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2020-12-25 人民網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堅定必勝信心。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多點暴發、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但要看到,在抗擊疫情鬥爭中,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綜合國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更要看到,我國經濟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體,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擁有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供給能力、適應能力、修復能力,疫情不會動搖我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

  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把握危和機的辯證法,掌握髮展主動權。疫情衝擊之下,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也逆勢增長。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必須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善於轉危為機。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積極破解復工復產中的難點、堵點,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努力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要推出招引人才、促進創新的實招硬招,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告訴我們,在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中捕捉機遇、創造機遇,勇於攻堅克難、積極主動作為,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

  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就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要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舉措,加快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性、系統性成果,釋放發展動力,激活發展潛能。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堅持平戰結合,把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弱項加快補起來,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等領域投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回望歷史,中國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挑戰—應戰」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面向未來,只要我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夠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3日 01 版)

(責編:李楓、董曉偉)

相關焦點

  • 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 善於從危機困難中捕捉創造機遇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舉措,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 人民日報:善於化危為機,捕捉創造機遇
    &nbsp&nbsp&nbsp&nbsp人民日報4月23日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中國經濟呈現出看似矛盾的兩個現象:一方面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少企業、行業經營發展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另一方面則是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在線問診、遠程醫療成為需求爆發點,在線教育、數字娛樂發展空間廣闊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定必勝信心 辦好自己的事——論學習貫徹中央...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人民日報12月22日評論員文章:堅定必勝信心 辦好自己的事——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綜合起來看,時與勢依然在我,我們要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 善於等待機遇、抓住機遇是一種智慧,創造機遇則是一種更大的智慧
    給男孩的智慧忠告有一種說法認為,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實,機遇的產生也有其內在規律。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睿智的腦袋、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判斷力,機遇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善於等待機遇、抓住機遇是一種智慧,創造機遇則是一種更大的智慧。
  • 人民日報望海樓:危機中的大國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危機中的大國擔當(望海樓)(作者為本報評論員)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2月12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7000《財富》雜誌日前刊文指出,專家們對運輸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所需的昂貴冷鏈以及阿斯利康提供的數據表示擔憂。中國製藥商即將推出的新冠疫苗可能會填補全球疫苗供應的空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蔓延,成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給世界造成全方位衝擊,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挑戰。
  •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新華網  作者:  2019-11-23 為遏制圍堵中國,美國一些政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的地步。
  • 人民日報評論員: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勞動者合法權益——論學習...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人民日報11月30日評論員文章: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勞動者合法權益——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從著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到健全勞動關係協調機制、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再到將就業列為「六穩」工作、「六保」任務之首,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維護和發展了勞動者各方面利益,捍衛了勞動者尊嚴,也讓勤奮做事、勤勉為人、勤勞致富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危機中的大國擔當
    危機中的大國擔當 2020-12-15 09:36: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2020年12月15日 09: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民日報評論員:合憲合法合理的重要決定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人民日報8月12日評論員文章:合憲合法合理的重要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出決定,明確2020年9月30日後,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
  • 善於從嚴峻的發展環境中尋覓「破繭重生」之法
    在黨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並進一步得到鞏固,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績,但是發展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因此我們要在「危」中尋找「機」,化危為機,奮力突圍,從嚴峻複雜的發展環境中尋覓到「破繭重生」的「良方」。
  •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進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藉助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讓更多企業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這是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力舉措   進博會搭建的對外開放平臺,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有助於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時代,共享未來。
  • 培養善於發現的眼睛,有心還是無意,是決定你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
    培養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每一種成功都始於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更始於執著探索的心靈。我們常常慨嘆沒有機遇,但許多時候,機遇來臨時並不是敲著鑼打著鼓,而是悄悄從你身邊溜過。有心還是無意,是決定你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這一特點應該說在科學家和發明家的身上表現得最明顯。別涅迪克博士是法國一家化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 人民日報評論員:最鮮活的現實明證 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浦東把握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徵程上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對我們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沙特地處地震帶且夏季溫度高,為保證鐵路橋梁質量,中鐵十八局通過技術創新,在梁體中埋設溫度傳感器和應變計,實時觀察梁體溫度變化,及時調整施工工藝,滿足了橋梁防震及震後快速通車的性能要求。沙特前交通大臣賈巴拉說:「中國企業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高鐵有力提升當地交通運輸效率,促進了沿線地區貿易和商業發展。」
  • 人民日報人民觀點:善於改革突破,積勢蓄力新徵程
    「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方法論。風險挑戰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各方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 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這次疫情告誡我們,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面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只有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現實要求,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
  • 從問題中發現並把握住機遇,就能變不利局面為有利局面
    夢想滅之井伏鱒二決定開闢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後來,他考入早稻田大學,最快為一名著名的作家奧黛麗赫本、胡裡奧、井伏鱒二從挫折中崛起的奇蹟,就是是機遇」的最好詮釋。有專家調查,一般情況下,人們只使用了自身全部潛能的3%絞盡腦汁地思謀對策時,則會調動出平時未使用的97%的潛能。所當你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和阻力時,千萬不要輕易退縮。
  • 人民日報:不斷創造偉大奇蹟的光輝歷程
    回望歷史,我們看到的是一條中華民族從獨立到富強的復興之路,是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創造人間奇蹟的輝煌之路。今天,我們行進在新時代,承載著歷史的榮光,肩負著未來的希望。   光輝的歷程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70年彈指一揮間。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100多年裡,中國頻遭侵略和蹂躪之害、飽受戰禍和動亂之苦。
  • 股民成功的秘訣: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把握機遇才能獲得成功!
    天賜良機不可失,坐失良機更可悲,一個人要學會創造機遇,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奮努力,不斷進取,踏踏實實地耕耘,才能獲得成功。所謂的「機遇」是事物在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中,由於在特定的環境下,發生質變時相對有利於事物構成部分或者事物發展相關方的特定時間段的過程。也就是說,機遇是歷史性的,階段性的,有時間、對象的限制的,其本質是一個時間段的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