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卵細胞也能變成卵細胞?這項技術很可以

2020-12-12 科技與生活視野

一種細胞變身為另一種細胞,其實並沒什麼稀奇的,中學都學過,細胞分化嘛。只需要細胞中的孫悟空——幹細胞,分裂一下,來個七十二變,就能變成其他細胞。

分化過程實在太像多重影分身了,一個鳴人可以持續分裂出不同的多個鳴人

雖然有七十二變的本領,但我們身體裡的幹細胞都是守規矩的本分人,該變成什麼細胞就變成細胞,絕不含糊。這是好事兒,不然來個大鬧天宮,保不齊你就變成什麼了。

但如果在治病救人的時候,能把幹細胞的七十二變用活了,那可就真正能缺啥補啥了。請注意這不是傳統醫學所謂的「吃啥補啥」,而是肉少了一塊,就讓幹細胞分化出一樣的肉,在上面長好;哪個器官壞了,幹細胞分化培養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器官換上。原裝正品,一級棒。

有沒有這種幹細胞,可以變身成其他幣種(辛巴威除外)的。

哪裡有幹細胞?從我們身體自然而來的有兩種。

變化能力最強的是胚胎幹細胞,顧名思義,這種幹細胞取自胚胎。在一個受精卵剛分裂幾次形成一個球的時候,從中獲取胚胎幹細胞。因為這時候細胞還沒怎麼分化,它們是以後所有細胞的最初形態。

想用自己的胚胎幹細胞治病就沒轍了,畢竟時光機器還未發明,不能穿越回自己還是胚胎的時候取幹細胞。就算有了時光機,也會引發「胚胎悖論」:取了胚胎幹細胞,也就意味著對胚胎的破壞,也就是活不到現在了,如果活不到現在,那也就不會回去取胚胎,那就還會活到現在……

我們出生成年了,身體上也還有幹細胞,叫成體幹細胞。但這些幹細胞也傳承自最初的胚胎幹細胞,分成了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它們各自變身能力大大受限,只能朝特定方向變身。

大有全真教一代不如一代的勢頭:一個王重陽≈全真七子+北鬥陣≈14個北鬥陣……

全真教北鬥大陣俯視圖

這就大打折扣了,科學家也要找絕世武功。

終於在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練成神功,他把哺乳動物的普通細胞,經過一系列處理後,搖身一變,變回了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iPS細胞的變身能力不輸胚胎幹細胞,關鍵還不會損壞胚胎,不存在倫理問題。6年後,山中彌生因這方面的貢獻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獎。

山中伸彌的團隊往細胞裡放入了4個基因來誘導,使其變為多能幹細胞。這幾個基因是如何進入細胞的呢?需要進入細胞的班車,這個班車科學家最初用的是病毒,沒想到吧。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愛滋病病毒HIV,這類病毒不僅能進入我們的細胞,還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細胞原來的基因組裡。這個技能正符合科學家的需求,當然不能直接用,先要去掉病毒活性相關的序列,相當於給它拔了毒刺、摘了毒牙、去了毒囊,變成一個安全的細胞班車(慢病毒載體)。因為能改變基因組,所以這樣的病毒也被用於基因改造的實驗當中。

儘管誘導成了iPS細胞,有了變身能力,但畢竟班車還是來自病毒,還是會擔心其潛在的安全問題,所以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方法。

2013年,北大鄧宏魁教授的課題組率先用小分子化合物將普通細胞變身為一個幹細胞,這稱為化學誘導多功能幹細胞(CiPSC)。小分子容易穿透細胞膜到達細胞內部,只要把它們溶在液體裡就好,也不需要原來的病毒班車了。這個方法不僅方便簡單,效果也更好。

泡了澡就變身了

那為什麼要變成卵細胞?

