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工藝|如何製作一張銀鹽照片?

2020-12-24 新華社客戶端

馮建國大畫幅黑白作品《冰山之父》,1996 年拍攝於新疆慕士塔格峰

明膠銀鹽工藝又稱銀鹽工藝,是指將明膠中的銀鹽懸浮液塗在玻璃、柔性塑料或薄膜、鋇地紙或樹脂塗布紙等載體上,並以此成像的工藝技術。

它由英國人理察·利奇·馬多克斯(Richard Leach Maddox)於 1871 年發明,隨後查爾斯·哈珀·班尼特(Charles Harper Bennett)於 1878 年加以改進,提高了底片感光度和拍攝的成功率。

銀鹽相紙雖然早在 1874 年就開始投入商業生產,但直到 1890 年代技術提高,才成為印相的主流工藝。1900 年,柯達公司開始大批量商業化生產,銀鹽的時代正式開啟。

明膠銀鹽工藝是古典攝影工藝中最普遍、應用時間最長的,價格相對低廉,圖像質量出色。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使用,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

要做銀鹽照片,首先需要一張髒點、劃痕較少,且密度合宜的黑白膠片。而當我們完成一張 4×5 英寸膠片拍攝,即將進入衝洗階段時,就有可能遇到兩個影響放大的問題:灰塵和顯影控制。

盤顯應儘量採用不同顏色的顯影盤用於不同工藝, 專盤專用

常規衝片方式可以分為「盤顯」和「罐顯」。盤顯就是用 6 個衝洗專用塑料盤,倒入藥液後,在全黑的環境中完成衝洗流程。我們可以選擇對膠片少翻面、多晃盤的方式,減少由於手指甲或顯影盤底有雜質造成的劃痕。

盤顯相對使用藥液較多, 配 450 毫升藥液剛好能夠覆蓋小號顯影盤底,而 500 毫升顯影液的藥力只能保證 5 張 4×5 膠片的正常衝洗。

罐顯則是在全黑環境中,將拍好的膠片逐一放入顯影罐後,再在明室中手動滾罐,或者用佳寶自動、半自動衝洗機完成。用佳寶罐顯,相對省藥,以 3010 衝洗罐為 例,一罐最多衝洗 10 張 45 膠片,而官方標註所需最低藥液為 270 毫升。

衝洗顯影罐時,應以海綿輕輕擦拭內桶

雖然罐顯不必擔心底片劃痕問題,但我曾遇到有人 因為對衝洗罐的前期清潔不夠而產生的底片顯影不均問題。

每次衝完片後,應該對衝洗罐內桶清洗乾淨,有條件可以採購佳寶自配的刷罐海綿,簡單一點也可以買個刷杯子的海綿棒,顯影后擦乾後通風晾乾, 不建議加熱烘乾。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肉眼看底片覺得很乾淨,但最終放大後發現有很多黑、白色髒點。其中的白點是拍攝前清潔不到位落在底片上的灰,而黑點則是膠片衝洗後放大前落在底片上的灰塵。

所以,除了將膠片裝入片夾之前需要用刷子和氣吹清潔灰塵,拍攝前、衝洗前也都可以再次清潔片夾外部。

片夾的下緣常常容易藏灰,可以用尼龍毛刷重點清理

我個人曾經在黃土高原拍攝一個專題,當時野外環境中塵土極大,我在做了以上三次外部清潔之外,還在全黑暗房中將膠片裝入顯影罐之前又用氣吹對膠片做了一次清潔,最終衝片效果較為理想,膠片很少有髒點。

膠片衝洗按照流程分為預洗(3 分鐘)、 顯影(不同膠片類型時間不同,常規在 6~10分鐘)、停顯(2 分鐘)、定影(5~6 分鐘)、去海波(3~5 分鐘)、水洗(30 分鐘)和防水漬(1 分鐘)七步。

有人在衝片時喜歡略過預洗這個過程,但這個提前水洗的過程不僅可以去掉膠片上多餘的防光暈染料,更可以使膠片密度一致,防止瞬間顯影不均。

顯影液和防水漬兩個步驟的藥液,建議以蒸餾水來配比

用佳寶系列衝洗罐時應該快速傾斜倒入藥液

衝洗膠片的藥液常見的有依爾福和柯達兩個品牌,除了顯影外相差不大,富士的去海波液和防水漬液效果同樣出眾,值得一試。在依爾福與柯達的眾多膠片顯影液中,我個人比較推薦柯達 HC-110,它容易儲存、配比方便、適用膠片類型廣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柯達官方給出的 HC-110 不同配比(如 B 類 1:32 之外), 還有包括安塞爾·亞當斯等名家自行研究的特殊配比配方,可以使得拍攝不夠理想的底片衝出較為理想的密度。

