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A是初始T細胞靜止和外周耐受的檢查點調節因子

2020-12-25 科學網

VISTA是初始T細胞靜止和外周耐受的檢查點調節因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0 10:51:42

美國達特茅斯蓋塞爾醫學院Randolph J. Noelle、Chao Cheng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VISTA是初始T細胞靜止和外周耐受的檢查點調節因子。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月17日出版的《科學》上。

據研究人員介紹,負檢查點調節因子(NCR)調控T細胞對自身抗原的免疫反應並限制自身免疫的發展。與在活化T淋巴細胞上表達的所有其他NCR不同,在初始T細胞上表達含V型免疫球蛋白結構域的T細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

研究人員報導了小鼠初始的T細胞區室中的異質性,其中VISTA的喪失破壞了主要的靜態初始T細胞亞群並增強了自身反應性。激動性VISTA參與通過促進抗原誘導的外周T細胞缺失而增加了T細胞耐受性。儘管在初始T細胞穩態中起關鍵作用,但在炎症條件下,VISTA抑制初始T細胞反應的能力喪失了。因此,VISTA是初始T細胞的獨特NCR,對於穩定維持靜止狀態和外周耐受至關重要。

附:英文原文

Title: VISTA is a checkpoint regulator for nave T cell quiescence and peripheral tolerance

Author: Mohamed A. ElTanbouly, Yanding Zhao, Elizabeth Nowak, Jiannan Li, Evelien Schaafsma, Isabelle Le Mercier, Sabrina Ceeraz, J. Louise Lines, Changwei Peng, Catherine Carriere, Xin Huang, Maria Day, Brent Koehn, Sam W. Lee, Milagros Silva Morales, Kristin A. Hogquist, Stephen C. Jameson, Daniel Mueller, Jay Rothstein, Bruce R. Blazar, Chao Cheng, Randolph J. Noelle

Issue&Volume: 2020/01/17

Abstract: Negative checkpoint regulators (NCRs) temper the T cell immune response to self-antigens and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immunity. Unlike all other NCRs that are expressed on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V-type immunoglobulin domain-containing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 (VISTA) is expressed on nave T cells. We report an unexpected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nave T cell compartment in mice, where loss of VISTA disrupted the major quiescent nave T cell subset and enhanced self-reactivity. Agonistic VISTA engagement increased T cell tolerance by promoting antigen-induced peripheral T cell deletion. Although a critical player in nave T cell homeostasis, the ability of VISTA to restrain nave T cell responses was lost unde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VISTA is therefore a distinctive NCR of nave T cells that is critical for steady-state maintenance of quiescence and peripheral tolerance.

