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教科書《教父》:一生學會小心,一秒看透本質,這才是偉大

2020-12-14 秋石海棠

半秒鐘看清事物本質和一輩子都看不清本質的人,命運註定會是不同的——《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科波拉執導拍攝的一部黑幫電影,該電影在1973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並於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獲得如此多殊榮的《教父》最打動人心的並非是其黑幫家族內部的權利糾紛,而是「教父」這一核心人物給觀眾帶來的教育與思考意義。

維託教父不僅是柯裡昂家族的核心首腦,還是成功男人的典範與活教書。他因為家庭事業一輩子都被困在黑道權利的明爭暗鬥之中,但他靠著自己的品行與誠信,朋友卻能遍布黑白兩道。維託教父身上體現出了男人的隱忍、兇狠與沉穩,他注重友誼注重家庭,你似乎無法用一個詞來準確形容教父。但維託教父卻可以用短短幾句話告訴你,做人的真諦,做一個成熟穩重男人的秘訣。

原則:一輩子只為學會小心

老教父維託是一個原則感極強的人,雖然頂著黑手黨的名號,但即便幫助葬儀社老闆教訓流氓青年時他也會叮囑自己的屬下「做事要有分寸,我們畢竟不是殺人犯」原則是約束權力的最好枷鎖,如果沒有原則,一個人就會失去方向、失去誠信,從而無法明辨是非。維託教父臨終之前就曾叮囑麥克「我花了一輩子就是學會了小心」,如果我們仔細揣度電影你會發現,老教父的小心是體現在做人做事有原則、有底線。

做事原則:有底線維託教父的「小心」不僅僅體現在謹慎穩重、更多的是做事原則。維託教父為什麼想要培養麥克,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家族是黑道出身,即便自己看似是萬人敬仰,但其實教父知道自己是那些幕後大人物手裡的傀儡。維託希望麥克可以好好上學然後參選議員州長等等,成為白道的大人物,最後將整個家族由黑轉白。

維託自己其實較為抗拒犯罪,他經營非法賭博娛樂行業,但對毒品這種「新興產業」卻是深惡痛絕,堅決不碰。不做毒品生意就是維託的底線,因為他覺得賭博娛樂在大官員的眼中都可以接受、無傷大雅,但毒品卻會給人、家庭乃至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真的因為毒品暴利就去非法經營,那麼最後失去的可能就是柯裡昂家族在政界的所有人脈與地位,家族也會一輩子拘於黑道之中而無法脫身。

做事有底線,有分寸,即便維託教父手中掌握著四大軍團和政界人脈,但他卻從來不會因為利益而把「生意」做絕,因為意氣用事而把別人的「路」堵死。當初維託拒絕了索洛佐的毒品生意,但他仍然強調自己與索洛佐在「生意」上並不會發生衝突。他面對自己的愛子桑尼被塔塔利亞家族的人殘忍殺害,縱使心中有著萬千悲憤他仍然決定要和五大家族籤署和平協議,反對復仇。面對地痞流氓的小打小鬧,他吩咐下屬做事要心中有分寸;面對各大家族的暗流洶湧,老教父選擇的是隱忍犧牲、放棄復仇,不把臉面撕破,不主動挑起戰爭。維託教父心中自有一柄天枰,他用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才能穩重的控制手裡的權力。

做人原則:講誠信「擁有權力卻不濫用」這不僅是做事底線,還是一種做人原則。仔細觀看影片我們會發現,老教父是一個非常看重友誼和品行的人。面對蛋糕店老闆和葬儀社老闆的請求,維託提出的「開價」並非是索要金錢而是希望與這兩人建立友誼。當維託教父遭到刺殺時,前來幫忙看守的一人就是蛋糕店老闆,當教父愛子桑尼被人用槍打成篩子時,幫忙化妝入殮的就是葬儀社老闆。在維託教父的世界裡,友誼就是同行的貨幣,而忠誠則是最好的禮物。盧卡作為名震紐約的殺手,唯獨對維託教父出格的忠誠,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士為知己者死」。教父在做「生意」方面會講究利益與底線,但如果是做人那麼奉獻你的友誼和忠誠就夠了。

