍巷的街區文化得到更多傳承與發展,進而去豐富雙龍巷的市場業態、商業運營,共創城市街區有機提升新思路。
  • 從空間生產到空間體驗: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邏輯考察
    在以福州上下杭歷史街區為例的考察中,發現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開發是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實踐過程,其空間重構遵循的是資本主導的生產邏輯與情感整合的體驗邏輯雙線並行。從「空間中的消費」到「空間的消費」,從物的消費到文化的消費再到歷史文化價值的符號消費,資本主導的生產邏輯是歷史街區更新的主線邏輯,表現為開發物理空間的消費價值、促使文化消費轉向,以及一以貫之的「城市增長機器」發展動力。
  • 四川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看看有你家鄉的嗎?丨早讀四川
    ○2021年春季徵兵工作啟動 四川應徵報名青年已達3萬多人○第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布 60家川企上榜○成都婚姻登記全市通辦 可跨區縣就近領證啦○成都推進軟體產業發展 到2022年軟體業務收入超5500億○12月25日8時 雅西高速姚河壩特大橋恢復正常通車正文四川核定並公布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
  • 新時代招商,青島市北區老城區如何深度布局新產業?
    為推動國際郵輪母港區相關產業、企業、人才的集聚,市北區計劃在七大歷史街區科學、持續、有序導入優質產業招商項目,為大港片區的發展保駕護航。2月18日起,結合館陶路、四方路、武定路、長山路、黃臺路、三江路、無棣路七大街區的現狀條件、歷史文脈、協同融合等因素,市北區將圍繞七大歷史街區的產業布局進行預熱宣傳,之後開展創新中心核心區 「七大歷史文化街區 」線上推介啟動暨重點項目網上簽約活動。
  • 【建院才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城市設計
    摘要: 歷史文化街區是我國城市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層次和關鍵,其街巷空間大多形成於小汽車使用之前,因此並不適於機動交通通行。不僅如此,歷史文化街區的肌理通過時間的積累,已形成具有其自身內在活力的某種有機特徵。
  • 北京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啟動
    原標題: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啟動   北京市發改委近日披露,作為北京「3個100」市重點工程之一,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已經開工。   德勝門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位於西城區德勝街道,北起塔院胡同12號院,南至安德路,西起德勝門外大街、德勝凱旋大廈,東至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林家胡同。建設範圍包括3個小區、2條道路,即塔院胡同12號院、教場口9號院、教場口6號院及弘慈巷、教場口街,總建設規模約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鋪裝工程、景觀工程、綠化工程、澆灌工程、夜景照明工程及樓內外改造工程等。
  • 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如何兼顧文化和商業?看日本倉敷是怎麼做的!
    隨著我國文化和旅遊的深入融合,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名城開始加大推動保護工作的力度。但在實踐中,諸多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依舊面臨著突破與升級的困境,很難發揮其深遠的文化影響力。尤其是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更關係到城市旅遊發展全局的核心問題。近些年地方政府和民眾對承載著城市歷史記憶及文化基因的歷史街區的改造日趨重視,但仍存在著特色不足,業態單一等問題。
  • 國際網紅打卡五馬歷史文化街區
    11月19日,活動正式開始前,數十位來自全球各地的網紅達人和網絡媒體大咖迫不及待地親身體驗五馬歷史文化街區的地道「溫州味」,夢幻般的鹿城夜色給打卡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膚色各異的他們,或高舉鏡頭拍攝、或俯首探聽故事、或相互交流採訪……成為了古色古香五馬街頭的另類風景。
  • 文商旅融合新地標 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1月18日上午,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開街盛典在開封市順河區雙龍巷西廣場舉行!開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玉國、河南省文投公司董事長張立新、開封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兵、開封市順河回族區委書記陳廣西、開封文投集團董事長韓滿庫、開封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超瑞出席了本次的開幕儀式。
  • 青島市北區創新推動消費模式升級釋放消費新動能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5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郭瑞亮 王恩全) 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市北區商貿業基礎好,人口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發展潛力。其中,端午佳節期間,市北區開展「百日萬店消費季」汽車板塊促銷活動,吸引了45家車企和青島市民的廣泛參與,活動期間中高檔新車銷售超1500臺,銷售總額近3億元,開啟了一輪汽車消費盛宴。時尚先行,首店經濟迅猛發展。
  • 南公河口街區將再現海絲與貢賜文化
    StartStopStartStop俯瞰南公河口街區。福州新聞網10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記者10日了解到,南公河口街區一期保護修復工程取得一定進展,該街區建成後將再現海絲與貢賜文化的繁榮景象。
  • 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曲水流觴文旅品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10月24日,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發布,《山東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讓城市更美好》榜上有名。據了解,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以非遺項目為紐帶,積極推動以「共享融合」為核心理念的「曲水流觴」文旅品牌融合發展計劃,促進文化和旅遊的融合,帶動古城歷史街區旅遊業的發展。百花洲歷史街區是濟南古城片區內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總佔地面積25.7公頃,有鞠思敏、辛鑄九、丁寶楨、路大荒等近現代名人故居,濟南詩派、曲山藝海、濼源書院、曲水流觴等歷史人文活動均匯聚於此。
  • 講述老成都歷史故事 春熙坊打造特色文化街區
    春熙坊效果圖昨日記者獲悉,在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幫助下,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副會長單位四川廣德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都東風商貿廣場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春熙坊」項目正式復工。「春熙坊」項目將攜手配合華興街、悅來巷、永興巷、暑襪北一街等10條街道,打造特色文化街區。老成都昌福館街是成都商業的發源地。現在的「春熙坊」正是在老昌福館街原址上意境恢復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