因為卵細胞太難了。儘管新生女嬰有幾十萬顆原始卵泡(卵泡裡有卵母細胞,後者是卵細胞的前身),但到青春期時就降至約4萬顆,而在整個生育年齡也就大約排卵400次,基本都是一次一顆。相比而言,精子的數量卻可以不斷得到補充。

而隨著年齡增長或者外界的刺激,有可能造成有限的卵細胞質量下降,從而導致不孕。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所以不少女性選擇在合適的時候冷凍自己的卵,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在進行試管嬰兒的時候,也需要女性忍受促排卵帶來的刺激。促排卵之後一次可以排多顆,試管嬰兒的成功需要足夠多的卵細胞。

如果讓幹細胞變身為足夠多的卵細胞,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

科學家也一直在著手研究。2016年,日本九州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科研團隊把它們的成果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他們首次成功用小鼠的iPS細胞在體外培養出了卵細胞,iPS細胞取自小鼠尾巴上的細胞誘導而成。以往最後都需要移植回卵巢中才能獲得卵細胞,而這次全程都在體外培養。一共形成了大約4000個卵細胞,讓它們和普通精子進行體外受精之後,獲得了大約1300個受精卵,最終生出了8隻小鼠。

實驗用鼠

還是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9月,利用人的iPS細胞培養出了卵原細胞(卵母細胞的前身)。理論上將其植入人卵巢中,就能變身為卵細胞了,不過因為倫理關係,這次研究也只能止步於卵原細胞了。這也表明了獲得卵細胞的可能性。

科學家離想絕世武功越來越近了,細胞變身的戲法也越來越純熟了。2019年12月,南開大學劉林團隊在《Cell Reports》上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這次沒有先誘導為iPS細胞,而是直接將卵細胞的「發小」——顆粒細胞變向了卵細胞,最終變成的卵細胞也證明有正常的功能。

卵細胞的這位發小也不簡單,其實顆粒細胞也有一定的變身能力(幹細胞特性),但在體外培養的時候表現不佳。在卵細胞還是卵母細胞的時候,它們就陪伴在卵母細胞周圍扶持著它,猶如眾星捧月,直到卵母細胞成為卵細胞排出去後,它們才黯然退場。

顆粒細胞 掃描電鏡圖(《生殖生物學》)

這次研究中的處理方法,用的也是操作簡單的化學誘導。這讓未來看起來更加樂觀,卵細胞的難題或許很快就不再難解決了。

雖然這次仍是在小鼠身上做的實驗,但相信在人身上實現也只是時間問題。實驗室裡iPS技術正在走向成熟,雖然離我們設想的「缺啥補啥」還差一大截距離,而且涉及到卵、精還有諸多科學倫理問題沒有解決,但這項技術還是為我們帶來了滿滿的希望。

在2014年,日本就開始了利用iPS技術進行眼部疾病治療的臨床實驗,但到2015年臨床實驗就被叫停了。

不過在2019年8月29日傳來了好消息,全球首例通過iPS技術製成的眼角膜在日本移植成功。如果這樣的治療方案成熟,那多少人都將不用再等待眼角膜,能夠提早恢復光明了。