維託曾和麥克說「友誼就是一切,友誼比才能更加重要,比政府更加重要,它的地位幾乎和家庭可以劃上等號」明明是黑手黨老大,但維託的理念卻是先交朋友、以理服人。如果真的遇上了一個冷血漢講「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之間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的話」那麼我想維託教父可以送給你一句經典臺詞「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天下沒有不散宴,利益糾紛的最後只有空虛,等到山水看盡幾度秋涼,或許只有友誼還會陪你看完細水長流。教父的做人原則就體現在品行與誠信,每個人都相信他言出必行,所以維託的每句話才顯得如此有分量,在黑白兩道才會顯得舉足輕重。

格局:能否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取決於眼界

《教父》中有一句名言「半秒鐘看清事物本質和一輩子都看不清本質的人,命運註定會是不同的」教父曾經教導愛子,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當你能看透別人的思緒,別人對你卻無法參透時,你就取得了做事的主導權。放在更大的環境之下,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觀,眼界不能僅僅限於眼前利益,如果沒有較為廣闊的格局,其實這個人還是沒有掌握看清事物本質的能力。

以維託教父遭刺殺與桑尼之死為例來分析,當初桑尼在索洛佐與教父談判時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對毒品事業的興趣並多嘴問了一句塔塔利亞家族是否會提供擔保。事後便被維託教父狠狠的教訓了,他告誡桑尼「永遠別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暴露才讓索洛佐發現了柯裡昂家族內部對毒品事業的看法不一與不團結。也是後來導致老教父遭遇刺殺的直接導火索,因為索洛佐明白如果維託死了,上位的新教父必然是桑尼,而他或許是個生意人可以用來談判。

至於桑尼最後為什麼會遭到巴西尼的暗算,也是因為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弱點。桑尼只知道自己的妹妹遭到了毒打,他便一個暴脾氣打算開車接回妹妹,完全不管軍事湯姆提出的安全告誡。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圈套,因為看不清真相的一時衝動,桑尼就這樣死去了。

維託教父考慮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當前利益,他還會從長遠的角度去出發,格局跨度會有二十年之長。當初培養麥克為的便是希望給柯裡昂家族洗白,希望讓家族事業合法化。所以當維託在病床上得知麥克殺了警長和索洛佐時,他嘆息的是家族的未來。維託臉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不是因為對麥克報仇成功的不滿意,而是家族由黑轉白的唯一希望破滅了,這種失望只有格局深遠的人才會明白。

後來老教父忍著喪子之痛也要阻止五大家族全面開展戰爭,為的就是儘可能減少當前損失,給家族爭取喘息的時間。一個想要尋仇的人眼中只會留下鮮血和暴力,一個只想賺錢的人,眼裡只有利益糾紛和謊言。教父的格局之廣並非關乎個人,而是整個家族甚至紐約,他能一眼看透索洛佐、塔塔利亞和巴西尼,靠的是眼界、是深謀遠慮而並非是暴力。

關於盧卡之死,電影中埋有一個伏筆那就是維託教父曾經給盧卡發過自己女兒婚禮宴會的邀請函但卻並不希望他來。所以當盧卡執意前往教父身邊,希望道以感謝時,維託展現的是失望與無奈。他明白盧卡的心意,但卻不想暴露自己與盧卡的關係。殺手盧卡作為老教父的殺手鐧本應該就隱藏在迷霧之中,如果一個殺人能參加教父女兒的婚禮並得到接見,其地位很多人一眼就能明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盧卡假裝叛變一下子就被索洛佐和巴西尼識破並殺死。

家庭:成功人男人應當多陪他的家人

維託教父權力極高,地位也很重,但卻給人的印象不是冷酷無情,相反更像是一位紳士、一位父親。他曾告訴自己的教子,要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一個男人要陪在家人身邊才算得上成功。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麥克在避難時和一名叫阿波羅尼亞的女子相愛並結婚,但由於敵人的刺殺失誤,錯手將阿波羅尼亞給炸死了。後來維託教父平息了五大家族爭端,麥克得以回歸紐約。回到紐約後麥克又找到了前女友凱特並告訴她「和我在一起吧,沒有你我活不下去」。其實看到這裡我心裡有很多疑問,我在思考麥克對凱特時候還留有感情,或許麥克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照顧的家庭。他希望凱特留在他身邊是因為維託曾經給他帶來的耳濡目染,如果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家庭都不去照顧、連自己的妻兒都不去陪伴,那麼他就不能算是成熟的男人。