DOI: 10.1126/science.aay0524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5/eaay0524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理想狀態下,免疫系統通過中央耐受和外周耐受來維持對自身抗原和無害環境因素(過敏原、共生菌群等)的無反應性。在病原體入侵或自身細胞變異的過程中,免疫系統啟動,開始識別並清除這些致病因素。等成功地消除後,免疫系統將再次恢復到免疫穩態。然而,如果機體不能有效地實現免疫穩態,持續的免疫過度活躍或抑制,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病或癌症的發生。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樹突狀細胞在外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樹突狀細胞通過膜結合模式識別受體(PRRs),如Toll樣受體(TLRs),識別大量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s)和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其作用主要是處理並向T細胞提供抗原以刺激其分化。
  • 董晨院士團隊Immunity:細胞因子啟動Th17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CNS9 control cytokine-induced Rorc transcription during T helper 17 cell differentiation」的文章,發現起始Th17細胞分化所必需的兩個細胞因子IL-6和TGF-β,通過與Rorc基因位點兩個不同的保守非編碼DNA序列(conserved non-coding sequence, CNS)相互作用,協同調控RORγt
  • 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Midkine促進黑色素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抵抗狀態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0 15:54:31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 Mara S.
  • 銀屑病中主要免疫細胞和相關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
    Th17 細胞在 IL1β、IL-6 和 TGF-β 的協同作用下以及在主轉錄因子 RORγt 的調控下參與幼稚前體分化。它們的增殖 和存活依賴於骨髓細胞產生的 IL-23。Th17 細胞活 化能分泌特異性細胞因子 IL-17A、IL-17F、IL-22 等, 誘導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形成銀屑病的標誌性臨床 和病理學特徵。
  • 心肌及炎症標誌物,快速識別新冠肺炎「細胞因子風暴」的利器
    實驗室檢查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LDH、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儘可能 留取痰液。
  • 嘉和生物PD-1單抗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
    轉自 | 醫藥觀瀾7月21日,嘉和生物宣布,其PD-1抗體傑諾單抗注射液(geptanolimab,研發代號GB226) 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傑諾單抗是一種靶向免疫細胞PD-1的人源化IgG4單克隆抗體,嘉和生物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
  • 對話耶魯大學周挺博士:細胞因子,大有可為
    近年來,隨著共刺激和共抑制機制的發現,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巨大成功,腫瘤免疫治療迎來了劃時代的變革。儘管如此,仍然只有 20% 左右的患者和部分腫瘤類型受益,尋找新的免疫療法和聯合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 對話耶魯大學周挺博士:細胞因子,大有可為!
    近年來,隨著共刺激和共抑制機制的發現,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臨床上的巨大成功 周挺:細胞因子是一個典型的矛盾複合體。它一方面天然的具有抗腫瘤的潛力:細胞因子作為一種小的、可溶性的信號蛋白,調控著免疫細胞及其相關細胞的生長、發育、分化和效應功能,這些功能對於免疫系統和免疫細胞在對抗病原菌入侵和腫瘤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 Steven M.Horwitz教授談外周T細胞淋巴瘤管理常見問題
    2019年美國血液學年會(ASH)衛星會上,與會者針對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患者如何進行最佳管理展開討論,對於一些常見問題,紐約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的Steven M. Horwitz教授進行了解答。小編整理如下,與大家分享。
  • 鈣調神經磷酸酶–Hoxb13通路調節哺乳動物心肌細胞的生長
    鈣調神經磷酸酶–Hoxb13通路調節哺乳動物心肌細胞的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31:06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Hesham A. Sadek小組近期取得新進展。
  • 你了解體內的5大免疫細胞嗎?各司其職,為健康保駕護航
    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細菌和病毒,不過人們仍然完好且健康的活著,這主要得益於身體上的免疫細胞,無時無刻抵抗細菌和病毒入侵,清除體內的危險因子。不同類型的免疫細胞在身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單核細胞分化生成的,雖然巨噬細胞數量少,不過其抵禦能力強。
  • 「艾」學習丨細胞因子風暴系列
    1、什麼是細胞因子?細胞因子是由多種細胞(如激活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產生的多肽類物質,其作用是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和通訊。通過這種信號傳導,細胞因子可完成許多功能,包括控制細胞增殖和分化、調節血管生成、免疫和炎症反應。
  • 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08:5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P. Cancro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細胞因子作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調控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應答,發揮抗感染、抗腫瘤等功能,另一方面引發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導致多器官損傷,甚至器官衰竭而死亡。圖1|細胞因子風暴的臨床表現。在細胞因子風暴中可以觀察到廣泛的臨床和實驗室異常。 但是,所有病例均涉及循環細胞因子水平升高,急性全身性炎症症狀和繼發器官功能障礙(通常是腎,肝或肺)。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進而抑制免疫
    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進而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3 19:51:20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alay Haldar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揭示了腫瘤產生的維甲酸調節腫瘤內單核細胞分化來促進免疫抑制
  • 環孢素A改善復發妊娠丟失和Th1/Th2比值升高的妊娠結局上
    由於成功妊娠發生在T helper 2 (Th2)佔優勢的情況下,而Th1型免疫與妊娠失敗有關,我們研究了環孢素對RPL婦女Th1和Th2細胞的影響。本研究共納入76例RPL患者(治療組38例,對照組38例)。採用流式細胞儀分析血樣中Th1和Th2的數量。實時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轉錄因子信使RNA (mRNA)表達,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Th1和Th2相關細胞因子。
  • 人人都能學懂CAR-T(二)——主流細胞療法「大比拼」|CAR-T細胞免疫...
    根據治療細胞的來源,我們大致可以分為自體型細胞和現貨型細胞,如圖1所示。1989年,第一代基於免疫球蛋白樣scFv和FcεRI受體(γ鏈)或CD3複合物(ζ鏈)胞內結構域融合的CAR-T細胞被發展出來。該CAR-T細胞雖然具有激活T細胞的能力, 但是只含有激活受體CD3-ζ,無法完全激活其活性。大多數試驗在細胞擴增、體內存活時間、細胞因子分泌等方面存在不足,治療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