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治療高血壓病的幾點體會

2021-01-08 央視網
中醫臨床治療高血壓病的幾點體會

原標題:

  高血壓病導致的血管病變,是中風、冠心病和慢性腎衰的主要病理基礎;針對不同的高血壓個體,如何科學合理控制血壓,是高血壓病治療的主要目的。相繼高血壓晨峰現象、反勺型高血壓對機體危害的認知,2003年歐洲高血壓管理指南提出血壓正常高值的概念和不同血液測量方法高血壓的定義,強調整合血壓、心血管危險因素、無症狀器官損害和臨床併發症在內的總的心血管危險評估,單藥治療起始藥物自由選擇無等級排序,這對臨床高血壓的管理皆有中藥的指導意義。

  高血壓病,常見頭痛、頭暈等臨床症狀。中醫臨床治療治療需注意的是頭痛、頭暈並不等於肝陽上亢或陰虛陽亢,更不能將血壓升高和肝陽上亢等同起來。大量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病有虛有實:虛者為肝腎陰虛、腎精不足、脾氣虧損、腎失溫煦等;實者,有痰濁、瘀血、氣滯、肝陽、肝火等。高血壓病儘管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但多發見於中年以後,常有腰膝酸軟、不耐勞累、夜尿頻多、面色虛浮等症狀,尤其是形體肥胖的高血壓病人。這些都是「精氣內奪」、氣不化精或痰溼內停的表徵。肝陽上擾清竅可致頭痛、頭暈;精不足、髓海失充,血不足、腦脈頭養,氣不足、清陽下陷,痰濁中阻、清陽不升,瘀血阻絡、氣血不利,亦皆可致頭暈、頭痛。可見血壓升高出現的頭痛、頭暈病機變化多端。因此,臨床施治,首當詳辨虛實,治以調和陰陽、暢達氣機為主,使氣機升降有節,陰陽調和、血脈通利,諸症自可向愈。
1 平肝潛陽
  高血壓病人,多有動脈粥樣硬化(AS),AS患者多有弦脈的表徵。因此,不能僅憑弦脈就辨證為肝陽上亢。在弦脈的基礎上,患者必須兼有頭痛、頭脹、頭暈、面紅、性情急燥、舌紅者,才可辨證為肝陽上亢。
  在運用平肝潛陽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時,不可濫用、過用鎮肝潛陽之品,如龍骨、牡蠣、珍珠母、代赭石、石決明等。此類藥的重鎮之性,一有礙肝用的調暢流達,二易遏脾胃受納運化。應在柔肝疏肝、調和氣血的基礎上,平肝潛陽。柔肝疏肝用白芍、生地、山萸肉、麥冬、柴胡、枳殼等,調和氣血用川膝、當歸、丹參、川芎等。肝陽上亢輕者,用菊花、杭芍、夏枯草、鉤藤、地龍等;肝陽暴張者,則用代赭石、珍珠母、生牡蠣等。蓋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過用潛鎮,反增其剛烈之性。故即使肝陽亢甚,重潛平肝之時,亦應佐茵陳、麥芽、柴胡等疏肝升肝之藥,以取順肝用、欲降先升之意。
2 活血化瘀
