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

2020-12-24 騰訊網

人類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卵子嗎?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

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日本九州大學著名生殖生物學家林克彥及其團隊,在2016年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培育的11隻小鼠並非來自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其母系血統源於重編程的皮膚細胞。這一實驗的成功令生殖科學界震驚,因為其意味著,未來有朝一日人類將可以只用血液和皮膚細胞就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但就現階段來講,因面臨技術和倫理雙重挑戰,這一想法的實現還相當遙遠。

而此次,林克彥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然後,研究團隊誘導這8個轉錄因子在小鼠多能幹細胞中表達,測試它們是否足以驅動卵母細胞生長。

研究結果發現,這導致了「類卵細胞」的產生,他們將其命名為「直接誘導的卵母細胞樣細胞」。雖然這些細胞沒有進行減數分裂,但能夠受精,並能分裂到胚胎發育的8細胞階段。然而,超過這一時點的進一步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類卵細胞」可以提供一種潛在的卵母細胞細胞質來源,卵母細胞細胞質在輔助生殖技術中極具價值。

總編輯圈點

很多生殖領域的專家都在關注著林克彥團隊的進展及相關研究,如果說,在實驗室中「製造」卵子精子的技術,能夠安全並以科學為目的地在人類身上展開,那麼現實中無數有生育困難的夫妻就可以用血細胞和皮膚細胞取代有缺陷的生殖細胞,進而完成生育願望。換句話說,男性不必再為精子健康苦惱,女性亦無需為高齡帶來的生育能力下降而擔憂。事實上,這一技術在未來所擁有的更深遠意義,是女性的卵子將不再和她們的年紀掛鈎;而不論性別,人們或都可擁有與兩者都存在血緣關係的孩子。(記者張夢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對卵母細胞及其發育的基本了解對推進生殖醫學和更好地掌握生命如何繁殖都很重要,但參與調控卵母細胞發育這一過程的基因的調控網絡目前尚不清楚。九州大學醫學科學學院教授Katsuhiko Hayashi及其同事利用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觸發卵母細胞生長所需的8個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科學家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3:02 日本九州大學Katsuhiko Hayashi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利用轉錄因子重建卵母細胞轉錄網絡。
  • 不是卵細胞也能變成卵細胞?這項技術很可以
    一種細胞變身為另一種細胞,其實並沒什麼稀奇的,中學都學過,細胞分化嘛。只需要細胞中的孫悟空——幹細胞,分裂一下,來個七十二變,就能變成其他細胞。就算有了時光機,也會引發「胚胎悖論」:取了胚胎幹細胞,也就意味著對胚胎的破壞,也就是活不到現在了,如果活不到現在,那也就不會回去取胚胎,那就還會活到現在……我們出生成年了,身體上也還有幹細胞,叫成體幹細胞。但這些幹細胞也傳承自最初的胚胎幹細胞,分成了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它們各自變身能力大大受限,只能朝特定方向變身。
  • 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選擇性調控免疫發育
    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選擇性調控免疫發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7 13:23:02 英國MRC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Matthias Merkenschlager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轉錄因子旁系同源物在免疫系統發育中選擇性調控基因表達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二、FOXA1的編碼突變引起轉錄因子活性改變有研究報導,影響Forkhead Wing2 loop的突變,例如M253K,FENG254-7> C和F266S可以降低FOXA1的DNA結合親和力。這些突變體表現出功能喪失的表型,比如在野生型FOXA1敲低的LNCaP細胞中,它們無法恢復FOXA1介導的基因表達。
  • 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轉錄因子T-bet區分具有明顯組織分布和抗體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08:53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Michael P. Cancro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測序揭示和表徵人轉錄效應因子
    科學家利用高通量測序揭示和表徵人轉錄效應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5:34:28 美國史丹福大學Lacramioara Bintu和Michael C.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近年研究發現,轉錄因子、轉錄中介體Mediator和RNA聚合酶等轉錄組份通過液-液相分離形成轉錄凝聚體(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激活下遊基因轉錄【1-3】。但是當沒有受到轉錄信號刺激時,這些液-液相分離的轉錄因子與其他轉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尚未被闡明。
