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加用戶 - Chris Walker
剛拿到駕照的時候,高速公路上最怕兩類車:一類是作為公務用車的七代邁騰,反正油和輪胎也不要錢,地板油可勁豁就對了;另一類是各種霸道,不管是2700還是4000,方向盤後的駕駛員總有辦法把車幹到150,然後貼著你的車尾閃遠光。
以前我一直以為是豐田LC系列發動時地動山搖的矽油風扇聲給了車主們這樣的自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霸道的越來越規矩,變線甚至知道打燈了,可能一會兒在街上你還能見到霸道主動讓行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的行人。
和以前不同,現在不規矩的大多是開新款攬勝的,不管是運動版還是普通攬勝。奇怪的是比較規矩的攬勝一般都是普通版,雖然瘋起來所有路虎都一樣。
如果看到這裡你想罵我的話,請容我辯解一句,我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路虎車主肯定都老老實實開車,不規矩的肯定不是你們。畢竟路虎車主修車都讓小弟去,開車根本不需要親自來。
(維權還是要自己出馬的,這事兒咱們就先過了。圖源:搜狐)
我總結出部分路虎車主最喜歡的操作包括但不限於:超速、實線變道、連續變道、在不具備變道條件的情況下強行變道並且不打轉向燈。鑑於這種情況最近遇到的太多,我給路虎起了個霸氣的名字:虎逼車。虎當然來自於路虎這個名字和其充滿辨識度的外觀、「逼」這個字自然來自於經典名句: 「怎麼就這麼牛逼呢?」
所以在路上看到各類「虎逼車」的時候我都主動避讓,並且成功避免不止一起可能會發生的交通事故。當然,真有點怕的還是事故後路虎車主從後備箱拿出50米長大砍刀砍我,馬上過年了,平安最重要。
回歸正題,對於這一類群體普遍行為的強烈好奇心驅使著我去找一輛路虎,看看這車到底有什麼魔力。可惜在學校裡呆的時間太長,穿著打扮實在不像路虎車主,導致我只能找一臺最缺乏「虎逼」氣質的攬勝,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攬勝星脈。
空間?不存在的。
雖然我不怎麼喜歡路虎,但是不得不說星脈的外觀設計非常成功。筆直的腰線、完美的比例、講究的明暗曲線和處處呼應的燈飾,沒錯,這可能就是有史以來最好看的SUV。
但是外觀魁梧並不代表空間廣闊,本以為星脈的空間就像大氣的外觀一樣可以包羅世間萬物,但是實際上後排卻小的和高爾夫差不多。
不過比那些A級轎車好的是,如果你身材高大,下車時倒不用擔心被硬如磐石的前排座椅背面擠壞了膝蓋。路虎的前排座椅背面居然是柔軟的皮質(不知道是什麼皮),也可以算是殘酷世界的一絲溫情了吧,心裡默默感恩。
下車才是真正的考驗,我這個身高還行,姿勢實在是不易優雅,髒東西也容易蹭到各位路虎車主動輒上萬的衣服上。但是家裡有好幾輛車的路虎車主可能根本用不上星脈的後排,有個門,能把剛買的奢侈品扔到後排就已經足夠了。
這位姐姐表示,這可能是她見過的第一臺坐我後邊不能翹二郎腿的SUV。當然,對她來說,下車這個動作可能跟「跳車」差不了太多。
憋屈的後排為後備箱讓出了大量空間,然而利用率並不高。
內飾好看,卻不見得好用。
進入前排要小心,別被門框扇了臉。
對於真正的路虎車主來說,可能炫酷的中控就完全足矣抹平後排的劣勢。實體旋鈕和大面積觸控屏幕相結合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創意,即使在看空調信息的時候膝蓋位置就足以吸引你的目光了。
我還看不看路啊?