相關焦點

  • 卵細胞主動選擇精子機制大揭秘
    近期有試驗表明受精遠非隨機,卵細胞有可能會主動選擇精子,以獲取其遺傳物質的可能性。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Joe Nadeau說:「這等同於配子在選擇它的伴侶」。他提出假設:卵細胞可以用特定的基因吸引精子,反之亦然。
  • 《精靈寶可夢劍盾》雙卵細胞球怎麼樣 雙卵細胞球屬性詳解
    導 讀 在《精靈寶可夢:劍/盾》最新的DLC冠之雪原中新增了二百多隻寶可夢,雙卵細胞球是一種分割寶可夢,
  • 《精靈寶可夢劍盾》單卵細胞球怎麼樣 單卵細胞球屬性分享
    導 讀 在《精靈寶可夢:劍/盾》最新的DLC冠之雪原中新增了二百多隻寶可夢,單卵細胞球可以通過心靈感應來和同伴交流
  • 八個轉錄因子促幹細胞變身「類卵細胞」
    人類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卵子嗎?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科學家團隊證明:一組8個轉錄因子,可以在實驗室中將小鼠幹細胞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類對卵子發育的理解,在應用角度上,。卵母細胞(未成熟的卵細胞)的發育分為多個階段,但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調控網絡尚不清楚。
  • 《寶可夢》奇聞趣事:奇怪的雙卵細胞球,沒有功效的治癒球!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小二會介紹到關於雙卵細胞球這隻寶可夢、巖石封鎖這個技能招式、治癒球這個道具的相關趣事,也會按照慣例說到超級願望動畫裡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有趣的內容吧。
  • 能不能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為什麼?
    先說一些我的答案:用克隆技術是無法讓恐龍重生的。如果能的話,不僅僅是恐龍,已經滅絕的所有已發現的生物都能復活了。但事實上,滅絕的生物就滅絕了,想要復活就當下的科學技術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的。那麼,克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它為什麼無法讓恐龍重生呢?我們簡答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克隆羊多莉:277個卵細胞,發育成胚胎的只有29個,僅一例存活
    超過9成的人承認,如果克隆技術真成功了,他們也絕不會克隆自己。試管嬰兒技術的學名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英文縮寫為IVF。愛德華和斯特普託從1966年就開始進行IVF技術的研究。不過,經IVF受孕的約80例患者幾乎無一例外地流產了。1977年,他們遇到了9年未育的約翰和萊斯利·布朗夫婦。
  • 克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為什麼不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恐龍?
    在很多人看來,克隆技術好像很成熟了,像是可以妙手回春的技術一下。但實際上,這項技術可能遠遠比你現象中的要弱很多,不僅如此,克隆技術意味著高風險,高投入(包括時間,人力,金錢),長周期。它只是理論上看起來好像是可以做到很多,但實際上操作和理論完全就是兩碼事。所以,想要利用克隆技術來復活一些滅絕的動物是幾乎不可能的。
  • 研究者培育出北方白犀牛胚胎 瀕臨絕種犀牛或能繁衍
    研究者培育出北方白犀牛胚胎 瀕臨絕種犀牛或能繁衍 2018-07-16 14:13: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那可以複製人類嗎?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們的不斷探索,克隆這項技術逐漸運用到了動物身上,包括人類。這種技術就是細胞核移植技術,取兩個細胞,一個為普通細胞,另一個為卵細胞。將普通細胞與卵細胞的細胞核同時取出,在讓普通細胞的細胞核進入到卵細胞當中,在經過培育完成整個克隆過程。目前動物克隆技術已經在很多動物上試驗成功,比如青蛙與狼等一系列動物,其中最出名的是克隆綿羊多利。
  • 根本不是幸運,網友:手段真多
    因此,科學家在獲取患者夫婦的精卵細胞後,於體外進行受精,隨後再將卵細胞移植到女性子宮內,令其著床發育。如今,這樣一項技術也可用於進行雙胞胎的培育。通過體外受精,我們可以同時得到多個受精卵,將其植入女性體內,自然就可以得到雙胞胎甚至是多胞胎。
  • 我們已經擁有了克隆技術,科學家為什麼不還原恐龍?
    「最新基因編輯霸王龍,恐龍坐騎中的勞斯萊斯,能跑能打,很聽話!」,「雷龍巴士1號線,還差兩位,上車就走」,想想恐龍滿街跑的畫面,目前不可能實現,那還需要多久?並且化石不是骨頭,充其量可以說是恐龍堅硬部分的複製品。它們根本不包含任何真實的動物組織。恐龍的骨髓或許可以,但是當恐龍的骨骼被埋在地下,會和巖石會一起形成黴菌,並被細菌汙染,因此骨髓提取也不可行。即使很幸運找到了沒有被汙染的骨髓也不行。
  • 【美食】當寶可夢變成食物,都不忍心入口了
    當動畫穿越到現實,寶可夢變成食物,強欲之壺能看不能抽,一起來看看這些動畫裡的生物以及物品吧!寶可夢美食~單卵細胞球想想那最終進化形「人造細胞卵」在對戰中人氣不錯,沒想到其退化形竟然被吃貨們做成了食物。寶可夢美食~煎炸鯉魚王鯉魚王,又稱大兇殘,是「精靈寶可夢」裡面對於粉絲來說,最具有代表性的寶可夢之一!
  • 當動畫穿越到現實,寶可夢變成食物,強欲之壺能看不能抽
    當動畫穿越到現實,寶可夢變成食物,強欲之壺能看不能抽,一起來看看這些動畫裡的生物以及物品吧! 寶可夢美食~單卵細胞球 想想那最終進化形「人造細胞卵」在對戰中人氣不錯,沒想到其退化形竟然被吃貨們做成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