比如在晴天正午拍攝金屬反光與遠處樹木暗部這種大反差、幾乎註定在高光和暗部兩部分不理想的底片,我用 B 類(1:32)、F 類(1:80)、 Z 類(1:100)和 G 類(1:120)進行衝洗, 可以從最終底片上看出高光和暗部的控制效果。

同一張底片,採用柯達 HC-110 顯影液,不同配比衝洗效果對比。左上為 B 類(1:32)顯影 5 分鐘;右上為 F 類(1:80)顯影 12 分;左下為 Z 類(1:100)顯影 16 分;右下 G 類(1:120)顯影 22 分

底片就位就可以開始放大了。首先需要備齊相紙和藥水。目前市面上有多個品牌多個種類的相紙,個人推薦選可變反差的光面鋇地紙基相紙,塗塑相紙通常作為練習用紙,而光面相紙擁有更加寬廣的影調範圍。

放大所需的藥水與衝膠片基本一致,步驟分別是顯影(相紙顯影液,紙基 3 分鐘、塗塑相紙 2 分鐘)、停顯(2 分鐘)、 定影 1(3 分鐘)、定影 2(3 分鐘)、去海波(3 ~ 5 分鐘)和水洗(30 分鐘), 如有需要還可以進行硒調色(時間根據調色效果而定)。

將適宜放大的底片用氣吹吹乾淨之後,就可以放進片夾了。常常有朋友問我, 到底底片的正面朝上還是朝下?答案是相紙藥膜面與膠片藥膜面「面對面」,記住 face to face 就不會錯了。

放大時需要在暗房鈉燈下,對焦、找反差、找正確曝光時間和局部加減光。每一步都需要對相紙試條曝光後過藥水衝洗。

觀察底片的明暗交界之處,對焦比較容易

首先進行對焦,在移動放大尺板調到適合的放大尺幅之後,開始藉助放大鏡進行調焦。通常由於暗房環境較暗,對焦時可以現將放大鏡頭開到最大光圈,待在底片投影中清晰地觀察到底片顆粒就可以了。

隨後,將事先裁好的相紙試條放置在放大尺板上壓緊,就可以進行曝光了。通常會先將反差調至 2 號或 3 號這樣的標準反差,如果試條偏灰,則加大反差,試條 對比度很強則減小反差。

同時,可以根據底片密度預估曝光時間。如常規密度的底片,我可能會從 3 號反差、f/11、20 秒開 始打試條。打試條的時候,可以用自製的黑色卡紙板壓在相紙上,對相紙等分後,逐格移動進行加光,來尋找準確的曝光時間。

可將放大機曝光時間設置為 1 秒或 2 秒,然後逐 個移動黑卡紙

通常會調整放大機的1 號、3 號和5 號反差來做對比判斷

於我而言,放大最難的部分是找準反差與曝光時間,有時候暗部看起來灰,可能是反差小,也可能是曝光時間不夠,需要不斷反覆通過試條判斷。

為了防止混淆,可以用鉛筆在試條背面記下反差號和曝光時間,待找到準確曝光時間後,就可以整體放大一張查看效果。

通過打試條找到合適的反差

3 號反差、f/11、28 秒的效果

整體放大後,再根據各細節決定是否進行局部加減光。

局部加光時建議使用提前自製的白卡紙板。可以在白板上看到清晰的放大圖像,方便找到加光位置;也可以在白卡紙板上根據需要剪出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洞,進行更小範圍的加光。

減光時,可以自制各種尺寸的小工具。

用白卡紙板進行局部加光遮擋

需要注意的是,加光與減光時,都需要在相紙上來回快速移動,以防形成明顯痕跡。

加光時需不斷移動

減光小工具可以做得小一些,使用更方便

使用銀鹽工藝製作照片,達到了黑白攝影影像品質的巔峰。其影調範圍寬廣, 相對鉑金的柔和典雅,更加銳利、氣勢磅礴。

黑白銀鹽領域,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開創了一整套理論,作品恢宏精 湛;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在 設備簡陋的情況下作品品質極高、視野獨特,約翰·塞克斯頓(John Sexton)對亞當斯進行了繼承和發展,精緻細膩是他的特色。

