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的黑科技早過時了,飛行汽車和人造人,幾年前就已研發成功

2020-12-12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人類與自然界其它種類的動物其中一個最顯著的區別就是人類擁有充滿想像力的大腦,突如其來的靈感或許能夠幫助一個人設想出一種不可思議的設備裝置出來。相信許多95後朋友在小學時期一定聽說過許多天馬行空的科學發明,例如一扇能夠隨地穿梭的任意門,一個能夠藏住任何秘密的膠囊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學幻想得到過科學家的認同,例如海陸兩棲的交通工具。這種發明如今早在幾年前就出現了,但並沒有得到推廣。

實際上還有許多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出現的幻想,它們之中有些已經出現了,有些至今仍未出現,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一種奇思妙想是會飛的汽車,這個設計早在2010年之前國外就已經有設計師發布了概念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仍未有真正意義的產品出現。針對這款產品,很多朋友會表示不解,現在人類的航空業已經十分發達,人們乘坐航班幾乎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去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有人煙的地方,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設想一種具有飛行功能的汽車呢?

要知道,當初提出這款設計的目的並非多此一舉,而是解決大城市日益擁擠的交通問題。關於具備飛行功能的汽車,存在許多點子,例如它們能夠像直升機那樣不用助跑就原地起飛,從而從擁堵的交通中脫身而出。前段時間國外消息稱英國一架科技公司已經研發出了小型私人飛行器,並且在新加坡進行試驗。如果不介意的話,還是可以將這種小型私人飛行器當作是具有飛行功能的汽車,因為它也有輪子。

如果說會飛的汽車是更貼近現實的構想的話,那麼瞬間移動技術則顯得更加科幻。毫無疑問,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出現這種技術,反倒是影視作品、動漫遊戲中頻頻出現。以國內某款經久不衰的團戰手遊為例,很多玩家在位英雄選技能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瞬移這一技能,可以在危急時刻逃離敵人的擒殺。影視作品中的瞬移其實也是異曲同工,以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為例,瞬移成為了多位人物的必備基本技能。

拋開電子世界中的瞬移來說,科學家們所認為的瞬移是建立在量子力學上的。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這門技術毫無實現基礎。自從量子力學被提出來並且不斷發展豐富之後,人類似乎看到了實現瞬移技術的希望,那就是利用量子糾纏的性質。如果人類能夠在未來實現這一門技術的話,那麼人類交通將會迎來大革命。最後一種奇思妙想就是人造人,人造人指的是人類通過類似造機器人的方式那樣再造出人類出來,目前這項技術也還沒有實現,何時實現也是一個未知數。雖然如此,但人類已經發明出了人工智慧。