維託教父從來不在飯桌上提「生意」,也從來不會把所有家庭成員都捲入「事業」糾紛之中。他希望妻兒子女都可以過的平凡、簡單幸福,他告誡麥克「女人和孩子可以犯錯,但男人不行,你必須要謹慎」,當家族陷入危機時他第一件考慮的事情就是安撫自己的家人。身為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管不問,他還算得上什麼呢?

小結:要想偉大,你要學會忍、狠、穩

維託教父一輩子最大的三個特點或許就是隱忍、兇狠與穩重了。他的隱忍體現在做事克制留條路、做人講信留一線,權力與地位極高的他無論是面對毒梟索洛佐還是平民商店老闆,都是一樣的平易近人。不擺架子,不提過分要求,追求友誼而非絕對的利益。即使是後來面對刺殺、偷襲、戰爭,他還是強忍著悲痛主張和平。因為如果此時不忍和其他家族開戰,滅亡的一定是柯裡昂家族,由此也引申出了維託教父的第二兩點狠。

教父的兇狠更多的並非對別人,而是對自己。正如早些年的著名流行語「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教父挨過槍子卻依然希望不和其他家族撕破臉面。他知道戰爭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的,如今的柯裡昂家如果主動發起戰爭,最後導致的一定是走衰敗的下坡路,為了阻止這一切,他狠下心告訴自己不要復仇。他可以給別人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對自己也是一樣不留情。成熟的男人不會因為風雨就喊痛喊累,即便是有著千難萬險也會憋在心中,而不是哭出來。

當然維託教父最厲害的一點還是沉穩,不管是遇到暗殺還是戰爭,他的第一步都是冷靜對待。比起焦躁的桑尼,愚蠢的弗雷多,教父就是在冷靜與沉穩之中,用隱忍來克制自己的想法,用眼界來謀慮布局,這也就是為什麼維託能夠駕馭住如此龐大的權力系統。