在原底放大基礎上的加減光構思:3 號反差,26 秒 +2 秒 +5 秒 +3 秒 +2 秒

最終作品效果

在國內領域中,攝影師馮建國擅長高品質黑白銀鹽放大,他的作品《冰山之父》,拍攝時光比極大,但他以高超的技術通過衝洗、放大儘量控制影調,呈現出了完美的作品(首圖)。

(圖文:張櫻瀚

相關焦點

  • 銀鹽衝印丨讓照片保鮮100年的工藝
    在以前,照相是件奢侈的事,對於照片,普通大眾知之甚少;而如今,大家又都習慣於以數碼形態保存照片,關於成品照片那些事,更是小白狀態。為了能夠讓大家在製作成品照片時避免跳坑踩雷,寸心定製特推科普小欄目【相·知——1次科普1個照片小知識】,一起學習了解一些關於「照片」的事兒。
  • 太陽也可以列印照片?這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衝印技術!
    小朋友們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植物標本或者小東小西,不需要複雜的工序,只需要陽光、空氣、水和一張神奇的紙,加上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可以創造出一幅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怎麼樣,是不是很厲害呢?今天小憨弟(@HandyKid)就為大家推薦這種神奇的印相方法——藍曬法。
  • 如何拍攝並製作一張優質模型照片?
    對比一下自然光和人造光,雖然自然光線效果較難捕捉和控制,但照片往往具備人工光線不能比擬的真實感。對於初學者來說,想得到一張精彩的照片要看緣分和運氣,大部分情況下需要嘗試很多次,可能獲得滿意的照片。我院的模型拍攝角配有專業的黑色和白色攝影布,磨毛的表面有效防止拍攝反光,可以形成良好的背景,能達到陪襯和突出模型的作用,滿足大部分模型的拍攝需要,可以根據模型的材料選擇背景顏色。
  • 銀鹽大畫幅:適合現場體驗的「交響樂」——薛華克訪談
    雖然薛華克老師玩遍了最古老到最先進的攝影器材,但他仍然選擇用大畫幅銀鹽攝影作品來做展覽,對於這種選擇,他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看法。最近,凡是攝影對薛華克老師做了訪談。薛華克原中國美術學院攝影系主任、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終身高級會士。
  • ARTH350|幹版明膠工藝和柯達公司
    上一期提到的繪畫主義攝影時代,最被廣泛使用的工藝仍是溼版火棉膠工藝與由其衍生的各種印相工藝,複雜且專業的製作工藝也反映出了畫意攝影師們對「攝影師」這一工作專業性的重視。但人們也一直在尋找一種更便捷簡單的工藝,幹版明膠工藝(dry plate gelatin process)的誕生實現了這一目標,真正推動了攝影的大眾化,平民化,以及業餘化。
  • 如何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
    現在很多人去拍八張一寸照片,少則十幾元,貴則幾十元,現在教給大家如何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拿著此電子版去照相館洗一張一元,實惠到家了。下面我以楊冪楊大美女的照片為例。第一步:打開美圖秀秀,點擊添加圖片,就是你想要做一寸照片的那張
  • 拍立得照片印表機,珍貴的照片不會再遺失
    手機拍攝的照片總是找不到,朋友上次分享的旅遊合照又沒了,經常會發現手機存的照片經常莫名其妙就失蹤,而且無處尋找。所以應該將手機照片列印出來,才能更加長久的進行保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朋友在聊天的時候給你分享了一些照片,但是過一陣子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 如何給一張照片添加圖片水印
    昨天在高中的班級群裡有同學這樣問道:有沒有可以給照片添加圖片格式水印的方法?群裡很快就炸開了,有女生建議可以用某修圖軟體實現。當然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這只是移動端的解決措施,那麼在PC端呢?還是有辦法的!具體如何實現呢,我們一起來揭曉吧:如何給一張照片添加圖片水印。
  • 實木桌子半年變形 青島一木家具:與製作工藝無關
    近日,市民高女士向記者反映,2015年12月她在敦化路的一木家具總店購買了一批家具,其中一張實木桌子出現了桌面變形、螺絲拔錨的問題。高女士認為桌子的製作工藝有問題,要求退貨,但一木家具方面只同意維修或者更換新桌子。其工作人員表示桌子變形是由於實木發脹引起的,與製作工藝沒有關係。
  • 照片作為一種藝術品,如何從零開始收藏
    2020年11月28日,在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上展開了一場「如何從零開始藝術收藏」的藏家論壇,由策展人何青主持,謝畫廊藝術總監王溪、駱伯年藝術基金會主理人金酉鳴、時光空間畫廊創始人姜一鳴、有趣體制創始人及藏家黃子軼、徠卡畫廊主理人兼藝術總監姜睿、近覺藝術空間創始人及藏家吳玲,和藏家李文軍主講分享。
