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如何保持健康狀態?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2021-01-11 騰訊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地板冒汗、牆角發黴、照鏡子自帶朦朧濾鏡……梅雨季節來臨,空氣溼度大、氣溫高,不僅衣物容易發黴,也會讓人渾身乏力、不自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梅雨季節,風溼、心血管病、皮膚病等各類疾病易發作和加重,另外如果進食不慎,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如何在梅雨季節保持健康的狀態?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又該如何預防疾病復發?日前,記者邀請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風溼免疫科、心血管內科、皮膚科、感染科、中醫科的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風溼病患者要避免受涼

氣候變化與風溼系統疾病密切相關。梅雨季節,溼氣與暖空氣交替入侵,風溼病病友們常常會關節炎發作疼痛難忍。

在預防方面,風溼病患者首先要避免受涼。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厲小梅提醒,梅雨季節空氣溼度大,溫差大,晴雨交替變化快,環境悶熱,大家喜歡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喝冰飲料,穿衣單薄。此時切忌過度貪涼,類風溼關節炎病友尤其要注意四肢關節的日常保暖防護,避免空調及電風扇直接吹關節。

此外,還要注意防黴防潮,保持家居衣物通風乾燥,可以使用樟腦丸、防黴丸、艾草包等常用的防黴用品;可利用竹炭、木炭製品和空氣淨化器、除溼器等除溼用品降低房間溼度;如果被雨水淋溼,要及時擦乾。控制高脂飲食,痛風患者尤應注意禁食高嘌呤高能量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等;多吃應季新鮮的蔬菜水果,切忌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溼傷脾。

出汗多易發生血栓性疾病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禮坤表示,黃梅天因氣壓偏低、溼度大、悶熱等因素,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影響,可能會誘發一些心血管疾病發生。

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馬禮坤提醒,要保持居住和工作環境通風,開空調降溫時應適當保暖,避免受涼,保持身體舒適感。黃梅天出汗較多,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容易發生血栓性疾病,應注意補充水分。

「黃梅天,氣壓較低,天氣陰沉,容易使人情緒低落,要管理好情緒,避免暴怒、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誘發心血管疾病發生。在飲食方面,要避免暴飲暴食,減少高熱量、高脂飲食。」馬禮坤表示,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心腦血管病的病友,應當做好血壓、心率等管理,有條件的家庭每天測量血壓1~2次;堅持原有的藥物治療,避免血壓和心率大幅度波動。

當心股癬、足癬發病傳染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皮膚科主任張思平表示,梅雨季節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被褥潮溼,蚊蟲活躍。蚊蟲叮咬皮膚可導致蟲咬皮炎,嬰幼兒被叮咬後可發生血管性水腫;隱翅蟲等被拍打或壓碎後,其體內強酸性的毒液接觸皮膚還會導致隱翅蟲皮炎。

在預防方面,應注意通風,清潔布藝沙發、草蓆等蚊蟲易藏匿的地方;注意清潔寵物;關好紗門、窗,應用蚊帳、蚊香、驅蚊花露水等驅趕蚊蟲;當蟲子落在皮膚上應小心吹趕,不要在皮膚上將蟲子打死或壓碎。如不慎接觸毒液,應立即用清水衝洗後就醫。

此外,高溫潮溼的環境有利於真菌生長,梅雨季節股癬、足癬發病率高,並且有傳染性。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衣物鞋襪、浴盆、毛巾等。真菌不耐熱,100°C 時大部分真菌在短時間內死亡,梅雨無法日曬時,可用熱水洗燙衣物消滅傳染源。痱子也是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病,是由於高溫悶熱,大量的汗液不易蒸發,阻塞汗管,汗液外滲至周圍組織所致。應注意通風散熱,衣著寬鬆透氣,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水果切開後應儘快吃完

「高溫、多雨、高溼度天氣會使微生物迅速繁殖,蚊蠅等在夏季進入繁殖高峰,它們所攜帶的各種病原體容易汙染水源、食物、環境,人體在夏季消耗大、胃酸酸度低,抵抗病菌的能力弱,易受到病毒病菌的『侵襲』。」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科主任李磊表示,夏季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在預防方面,夏季飲食應保持「清潔、新鮮、清淡、適量」,防止病從口入。新鮮食品上附著細菌和寄生蟲,梅雨季節大量繁殖,易沾染菜刀菜板,所以菜板和刀具要生熟分用;儘量避免食用過夜的剩飯菜,隔夜米飯儘量用瓷碗盛放,放置於冰箱,必須徹底加熱後再食用;少儲存大米、豆類、花生、香蕉、桃等易黴變的食物,隨吃隨買;少食用田螺、貝類、螃蟹等易帶致病菌的食物,食用時要煮熟蒸透,酒泡、醋泡或鹽醃後都無法有效殺滅病原體;瓜果、蔬菜在食用前應徹底洗淨,西瓜等水果切開後應儘快吃完,放入冰箱內保存也不可超過24 小時,各種醬製品或熟肉製品在進食前應重新加熱。

