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出傳統武學內家實用技法「七拳並進」以外的「鼓蕩之力」?

2020-12-24 道韻筋骨開發體系

首先說一下,我們的「腹部」並不包含在「七拳」之中,在武術技擊中,「七拳」是指人體的頭、肩、手、肘、胯、膝、足這七個部位。

「腹部」雖然沒有在「七拳」之內,在人體中卻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我們人體的「丹田」,以及大小直腸、心肝肚肺等器官,都包括在我們的「腹部」。

我們的腹部屬「陰」,而背部屬陽。很多人都弄反了,認為我們的腹部屬陽,而背部屬陰。為什麼說我們的腹部屬陰?不僅我們人類的腹部屬陰,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有情眾生的腹部都屬陰。

一般來說,自然界同類動物在爭鬥過程中,只要一方亮出自己的腹部,就是認輸的表示,另外一方就會立即停止進攻。豺狼虎豹等肉食動物,包括即便處於食物鏈最高端的獅子和非洲草原二哥非洲鬣狗,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會去搶生育自己雙親嘴裡的食物,哪怕自己活活兒的餓死—這就是天條天規。畜生道的很多品質品格,都比人類要優秀。

前手打人,背後使勁。我們中華內家武學,迥異於西洋拳擊技術,最大的不同,則在於我們引入了「丹田」的概念;也就是說,西洋拳擊技術發出的是單純的陽剛之力,而我們中華內家武學啟動於陰柔之力,並由陰柔之力與陽剛之力匯合,最終形成身體真正的整體力。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區別與碰撞。在實戰搏擊過程中,如果對方使用棍棒,我們就要注意防護好我們的頭部和腿部,而如果對方使用刀具,那我們就要注意防護好我們的腹部。因為對方在使用刀具的過程中,最容易傷害到了,恰恰正是我們鬆軟的腹部。

在所有人體器官的盤活盤練中,盤活盤練我們的肘部、肩部、肋部、脊部、胯部……自然也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卻是要盤練盤活我們的腹部!

腹部有橫膈膜,橫膈膜阻斷我們的胸腔與腹腔,如果橫膈膜不能真正盤開盤活,那所謂的「丹田之力」也就無從談起,那所謂的「把身體掛在手上」也就無從談起……(本文作者道韻國術學友我本佛前一青蓮)