  高血壓病為血管病變,血管張力增加,血壓升高。高血壓病人血管張力增加、血小板活性增高,易於粘附、聚集。中醫認為這些病理改變一為肝風,一為血瘀。因此,治療時多應伍用活血化瘀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諸多活血化瘀藥如丹參、丹皮、地龍、赤芍、白芍、虎杖等,多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再者,活血化瘀藥可擴張周圍血管,減少血管阻力,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水鈉排洩。這些藥物效應,對降壓也是有利的。中醫認為氣血相互依存,血以載氣,血脈調和,上亢之陽易平易潛。針對上亢之陽的中醫治療而言,活血化瘀宜選用引血歸經、引血下行的活血化瘀藥,如川牛膝、當歸等。在此基礎上,根據臨證的虛實寒熱不同,選擇應用活血化瘀藥:病屬肝陽上亢者,用丹皮、地龍、川牛膝、赤芍等涼肝活血、引血下行;陽虛寒滯或寒溼內阻者,用紅花、桂枝、川芎、片薑黃等溫通活血藥,助陽氣升發、凝寒溫散;血虛者,用當歸、雞血藤、丹參等養血活血;兼水腫者,用澤蘭、益母草、赤小豆等活血利水。
3 昇陽散風
  在高血壓的中醫治療中,正確使用昇陽散風藥如柴胡、葛根、蔓荊子、羌活、防風等,和溫陽藥如附子、桂技、肉桂等,對於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或陽虛不能化氣升清的患者,常可收到較好效果。且不可拘泥於溫散易使「風動陽升」的認識,而束縛臨床用藥。高血壓病患者的中醫基本病機為氣血陰陽失和,而不是肝陽上亢。病機屬陽氣虧虛、肝陽不升者,用溫陽藥如巴戟天、桂枝等,尤其是腎陽虛的病人,使陽氣上升、肝氣條達,復其氣血衝和之性,血壓常可得到滿意的控制;病機為脾虛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或肝氣鬱滯而不條達者;用昇陽散肝的柴胡、防風、蔓荊子、葛根、羌活等,一可疏肝、暢達氣機,二可使清陽升、痰濁化,於病證是有利的。葛根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可擴張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並具有β受體阻滯作用,可使血壓下降;病機屬腎精(氣)或腎陽虧虛、肝陽不升,頭痛、頭暈的高血壓病人,可選用右歸丸或八味腎氣丸加全天麻、杜仲、川牛膝、葛根、防風等治之;對脾虛溼困、痰濁中阻、清陽不升者,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合半夏白朮天麻湯,重用天麻治之。臨床應用天麻,可達30克以上。天麻體肥柔潤,味雖辛而不過升散,雖甘而不滋補,諸凡頭目眩暈之證,皆可隨證應用。
4 調和衝任
  婦人更年期或更年期前後血壓升高,多與衝任不和有關。究其衝任不和之因,當首屬肝腎陰陽失調。臨床治療可選用二仙湯加當歸、香附、枸杞、川牛膝、葛根、鉤藤等治之。值得提出的是川牛膝、葛根兩藥,升降相合,一入氣分,一入血分,可調和氣血升降;其他藥如當歸、枸杞等,現代研究認為有一定的類似雌激素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
   