腹瀉患者用過的餐具、便器、臥具都應消毒,避免疾病的傳播。高發季節儘量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出現不明原因劇烈腹瀉、嘔吐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梅雨季需重視「防溼邪」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中醫科主任李金虎表示,中醫從天人相感的角度出發,認為梅雨季節患病或舊病加重,與身體感受「溼熱邪氣」有明顯的關係。因為「乍雨乍晴」,導致「溼中有熱、熱中有溼」。梅雨季節日常生活養生中,需重視「防溼邪」。可從內外兩方面著手,一是儘量降低外在環境中的潮溼;二是加強身體運化溼邪的能力。若不慎淋溼應及時擦乾更換衣服;陰雨天氣關閉門窗,天晴後及時打開,保持空氣流通。可使用乾燥劑、空氣除溼機。

飲食方面,可減少瓜果、牛奶、肥膩食物的攝入,以避免內溼的產生,適當服用扁豆、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溼的食物。家中可備用藿香正氣水(不含酒精型)和甘露消毒丸,在感覺胸悶、腹脹、腹瀉等身體不適時可適量服用。切忌短時間高強度過量運動,梅雨季節晨起時氣溫低、溼度大,建議戶外運動條件不佳時改為室內鍛鍊或推遲至上午10點後。

李金虎提醒,梅雨季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睡眠不足造成的機體疲勞及不適而誘發關節炎、心血管病等疾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如身體出現異常,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方萍 朱偉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王龍教授親臨金華為您答疑解惑
    ●如何成為溝通高手?不要輕易地批評、指責和報怨,表現出真誠的欣賞和讚揚。了解別人的心,就成了與人打交道中最重要的問題。●心理學就是讓人開心的一門學問。心理就像是一盆水,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這盆水。當水面平靜的時候,我們眼中的世界是客觀的,因而能很準確地判斷問題,作出的決定也合乎邏輯。
  •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 梅雨季節要注意什麼
    梅雨開始的日子為「入梅」(或「立梅」),每年的我國南方地區總面臨梅雨時節,梅雨來臨,雨水太多,空氣溼潤度太高,其實是不利於人體健康和植物的生長的,一般來說梅雨季節是什麼時間呢?梅雨季節要注意什麼問題?一起來了解下。
  • 梅雨季節如何防潮?試試這款MGRG吊頂!
    隨著芒種節氣的到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進入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降水量增多,家裡常常會感覺潤潤的、潮潮的,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那麼梅雨季節應該如何防潮?不妨試試這款MGRG吊頂!目前碧桂園、萬科等都會選擇它作精裝房吊頂有了這款裝配式定製吊頂,梅雨季節不用愁!
  • 梅雨季節別做「溼」人!趕走溼氣,中醫有妙招
    採訪專家:江蘇省中醫院普內科 陸為民 主任、主任中醫師   你了解「溼氣」嗎?   一提到溼氣,人們潛意識裡認為它有害健康,其實不然。中醫裡有六氣之說,根據季節不同,分為風、寒、暑、溼、燥、火六大自然氣候。這種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條件,正常的六氣一般不會影響健康。
  • 【家居】梅雨季節,如何防潮防黴?
    位於江南水鄉的大杭州,已然進入梅雨季節,淅淅瀝瀝的雨水紛沓而至,鋪滿了整個江南。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 梅雨季節,空氣中水分含量非常高,不僅人會感覺到不舒服,在日常家居生活中,「防黴防潮」也成了一大挑戰。
  • 答疑解惑|如何保持清醒自律的狀態呢?
    圖/文 心之愛 李曉文(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來訪者問:如何保持清醒自律的狀態呢?心之愛諮詢師答:你好,也許每個人的體驗不一樣,我其實也好奇,雖然是極少,不過你也會進入「清醒自律」的狀態,那是如何發生的呢?你有自己總結過嗎?這種經驗是否可以複製?
  • 梅雨進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氣候專家為你解答
    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為此,我們邀請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做客直播間為我們解讀梅雨。圖為直播現場。
  • 描寫梅雨季節的優美詩詞句子賞析大全 關於梅雨時節的圖片
    您聽說過梅雨嗎?對於花草樹木來說,這是一個滋潤的季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點擊查看:2017年梅雨季節時間)早在古代,就有不少關於梅雨的詩句,那麼您知道哪些是描寫梅雨季節的詩句嗎?以下是小編匯總的關於梅雨季節的詩句大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口腔專家答疑解惑—— 牙冠選金屬 烤瓷還是全瓷
