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獲捐「魯士三傑」珍貴革命文物

2021-01-09 齊魯網

  今天上午,被譽為「一門忠烈,魯士三傑」的魯佛民烈士、魯伯峻烈士、餘修同志生前所有的部分珍貴歷史文物由其後人捐贈給山東博物館(記者 張曉博 攝)

  齊魯網濟南6月26日訊 (記者 張曉博)今天上午,被譽為「一門忠烈,魯士三傑」的魯佛民烈士、魯伯峻烈士、餘修同志的後人,將珍藏多年的珍貴革命文物無償捐贈給山東博物館。

  省博獲捐「魯士三傑」珍貴革命文物

  在建黨90周年來臨之際,三位革命家後人將珍藏多年的革命文物無償捐贈給山東博物館。記者在上午的捐贈儀式上看到,這批文物包括:魯佛民同志青島日記一冊、延安日記二冊、延安時期自傳稿本一冊、甲寅年(1914年)銅墨盒一個、瓷板像一張、布畫像一幅;魯伯峻烈士民國十五年(1926年)銅墨盒一個、印章二枚;餘修同志書法作品一幅、傳達八大精神講話稿一份、怎樣學習中國近代史書稿、祭父文手稿等。

  其中,魯佛民同志的《青島日記》,是他1923年在膠澳公署工作時所記,日記內多處記載了他學習《嚮導周報》、《社會主義討論文集》的情形和心得,全面反映了他逐漸學習,接受馬列主義的心路歷程。

  魯佛民同志的《延安日記》,是其1937年初到延安期間所記,日記記錄了他受到毛主席接見時的情景及在陝甘寧邊區政府工作的情況,還記錄了他與周恩來、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張聞天、李富春、張國燾等黨的領導同志的交往情況。

  魯佛民同志延安時期《自傳》稿本,是其在1940年延安整風審幹時期寫的自傳,該稿本為當時同在延安工作的餘修同志所抄寫,魯佛民同志甲寅年(1914年)銅墨盒是其在山東政法專門學校獲得的獎品,署名魯琛,魯琛是魯佛民同志早年曾使用的名字。

  魯佛民同志布畫像是1944年魯佛民追悼會上所掛畫像,具體作者不詳。

  魯伯峻烈士民國十五年(1926年)銅墨盒是其自製墨盒,兩枚圖章,一枚方形陰文,字為「魯廣德印」;一枚橢圓形陽文,字為「伯峻」,由烈士夫人收藏多年並傳承下來。

  「一門忠烈、魯士三傑」

  魯佛民、其長子魯伯峻、次子餘修(原名魯廣益)均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父子三人曾前赴後繼,共赴國難。父子三人舍家為國的精神,被山東省委老書記蘇毅然同志稱讚為「一門忠烈,魯士三傑」。

  魯佛民同志是我省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經歷並參與了這兩個革命中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時期;魯伯峻同志為山東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之一,1920年在濟南同王盡美、鄧恩銘等一起組織勵新學會,1927年5月23日被敵人殺害於濟南千佛山刑場;餘修,原名魯廣益,曾用名魯方明、魯伯謙,大革命失敗後,受組織委託,到青島參加團地委工作,開展學生運動,並擔任中共山東省委地下交通員,負責黨的秘密聯絡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山東省人民政府顧問、中共山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山東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山東現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務。

