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培養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
每一種成功都始於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更始於執著探索的心靈。我們常常慨嘆沒有機遇,但許多時候,機遇來臨時並不是敲著鑼打著鼓,而是悄悄從你身邊溜過。有心還是無意,是決定你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
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這一特點應該說在科學家和發明家的身上表現得最明顯。
別涅迪克博士是法國一家化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一次,在實驗室裡,他準備將一種溶液倒入燒瓶,一不小心燒瓶「咣當」落在了地上,糟糕!還得費時間打掃玻璃碎片,別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燒瓶並沒有破碎,於是他彎下腰撿起燒瓶仔細觀察。這隻燒瓶和其他燒瓶一樣普通,以前也曾有燒瓶掉在地上,但無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為什麼這隻燒瓶僅有幾道裂痕而沒有破碎呢?別涅迪克博士一時找不到答案,於是他就把這隻燒瓶貼上標籤,註明問題,保存起來。
不久後的一天,在別涅迪克博士走進實驗室前,他看到一張報紙上報導說市區有兩輛客車相撞,車上的多數乘客被擋風玻璃的碎片劃傷,其中一輛車的司機被一塊碎玻璃刺穿面部而進入口腔。別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隻裂而不碎的燒瓶。他走進實驗室拿過那隻燒瓶,只見那隻燒瓶的瓶壁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膜。別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點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隻燒瓶曾盛過一種叫硝酸纖維素的化學溶液,那層薄薄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後殘留下來,遇空氣後產生了反應,從而牢牢地粘貼在瓶壁上起到保護作用。因為無色透明,所以一點兒也不影響視覺。
「如果將這種溶液用於汽車玻璃的生產中,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不是會更有保障嗎?」
別涅迪克博士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而榮登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的榜首。
其實不僅僅是科學發現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職場同樣如此。商場中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眼光敏銳,能夠及時發現和捕捉商機的人往往是最能獲得上司賞識和器重的人。商場上,因為一個小小的發現,從而創造商業奇蹟的事例數不勝數。
公元前1000年,有一位奴隸主不見了一個奴隸,他帶人舉著火把四處問詢沒有結果,於是突發奇想,寫了張尋人告示,人類就此誕生了最古老的廣告。
1929年,亨利·魯斯創辦了《財富》雜誌,而且衍生了500大機構排名,現在這成了雜誌的重要推銷技巧。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可口可樂主席以略高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可口可樂給美軍,終於用最便宜的方法獲得顧客的長久青睞。
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後發現他的錢包忘記帶在身邊,因而深感難堪,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現金來飯店結帳。於是麥克納馬拉產生了創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世界就此改變了購物模式。
1962年,IBM投入50億美元研製了第一臺家用電腦,比當時製造原子彈的成本還要高。人們都說IBM瘋了,當時預測全球每年只可賣出兩臺,但家用電腦的發明最終改變了整個世界。
這些人都是因為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才突破了平庸,擁有了成功的人生。所以,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要企望成功在某一刻突然降臨,因為機會只留給那些為了尋找它而不斷探索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列客車穿越一片茫茫荒原,長長的旅途和荒涼不堪的景象使旅客們百無聊賴,身心俱疲。猛然,在一個大拐彎處,鐵路邊一座孤零零的房屋跳入人們的眼帘,大家精神一振,紛紛談論起這座房子來。
旅客中的一個青年人心中一動,在最近的車站下了車,迅速找到這所房子的主人,要買這所房子。房主人說,由於房子離鐵路太近,火車噪聲擾得人不勝其煩,早就想賣,只是難以出手。現在有機會了,3萬元就行。青年人買了房子,找到各大公司說要在這所房子上樹起專為旅客看的廣告。
幾經奔走,最終可口可樂公司樹起了廣告,僅付給青年人3年的廣告費就達18萬元。3萬和18萬,同一所房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差距,不禁令人感慨。然而,仔細想想,這又是必然的,因為他們對房子的認識不同。原來的主人,看到的只是住宅,而青年人則看到了蘊藏在其中的商機,並進行創新,使其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人們每天都在感受生活,創新的新奇想法和念頭常常閃現,但絕大多數人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念頭而已,想想就過去了,卻不知這每一個念頭當中都潛藏著足以使你出眾的機遇。
其實,許多奇妙的創意都來自於平凡的生活,可以說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創意,可惜的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職場同樣如此,往往很多機會就在我們的不經意間與我們擦身而過。如果你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那麼你就永遠都只能是一個平庸的普通職員,而難以有所成就。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