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馮玉祥將軍在鄭州城以西的「白沙崗」購地400畝,修建北伐陣亡將士陵園,並建祠,後將其命名為「碧沙崗」,取「碧海丹心,血殷黃沙」之意。
鄭州市文物陳列室,便位於陣亡將士墓地烈士祠堂,1965年更名為鄭州市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館名。
1999年12月18日,鄭州市博物館新館落成開放,並正式更名為鄭州博物館。
基本陳列《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採》《鄭州古代文化神韻》對外開放,2008年5月,鄭州博物館完成改造提升工程,新的基本陳列《古都鄭州》對外開放。
鄭州博物館主展館,其造型酷似商代青銅方鼎,建築上方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出簷深遠,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的寓意,整體建築風格粗獷而不失精美,有著極其鮮明的時代感。
鄭州博物館文物藏品相當豐富,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餘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其實也是文物的生命歷程,與珍貴文物的對視,不光是一場令人激動的視覺盛宴,更是對千年歷史文化的探尋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