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是一家人都關心的事情,寶寶一旦生病,全家人跟著難受,所以就更加小心呵護寶寶,儘量不讓寶寶生病。可是有時候,家長越是呵護的周到,寶寶越是容易生病。
如今天氣轉涼了,晚上睡覺很容易受涼,寶寶又十分喜歡蹬被子,家長就想各種方法,不讓寶寶著涼。以下幾種方法,是家長經常用的方法,但是起到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1、給寶寶穿著厚衣服睡覺
「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冷」這真是一句名言,在很多時候其實是寶媽覺得寶寶感受到寒冷了,所以就會選擇給寶寶穿著厚厚的衣服睡覺,其實這種思想是大錯特錯的。
寶寶的身體溫度要比家長的高很多,所以當室內的溫度家長們覺得冷的時候,寶寶還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寶寶在睡覺時穿上厚衣服就很容易出汗,出的汗又很難排除掉,寶寶就會自發地去踢被子,這樣一受涼就很容易生病了。
2、整夜開著空調睡
對於一些南方家庭而言,冬天沒有暖氣,取暖最好的方法就是開空調。其實短時間內開空調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整夜開著空調,不僅會導致室內非常的乾燥,還會增加一些灰塵和細菌的數量,對孩子的健康不是很好。
3、讓孩子穿著棉襪睡覺
不少家長在判斷孩子冷熱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去摸他們的手或腳,可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小孩子的手腳血液循環較差,相較於他們所感知的真實溫度會偏低一些。棉襪會影響孩子整體的睡眠質量,讓寶寶第二天上課學習沒有精神,甚至出現免疫力下降的情況,這樣反倒是更容易生病。
4、整晚開著燈睡
不少寶媽會在夜間要給寶寶吃奶幾次,而又不想每次起來伸手去開燈的,覺得這樣太麻煩了,所以就留了夜燈睡覺。但是開著夜燈睡覺,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同時還不利於寶寶休息,影響寶寶生長激素水平,不利於長高。
照顧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需要家長時刻操心,雖然天氣轉涼需要保暖,但也要注意保暖的方式,避免因過於心急而讓寶寶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怎麼帶寶寶才是最健康的?老人們常常害怕寶寶受涼,經常給寶寶穿很多衣服,但是醫生常常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尤其是對新生寶寶來說,涼一點沒關係,捂熱了才是發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