一個偉大的人願意俯下身子和普通人結交友誼,一個生意人願意放棄利益講究原則,一個男人願意忍住疼痛照顧她的家人。這就是維託教父,這就是「真男人的教科書」。

相關焦點

  • 看了《教父》,才知道什麼才是真男人的標準,經典10句少說讀一遍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馬裡奧·普佐《教父》教父這本書主要寫的是,美國紐約五大黑勢力集團之一的維託·考利昂一家採用多種極端手段,實現了在整個美國黑暗勢力團體中的獨尊地位。
  • 男人必看電影《教父》,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教父》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部電影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當時票房獲得第一,當時紐約電影票價為4美元,《教父》北美票房總額到達1.3億美元。這部電影也再度捧紅了馬龍·白蘭度(教父飾演者),他憑藉這部電影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也為初出茅廬的阿爾·帕西諾打開了影視界的大門。這部電影被譽為男人的聖經,男人必看的電影,2007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這部經典電影中許多經典臺詞讓影迷津津樂道,成為指導人生、生活的指南。
  • 人稱「金句製造機」教父柯裡昂,10句話教你看穿人性,做真正的男人
    在我看來,確實是如此,老教父的一言一行都充斥著一種成熟、優雅,難以言明的信服感。老教父就是一個完美男人的化身,如果有人能夠學到老教父優良性格的十分之一,就已經算是一個成熟的男人!因此我認為"男人的聖經"不是《教父》,而是老教父維多·柯裡昂本身。
  • 以《教父》之名,讀懂教父精神,這三個道理,是教父成功的根本
    被譽為:"男人的聖經""男人一生之中只是需要讀一遍的書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25本著作之一"《教父》主要講述了在1954年的夏天,教父唐·科萊昂,這位科萊昂家族的首領為小女兒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在婚禮之上著全美國三教九流的人物都來為教父送上祝福。一切的跡象,表現著教父謙虛的品行之下,有絕對的威望。
  • 教父三部曲藍光中英字幕超高清版及影片賞析
    ,每一遍都有新的收穫,對電影的感悟,人生的思考《教父》被譽為「男人成長的史詩」。如獵鷹般的眼睛,深邃的長相,渲染力一流的演技,深厚精湛的臺詞功底,讓阿爾·帕西諾在表演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1座奧斯卡金像獎、1座英國電影學院獎、2座託尼獎、4座美國金球獎、美國電影學會、美國金球獎授予的終身成就獎,國家藝術勳章在剛開始的時候,製片方不同意讓身材矮小的阿爾帕西諾演教父,但是導演科波拉認準了他,力排眾議才有了現在的教父邁克
  • 《教父》詮釋的10條男人的聖經
    作者|Quentin《教父》系列是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黑幫電影,譜寫出史詩般華麗的男人奮鬥史,成為男人必看的影片;拋開黑幫身份和手段,教父是男人的楷模。教父詮釋的男人的「聖經」:一、尊嚴男人最需要的是活著的尊嚴;教父的信條是恩怨分明,恩仇必報。
  • 18年3部「男人聖經」,弗朗西斯·科波拉拍《教父》多僥倖?
    教父: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黑幫片《教父》系列到底有多經典?1998年,愛情喜劇片《電子情書》中的一幕有過精妙作答。片中女主角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問男主角湯姆·漢克斯:「是什麼讓男人們如此迷戀《教父》?」
  • 「我要的不是利益,是人情」:看懂教父,我明白了職場生存的真相
    有人說,它是男人的聖經;有人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在我看來,它之所以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是因為它說清楚了,何為江湖。以及如何在這江湖中,遊刃有餘地活著。這部電影,就是《教父》。雖然身處太平盛世,我們不需要像影片中一樣打打殺殺,但職場如戰場,為了自己的發展與生存,若學會像劇中一樣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許,我們可以更好地夯實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這篇文,我想跟你分享主角教父在電影中說過的3句話。看懂這3句話,也就看明白了職場生存的真相。
  • 《教父》影評:每一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教父」
    這是一本黑幫書,卻充滿了家庭的溫情、人生的隱忍,難怪會帶來一部男人必看的經典影片。《教父1》——男人的榜樣在電影《教父1》裡,前三十分鐘通過一場婚禮交代這個家族內部的人物關係,從側面描述了教父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鏡頭不斷在明亮的露天婚禮現場和昏暗的書房會議裡切換。
  • 《教父1》:三種性格,三種人生,麥克的性格註定他會超越老教父
    不會抽出時間陪伴家人的男人,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在我看來:這一段的細節性描寫,可能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老教父的金句之上,但是老教父的潛臺詞難道不應該是在提醒山尼,你已經很久沒有陪伴家人了!學會抽出時間去陪伴家人!而老教父的「金句」的含義,其實也有一部分對山尼的失望之情,這一段的描寫,與後面麥克沒有到來,老教父不願意拍照埋下了伏筆。
  • 庫布裡克:看到第十遍,我才相信《教父》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
