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爆炸和泛濫,用戶注意力碎片化持續加劇,信息源更加多元,以移動營銷為例,每個智慧型手機上平均裝有50款APP應用,但每周平均打開應用數量僅為10個。企業必然回歸到高性價比的營銷道路上,也就是花小錢辦大事。當前這種花大價錢搞廣告飽和打擊、無視投入產出比核算、缺乏嚴格的流量與轉化量評估的做法,將走向窮途末路。以過去曇花一現的P2P網貸為例,曾經的廣告大戶,宣傳的產品收益率雖然誘人,但是在缺乏獨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和有效執行的情況下,龐大的營銷經費砸出去,很難賺回來,企業經營一旦遇阻,就可能導致資金鍊吃緊,以及泥沙俱下的亂象。
對金融機構而言,傳統網絡營銷只是信息傳播在線化,還是人海戰術、病毒式傳播。營銷決勝的關鍵:大數據、長數據+智能金融組合。
其一,贏在內容。
過去PC時代,阿里和京東的平臺業務均是通過售賣搜索關鍵詞和各級頁面的「廣告位」(俗稱坑位)獲得利潤。商家通過推出打折讓利、定製等「爆款」產品獲得流量,從而帶動其他商品銷售。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小屏幕承載不了太多關鍵詞和廣告位,平臺一旦提高廣告費用,必定擠壓商家利益,最終損傷平臺活躍度。在移動時代,以內容帶流量,以IP(智慧財產權)維持粉絲黏性,而內容獲客成本將極大降低,將是平臺和商家的必然選擇。手機淘寶的目標號稱成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消費的入口,平臺價值從實物交易向生活服務、虛擬消費和內容延伸。
因此,對企業而言,需要通過搭建內容和導購生態,形成達人+運營公司+平臺+商家四方共贏的移動端粉絲運營新產業鏈條。
其二,大數據+人工智慧「無人營銷」
得數據者得未來,懂金融者分天下,形成「實體+服務+數據+金融」新的盈利模式。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實現年交易量5萬億、5億活躍用戶、1000萬家淘寶店主和天貓商家等龐大業務和數據規模。電子商務等消費服務帶來的支付、徵信、貸款等金融服務需求,以及經營用戶資源、流量資源對其他金融服務帶來的營銷效應,使得阿里巴巴成為一家平臺金融科技巨無霸企業水到渠成。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更懂你。藉助便捷的信息採集技術,社交、電商網絡可以實時精準全面記錄人們的行為方式、性格傾向、興趣愛好等數據化,通過相應的智能算法,可以準確畫出每個人的數據畫像,人們變成了透明人,傳統隱私將不復存在。掌握這些算法和數據的機構可能比用戶自己還懂你,並具備高效、精準、批量的產品服務和供給能力,以及對外賦能獲利。
往期部分研究成果
創新有效發揮消費金融對消費穩定、消費擴容、消費升級支撐作用
「雲物大智鏈」共創共享驅動要素配置市場化和要素供給多元化
萬億新藍海 生命關懷+全產業鏈解讀
劉洋|治理能力現代化 城市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五大模式
作者 劉洋研究員,消費金融學派發起人,消費新時代與金融科技、產業金融研究專家,廣義消費金融、消費新時代、消費區塊鏈等理論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暢銷書作者,暢銷書新經濟新金融三部曲(《區塊鏈金融:技術變革重塑金融未來》《消費金融論》《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實戰理財:讓你的財富滾起來》《股民隨身寶》《2016浙非產能合作發展報告》等10多部財經暢銷書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政府機構、新聞媒體聘任的專家顧問、研究員、兼職教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近年來承擔各類研究諮詢智庫項目200多項,報刊雜誌發表文章100多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財經、中華工商時報、經濟等幾百家媒體轉載、採訪和報導其學術觀點,培訓、演講500多場,學員百萬人次。
#三八婦女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