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今年2歲了」:90後廣漂女孩辭職照顧癱瘓母親的354天

2021-01-09 騰訊網

點擊觀看視頻

「Hello,今天是和媽媽廣漂的354天……」

伴隨著一位中年婦女被攙扶起床的畫面,「廣漂日記」的作者星星開始講述自己與失能母親一天的生活。她的母親因腦積水、腦梗和顱內動脈瘤失去了自理能力,還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星星和媽媽)

她在短視頻平臺發布的124個作品,記錄了近兩年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時光。

星星本名唐芳,出生於雲南普洱一個邊陲小鎮。她出生的時候,父親已近花甲之年,在外人眼裡,星星與父親更像是「爺孫」。父愛滋潤著星星成長,直到2009年,星星的人生遭遇第一次波折——父親因為胸膜炎和肺結核病倒了。

(星星小時候的全家福)

星星父親是湖南戶口,在雲南沒有醫保,全靠自費醫療。為了給父親治病,星星與母親賣掉了房子,花光了積蓄,但還是沒能挽回父親的生命。

在父親病故後,母親又中風。「我爸去世以後,我媽可能內心也想不開,身體右半側突然間中風了,走路有點一瘸一拐的,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失去收入來源、無家可歸,星星與母親甚至租房都困難。「幸好我們那兒有一間榨糖廠,附近提供了類似廉租房給工人,80元一個月,水電也是居民用電,非常便宜,最後我們就在那住下了。」

(2014年,星星在榨糖廠的廉租房前)

父親去世的時間恰逢高考,悲痛欲絕的星星發揮失常,但她沒有放棄學業,選擇了復讀,並在次年考上了武漢一所一本大學。

「因為我爸生前就很想讓我讀大學,他就覺得女孩要出去外面走一走,遇到的人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就不一樣。」

大學四年裡,除了賺學費和生活費,星星還得給母親寄去生活費和醫療費。星星除了申請助學貸款外,幾乎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在勤工儉學,「家教、派傳單、餐廳服務員、客服,幾乎所有不影響學業的正當兼職都做過了。」

客服的工作讓星星印象最為深刻,「武漢人的脾氣比較衝,一點點事情都會投訴,所以我那時每天都要接待那些上門投訴的大爺大媽們,有時候,他們早上6點就守在門口了。」

周一到周五沒有課的時候也會去排班,每次都是六七個小時。陌生的武漢口音,難纏的投訴客戶,讓星星逐漸培養出了聆聽的耐性,且更懂得去安撫他人。

(2015年,星星畢業,同時也在客服公司正式離職,同事給星星開歡送會。)

星星逐漸有了積蓄,在補貼家用之外,甚至能滿足自己旅行、追星的娛樂需求。

「從那時開始,易烊千璽成為了我的『愛豆』。我就很喜歡男孩子會跳舞,他又很陽光,給了我很多正能量。從入圈到現在,我微博超話都連續籤到八百多天了。」談到偶像,星星雙眼發光。

她把自己打工賺來的錢省下一些,買周邊、聽演唱會。不了解她的朋友,可能會以為這位開朗的女孩是富養的小家碧玉,但實際上,星星的肩上早已扛起了一個家。

(星星帶著易烊千璽的海報去旅遊)

畢業後,星星先是入職一家廣州的外貿企業,在體驗了職場的殘酷後,連工資都沒拿全就被迫離開了。「直到現在,還有一萬多元沒給我。」

後來,星星又去了一家外資企業,她自學多種語言擴大業務範圍,在武漢做客服的經驗,此時此刻發揮了作用。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力,星星讓很多本來略顯冷漠的歐洲客戶成為了她生活中的好友,別人眼中的工作門檻,她不斷跨越。

一個開朗、進取、獨立的女孩,也許再邂逅一段美妙的愛情,或者得到一次升遷的機會,就能在廣州成家立足,實現自己的廣漂夢……但在此時,命運又給了她第二次打擊。

星星在武漢和廣州的辛苦,遠在雲南的母親當然知道。或許是為了讓女兒放心,她找了一個老伴搭夥過日子。「我媽先斬後奏,突然就搬過去跟那個男的一起住了,兩個月後我才知道,那時『廉租房』都已經退了。」星星叮囑那位「叔叔」,母親患有高血壓等病症,如果有什麼突發狀況要立即送醫,她會支付全部醫藥費。