  記者了解到,這批珍貴的革命文物,真實記錄了魯佛民、魯伯峻、餘修父子三人,前赴後繼,共赴國難,投身革命,舍家為國的光輝歷程。山東博物館館長魯文生是三位革命家的後人,今天的捐贈儀式對他來說則有著特殊的意義。他告訴記者,今天所捐贈的這批革命文物,不僅記錄了他們自己的光輝事跡,更成為我們後人了解和研究我黨在山東的創建歷史以及我國革命早期的黨建和革命事業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和研究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魯士三傑 舉家赴國難(組圖)
    本報記者 卞文超 本報通訊員 鍾寧  6月26日,山東博物館收到一組珍貴的革命文物。捐贈來自一個家庭,銅墨盒、瓷板像、手書日記等生活用品,是這個家庭上世紀的遺物。  魯佛民、魯伯峻、餘修,這三個名字在山東革命史上並不陌生。但是鮮有人知道,他們是父子三人,舉家共赴國難。父子人生經歷,首尾銜接,一脈相承,標註著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
  • 山東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據介紹,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在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中,山東省共有93個縣(市、區)入選,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出山東經驗。省文旅廳充分發揮山東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紮實推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
  • 近百件珍貴紅色文物今起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不要錯過~
    值此之際,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首都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共同主辦,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古田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協辦的《不忘初心 偉大徵程——從建黨到建國紅色文物史料展》,於2020年8月21日至11月8日在上歷博(上革博)開展。
  • 山東大學博物館何以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家高校博物館之一。山東大學博物館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高校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展出文物中,師生考古發掘文物佔比超九成在山東大學博物館展廳入口處,一幅白色浮雕赫然在目。
  • 鄭州博物館:天圓地方、鼎立中原,探尋珍貴文物的生命歷程
    鄭州市文物陳列室,便位於陣亡將士墓地烈士祠堂,1965年更名為鄭州市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館名。1999年12月18日,鄭州市博物館新館落成開放,並正式更名為鄭州博物館。基本陳列《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採》《鄭州古代文化神韻》對外開放,2008年5月,鄭州博物館完成改造提升工程,新的基本陳列《古都鄭州》對外開放。鄭州博物館主展館,其造型酷似商代青銅方鼎,建築上方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出簷深遠,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的寓意,整體建築風格粗獷而不失精美,有著極其鮮明的時代感。
  • 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開幕,8件珍貴海歸文物返鄂
    9月12日, 「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 在湖北省博物館震撼開幕, 近10年曾國考古出土文物精品 首次大規模展出。
  • 山東博物館「文物修復師」:修復時光碎片,匠心守護古人智慧
    受父親薰染,2006年大學畢業後,魯元良進入山東博物館,從事紙張文物修復,一幹就是14年。 魯元良回憶,經手修了不少文物,但曹縣那批印象最深,不僅是「最費勁的一次」,也是他第一次獨立主持項目。 2013年,館裡通知魯元良,有一批損害比較嚴重的文物要修復。
  • ...北大考古成圈內團寵,山東博物館也送了一份「厚禮」,看看是什麼
    新時報記者獲悉,山東博物館也為鍾芳蓉同學送出一份「厚禮」——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一套《文物山東》。8月2日下午5點53分,山東博物館官方微博發出一條微博:「魯博君送給鍾同學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文物山東》,希望喜歡樊錦詩,選擇了考古作為專業方向及日後從業目標的鐘同學考古之路一帆風順!加油呀!」
  • 香山革命紀念館榮獲全國博物館 「十大精品展」特別獎
    香山革命紀念館《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陳列展覽近日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特別獎。參觀者除現場參觀外,還可以通過雲端,「走進」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廳,欣賞「精品展」,重溫初心故事。
  • 「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革命武裝鬥爭文物史料展」啟幕
    一把鏽跡斑斑的土手槍,幾個陳舊的火藥桶……鐵槍冷刀也好,牛角藤籃也罷,90餘件見證瓊崖革命成長與輝煌的文物在時光的打磨下所呈現的,是歷史沉積出的暗沉色調,莊重、威嚴,一件小小的文物也能勾起人們對那炮火連天動蕩歲月的回憶。 7月30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省博物館推出紅色題材特展「23年紅旗不倒——瓊崖革命武裝鬥爭文物史料展」。
  • 孝感這2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
    孝感這2家博物館,獲評「國家級」!,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此外,在本次評估定級中,6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8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文物火災防控工作
    入冬以來,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不斷強化文物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多措並舉紮實做好冬季文物火災防控工作。一是圍繞文物安全完善防火責任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層層落實目標責任,有效確保管控火災安全風險;二是健全文物火災防控工作機制,規範操作流程,落實崗位職責,明確具體要求,加強監督考核,不斷強化崗位安全責任意識;三是加強文物火災防控宣傳教育,提升防火知識和消防安全意識;四是建立文物火災隱患清單管理制度,確保火災風險得到有效管控,隱患得到全面治理,杜絕事故發生;五是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有效提升全館幹部職工消防安全
  • 山東新增1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還有……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啦!其中,山東共有12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33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5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三項入選數量均高居全國首位!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山東12家)
  • 他將10億美金的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美國,說中國保護不了它們
    因為它們是文物,是歷史的脈絡,是華夏人為自己雕刻的印章。豪捐波士頓的翁萬戈,文物從何而來?「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畫奇書」這是晚清名臣,帝師翁同龢的提聯並書。翁同龢的五世孫就是翁萬戈。他在2018年,自己百歲生日之際,豪捐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歷史文物183件!文物,乃無價之寶,不是區區金錢可以買到。他的巨量文物從何而來?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署名除外)青島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城市,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便能加以印證。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也是全國高校博物館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在濟南中心校區、青島校區兩地設館,青島校區博物館今年剛啟動試運行。
  • 重慶登記備案博物館達105家 文物利用方式更多元
    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截至2020年12月,重慶共有登記備案博物館105家,該市39個區縣博物館覆蓋率為89.7%。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博物館作為向民眾普及文物知識的重要載體,到今天,我國的博物館總數已經接近5000家。評價一家博物館有沒有分量,無非要看兩樣本事——藏品夠不夠豐富?文物夠不夠珍稀?很顯然,作為國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山東博物館是完全符合這兩項的。
  • 河南文物北宋汝窯洗,寶主被「軟禁」,捐給上海博物館獎5500元
    03 1987年,赴上海被「軟禁」,不得已捐出汝窯洗,得5500元1987年春,王留現突然收到一封上海博物館的來信,寄信人正是汪慶正先生。信中說到:西安所見青瓷洗一隻,尚稱完整,你如能攜來上海與我館藏品比較核對,當能做定論。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依託如此豐厚的歷史資源,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包羅萬千,陶器、青銅、竹簡、書畫等等不一而足。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25908處不可移動文物,1482489件可移動文物,為把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長期以來,重慶文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砥礪奮進,努力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紅巖革命故事展演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朱軍介紹,為加強紅巖革命文物改革工作,該館不僅推動「文物+教育」「文物+旅遊」「文物+產業」融合發展,還強化社教功能,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內涵、覆蓋面廣的宣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