  • 《科學》子刊:詳解阿司匹林殺死乳腺癌幹細胞的機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度致瘤性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 CSC)的數量與癌症的進展和侵襲性成正比。CSC最初被認為是腫瘤發生的起始因子,但是後來在腫瘤內發現其在腫瘤發生的各個主要方面---包括腫瘤血管生成、轉移、耐藥性和復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SC的藥物和化療耐藥性增強的特點是由於它們較高地表達藥物外排泵。
  • 董晨院士團隊Immunity:細胞因子啟動Th17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過去研究表明,啟動Th17細胞分化,需要至少兩個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轉化生長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它們的共同作用能誘導Th17首要轉錄因子RORγt的穩定高表達,從而打開Th17細胞分化的大門,但其中的分子機理尚缺乏了解
  • 肌醇多磷酸激酶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調控自噬活性
    Developmental Cell》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題為"Inositol polyphosphate multikinase inhibit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 TFEB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tophagy activity"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通過調節轉錄因子
  • MYC-MYB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維管束鞘特異性基因表達
    多細胞真核生物的基本特徵是不同組織的功能特異性,其中一個突出例子是C4光合作用。在該過程中,碳最初被固定在葉肉細胞,然後釋放到維管束鞘細胞再固定,這種組織區分特徵是C4植物光合效率顯著提高的原因,因此對葉肉細胞或維管束鞘細胞特異表達的機制研究至關重要【1】。C4植物是從C3植物進化而來, C3模式植物擬南芥是揭示這種細胞功能特異性機制的優異材料。
  • 【前沿進展】神經幹細胞及其微環境的衰老與再生
    這些神經微環境含有可以被激活以產生活躍增殖神經幹細胞(aNSCs)的靜息態神經幹細胞(qNSCs)。aNSCs具有分化為神經元、少突膠質細胞或星形膠質細胞的潛能。NSC譜系的始端由靜息態神經幹細胞(quiescent NSCs, qNSCs)組成,它們通常處於休眠狀態,被激活後可生成具有增殖能力的神經幹細胞。
  • 「艾」學習丨細胞因子風暴系列
    1、什麼是細胞因子?細胞因子是由多種細胞(如激活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產生的多肽類物質,其作用是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和通訊。通過這種信號傳導,細胞因子可完成許多功能,包括控制細胞增殖和分化、調節血管生成、免疫和炎症反應。
  • 銀屑病中主要免疫細胞和相關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
    來源於皮膚以 外組織的肥大細胞缺乏 IL-17A 轉錄機制,而在體外 可以捕獲外源性 IL-17A[12]。肥大細胞參與炎症組 織中 IL-17A 的分泌,但肥大細胞的數量在實驗誘導 的皮膚炎症或抗 IL-17A 抗體有效治療期間保持不 變[6]。此外,在健康和非皮損皮膚中也發現了含有 IL-17A 的肥大細胞[10]。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細胞因子種類繁多,已經發現200餘種人細胞因子,可分為白細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幹擾素(IFN)、腫瘤壞死因子(TNF)、生長因子(GF)、趨化因子等。細胞因子作用方式有3種,分別是自分泌方式、旁分泌方式、內分泌方式。
  • 毛囊幹細胞:基礎研究匯總|毛囊幹細胞|研究|毛髮|脫髮|-健康界
    毛囊是毛髮的基本單位,而毛髮是由毛囊內的細胞生長分化而來。每根毛囊裡面住著一群毛囊幹細胞,提供新的細胞給生長中的毛囊。毛囊幹細胞通常處在休眠狀態,但會在新一輪生發周期中迅速活化分裂。人毛囊幹細胞屬於成體幹細胞的一種,具有成體幹細胞的共性。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抗炎細胞療法Ryoncil(reme...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同種異體細胞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Ryoncil是一種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MSC)療法,用於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童患者。FDA已指定該BLA的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0年9月30日。
  • 中山大學團隊首次對人體15個器官測序,共繪製了252種細胞
    84,363個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並生成一個成年人類細胞圖集。成年人類細胞圖譜描繪了252種亞型的細胞,包括主要的細胞類型,例如T,B,髓樣,上皮和基質細胞,以及新型COCH +成纖維細胞和FibSmo細胞,每種細胞均具有多種標記基因和轉錄功能資料。這些共同促進了主要人體器官的異質性。
  • 對話耶魯大學周挺博士:細胞因子,大有可為
    但由於細胞因子的半衰期短、需要長期給藥和嚴重副作用等難以克服的問題,IFNα很快被嘌呤類藥物代替了治療 HCL 一線藥物的地位,而 IL-2 也逐漸被擱置,細胞因子在腫瘤免疫療法上的應用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