但2018年年底,母親在老家突發腦梗,隨後昏迷不醒,「叔叔」卻沒有第一時間將母親送醫,也沒通知星星。

(星星媽媽的病情證明)

直到次日,「叔叔」才知會了星星在老家的好友,那時母親已經昏迷了一整晚。

「我朋友馬上把我媽送進了縣醫院的ICU,當時還是我朋友墊付的醫藥費和檢查費用,反正那個人沒出一分錢。」星星黯然地說,「我們是2019年4月中旬以後才出院,其間我媽做了2臺手術,這4個月他從沒來看過我媽一眼。畢竟兩個人也在一起生活了幾年,怎麼感覺一點感情都沒有?」

(手術後的星星母親)

因為錯失了黃金治療時間,母親的腦神經細胞大量死亡,語言、思維、行走等能力都難以恢復正常。「按照醫生說的,當時如果及時送醫,媽媽的腦細胞不會死那麼多,恢復吞咽、語言能力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那麼難,因為神經細胞死了以後是不能再生的。」

母親第一次手術前後花了10萬,星星的全部積蓄被掏空,還欠了幾萬的外債。接下來要進行的第二次手術,還得花費15萬,房子已經賣了,幾乎身無分文的星星四處求助,四處碰壁。

這時,星星曾經在學校、職場和生活上的努力,得到了最及時的回報。為了照顧母親,她已經不能繼續在原來的外資企業上班了,而公司的領導不但自行掏錢給星星續交五險一金,還幫她發起了捐助。

「我2018年底回去雲南,本來想可能兩三個月就好了,我還能回去上班。所以2019年一整年,我的領導自掏腰包,一直給我交著社保。」

星星的第一個客戶是葡萄牙人,在了解到星星的困境後,不但立即將墊付的費用提前返還給她,還向素未謀面的星星匯來了1000美元醫療費用。

(母親患病前,還在外貿企業的星星(中)與歐洲好友兼客戶同遊中國。)

「他是我第一個客戶,2016年我就認識他了,幫我在入職第一個月就成功開單。其實他也只是中介,只是賺一點佣金,所以當他給我打了1000美元後,我驚呆了,那一刻我覺得這位朋友就像天使一樣。」

當然,這些錢遠遠不夠支付母親的第二次手術費用,星星開始求助籌款平臺,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群體給了她極大的幫助——易烊千璽的粉絲團。在得知星星的情況後,粉友們積極在各個平臺幫助星星籌款,並為她作擔保。

在眾人合力的幫助下,手術費終於湊夠了,星星母親在2019年年中完成手術,症狀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易烊千璽粉絲中的大v粉幫星星轉發的求助微博)

星星心裡充滿了感激,她不再埋怨任何人,決定自己肩負起照顧母親的重任,打算將母親接到廣州一起生活,母女倆再也不分開。

每天,母女倆日常生活的第一幕,都是星星將睡醒的母親抱到客廳。不能太早,否則母親會有起床氣;也不能太晚,否則母親會餓著。

(母親賴床,星星抱著她安撫)

由於母親幾乎完全失能:不能自行移動,沒有表達能力,甚至吞咽都有困難。

星星回到廣州後正式辭去了工作。「我最多只能離開她3小時,否則就有危險,很擔心她會滾下床或是從椅子上滑到地上去。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不可能了,只能在家開網店。」星星接著說:「針對海外市場的,也算是和以前的工作對口,只是今年疫情,生意特別不好做。」

(將母親安置在椅子上後,星星開始給一名以色列客戶準備商品)

星星曾經因為羽絨服兜裡的一個線頭被客戶投訴,要求不結尾款,雖然最後維權成功,但以後的交易她都不得不加倍小心。

生意不好,但對母親的照顧卻不能省。

母親病發後失去了吞咽功能,每次吃飯,星星都得先讓母親躺平,然後再把飯餵進嘴裡。

(星星給媽媽餵飯)

「我給她餵青菜的時候,她會覺得沒味道,一直不肯咽,但你餵她餛飩時,她還沒咽下去,就做手勢讓你趕緊餵下一個。」

順利的時候,餵一頓飯大概要二十多分鐘到半小時,但如果那天媽媽配合度不高,這頓飯就得餵一個小時以上。

(飯後,星星與母親「聊天」)

