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件法國拿破崙時期文物走進鄭州博物館

2020-12-14 歐洲時報官方

走進鄭州博物館新館國際展廳,一頂法國拿破崙時期近衛軍的軍帽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帽前的金色綬帶和皇冠雄鷹標記熠熠生輝,帽頂上的槍眼,將人們的思緒帶回戰爭年代。

新華社報導,法國拿破崙騎兵團協會主席讓·弗朗索瓦·赫米那西斯說,近衛軍是拿破崙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可以想像這頂帽子的主人經歷了何等慘烈的戰爭」。

「法蘭西的雄鷹——拿破崙文物(中國)巡迴展」近日亮相河南鄭州。展覽精選拿破崙的雕塑、繪畫、文獻、服飾、機械、生活用品等展品155套,共254件,包括《拿破崙法典》、拿破崙親筆信、法國第一部中法字典等珍貴文物。

圖為展出的展品「戰馬上的拿破崙」。(圖片來源:新華社)

通過「軍事思想的形成」「國家理想的實踐」「歐洲夢想的破滅」「時代英雄的落幕」四個單元,展覽展示了拿破崙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

展廳內,幾套瓷器在燈光的映襯下光彩奪目。其中,一套9件瓷器組成的下午茶餐具,紅釉描金,色彩豔麗,頗具中國風。

「拿破崙的弟弟路易·波拿巴鍾愛中國藝術品,這套瓷器是路易·波拿巴結婚時定製的。」赫米那西斯說,拿破崙和他的家人都很關注中國,拿破崙還特意命人編制了第一部中法字典。

據介紹,巡迴展已先後在昆明、貴陽等多地展出。此次鄭州的展覽由鄭州博物館與法國拿破崙騎兵團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聯合推出,將持續至3月中旬。

