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鬥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國內的北鬥產業重點布局晶片、終端、板卡、電子地圖、運營等產業鏈核心環節。
截至目前,參照系優質企業資料庫共收錄北鬥導航行業相關企業269家,涵蓋上遊基礎類產品、中遊終端集成和下遊系統集成產業鏈上3個關鍵環節。中國企業的衛星導航定位產品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銷售。
⊙記者 覃秘 ○編輯 全澤源
1月5日,航錦科技宣布下屬全資子公司長沙韶光擬收購武漢導航院10.67%股份,並約定未來將進一步實現控股。「這是看得見的機會,現在大家都看好北鬥產業,導航院具有核心技術和資源。」上海某券商研究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北鬥產業正成為風口。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2020年6月前,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邁入全球服務新時代。
「2020年最閃耀的那顆星」——東興證券在最近的一篇研報中如此評價北鬥衛星導航行業。該研報表示,我國已形成包括基礎產品、應用終端、運行服務等在內較為完整的北鬥產業體系,正在從行業應用拓展到大眾應用,呈現快速發展局面。
產業規模已接近3000億元
如何看待北鬥產業的發展形勢?「國家需要,市場看好。」日前,在湖北武漢導航院,我國知名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專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經南院士說了這八個字。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北鬥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北鬥三號計劃於2020年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國際搜救、精密單點定位服務。相較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空間信號具備用戶使用性能更優異、與其他系統互操作性更強以及覆蓋全球等特點。
「可以自豪地說,北鬥三號的功能,在精度、可靠性方面與GPS接近。」劉經南院士表示。
高精度一直是導航產業追求的核心目標。北鬥三號的精度能達到什麼量級?據公開信息,截至2019年底,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部署完成,系統運行平穩,經全球範圍測試評估,在全球區域定位精度優於10米,亞太區域定位精度優於5米。
北鬥還建設了一套完整的地基增強體系,可以使北鬥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報告,目前,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已具備在全國範圍內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釐米級和後處理毫米級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務能力。
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以及歐洲的Galileo相比,北鬥系統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能實現通、導、遙一體化的,只有北鬥。」劉經南院士評價,作為後來者,北鬥在功能設計上要超過其他導航系統,這也是後發優勢。
譬如,北鬥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個能把通信和導航很好融合起來的系統。用戶可在沒有通信信號覆蓋的地區,如海洋、沙漠中,發送120個字的信息和自己的定位信息。而GPS只能單向通信,即終端從衛星接收位置信號。
功能上的優勢意味著「更好用」,也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東興證券認為,國產化和北鬥三代軍品大規模換裝將是北鬥導航行業的主要驅動力。民品方面,隨著國際關係的變化,所有相關領域的國產化要求提上日程。衛星導航系統與電信、電力、金融等領域的授時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中的導航定位息息相關。國內廠商在關鍵基礎設施中將全面推進國產化。
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布局
市場空間已經打開,誰將吃到這塊蛋糕?「國內廠商競爭力逐漸提升,已具備與全球頭部廠商一決高下的能力。」上海證券相關研究員對記者介紹。
據《北鬥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國內的北鬥產業重點布局晶片、終端、板卡、電子地圖、運營等產業鏈核心環節。截至目前,參照系優質企業資料庫共收錄北鬥導航行業相關企業269家,涵蓋上遊基礎類產品、中遊終端集成和下遊系統集成產業鏈上3個關鍵環節。中國企業的衛星導航定位產品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銷售。
基礎器件主要包括晶片、天線、板卡等,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產業自主可控最關鍵的部分。
記者梳理發現,北鬥星通、海格通信、合眾思壯、振芯科技、雷科防務以及中電科24所等是國內北鬥晶片的主要供應商。如北鬥星通,公司發布的芯火鳥Firebird晶片,是全球最小尺寸的28nmGNSS射頻基帶一體化晶片,支持北鬥、GPS、GLONASS、Galileo多系統,實現了低功耗、高性能;定位精度2m,可做釐米級RTK解算,支持片上多傳感器融合及航位推測。
航錦科技此次入股的武漢導航院,是我國北鬥標準起草、修訂和完善單位之一,該院自主研發的北鬥3基帶射頻一體化晶片,已經完成實驗室設計並達到預期效果,即將進入流片供貨階段。
高精度板卡和天線的技術也有所突破。例如,上海司南導航突破了高精度北鬥/GNSS模塊核心技術並實現了規模化市場應用,打破了一直以來Trimble和NovAtel公司對我國高精度OEM板卡的技術壟斷,其研製的AT200擁有覆蓋北鬥B1、B2、B3以及GPSL1L2定位衛星系統信號接收能力,並內置了高增益低噪聲放大器,適合各類北鬥接收機使用。
板卡領域的主流供應商中還包括合眾思壯、北鬥星通、中海達、華測導航等上市公司。其中,華測導航生產的高精度板塊已接近國外主流水平。
上市公司中,進入北鬥軍用終端市場的有海格通信、振芯科技、中國衛星、雷科防務、華力創通、合眾思壯等。
如合眾思壯,公司一直在持續拓展測繪、位移監測、農業機械等高精度終端應用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合眾思壯以北鬥高精度業務起家,已完成上遊晶片、板卡、算法和天線布局。2019年,公司發布了針對北鬥三號系統研發的「天琴二代」高精度星基增強基帶晶片、Phantom和Vega全新系列高精度板卡。「天琴二代」是全球首款全面支持北鬥三號的基帶晶片,通過軟體配置「天琴二代」實現了衛星信號解調的升級,能夠支持現有及未來計劃發布的所有導航信號頻率。
再如中海達,公司全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接收機(RTK)持續多年保持同行業領先地位。2018年,公司發布國內首款投入實際應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鬥高精度導航晶片「恆星一號」,成功打破國外在該領域壟斷,該晶片適用於GPS、北鬥、GALILEO、GLONASS 4個衛星系統所有頻點,可實現對全球所有衛星導航星座的全頻帶兼容。公司「全球精度」星基增強實時高精度定位服務系統,基於北鬥的實時廣域精密定位服務系統,讓用戶在無需架設基站的情況下,在全球範圍內任意地點可獲得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增強服務。
來源: 上海證券報 轉自: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詩絮
共1頁
相關文章
熱點觀察
更多熱門文章
財富話題
更多經濟時評
更多走近臺商
更多臺企風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