所以設計看起來再高級也沒用,畢竟汽車的本質還是工具,不好用的內飾一定不是好內飾。而星脈在日常行駛時能從中控上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實用性向設計低頭,我只能這麼理解了。
看上面張圖片,整個內飾我最喜歡的部分就集中於此,可以單獨前後移動的扶手充分照顧了水杯與駕駛員的感受,排擋旋鈕邊上隱藏式杯架設計也很討巧。
開起來就有些嚇人了。
由於擔心2.0T機器動力不足,我最終還是選擇試駕3.0T車型。具體配置是什麼首發限量版,什麼意思我也不清楚,總之配置很高很厲害就是了。
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開車恐高……坐飛機蹦極什麼的我倒是不怕,就是開SUV的時候會心裡沒底。得益於路虎品牌的「越野血統」(我不確定星脈能不能越野),這臺星脈是我開過坐姿最高的一輛車。不得不承認所謂「高人一等」的感覺確實不錯,但是對我來說這僅限於靜止的情況下,開起來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前我在評價一輛車底盤表現的時候主要以車身在經過顛簸路面時的平穩程度作為評價指標,而通常評判的標準只用垂直於地面這一個坐標系內的振幅和時間上的頻率這兩項就能夠基本完成。星脈與我曾經開過任何一輛車都不同,它可以將垂直於路面方向的震動轉化為垂直於行駛方向平行於路面的橫擺。我也不是很明白路虎是怎麼做到的,可能是因為坐的太高,可能是因為空氣懸掛在遇到大震動時根本拉不住,誰知道呢?能記住的只有我手心的汗和緊繃的肩膀,內心的恐懼和克蘇魯的呼喚一樣揮之不去,即使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後怕。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你嘗試地板油的話,後懸掛會像斷掉一樣瞬間塌下去,可能是3.0T發動機動力過於強勁,也有可能是這套空氣懸掛真的有什麼毛病,但是對我來說,這玩意比坐過山車嚇人多了。以上這些,就是說起「星脈」這兩個字我能第一時間想起來的一切。
我也需要承認,剛才的評價並不足夠客觀,會造成會部分讀者認為我是在為黑而黑,但是在批判之前請先問自己兩個問題:你開過星脈麼?我說的問題客觀存在嗎?
我倒是認為星脈這樣的表現非常合理,且聽我細說。
(論大輪圈的重要性)
「顏值」對於星脈車主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但是星脈應有的顏值必須在大輪圈存在的情況下才能充分展現,低配的輪圈看上去甚至像是從別的車上偷來的一樣。所以顏值在線的必要前提是:20寸以上的大輪圈。
考慮到目標消費群體的用車環境和需求,公路舒適性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而大輪圈勢必會影響到震動處理,小震動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所以路虎不得不把懸掛初段調的非常軟,來抵消大輪圈的不良影響。於是就帶來了我前面提到的不穩定感,以及對於俯仰和側傾控制的缺失。一點猜測,不一定對,請各位多包涵。
在開過星脈之後我也終於理解了那些在車流中擠來擠去的路虎車主,所有的攬勝(極光暫時不算)都太寬了,只要跟別人並行就會產生極強的不安感,視野雖然高但是盲區還是很多的,總是減速也不是個事兒,就只能不斷變道超車防止跟別人並行了。
純正路虎還是繡花枕頭?
綜合上面所說的一切,再考慮到日常使用當中的種種不便和低得出乎意料的產品力,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途銳在各個方面都是一款更好的產品,即使不頂尖,但是和星脈相比都是更加理性的選擇。
但是人終究是感性動物,星脈的造型設計有著完全高於競品的水平,而光光是這一點,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足夠了。但是為其顏值付出的高昂代價,不見得人人都受得了。所以買之前想清楚,是想被車外的人羨慕,自己默默忍受種種問題,還是開著別的車,在每次看到星脈時內心都五味雜陳?
至于越野,還是先問問腳上22寸的大輪圈答應不答應吧。
總評:三星
一個做得還算漂亮的花瓶,售價70萬。
操控:二星半
性能:三星半
舒適:三星
內飾:四星
實用性:三星
價格:三星
PROS:
目前你能買到最好看的SUV;
怎麼說也是一輛路虎,面子肯定過得去;
如果慢慢開的話舒適性還湊合;
極限出力真的很強,動力總成匹配也合格。
CONS:
懸掛缺乏支撐,甚至有些嚇人;
乘坐空間太小;
中控好看但是不方便閱讀信息和操作;
外形尺寸過大,可能會被迫魯莽駕駛。
後記:
星脈是一款很矛盾的產品,看起來和用起來完完全全是兩回事,雖然我本身很不喜歡捷豹路虎(和奇瑞捷豹路虎這個合資公司傳遞給我的公司文化也有很大關係),但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帶著有色眼鏡去轉述我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也絲毫沒有添油加醋。前面並沒有怎麼說動力總成,也確實是因為懸掛的表現確實嚇到我了,對於油門剎車什麼的沒怎麼注意,還請各位多擔待。
而每次說到捷豹路虎這個英國品牌(廣義),可靠性依舊是個繞不過的話題,可惜的是我並沒有經濟實力去購買一輛星脈(人還年輕,也不是富二代),花70萬買車的人到底在不在乎修車的費用和耽誤的時間我也不得而知。我想說的只是雖然說星脈有這樣那樣的種種問題,但是自己的車比別的車好看這種喜悅是很難買得到的,如果你對於產品力不是那麼在乎的話,星脈可能就是一個非常適合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