「這是鄭州博物館新館推出的首個國際性大型專題展覽,旨在促進中法人文交流,進一步豐富多元、立體、全方位的中法各領域文化交往活動。」鄭州博物館副館長郭春媛說。

相關焦點

  • 254件法國拿破崙時期文物走進河南鄭州
    走進鄭州博物館新館國際展廳,一頂法國拿破崙時期近衛軍的軍帽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帽前的金色綬帶和皇冠雄鷹標記熠熠生輝,帽頂上的槍眼,將人們的思緒帶回戰爭年代。  法國拿破崙騎兵團協會主席讓·弗朗索瓦·赫米那西斯說,近衛軍是拿破崙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可以想像這頂帽子的主人經歷了何等慘烈的戰爭」。  「法蘭西的雄鷹——拿破崙文物(中國)巡迴展」近日亮相河南鄭州。
  • ...邂逅「拿破崙」 鄭州博物館(新館)今日起兩大展覽免費對市民開放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實習生 陳芳正)200多年前兩位中西方帝王的物品,在鄭州奇妙「相遇」——東方是夢回大清,展現了乾隆年間的繁華景象;西方是在戰場上曾所向披靡的拿破崙。1月16日起,鄭州博物館新館推出的新年第一個大型專題藝術展《清高宗乾隆皇帝展》和《法蘭西的雄鷹——拿破崙文物(中國)巡迴展》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 鄭州博物館新館開門迎客,市民憑身份證即可入場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文 鄧萬裡/圖200多年前兩位中西方帝王的物品,在鄭州奇妙「相遇」。1月16日,「清高宗乾隆皇帝展」和「法蘭西的雄鷹——拿破崙文物(中國)巡迴展覽」將同時在鄭州博物館(新館)開放,這也是鄭州博物館新館第一次開門迎客。市民可在首場展覽中,見證200多年前中西方兩種文化的碰撞。鄭州市博物館,乾隆皇帝文物展。
  • 快到鄭州博物館新館邂逅乾隆和拿破崙
    乾隆穿過的朝服記者吳國強攝影拿破崙文物(中國)巡迴展覽部分展品□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實習生周瑞娟文記者許俊文攝影從無名小卒,到身經百戰的將軍,從稱霸歐洲的帝國之皇,到顛沛流離的階下之囚,這位傳奇人物就是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
  • 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現在小駝就帶大家共同來了解一下這五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吧~法國巴黎 | 羅浮宮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羅浮宮被譽為巴黎的心臟,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1793年正式作為博物館開放,它主要收藏了世界上1860年以前的藝術作品與考古文物。
  • 上百件珍貴文物首次亮相河南 來鄭州博物館新館遇見「乾隆」
    1月2日,市民在鄭州博物館新館參觀清高宗乾隆皇帝展。河南日報記者王錚攝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乾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皇帝?是否真如網絡上人們調侃的那樣,對瓷器的品位堪稱「農家樂」審美?乾隆出巡河南,留下了啥故事?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鄭州博物館:天圓地方、鼎立中原,探尋珍貴文物的生命歷程
    1928年,馮玉祥將軍在鄭州城以西的「白沙崗」購地400畝,修建北伐陣亡將士陵園,並建祠,後將其命名為「碧沙崗」,取「碧海丹心,血殷黃沙」之意。鄭州市文物陳列室,便位於陣亡將士墓地烈士祠堂,1965年更名為鄭州市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館名。1999年12月18日,鄭州市博物館新館落成開放,並正式更名為鄭州博物館。
  • 穿越時空:來西海岸黃盒子,走進拿破崙的傳奇世界……
    本次展覽是目前為止在中國範圍內展出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拿破崙特展,展覽由法國歷史學家、拿破崙基金會副主席伯納德·謝瓦利耶(Bernard·Chevalier),聯合中國知名策展人、文化思想傳播學者、青島黃盒子美術館創始館長沈其斌,共同精心策劃。部分展品曾經在南京博物院及湖南、遼寧、天津等地的一級博物館做過巡展,經過兩年的文物休息期,又回到了中國。
  • 法國博物館被盜事件,竊賊手法相當專業
    法國博物館被盜事件 2015年3月,法國南部的楓丹白露博物館發生盜竊案。 楓丹白露宮是法國1137年修建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是主要用於歷代帝王居住、野餐和臨時打獵的行宮,後來這裡變成了國家博物館。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在鄭州博物館重新開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博物館獲悉,鄭州博物館常設展覽《長渠綴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經過近半年調整後,已於元旦期間在鄭州博物館(嵩山路館)重新開放。
  • 在青島遇見「拿破崙」!「傳奇拿破崙特展」在青島黃盒子美術館開幕
    展覽由法國歷史學家、拿破崙基金會副主席伯納德·謝瓦利耶(Bernard Chevalier),聯手中國知名策展人、文化思想傳播學者、青島黃盒子美術館創始館沈其斌,共同精心策劃。部分展品曾經在南京博物院及湖南、遼寧、天津等地的一級博物館做過巡展,經過2年的文物休息期,又回到了中國。
  • 跟著文物遊武威(26)|| 帶您走進市博物館,看了這件文物,終於明白...
    跟著文物遊武威(26)|| 帶您走進市博物館,看了這件文物,終於明白什麼是「呆若木雞」 2020-12-0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隊伍壯大日爭新 精品迭出特色濃 鄭州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記者2020年12月7日從鄭州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鄭州市已擁有正式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38家,其中國有11家、行業5家、非國有22家,三級以上博物館7家,館藏文物30萬件,珍貴文物10萬件,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展覽100個,主題宣傳社教活動300場次,接待觀眾500萬人次,一個「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正在形成。
  • 蘭州市博物館觀賞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
    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亮相蘭州。「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展」在蘭州市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以「傳播文物價值 展現中華風採」為主題,展品均為上個世紀流失到海外的敦煌藏經洞內的珍貴文物的複製品。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
  • 法國計劃歸還西非國家部分文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法國國民議會日前全票通過一項法案,將歸還部分來自西非國家貝寧、塞內加爾的文物。法案將交由參議院(議會上院)進行辯論和表決。根據法案,法國將歸還塞內加爾的文物包括一把屬於19世紀西非著名軍事和宗教人物奧馬爾?賽義杜?塔勒的戰刀及所配刀鞘,1893年在班迪亞加拉戰爭中被一名法軍軍官奪走;法國將歸還貝寧的26件文物中包括達荷美王國的王冠和塑像,1892年被法國軍隊從貝寧阿波美宮殿擄掠。法國發展署將協助在貝寧修建可以接收文物的博物館。
  • 法國人的用野蠻堆積起來的藝術殿堂,現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羅浮宮是不只是一個博物館這麼簡單,它首先是一座宮殿,然後是一個藝術品裝飾的宮殿,最後才是法國最偉大的博物館,而這座博物館能有今日的成就不是因為藝術,而是因為法國對藝術的野蠻掠奪。現在的羅浮宮是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建設皇宮的奧古斯特二世不知道它想到了沒有,到了21世紀,經過歷代法國統治者不擇手段的搶掠和豪買,羅浮宮成了世界上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殿堂。
  • 鄭州不為人知的一座寺廟,給博物館貢獻了很多文物,去的人卻很少
    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佔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那麼,你知道鄭州有哪些寺廟嗎?
  • 埃及:古老歷史凝視中的文物亂世
    當然,在那個時代,也根本不存在今天這樣的關於文物和文物保護的各種觀念。   真正的埃及學誕生,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拿破崙為了削弱英國在亞洲和中東一帶的勢力,想要佔領埃及,以切斷英國與印度之間的聯繫。與此同時,繼承了自古代希臘以來的熱衷於文化輸出的行為特徵,拿破崙也想要在被徵服的土地上傳播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  華聲在線5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