    口腔專家答疑解惑—— 牙冠選金屬 烤瓷還是全瓷 2020-07-01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裝修撞上梅雨季節?那這份經驗吐血收藏!
    其實只要多花心思和時間,在裝修前做好準備,雨季裝修工程還是可以完成的,下面是如何在雨季準備裝修的一些注意事項。 第一部分:雨天有很多裝修問題需要注意和保護。 梅雨季節對我們的裝修會有一定的影響,也會有一定的問題。由於部分業主裝修時恰好遇到梅雨季節,沒有注意防潮,導致梅雨季節出現大量黴點。
  • 梅雨季節農作物管理技術措施!
    梅雨季節農作物管理技術措施 每年的6月、7月會進入梅雨季節,出現連日降雨天氣。持續陰雨天氣,對在田農作物生產會造成了一定影響,為此,農業技術專家提醒廣大農戶要積極應對,切實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及早抓好溝渠清理以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 梅雨季節行車,一定!一定!要注意這些!
    梅雨季節行車,一定!一定!要注意這些! 雨終於來了你還記得被潮溼悶熱支配的恐懼嗎那些年錯過的大雨現在全部還給你當然,梅雨季節
  • 超實用的梅雨季節生活小妙招
    梅雨季節期間,我國長江中下遊一帶陰雨連綿不斷,氣溫高、溼度大,人體感覺悶熱難耐,甚至還會出現諸多不適症狀。因此,梅雨季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起居生活1、情緒保持平穩,精神保持愉悅,可以有效緩解悶熱天氣帶來的煩躁。如果有條件,建議中午小憩片刻恢復體力。2、衣服汗溼後要及時更換,衣物在陰雨天氣中不容易晾乾,可以使用烘乾機烘乾。
  • 梅雨季節來襲,這些小妙招你必須知道
    「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五雜炬·天部一》梅雨季節,是在每年6、7月份普遍在南方地區出現的持續陰有雨的氣候現象夢中的煙雨江南,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就是因為在梅雨季節。由於正好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梅雨季裡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同音的「黴雨」。
  • 海澱社保線上直播為參保人答疑解惑
    「目前,補卡的周期是4個工作日,您可以選擇快遞或到現場領取。」這是海澱社保的工作人員在直播平臺上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近期,圍繞參保個人關注度高、辦理頻次高的社會保障卡和權益記錄業務,海澱社保依託企業微信平臺開展「社保話你知」第六期直播活動。
  • @新戰友,面對新崗位新工作別害怕,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新戰友,面對新崗位新工作別害怕,專家為你答疑解惑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高 王之輝責任編輯︰劉上靖2021-01-10 01:01
  • 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 關於梅雨季節的 梅雨圖片
    芒種時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迎來梅雨季節,又稱作黃梅天,因此時正是江南地區梅子的黃熟期而得名。梅雨淅淅瀝瀝,連綿不斷,似乎總能牽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思,歷朝歷代,都有眾多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古代詩人們的婉轉情懷。
  • 都勻:便民「攤兒」為街坊答疑解惑
    圖為活動現場11月21日,都勻市文峰街道辦事處、市住建局、百子橋社區聯合在金麒麟小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暨主題黨日活動,把黨組織的力量延伸到了居民小區,把便民「攤兒」設在群眾家門口,派發宣傳單,為街坊們答疑解惑,受到小區群眾點讚。
  • 古詩詞裡的梅雨季節,原來還可以這麼美
    六月下旬,我所在的江南已經進入了梅雨季節,陰雨密布,偶爾暴雨如注。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身在江南,那一定懂得江南梅雨的纏綿悱惻,也知悉江南雨景的水墨詩意。古時梅雨稱為黃梅雨,漢代就已有記錄黃梅雨的諺語;晉代更是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而到了唐宋時期,一些美麗的詩句,便更好的記載了梅雨季節。詩人多借景抒情,今天我們不去剖析詩人背後的情,只看江南梅雨季節的美。《有約》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黃梅時節家家雨」,或許是最膾炙人口的一句梅雨詩吧。
  • 七非先生答疑解惑:師父,您能還我錢嗎?
    群友問:老師,請教您一個問題。有位師父說急用錢,很著急,我手頭緊,就借了點錢給他,他表示到期一定會返還。現在已經失約了,數額對我來講不是小數目,我如何處理是好呢七非先生:我覺得根本在於,大家很多時候都活在太多標籤和身份的分別裡,這首先從根本上,已經和佛法的學習背道而馳。佛法的學習倡導,是超越標籤的分別,回到人性的平等。這樣一個簡單的事,看看困住了多少人。自己心中有多少不平等?如果換了不同身份的人,還會糾結麼?這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