照顧失能病人是讓人很崩潰的。星星母親大小便失禁,「哪怕臨睡前給她穿好了尿不溼,半夜她還是會扒拉掉,然後第二天床單、褥子全都要洗掉,同樣的事情當晚可能會再次發生……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換位思考,她也不想生病,她也不想變成現在的樣子。」

生病後,星星母親情緒起伏很大,有時會暴躁大喊。「我提前和鄰居們打過招呼,所以他們從沒提過意見,本來覺得這個地段房租太貴,但再換個地方,別人不一定能忍受媽媽的叫聲,就還是決定不搬了。」

把媽媽接到廣州後,星星幾乎不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我朋友也說,這一年下來,我完全沒有社交,可能從早到晚就圍著我媽轉。我想了想,一整年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去電影院看了《少年的你》」。

看場電影都已經是奢侈,當然就更不敢考慮談戀愛了,現在的星星,只希望網店能帶來更穩定的收入,母親的康復程度能有所提高。「因為我還是想讓我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星星帶媽媽在住所附近「散步」)

星星曾對朋友戲稱,自己是帶著一個永遠都長不大的孩子。朋友笑著回應:「你這個孩子今年兩歲了。」

母親病發至今已有兩年,與一開始相比,情況好轉了不少,能坐穩,也能吃下硬飯。星星有時會憧憬,希望這個「孩子」也能長大,像是小時候的她,被父母期待著一樣。

(星星抱著母親,像小時候母親抱著她一樣)