    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託·唐·柯裡昂,似乎總是口齒不清,看起來也總是漫不經心,這平緩的節奏中蘊藏的是巨大的權威和張力,利益、博弈、人性、衝突……每看一遍都有一個新的認知,對我而言,教父所傳遞的可以歸納一個詞:人情百態。狂躁的大哥,懦弱的二哥,聰慧的養子,愚蠢的姐,睿智有決斷的老爹,以及一個戰鬥英雄一心脫離家族無奈走上黑道的麥克。
  • 從電影《教父》感受到的商業啟發
    第4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電影《教父》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原著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之一。電影裡講述了義大利黑手党家族的背景故事,將老教父到第二代教父的故事穿插於整個電影系列,揭示黑手党家族的起源與秘密,同時也展示了19世紀美國移民熱潮後社會的發展。
  • 如何迅速看透事物的本質?簡單有效的思維
    如何迅速看透事物的本質? 古人說:大千世界皆為虛幻,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就不難理解,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來,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來是巨大的危機和危險,有人看來卻是巨大的機遇。 《教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那些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本質的人,和一秒就看透本質的人,註定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任何事都沒有秘訣,核心本質都是簡潔實用,越【簡單】越本質。
  • 教父為什麼被稱為男人的聖經,因為他告訴你做人的兩大原則
    在談判時,教父很有內涵地拒絕了毒梟,但是大兒子卻插話表示了自己想要做這筆生意。在送走毒梟後,教父教育了大兒子:永遠別讓外人知道你在想什麼。如果還未分清是敵是友,要先懂得隱藏自己的想法,太容易被看穿的人就容易被人掌控。正是因為大兒子的魯莽,讓毒梟認為如果沒有教父,就可以通過大兒子達成這筆生意。所以沒過多久,教父就被人在大街上槍殺。
  • 回憶經典影片,《教父》見證一個男人的脫變,學會人生與處世
    接著又反反覆覆地看了很多片,終於才明白,欣賞著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人精湛的演技,欣賞著電影中教父做人的哲學。電影中破位經典的是麥克為父報仇的那一段,這是一步把麥克拉進深淵的序章。教父和夫人之間的感情非常好 ,默契、相愛,夫人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健康陽光的笑容。他曾經說過「不經常與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遠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 《教父》一個男人在處理家庭,事業以及愛情等方面的故事
    《教父》一共有三部,三部曲聯繫十分緊密,第一部是以維多為首的第一代教父,第二部是以麥克為首的第二代教父,第三部是以文森(麥克的侄子)為首的第三代教父,第三部與第一二兩部拍攝相隔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都是原班人物出演,而第三部是教父系列的總結篇。庫布裡克說過:「直到看了十遍教父,我才相信教父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
  • 《教父》:我花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
    後來大毒梟索拉索找到教父,想和教父合作販毒。教父雖然平時也幹些違法的事,但有一個原則就是從來不販毒。因此得罪了索拉索和其它黑幫,他們就把教父打成重傷。 後來邁克發現警方和索拉索勾結要殺教父,邁克就約警方和索拉索見面,趁機殺了他們。然後邁克就逃到了教父的老家西西里,並和當地的一個女孩結婚了。後來桑尼被他的妹夫出賣被人殺害了,教父就和其它黑幫首領會談,決定化幹戈為玉帛,還把邁克接了回來。
  • 男人痴愛一生的女人和女人痴愛一生的男人,有著本質區別,真的
    只是, 男人痴愛一生的女人和女人痴愛一生的男人,有著本質區別,真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情侶在分手多年後重遇。 把控不住自己的原因,人的本質都是貪婪的,得到了一個,不會覺得滿足,反而更會惦記那個一直得不到的人。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如此,他雖然結了婚,但是對自己沒有得到的那個女人,絕不會輕易死心。
  • 《教父》影評,成為一個男人要的是教父的精神與品格
    在《教父》中同樣也是很成功,但是《教父》主要刻畫了幾個人物,老一代教父的冷靜,沉著,目光深邃,用著含糊不清的語調講述著男人的尊嚴,那句「我會給他開出他不能拒絕的條件」讓我對這個角色有了深深地敬佩。刻畫的另一個任務老一代教父的大兒子桑尼,脾氣火爆,在父親被槍擊一心復仇。在一個角色就是教父的小兒子第二代教父邁克隱忍,深邃。相比於他父親,老教父像是一頭威嚴的獅子,邁克像是個隱忍的孤狼。
  • 從性格全方面解析《教父》,麥克為什麼成為繼承人,如何超越父親
    甚至許多觀眾一致性的認為,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多·柯裡昂才是真正的教父,而阿爾飾演的麥克,僅僅只是繼承人而已!但是,真的如此嗎?從《教父2》的劇情來看,麥克不但完成了老教父一生的心願,接管了家族,而且他還帶領家族走上了更加巔峰的時期,隨著五大家族的衰落,柯裡昂家族成為紐約第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