相關焦點

  • 練傳統內家武術與現代體育不同,必須注重氣血的運化,不可以忽視
    而真正的傳統內家武術,則是以神意氣血為用。外煉筋骨皮肉,內煉精神氣血。是主動的運行氣血,從而內外一體,身心雙修。表現得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現代體育的一些項目,比如深蹲,蛙跳等一些大強度的科目,多是隔天練一次。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些項目鍛鍊強度太大,對於筋骨肌肉損傷比較大,所以不得不休息一到兩天,以使這些受傷的肌肉骨骼得到氣血的溫養,從而得到康復。
  • 內家拳發勁-胯勁 脊柱 內臟如何訓練?
    引言:內家拳的發勁練習,中國武術種類繁多,不完全統計有完整訓練體系的流派有兩百多個。傳統武術裡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在所有的傳統武術中,空有一擊必殺的能力,打不到人家身上也是白搭。
  • 內家拳筋骨裡訓練方法到現代,你知道兵器是怎麼練的嗎?
    內家拳筋骨裡訓練方法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一句話,「兵器乃拳術之始」。說得就是,內家拳最早起源,不是先有的拳,而是先有的兵器。在古代,內家拳筋骨裡訓練很少有人動拳頭打人,用拳頭的那都是打著玩的。內家拳筋骨裡訓練開發出了重兵器,鞭、鐧、錘、棒棍,一下重的下去,直接連盔帶人砸死,比無數刀劍猛砍都有用。那麼,古代人是怎麼自由驅使重兵器的,要知道這裡所說的重,不是簡單一兩斤,而是一兩二十幾斤起步,不然輕了砸不死敵人。不是每個將軍,都是項羽天生神力,很多人本事都是從零一點點練出來的。
  • 處處跟常人行為方式不同的內家拳人是不是異類,真的是一群奇葩嗎
    身長力大,力不夠身形湊,還不夠慣性助,再加上擰轉蹬地,有什麼難度呢?一學就會,加個熟練度,二三個月象模象樣。想要更進一步,強化力量,固化出手路線,好壞的區別就是有的人出去以後能收回來,而普通人收不到位,收的慢有時候還會前挒,慣性前栽。另一種人是什麼人呢?這麼有效簡單直接的方式不用,難道他們打人不出拳頭嗎?說對了,確實有一種人打人不用拳頭。
  • 內家拳之穿透力
    師把手放在我肚皮上,往裡一擠,我頓時覺得腹中之物被頂到胸口,師卻說:「這一下不是打,只是摸實(粘、按)」,又說:「在這種程度下,再發螺旋崩炸之力,勁從身上吐出」,看我仍未全明白,又雲「實戰時,你就想著把手伸到他肚子裡,摸著他五臟再打起鑽落翻。真正致命的打擊,是使對手被擊打時原地倒下,而不是「飛」出去。
  • 八極拳仇寶龍談所謂內家拳由來:幾近於神術!就是養的概念和文化
    這是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黃宗羲寫的文章;後來,他的兒子黃百家又寫了《內家拳法》。其內容是說,這個少林拳法以勇出名、主搏於人,然而,也容易被人乘之——也就是說:我打人家,人家也容易打我;而內家拳是什麼呢?是以靜制動,見者立僕。即不主動出手,誰見著我,就是摔了一跟頭,還不傷你,是這樣一種狀態,這就是說明內家拳是「不主搏於人而制於人」的一種拳法。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二)
    大家不要以為我在牽強附會,因為我已經習練出來以心行氣了,我們門派都會以心行氣,並且大家如果按照我在《傳統太極拳技擊的原理、習練方法及應用》一書中說的方法習練,半年之內也會習練出以心行氣何況以心行氣是前輩大師說的並傳承下來的!現在我們知道並且能夠習練出來了用心臟控制肌肉做功的功能,但是其中的科學原理我們並不清楚。
  • 從心意六合拳「六藝」解讀傳統武學筋骨開發單式盤練練法與用法
    記得年輕之時,跟河北省滄州地區肅寧縣的師父學習,師父好心教給了衲子七個「單式」的練習,七個「單式」有個很奇怪的名字—空!「空」由「架打」、「劈砸」……等七個單式組成,對於這七個「單式」,衲子一直懶得去練習—這七個「單式」太容易太簡單太一目了然了!天性使然,衲子喜歡「騙招」,喜歡那些完全出人意料的異常詭異的招式。直到多年以後,衲子非常懊悔!
  • 練內家拳多者知道呼吸不懂息,其實一個「息」字才是內功的關鍵
    說練內功、內勁必然會提到呼吸、想到呼吸;如果說練內家拳不講究「呼吸」二字,估計不少人要跟我急。不錯,練內家拳是講究呼吸,但重點卻不是「呼吸」二字,這是我要給大家說的。我們專欄之所以叫內家拳深層次認知,當然就是抓重點找要害。說呼吸並不神秘,那是因為要求自然而然,所以開始練拳的時候就要堅持秉承自然呼吸這個原則,這個很重要。有的說了,內家拳難道不講究哪個動作該「呼」,哪個動作該「吸」嗎?很多名家都會說這個,就連瑜伽教練也要講究這個。
  • 妙語連珠:劉老師內勁語錄,三言兩語讓人醍醐灌頂,明白內家拳真意
    內家拳的「發動機」經歷過幾百年上千年的積澱和發展,從蒸氣發動機已經更新為航天發動機了,而洋術還是停留在蒸氣發動機的應運水平上。 傳統武術內勁的秘密:中國的先輩們,在幾千年的戰亂環境下,除了研究技巧之外還琢磨了力量問題。肌肉力量讓人感覺到力量爆棚,但是缺點在於不能持久還不靈活,容易失重。