儘管人工智慧還無法和真人相提並論,但是在人類的幫助下人工智慧日益完善和發展,以至於有科學家發出了警惕人工智慧的呼聲。

相關焦點

  • 成功將傲勢收入麾下!吉利科技無人機與飛行汽車戰略並進,沃飛長空...
    9月15日,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勢」)宣布加入吉利科技集團麾下,和早前加入主打飛行汽車的太力飛車,組合更名為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沃飛長空」),並於當天同步發售新款傲勢X-Chimera25
  • 日本一人座的「飛行汽車」SkyDrive,試飛成功
    文丨學術頭條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世界的模樣,憧憬著未來世界的交通方式,汽車在空中飛馳,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樣簡單。汽車能夠飛起來這種事情,雖然一直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但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憧憬可能不再那麼虛幻了。近日,日本一家創業公司首次展示了一款電池驅動的飛行汽車 SkyDrive,並希望能在 2023 年投入使用。
  • 飛行背包、飛行滑板、飛行摩託:人類的夢想不僅僅是飛行汽車這麼...
    為數眾多的傳統車企和出行公司已經投入到這一領域中,意圖霸佔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韓國現代與Uber合作研發的飛行計程車原型車已在2020年1月的CES展上展出。這也是繼2019年CES上Uber與貝爾合作展出了飛行計程車模型後,更進一步的展示。這款飛行計程車最高時速設計為每小時290公裡,飛行高度300-600米,可供5人乘坐。
  • 載人飛行汽車已上天,打「飛的」不再是夢想?
    無人駕駛尚未實現,載人飛行汽車已率先「上天」。 日本愛知縣豐田市,佔地1萬平方米(約2.5英畝)的豐田試驗場上,一輛載有一名乘客的載人飛行汽車在空中飛行了4分鐘。這輛載人飛行汽車長約4米,寬4米,高2米,在一個停車場中需要佔據兩輛中型汽車的空間,且只能運送一個人。
  • 科技競賽背後的國運:中國扛起「賽博」旗幟 美國供應「朋克」素材
    獲得單兵飛行創新演示項目第一名的「飛行摩託」由東莞匯天無人機研發,能夠垂直起降,體積小,重量輕,俯身的駕駛姿態也很適合超低空飛行中的快速反應避障操作。、交通管理等領域完全率先實現賽博朋克世界中飛行汽車的效能。
  • 2020年過半,這些黑科技真的來了?
    投稿來源:鋅刻度2020年的進度條已經讀取超過一半,儘管各行各業在上半年都被動降速,但科技布局與前進的腳步卻並未停止。甚至,不少黑科技在沉默中已經完成了一次新的迸發。《全金屬狂潮》是最早提及到黑科技的作品,原意指非人類自力研發,凌駕於人類現有科技之上的知識。最初,似乎只有高達的GN粒子、星際的幽能這樣像魔法的東西才被叫作黑科技。
  • 電影「槽報」 | 網飛《滅絕》:以AI人造人為第一視角的科幻片
    電影「槽報」 | 網飛《滅絕》:以AI人造人為第一視角的科幻片  Connor Feng • 2020-01-23 21:
  • 索尼造車、現代優步推出飛行汽車,CES 2020那些讓人驚奇的黑科技
    截至北京時間1月12日上午8點,已有124篇簡體中文和英文新聞稿通過美通社發布,其中不少企業的消息被美國知名科技媒體The Verge、Digital Trends等採納並進一步報導。哪些產品和技術最受媒體關注?下面我們從出行、家居、娛樂等方面,和大家走進這屆CES展會,發現那些讓人驚奇的科技吧!
  • 七龍珠裡到底有多少黑科技?
    由此可見,龍珠世界的年代裡,飛行汽車很可能仍然處於發展階段,並沒有完全被普及……龍珠世界裡的飛行汽車在沒有點火時和普通汽車一樣,是落在地面上的。點火之後車子就會漂浮起來,行駛起來更是如行雲流水一般。由此我們可以猜測:車子採用的技術應該就是磁懸浮技術。
  • 黑科技改變未來:百度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
    #創作奇遇季·科技專場# 靠意念控制假肢、靠機器人做出五大菜系、可以直接被人的體液所溶解的醫療器械、沒有駕駛員也可以行駛在馬路上的汽車……這麼多黑科技未來將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想都不可思議。其中無人駕駛技術對我來說尤為覺得是科技範和未來感十足的」黑科技「,猶記得007系列電影裡詹姆斯邦德的汽車具有無人駕駛和自動泊車功能,簡直炫酷爆表。
  • 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
    飛行航母不是科幻 80年前就是美國黑科技 無人機時代或重建 > 提到飛行航母,很多人都可能認為是科幻片裡的東西,而事實上早在80年前美國海軍就曾造過。
  • 科幻電影中的黑科技都成真了:飛行車、隱身衣都已面世,還有哪些
    這部電影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影片中的登月夢也在1969年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身上實現。以此為開端,編劇們不斷展開天馬行空的想像,把太空旅行、人工智慧等對未來的構想通過電影呈現。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生物識別、克隆技術、VR遊戲等曾經看來不可思議的事物都已進入我們的生活。
  • 溫州服企成功研發黑科技納米口罩
    集團董事長池慧傑介紹,3月份,東蒙口罩日產量可達50萬隻以上,並已成立鞋服口罩聯盟不斷擴大產能,率先滿足溫州老百姓需求及企業復工復產、學生返校的需求。緊急攻關:1個多月成功研發PTFE納米口罩「未滅菌濾芯檢測數據出來了,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YY/T0969-2013標準。其他標準還在陸續送檢。」
  • 長城汽車多項智能駕駛黑科技亮相2019數博會
    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其中,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數位化發展領域持續深耕的長城汽車也隆重亮相,不僅重點展示了旗下全新哈弗H6鉑金版、哈弗F7、長城炮乘用版、歐拉R1、WEY VV6、WEY VV7 GT等代表長城汽車在智能互聯及數字交互領域成果的產品,更是在大唐移動強有力的網絡支持下,憑藉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黑科技」
  • 智博會| 用意念可控假肢 十大「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
    8月23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紅網時刻8月23日訊(記者 何青)用意念可控假肢,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今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些炫酷,又有「生活溫度」的「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
  • 汽車 天降神跡,無人駕駛飛行汽車成為可能
    相較於研發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飛機的汽車,一些公司則著眼於研發類似直升機和無人駕駛飛行汽車。但是尖端科技的誕生正在慢慢改變著飛機與汽車行業,它們之間的壁壘也在慢慢融合,10年或20年以後,你的車或許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而到那時,相比於今天,車輛碰撞的機率也會相應的大大減小,這也就為廠商採用更輕的材料和更高效的設計帶來了可能。飛機廠商現在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依賴日漸增高,他們也在關注今天無人機的遠程控制系統,同時做著大量垂直起降的設計實驗。
  • 嫦娥、九章、鯤龍、北鬥、天問、奮鬥者、華龍……2020 黑科技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並將採集的樣品送入返回艙,舉國振奮。讓我們盤點一下,2020中國還有哪些振奮人心的黑科技問世!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我國有一大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黑科技投入使用或者取得裡程碑式突破,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逐一盤點一下:1、中國天眼正式開放,美國天眼坍塌1月11日,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下稱天眼)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
  • CES Asia上的這些汽車黑科技 能否緩解汽車人的焦慮?
    其中,參展的車企有十餘家,分布於N4和N5兩大場館。在這兩大場館間穿梭,讓人有種「CES 車展」的錯覺。今年,作為CES Asia四大主題之一,「汽車技術」與5G、人工智慧和物聯網、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及機器人等前沿科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諸多創新科技的應用,向人們詮釋著汽車產業即將到來的革新與進化。
  •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將引燃萬億市場!A股唯一標的嘉欣絲綢
    黑寡婦 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股吧)(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納琳威納米科技:自主研發拉長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納琳威納米科技:自主研發拉長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發布時間: 2020-12-21 20:15:31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