  • 一寸照片製作,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
    一寸照片製作,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很多人在要用到一寸照片時,都是選擇去照相館裡製作,其實這個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製作的,而且照相館裡製作出來的一寸照片感覺很醜有木有,下面我來教你怎樣用美圖秀秀製作一寸照片。
  • 三分鐘學會給風景照片製作成雨景照片,讓照片充滿意境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給我們拍攝的風和日麗的風景照片製作下雨的效果。讓我們的照片充滿煙雨朦朧的感覺,讓照片更有意境感。下面進入我們今天的學習。1.準備一張我們拍攝的風景照。原圖2.導入ps。導入ps3.我們按鍵盤ctrl+J複製一個圖層。
  • 從4個方面告訴你,數位相機和膠片機拍的照片不一樣
    從四個方面告訴你,數位相機和膠片機拍的照片不一樣一、首先是原理的不一樣,數位相機是通過鏡頭的光線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形成的是電子信息,而膠片相機是投影到膠片上感光,是有實物的。膠片攝影師有時會說膠片才是有靈魂的攝影就是這個意思,光線在膠片上進行不同程度的感光,從而形成影像。
  • 如何把一張照片變成炫酷的動圖?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MMMuFF很多人說照片拍來拍去都拍膩了,而視頻又不會拍。經常來問我有沒有將靜態照片變成動態視頻的方法。那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把一張照片變成炫酷的動圖。先看一下原片,是的,就是一張靜態的照片。而下面這個是成果( Gif 壓縮比較大,大家可以看上面的視頻 )。
  • PPT如何製作照片牆的效果,PPT如何製作相機膠捲的圖片效果?
    PPT如何製作照片牆的效果?照片牆的效果如何用ppt做出來的?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下面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製作。1.首先打開ppt,右鍵設置背景格式,選擇紋理填充。PPT如何製作相機膠捲的圖片效果?如何使用PPT製作一種相機膠捲兒的圖片效果呢?難點在於如何快速製作膠捲形狀,下面來看看操作吧。1.首先我們拖拽出一個矩形的顏色選擇深棕色。2.然後插入一個正方形,填充為白色。
  • 一張照片變身6種「手繪」特效|手機一鍵生成
    我們先來看一張「荷花圖」變化的6種手繪效果。▼ 油畫、漫畫效果:▼ 水墨畫、素描鉛筆畫效果:▼ 蠟筆、水粉畫效果:這種「手繪特效」同樣適合處理人像圖片。可以試著給自己製作一款手繪的頭像,也不錯哦!那麼具體如何實現這些手繪效果?
  • 古典油畫透明畫法之現在的製作方法
    (不過畫行畫是可以用的)繃好畫布以後就要開始做底,做底一般來說有兩種,油底和膠底,膠底不太適合繪製古典油畫,油底是最理想的,但油底製作工藝複雜,做好的底要半年以後才可繪製油畫,周期較長,也不適合初學者,這裡介紹一種方便可行的做底方法,油底和膠底的有點全有,而且方便。
  • 如何製作一張專屬於自己的Q版大頭頭像?
    你看這個頭像,它多萌想擁有一張專屬於你自己的大頭頭像嗎?仙女帥哥們看過來~1.首先找到一張自己美美噠的正面照2.利用魔棒工具或者之前的方法扣成透明底色的圖片3.然後拖到新建一個圖層裡邊8.選擇頭部圖層,點擊「濾鏡」-「液化」 藉助人臉識別工具直接將眼鏡鼻子和嘴巴部分拖拽放大(ps2018版本以上液化即有人臉識別功能,其他版本可單獨摳出放大)9.從底部創建一個新的調整圖層「色彩平衡」,可根據自己照片顏色調成合適的色調
  • 抖音怎麼把很多照片做成視頻 抖音如何把照片製作成影集
    18183首頁 抖音怎麼把很多照片做成視頻 抖音如何把照片製作成影集 抖音怎麼把很多照片做成視頻 抖音如何把照片製作成影集
  • 拿在手上的照片才有厚重感 照片印表機推薦
    孩提時代,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翻看相冊:父母結婚時的樣子、還在襁褓中的我,乃至偶然機會拍的一張全家福。邊看邊聊,那種感覺特別溫馨,而泛黃老照片則承載著一段又一段逐漸模糊的記憶。如今,以單反、手機為主要拍攝手段的數碼相片異軍突起,人們已然享受到了舉手可拍照片的時代,在手機、電腦上組建相冊,甚至將相片分享到社交媒體,讓朋友評論、點讚加關注。這種方式雖然對紙質照片形成一定的衝擊,但仍有不在少數的人喜歡將照片列印出來,做成相冊、照片牆,然後保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