  • 「丹田養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予人」傳統武學內家拳「盆骨」之秘
    「盆」中的液體或者黏稠狀物質,會隨著「盆」的搖曳擺動而在「盆」裡做同步運動,而我們的「丹田」,就在盆骨的正上方,就如同盆骨架著的一隻盆子,「丹田」的後方是「命門」,下方有「會陰」和「尾椎」,「丹田」是個可以旋轉的球體……可以這樣說,我們中華內家武學,與所有西洋技法的區別,就在於我們中華民族悟到了「丹田」。
  • 《熱血武林》內家心法大全
    它在傳統開合功的基礎上幾經提煉、深化而形成。地火功赤焰洞一派的基本功夫。內八卦功八卦門的心法,是從武當八卦功演變而來。五鬥米神功海南島五指山赤焰洞端木洞主從地火功中化出來的一門神妙功夫。抱元勁華山著名的內家心法,調動真氣運行速度奇快。
  • 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心意六合拳內動無形,用必七體,頭、肩、肘、手、胯、膝、足,長短互用,相助為友。今釋其秘,供好者參考。 頭歌訣:共工怒觸不周山,大業欲成膽為先。 釋義:心意拳肘打法與其它拳種不同,鮮有單獨運用肘技者,多以肘手互用克敵制勝。虎抱頭為肘打之典範,俗稱盤辮子。昔心意門前輩姚連山慣用此藝,常笑臉迎敵,雙手似理鬢,瞬間變雙剪手而下,對手即面北矣!若此勢起手撩陰不中,則豎肘施磨擦之勁創擊敵人心胸,頗為實用。
  •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到底在哪?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大家也都是通過這句話來區別內家和外家的。也有很多人說,內家拳和外家拳沒有區別,是現代人區別的內家和外家,入手不同,道理一樣。
  • 形意拳內勁練法
    在拳術上分為內家、外家。內家拳主指內勁,外家拳主指外勁,形意拳是內家拳,以內勁為核心。其內勁的練法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一內氣:(真氣)的練法:不論練什麼姿勢都要咬緊上下門牙,舌抵上顎.用深呼吸。演練時在場地周圍都放上軟床,中間留一長方形場地足夠兩人來回打對拳,活樁就是兩人在活動中操樁將對方打倒。也就是對練套路的過程中把對方打得跌於軟床上,這裡用的各種打法兩人都知道、屬於有意打有意,逐漸練得進退敏捷,意,氣、力暢達,然後漸入上乘。③化樁的練法:化樁就是變化的活樁。
  • 內家拳高手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真實體驗~《橐龠集》功法篇
    內練精氣神 外練筋骨皮文:橐龠先生 郝山指內家拳高手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真實體驗內家拳高手,外在表現和內在感受都有一些異於常人的特點。5、一旦與人交手,則神光大顯,全身無處不是手,周身無處不是力。可達對方粘衣即跌之化境。身如遊龍困獸,出手動作快、隱蔽、幅度很小,但爆發力驚人,傷人於無形之間。內家拳內在體驗,從低到高,依次有不同的感受,並且與煉習者的內在丹道功夫的境界相對應。依次為:1、換勁。當從明勁達到暗勁和整勁的時候,首先就會經歷換勁的體驗。
  • 詠春拳屬於內家還是外家拳?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 當他問完這個問題,這下群裡就引爆了各路大神的留言:有的說,我理解外家拳是先發力,內家拳是後發力
  • 練武術老是想著如何打通任督二脈那是你的認知出了問題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自古武醫通道,經脈的關鍵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練傳統武術的人特別是練內家拳的人會經常聽到一句話:「打通任督二脈」,這簡單的六個字讓眾者有點犯糊塗了甚至擔心起來,按話中之意似乎一般的人其任督二脈都是不通的。
  • 內家拳的「氣、氣感」「氣沉丹田」「氣貫四稍」是什麼?又如何做到...
    古代哲學早就認識到「氣」是構成世界的基礎物質,並由此派生出很多相關氣的概念,如:自然界之清氣,經人肺功能吸入體內;水谷之精氣,經人消化功能轉換成生命運動維繫的營養;人體的氣血之氣,泛指體質狀態、精神狀態、運動能力等。形意拳的許多拳論中有關於「氣」的描繪:「氣血充盈則精神健旺,氣血虧損則精神萎靡。故內家拳之根本是內氣。
  • 真正的心意拳如何練實戰?
    在習拳的過程中,因為最初回教堂習武的意義,除了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心意拳的拳架子,特別強調心意拳的實戰性。現在人們多強調心意拳是內家拳,有人因其發展出了北方名拳形意拳及後來的大成拳,於是稱心意拳為內家鼻祖。其實在回教堂內,教拳者與習拳者的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有的甚至並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