  在高血壓病的病理演變過程中,陰陽虛實可因病程的階段不同、個體的稟賦不同、生活的方式改變,而發生變化。一般而言,病程早期以實證為主,但並非肝陽上亢一端;痰濁中阻、瘀血阻脈、衝任失和、肝氣鬱滯等亦為常見。治當以上亢者平之、潛之;痰阻者燥之、化之;瘀血阻脈者,通之、活之;衝任失活者,調之、和之;肝鬱者達之、疏之。病程晚期,多以虛為主、虛實兼雜。當根據氣血陰陽的虛損不同,採用陰中求陽、陽中求陰、補氣生血、補氣助陽諸法。並結合兼夾病邪的性質,採用相應的祛邪之法。總之,高血壓病的中醫基本病機在於陰陽失調、氣血失和,而非肝陽上亢。調和陰陽、暢達氣血,升者治以降、陷者治以升,結者治以散,寒者治以溫,熱者治以寒,使陰陽和調、氣血衝和,臨床才可收到較好效果。

相關焦點

  • 中醫如何治療疑難雜症?
    中醫疑難雜症主要指病例罕見,症狀奇特,病情比較複雜,辨證疑惑不清,處理頗為棘手的一類病證。每一位從事臨床工作的中醫人都可能遇到,而且臨床實踐越多,遇到疑難雜症的機會也就越大。那麼,應該如何辨治疑難雜症,以取得滿意療效呢? (一)妙用吐法,能治疑難雜症。
  • 蠟療在中醫臨床中的應用
    晉唐時代就已經完善和盛行,比法國薩脫福於1909年倡導的石蠟療法早了1000多年,在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蜜蠟》中就有蠟療治療凍瘡的記載,葛洪、孫思邈《千金方.蟲草部》、唐代《劉禹錫傳言方》、1086年世醫唐慎微集成32卷《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現代紫德堂蠟療科研組組長何天有教授所著《實用中醫蠟療學》都有對蠟療的記載。
  •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效果如何?張文宏總結了:中醫就像武功的一個門派...
    尤其是此次抗擊新冠疫情,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參與新冠肺炎患者醫學觀察期、臨床治療期和康復期的全程幹預。中醫藥介入全程治療一人一策因人施策張懷瓊介紹,上海始終將中醫藥納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落實,集全市資源,加強中醫救治力量。在專家層面,市級中醫專家組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專家組組長吳銀根第一時間率領專家團隊研究制定上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組成員及時入駐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兒科醫院,全程指導中醫臨床救治。
  • 男性不育問題日益嚴峻 中醫治療少弱精子症效果有目共睹
    「老百姓對中醫還是很信任的,我們西醫也要了解中醫的精髓。很多西醫大夫一直在關注中醫藥相關研究進展。」胡和平說。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發育、生長、生殖。「凡是不孕不育,肯定是和腎有一定關係。」李海松說,補腎法是治療男性不育的主要方法,但補腎不能盲目補,還要對證治療。
  • 藏象學說對中醫臨床有重要意義
    但鑑於解剖只能看到人死後的臟腑組織形態,而活人的生理、病理活動和變化就要在活體上進行觀察,所以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到的「生理變化」和治療實踐中的「病理徵象」便成為藏象學說形成的重要客觀基礎。金元時期李東垣著《脾胃論》,強調脾胃在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提出「人以脾胃中氣為本」的觀點,充實了治療脾胃病的方藥;朱丹溪則提出了肝主疏洩的觀念。明代張景嶽等對腎陰腎陽及命門學說作了較深入的探討和闡發。
  • 「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關於「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加快推進活態傳承,完善學術傳承制度,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的要求,由《中國中醫藥報》社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一代宗師雲太醫網際網路中醫醫院承辦、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協辦的「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
  • 指南針||中醫對眩暈的經方治療【新安堂】
    時方在治療眩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比如說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痰溼阻滯引起的眩暈、天麻鉤藤飲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等。經方治療眩暈的方劑,我認為有幾個經方應該引起同道的高度重視,那就是五苓散、當歸芍藥散、真武湯、大柴胡湯、黃芪桂枝五物湯、苓桂術甘湯、桂枝茯苓丸、葛根湯等。 有青年中醫臨床遇到眩暈病人,感覺其治療無從下手。
  • 臨床醫學畢業,她選擇了開中醫診所
    服務醫患,柔性管理臨床醫學畢業、做了3年全科醫生後,張騰之選擇離開醫院,先後在外資企業擔任高管、創立健康管理公司,最終決定開一家中醫診所。這家位於上海長寧區的中醫診所如今已經運營了十一年。經過一樓的迷你藥房,沿樓梯向上,整面牆的錦旗撲面而來。
  • 國醫聖手傳經送寶 全國名中醫臨床經驗傳承發展論壇在煙臺舉行
    論壇開幕 合影 膠東在線12月10日訊(記者 興東) 12月5日—9日,全國名中醫臨床經驗傳承創新論壇、中國針灸學會經筋診治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艾灸學術研討會在煙臺東山賓館舉行。活動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中國針灸學會經筋診治專業委員會、煙臺市針灸學會等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等協辦。各路國醫聖手相聚煙臺,共商中醫、民族醫發展大計,研討了名中醫在治療疑難雜症臨床方面的豐富經驗和艾灸在治療疾病方面的作用以及艾灸行業的產業技術等相關問題。