但無論如何,未來的日子,星星都會和媽媽不離不棄的生活在一起,因為只要媽媽還在,她就不是一個人,就還有一個家。

相關焦點

  • 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母親,一個月有20天一起睡
    「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媽媽今年70歲,患帕金森病7年了。這7年,她行動越來越慢,每天吃的藥劑量也在增加。
  • 母親節對媽媽的告白,那些真的勇士是敢於成為媽媽的女孩
    因為氣憤、不解,所以我查閱了很多新聞,才發現我們常說有因必有果,「活埋」母親雖然已經觸犯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但是當了解了犯罪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後,我們或許能在他成長的故事中發現一些關於他作案動機的「蛛絲馬跡」。
  • 您養我小,我照顧您老!餐桌旁這一幕,讓多少中國家庭羨慕了
    ↓↓↓0118歲大學生帶癱瘓父親上學:父親在哪,家就在哪家在河南許昌禹州的郭家寶,母親早年患病去世,5歲時父親高位截癱。郭家寶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父親。今年他以553分的成績被中原工學院錄取。02父親去世母親改嫁6歲小女孩蹬三輪載奶奶去看病尚未出生的時候,爸爸因車禍去世,媽媽在爸爸去世的次月生下她後,便回娘家改嫁他鄉。從此,未滿月的山東魚臺縣女孩姚思琪,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但6歲時爺爺因意外去世,只留下她和肢體殘疾的奶奶……
  • 中山90後媽媽割肝救女 10歲小孩獲新生
    12月22日,在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肝膽外科)病房裡,穿著紅色親子裝的黃女士與10歲女孩小瑜(化名)一起向醫護人員致謝,感謝醫護人員幫他們做捐肝手術,而醫護人員則向這位母親表達敬意……這是國內地級市醫院首例活體親屬供肝移植獲得成功的例子,而手術的背後還有著令人動容的故事。
  • 母親辭職陪讀被殺,17歲兒子被抓卻稱不後悔:我可以不用學習了
    不少父母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有的父母還特意辭職在家,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不過,父母的這種愛,有時候卻成了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近日,江蘇一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在警方的通告中,男孩「不服管教」「爭吵」「發生肢體衝突」這幾個詞語醒目又刺眼。我不後悔:可以不用學習了!
  • 母親意外墜亡 尿毒症父親卻拿救命錢賭博不治身亡 12歲女孩:我想媽媽
    「我的媽媽患有小兒麻痺症,4年前從三輪車上意外墜亡;爸爸患有尿毒症,在媽媽走後半年,爸爸病情加重也走了……」 趙千雨對我們哭訴。今年12歲的趙千雨來自山東臨沂臨沭縣,父母去世後,奶奶一個人編筐子掙錢養活她和弟弟,每天特別辛苦。 「我恨不得快點長大,照顧奶奶和弟弟,減輕奶奶身上的重擔。」 千雨說。
  • 他常遲到、還要家人陪讀……原來,他帶著癱瘓母親上大學
    圍繞在潘正江身上的謎底,在今年10月份終於揭開了謎底。  今年10月中旬,潘正江找到了學院輔導員史璐璐,準備請幾天長假,他告訴老師,他的母親住院了,他要陪在身邊照顧。其實,對於潘正江的家庭情況,機電工程學院裡只有幾名老師知情。潘正江大一時的輔導員辛翔告訴記者,潘正江在去年8月份就提前到校,請求讓他在校園居住,因為他要照顧癱瘓的母親。
  • 26歲女孩去火神山照顧的外婆走了!她的微博讓人落淚……
    26歲女孩吳尚哲為了照顧89歲的外婆,成為少有的從方艙醫院轉到火神山醫院的輕症病人,她的戰疫故事打動了很多人。6日,她發了條微博說,「對不起,我的任務沒完成」…… 3月6日凌晨,火神山女孩吳尚哲的外婆還是不幸去世了。
  • 中山90後媽媽割肝救女詮釋偉大母愛,10歲小孩重獲新生
    12月22日,在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肝膽外科)病房裡,穿著紅色親子裝的黃女士與10歲女孩小瑜(化名)一起向醫護人員致謝,感謝醫護人員幫他們做捐肝手術,而醫護人員則向這位母親表達敬意……這是國內地級市醫院首例活體親屬供肝移植獲得成功的例子,而手術的背後還有著令人動容的故事。
  • 女子2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 每天離家不超1小時
    翔安女子陳桂芳嫁到同安,為照顧婆婆她每天離家不超過一小時  臺海網2月7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將婆婆從中年照顧到老年,而她自己也從小姑娘變成了中年人。她的孝行感動了村裡的所有人。」  婆婆癱瘓擔起照顧重任  據陳桂芳介紹,她是翔安亭洋村人。1994年,經人介紹,她認識丈夫陳華生,兩人一見鍾情。兩人還處於談婚論嫁期時,陳華生的父親因病去世。那時才44歲、原本腿腳就不好的婆婆陳秀玉深受打擊,突然中風,下肢癱瘓。此後,婆婆的病情日益嚴重,導致全身癱瘓,生活無法自理。
  • 9歲女孩身患白血病,醫藥費壓垮單親媽媽 長大想當醫生「把大伙兒都...