  •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治痛風怎麼樣,高尿酸血症臨床表現和分期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治痛風怎麼樣,高尿酸血症臨床表現和分期 時間:2020-12-11 17:58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尿酸血症患者隨著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過飽和狀態的尿酸鈉微小結晶析出,沉積於關節、滑膜、肌腱、腎及結締組織等組織或器官(中樞神經系統除外),形成痛風結石
  • 中醫:只要治療得當,完全有可能治癒
    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臨床上會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症狀特點總的類風溼關節炎臨床表現,其實剛才我們講定義裡面也有,第一是對稱性的關節腫脹疼痛,還有壓痛。晨僵,而且多發生於小關節,就是手,還有雙足趾小關節。那麼,中醫認為類風溼關節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 中醫治療扁桃體炎
    扁桃腺炎和咽炎是臨床醫學根據不同病理改變和解剖部位而分類的兩種病,但實際上兩者常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一般來講,如果是以咽壁黏膜各層炎症為主,稱作咽炎;如果以扁桃腺的黏膜、隱窩、實質或濾泡炎症為主,稱作扁桃腺炎。
  • ...治彬教授在奉新縣人民醫院教學查房及講課圖文:高血壓病的研究...
    郭治彬醫生 05-23 21:54 關注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郭治彬教授應邀前往江西奉新縣人民醫院進行教學查房及講課,講課題目:高血壓病的研究進展及臨床實踐
  • 中醫| 李彬—細談各因素下中醫與科技的交融
    現任北京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北京市針灸學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火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理事、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臨床學系副主任委員。曾跟隨國醫大師賀普仁、國家級名老中醫周德安學習,擅長治療頭痛、膝骨關節炎、皮膚病,調節血糖血脂等。近5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7項。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5部,申報專利5項。
  • 我院中醫病房開張了!
    優勢特色專業簡介 中醫內科:依據五臟生理特點,因時、因地、因人在長期的臨床中形成了成熟的治療方案。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工作27年,善於用傳統針灸、電針及刺血療法並配合中藥治療內、外、婦、五官、皮膚、傷科、疼痛科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病,具有較深的理論造詣和 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五全天 劉家林
  • 陝西省名中醫裴瑞霞主任醫師運用「和法」治療糖尿病
    因此,如果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及適當的藥物,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前期患者進展為糖尿病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這也符合中醫學的「治未病」思想。陝西省名中醫裴瑞霞主任醫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3年,專攻內分泌代謝疾病,對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中醫診治,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體會。
  • 中醫治療頑固性便秘有妙招
    但好景不長,最近排便又越發困難,需要每天灌腸治療,護理程序繁瑣,基本無法出門,不敢吃飯。經朋友介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肛腸科專家何永恆教授,經過詳細問詢病史,中醫辨證施治服用中藥四個療程、中藥外敷、中藥灌腸等一系列治療後,症狀有了明顯改善。現在每周能夠排便2~3次,腹脹噁心基本緩解。
  • 中醫如何治療腎結石
    「中醫腎病聖手」袁新國解釋:為什麼會得腎結石? 腎結石是泌尿繫結石病的一種,發作時的症狀很嚴重,不及時治療的後果也很嚴重。腎結石並不是無緣無故就發生在某個人的身上的,那麼究竟產生腎結石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西遊記》裡孫悟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石頭裡面出來一隻猴子是神話。
  • 福州御和堂中醫看腫瘤怎麼樣?一人一方 古方治療腫瘤好口碑!
    現在社會上,患有腫瘤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隨著中醫治瘤就傳的越來越神乎了,畢竟中醫也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那麼,福州御和堂中醫治療腫瘤有哪些方法?  福州御和堂中醫治療腫瘤有哪些方法?  中醫治癌常用中藥內服、靜脈滴注、中藥外治、針灸、氣功等方法,藥物治療療法不外乎扶正和祛邪兩大類。
  • 中醫治療便秘有 475首方劑,發明了針刺灸法、穴位埋線等治療方法...
    因為早在戰國時代,中醫就對便秘開始了辯證和治療研究,兩千多年來,中醫藥工作者出版了有關便秘的醫籍 95本,研製了治療便秘的 475首方劑,並發明了多種治療便秘的方法,如針刺灸法、穴位貼敷、穴位埋線、中藥灌腸、推拿按摩、氣功導引等,還有很多單方、驗方。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治療便秘的方法,所以患者的自我治療率很高,而真正到醫院求治的患者往往都是難治性便秘。中醫藥治療便秘具有特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