    孟維維在醫院照顧孩子 受訪者供圖如果沒生這場病,9月開學後,9歲的怡佳應該跟其他同學一起順利升入小學四年級讀書,可是現在,她大部分的時間必須待在醫院,跟她作伴的只有床頭一瓶瓶打不完的點滴。今年3月,因為長期高燒不退,怡佳被確診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可急壞了母親孟維維,巨額醫藥費壓得這個普通農村家庭喘不過氣,所有的壓力瞬間都壓到了這位單親媽媽身上……9歲女孩確診白血病單親媽媽扛下所有怡佳的老家在濱州市陽信縣的一個小鄉村,孟維維發現女兒身體出現問題是今年過年那段時間,「孩子開始發燒,總也不退,我們就帶她去村裡衛生所看了看
  • 父親高位截癱,濟南11歲女孩炒菜、餵飯、換尿不溼照顧他
    13日中午,11歲的春燕做飯。炒菜、餵飯、擦臉、換尿不溼……這不是在描述父母照顧幼兒的尋常圖景,而是一個11歲女孩照顧父親的日常。從女孩有記憶以來,父親就癱瘓在床。去年7月份開始,她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炒菜、餵飯、擦臉、換尿不溼……這樣的日子,女孩不覺得苦,因為心底藏著一份希望——長大當醫生,親手治好父親。「希望她有這個年齡該有的調皮」13日上午,天有些陰。剛走近邵而莊東村李國乙的家,記者就聽到了孩子的笑聲。
  • 女子癱瘓在家二十年,未出過門卻「意外懷孕」,母親痛哭:都怪我
    女子癱瘓在家20年,未出過門卻「意外懷孕」,母親痛哭:都怪我有一句俗語叫做為母則剛,作為一個母親,她願意為自己的子女付出一切,只因為她愛著自己的子女。案例分析小林就是這樣一個母親,小時候女兒因為出車禍癱瘓在床,丈夫看到唯一的女兒成了這樣,一開始想讓小林和自己再生一個。但是小林不想讓女兒傷心,於是就拒絕了丈夫的要求。而丈夫無法面對這樣的家庭,一天夜裡走了後再沒回去。
  • 媽媽精神失常爸爸病逝,13歲男孩無人照顧,「小巷總理」甘當少年的...
    從他上學到生活,從聯繫親屬領養到寄養到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黃妮給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愛,懂事的孩子親切地稱她「黃妮媽媽」。「黃妮媽媽」不只照顧李聰,疫情以來,她照顧的孩子也在不斷增多。 13歲少年的「黃妮媽媽」 「他一眼就看見我了!」黃妮掩面笑著說。
  • 父親病逝母親精神失常 小巷總理甘當13歲少年的「媽媽」
    9月2日,黃妮又來到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看望暫時寄養在那裡的「兒子」李聰。黃妮是武漢市漢陽區琴斷口街星火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這個職務通常被稱為小巷總理。李聰(化名)並不是黃妮的親生兒子。李聰也有過完整的家庭,但自從爸爸病逝、媽媽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他成了一個缺少母愛和家人照顧的少年。
  • 發病率40萬分之一的骨病降臨:「90後」母親選擇截骨救女
    (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只要女兒能好起來,取多少骨頭我都願意。」在1歲7個月的女兒被診斷患有一種極為罕見的骨病以後,來自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的「90後」媽媽黃小花(化名),聽從醫生的方案,把自己的一塊骨頭移植到了女兒小希體內。這位被很多人稱為「英雄」的堅強的母親,卻總是在看到女兒因疼痛哭泣時也落下淚來:「如果我能替女兒承擔這些病痛就好了!」
  • 8歲癱瘓,臥床34年,卻畫出星辰大海,張俊莉:廢人?我不服氣
    可是,對於太原女孩張俊莉來說,童年卻是刻骨銘心的痛,它是母親的淚水,是不能在藍天下自由奔跑的一聲嘆息。6歲患病,8歲癱瘓,臥床34年,在很多人眼裡,張俊莉的人生,仿佛看到了終點。醫生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如果不能及時控制,三年後就得全身癱瘓。張俊莉的父母當時聽了,腿都軟了。他們怎麼也不敢相信,這種奇怪的病症,竟然會發生自己女兒身上!她才6歲啊!他們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可是,不能接受,也得接受。厄運來臨,是不會和你打招呼的。而且這種病症,天氣越冷,病情越重。
  • 「媽媽在醫院加班,我有點想她!」7歲小女孩的日記讓人淚目
    楚天都市報1月23日訊「媽媽在醫院加班,我有點想她!」這是一位7歲小女孩在夜裡思念媽媽時寫下的日記。她的母親是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監護室的護士長宋玉,在抗疫一線,宋玉和身邊的醫護同事已經連續奮戰了20多天,但這位堅強的「衛士」,當看到女兒的這篇日記,卻淚流滿面。
  • 夫妻合夥殺死五歲女兒,女孩臨終遺言讓人淚目:媽媽,我還不想死……
    美國有一對華裔夫婦開了一家中餐廳,因為生意很忙,母親無暇顧及5歲的女兒,一旦女兒不聽話便會遭到暴打。 有一次,因為女兒不聽話,媽媽陳某一怒之下便重毆女兒頭部多次,直到女兒口吐綠色液體。 孩子的爸爸趙某知道以後,趕緊抱女兒去洗手間洗臉,女兒已經沒有了呼吸。
  • 5歲女孩每天翻跟鬥100個走紅背後:其母親希望她勇敢自信
    視頻中的5歲小女孩名叫小豆芽,身穿一身運動服裝,在家門口表演單手翻、原地側空翻,翻前翻後還會來一句「奧利給」,給自己加油打氣。「一招之鮮吃遍天,旱地拔蔥側空翻;五歲嬌娃小豆芽,為國爭光立志堅!」在評論中,一位網友還專門為小豆芽做了一首詩。「哇塞,這動作乾淨利索,背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叔叔給你點讚!」「小女孩動作流暢有力而穩健,是棵好苗子,家長努力培養吧!」……網友們紛紛為小豆芽點讚,也有人提醒要注意安全,更有網友認為小豆芽應該被選到體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